幹一票大的,不僅要贏,還要贏得漂亮,贏得沒有懸念。

這也意味著,通常那種對陣強隊時偷雞摸狗的打法,可能不大適用。必須在大開大合的對飈中才有可能儘可能多地獲得進球。

但是這一點,無論對任何時期、任何場合的中國隊和巴西隊來說都像是一種虛妄的幻想。

自從陸逐虎領銜國家隊之後,的確是取得了多場面對強隊的勝利,但是基本上都是兩球之內的險勝,還沒有有過酣暢淋漓的大勝,這也是外界對於陸氏中國隊的評價一直在上下徘徊的原因,就像當年豪取歐洲冠軍的希臘隊,都覺得你有實力,也清楚你難纏,但無法將你與豪門球隊等量齊觀。

中國隊繼續走在這條為自己正名道路上,一直在等待一個一戰封神的契機。

……

準備工作需要充足準備,將一切精兵良將都召集齊全是必須的。為此,讓前任集中營看門兼管事趙大爺與集中營上層溝通,聯賽的的末輪戰事能否推遲一週,讓歷史名將們有時間出戰本場“為國雪恥”的一戰。

集中營最近也發生過一些事情。

聯賽進入了白熱化,0國足與6國足的基本鎖定前二,其他球隊只能重整旗鼓,等待下賽季的聯賽開打——在集中營又要多挨一年甚至幾年幾十年的時間。爭冠無望的阿森納式球隊百無聊賴,也想尋求一點新鮮。

上次聽聞了日本隊在世界盃上令人驚異的發揮——在沒有像中國隊一樣作弊的情況下,不少老國腳都表示不服氣,都想與如今這只日本隊較量較量,看看中國隊1年不勝日本隊,究竟是人員的問題,還是雙方的確已經不是同一層次的球隊了。首當其中的就是004年國足,誰都知道那年亞洲盃決賽中國隊因為黑哨的原因輸給了日本,他們的怨念是最深的。

又如84年國足,在日本大宮舉行的麒麟杯0比1不敵日本隊,從1917年以來,中國隊歷史上第一次輸給日本隊,在集中營裡因為這個也一直成為歷史元老和後來者鄙視的物件,也想為自己正名。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就連李惠堂、張顯源、周賢言、譚江柏等人也表達了與當今日本隊交手的濃厚興趣,在他們的時代,不怎麼把贏日本隊當回事,也想看看如今再遇上,是否還能全面壓制對方。

如果不是當時聯賽激戰正酣,說不定他們已經慫恿郭北把日本隊整支球隊都綁架到集中營裡陪他們玩玩了。這個願望,還是留到世界盃與聯賽之後吧。反正太君們肯定是逃不過這一劫的。

從這件事也可以看出,國腳們對於國家榮譽還是有一些想法的,對於另一邊為慘敗巴西雪恥的比賽,肯定也是不用動員,都會踴躍參加,只要作為主帥的大龍哥一個號召,就雄赳氣昂地殺往聖彼得堡了。

對陣巴西這一樣,無論出於什麼考慮,“千年球王”高俅高同學都是不得不露面的了,葡萄牙踢烏拉圭那一場他已經證明了自己的能力,正好也來和如今世界第一身價的內馬爾比一比,到底誰更加花哨。

高俅這幾年也沒有閒著,他莫名其妙地就在網站上與網民們掀起了一場罵戰,在短時間內學會了逛論壇、發帖、開會……

事情要說還跟陸逐虎有一點關係。

當初陸逐虎因為一個遊戲,認為中國青少年“日語好得有些過分,對日本的歷史、典故也是如數家珍,與之相對的反而是本國的人文掌故一竅不通。”

那個引起陸逐虎發文的遊戲名叫“對馬島之鬼”。

《對馬島之鬼》是索尼今年E遊戲展上展出的日本武士主題動作遊戲,講述了蒙古大軍入侵日本,而主角則是這場戰鬥中唯一倖存的武士。這款遊戲的風景優美,對於古代日本的還原程度達到了一定高度。大量的植物讓遊戲充滿生機活力。遊戲迷們肯定都挺期待與興奮,因為製作者是《聲名狼藉》系列的Sucker Punch,基本上確定是一個出色的act遊戲。

國內的玩家與世界玩家一樣,都表達了對該作滿滿的期待。陸逐虎在日本留學期間對於日漫、日遊接觸很多,也一直挺有興趣,但是這作的題材,卻讓他感到不怎麼舒服。

這個題材是講述中日戰爭的一個遊戲——如果元朝能被接受的確是中國正統王朝的話。

對馬島在日本、韓國之間的朝鮮海峽中部,屬於長崎縣。174年,元日戰爭爆發了,元世祖忽必烈任命徵東元帥忻都、右左副帥洪茶丘和劉復亨蒙漢聯軍萬人、高麗軍5000人、水手6700人,再加上其餘人等總計.萬人從高麗合浦出發,於174年10月4-5日抵達了對馬島,對馬島、壹岐島戰役由此開始。元軍輕而易舉就蕩平了這兩座小島,因為日本方面對元軍尚且不夠瞭解,準備不夠充分,當時也沒有充足的經濟去維持一支精良的軍隊,元軍還曾利用回回炮等大殺器“大敗日軍”,不過最後因為海上風暴第一次征討日本沒有成功。

之後當蒙古滅掉南宋之後,第二次征討日本時,又一次遇到了大風暴,損失慘重,第二次徵日也失敗,這才有了日後的日本人對“神風”的鼓吹。

單從歷史來看,其實無論說中國還是元朝,侵略日本最後失敗也不需要後人同情,那時候日本甚至還是支援華夏正統的忠誠小弟——在崖山陸秀夫揹著趙昺投海自盡,南宋十萬軍民投海殉國後,鎌倉幕府極度震驚,日本朝野上下皆慟哭哀悼中原從此陸沉,感慨華夏為夷狄所辱,可以想見當時日本和中國的關係是很好的,可以近似看做朝鮮對於明朝的感情。而忽必烈也因此極為震怒,並第二次征討日本的。

需要承認的是,用現在的觀點來看,日本是正義的,保家衛國無可厚非,製作這樣一款遊戲也與為二戰洗白是兩回事。

可是有一件事卻需要看清:

渡海作戰需要強大的水軍,而這是善於陸地作戰的蒙古騎兵所不擅長的。

因此,蒙古需要用南宋投降二來的水軍。

事實也正是如此,徵日的浩大軍隊主力,就是由南宋降將范文虎率十萬屯田軍從慶元(今浙江寧波)渡海過去的。

也就是說,遊戲中那些死在武士刀下的所謂“元寇”,其實很多可能都是國破家亡後投降新朝的中國人。

這些人死了可惜嗎?不可惜。同樣以現代的眼光,他們不啻於就是抗戰時期的偽軍。侵略也不會因為他們是中國人而變得正義。

問題在於,想拿下日本的是蒙古大汗,而不是他們。對於古代中國來說,日本一直都欽慕中華文化,本身就心悅誠服,國家小又窮,就算打下來也沒有什麼意義。中原皇帝雖然好幾次狠揍過小日本,但是從來沒誰想去打他們的。

但是“一旦為虜臣”,就算知道沒什麼意思,就算知道對面明明是支援華夏正統的,也不得不向新朝表忠心,去為人家當馬前卒,為蒙古大汗開疆拓土。這不是他們本身的悲劇,身為“二五仔”“背叛者降兵降將”,死了不可惜。這是民族的悲劇。

就像被日本殖民時期的臺灣,受皇民教育,回到祖國大陸屠殺自己同胞的臺灣籍皇軍。

更讓人難過的是,當這些被迫當炮灰的中國人,死在武士刀下的時候,年青一代少有人意識到那是華夏亡了,漢人、南人成了“四等人制”中的劣等民族感到惆悵,反而覺得真酷真好玩。

嗯,是不是有點像魯迅說的,“日本戰勝俄國,但偏有中國人夾在裡邊:給俄國人做偵探,被日本軍捕獲,要槍斃了,圍著看的也是一群中國人;在講堂裡的還有一個我。‘萬歲!’同學們都拍掌歡呼起來。”

日本美國這類遊戲大國能隨意做出歷史娛樂文化輸出,拿元朝(中國)侵日本來表現自己國家武士的厲害和魅力,並讓全世界都知道,日本人是正義的——國內至今卻連一部像樣的遊戲都沒有,一部唐朝白江口之戰、萬曆明朝抗擊日本侵犯的遊戲都做不出。

而日本的,看起來確實很好玩。

而作為國家未來希望的年輕一代,都在為日本人鼓掌叫好,並表示,並不在乎日本人在裡面想表達的觀點是什麼。

認為自己是青少年偶像的陸逐虎自然忍不了——當然結果也很明顯,他的推特也被攻陷了嘛。

這本是舊賬了,但是最近不知道怎麼的,也被高俅這廝關注上了——他在集中營裡比較特殊,也沒人找他踢球,各種現代娛樂都是一玩就精。遊戲也不例外。

在看到了陸逐虎與《對馬島之鬼》的風波後,他的觀點就是更加激烈:

他是誰?大宋子民啊。大宋朝最後就是亡在蒙古人手上的,看到這種內容,這好比是一個民國時候的人,中國最後亡在日本的手上,然後中國人被逼著也成為向天皇效忠的皇軍,繼續為實現“*****”拋頭顱灑熱血……

這還不可悲不可憐不可恨麼!

“叫好的,不當為人子!”

高俅後來也是經歷了金兵南下,二宗被擄的,其實國破家亡也很是深刻。

這幾天他一直在撰寫帖子,希圖“教育”這些小年輕們,另一位當事者陸逐虎其實早就看開了,因為當時也只是偶爾發發牢騷,其實對於日遊日漫再熱愛也不過是一種愛好,也是瞭解別人的一種手段,愛好很單純,根本考慮不了那麼多,也不影響以後愛國、建設家園嘛……小題大做。

大龍哥需要高俅在對陣巴西的這場比賽中發揮作用,所以答應他,會幫他僱傭水軍發帖聲援他的觀點(後來都被人誤以為水軍是有前科的陸逐虎僱來洗地的),就不要分心在這上面了。高俅同樣也表達了和日本隊較量的願望——因為這些討厭的倭人,總是在各種場合美化自己的歷史,抹黑我大天朝,不給點教訓實在是不行了……

進攻線上的球員基本上高俅、李惠堂、陸逐虎的組合是可以確定的,後衛線也是能否攔住巴西隊強大攻擊的關鍵。既然想排出最強陣容,那麼中國隊最強的後衛線究竟是什麼呢?

右後衛的位置非常好確定,基本上就是孫繼海無疑了。

“孫繼海的巔峰時期究竟有多強?”——這個問題其實也有爭論,有說達到國際水平的,也有說不過是英超中下流球員,平平無奇。但是不影響在國內他的確是超出競爭對手的。

孫繼海在效力大連實德時期,正是是的稱霸國內足壇的時候,難免會被球迷認為是集體的實力體現,並無法證明孫繼海實力超強。

但在英超的6年就足以證明他的超常實力了,而且曼城當時在英甲(也就是現在的英冠,第二級別聯賽)當時並不算強隊。轉會費當時是破紀錄的00萬英鎊,加盟一週後便開始替補上場,而隨後還跟隨球隊衝超成功。英超處子秀首發出場,孫繼海在右路連續突破後左腳5米外轟門擊中門柱,讓全場的觀眾都記住了這名新來的中國人,可惜曼城當時還跟稚嫩,0比輸給利茲聯。00賽季英超第11輪,曼城客場挑戰伯明翰,上半場第4分鐘,孫繼海助攻至禁區中路,隊友貝爾科維奇傳中,孫繼海頭球衝頂破門。這是中國人的第一個英超進球,也是屬於中國球員的里程碑。英國媒體開始叫他來自中國的太陽。在曼城效力6個賽季,孫繼海為俱樂部上場10次,效力期間,最令球迷難忘的時刻也許不是孫繼海的進球,而是那次經典的飛鏟解圍。總之,中國孫就算是在英超效力期間也是得到英國本土球迷認可的,後來重回曼城主場還獲得了“名宿”的待遇。

而最強左後衛是誰,也有爭議,按照大龍哥當時的觀點,自然就是吳承瑛了。當初球迷也有笑話說,孫繼海打左邊衛時,他是第一;當孫繼海改打右邊衛時,吳承瑛就是第一。

當年給球迷印象很深的是,世預賽第一回合打阿聯酋,沒感覺他們右路有多強,然而第二回合吳承瑛停賽,左後衛換成楊璞,結果左路被對方15號突成狗,漏洞百出,這才知道,原來吳承瑛有多強。(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