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球這一項的金牌陸逐虎是勢在必得的,這半年來所做工作最多的就是足球,他的本職也是,最後不得冠軍說得過去嗎?現在除了還有靳貴第參加的拳擊決賽,其餘所有專案都已經結束了,是時候迎接這場壓軸的大戲了。

得益於陸逐虎、楊秀瓊、陳振興三人在游泳專案上的瘋狂攬金,凡是他們三人參加的游泳比賽,金牌基本上沒有旁落過,因而今日之前中國隊的總金牌數已經達到了可怕的枚,將日本隊目前僅有的6金甩得看不見車尾燈了——光游泳、跳水就佔了一多半,陸逐虎又佔一多半的一多半,堪稱“半壁江山”型選手。

中國隊在游泳專案上過分強勢,也引發歐美日等國的瘋狂吐槽:

“整整快0個專案啊,快60塊獎牌啦,得游泳者得天下!這專案獎牌也太多了吧!”

“我覺得下屆奧運會還不如直接把金牌郵寄給中國人得了——就寄給那個Polu Lu一個人就行了,讓他回去跟他的隊友們分……(陸逐虎覺得自己的名字寫成英文還挺有潮牌的感覺的……)

“關鍵我是真的不明白啊,50米100米有多大差距啊?自由泳跟蛙泳又為什麼非要分開?還還要加上仰泳?哪個姿勢慢,都別用不就得了嗎?何必分那麼細?中國現在枚金牌有十幾枚都是游泳專案的,如果去掉這個,中國人金牌數連匈牙利都幹不過(匈牙利本屆10枚金牌)!中國是一個弱國,所以比這個根本說明不了人的真實素質是怎樣的……”

各種論調都是要減少甚至取消游泳專案來限制中國人的。這些風評後來傳到陸逐虎耳中,不但不生氣反而異常高興,心裡美滋滋。

你們也有今天,哈哈哈……

尤其到了今天,中國隊距離金的美國隊已經只差1枚金牌,美國人自然都是亞歷山大。好在籃球專案是美國隊佔壓倒性優勢的一項,賽前大家還是很看好美國隊將這枚沒有懸念的金牌收入囊中,拉開與中國隊的差距的。

哪知道今天籃球竟然也輸給中國隊了!

兩隊金牌數都來到枚,打平!哪裡說理去!

……

事實上,等到奧運比賽進入收官階段,陸逐虎回顧賽程,還是發現了不少很有意思的地方。

就比如說,“老對手”美國隊,(後世中國當然一向熱衷與美帝一較高下了,只是這時候還不夠格不入人家法眼……),他們在本屆奧運會上第一枚獎牌是來自專案?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你可能會猜是來自傑西·歐文斯的100米,或是別的田徑項目,抑或是最早開賽的舉重?

如果陸逐虎不是親眼所見,他根本想象不到這個放後世都匪夷所思的專案……

竟然是……

城鎮規劃……

呃……你妹的奧運會還帶玩模擬城市·天際線的嘛……

當然這都是真的,城鎮規劃也就是你想象中的那個“城鎮規劃”,主要是現代奧運之父皮埃爾·顧拜旦老爺子認為奧林匹克不應該僅僅是體育的比賽,應該融合體育與藝術,才真正符合奧林匹克的精神,於是從191年斯德哥爾摩奧運會開始就設定了城鎮規劃、雕塑、繪畫、文學、音樂五個大項,後來還增加了建築設計……把奧運會搞得跟施工員考試似的……

本屆奧運會的施工員考試第一名,啊不,建築設計冠軍是奧地利建築師Kutschera,設計了以一個滑雪場,亞軍是德國建築師March——其實以陸逐虎的眼光,應該是這位德國建築師的作品更符合他的品味,因為這位老兄的作品就是這屆奧運會的主會場。

帝國體育場。

經歷了那麼多“榮耀時刻”,陸逐虎現在是愛死了這座體育場了。

城鎮規劃專案被美國59歲的查爾斯·唐寧獲得,規劃了布魯克林水上公園,贏得了美國在196年奧運會上的第一枚銀牌

,在建築設計上得了銀牌的March兄弟,再次用帝國體育場的設計在城鎮規劃上拿到了金牌……(陸逐虎:你特麼這不是一稿多投嗎!我收回對你們的同情!)

這些可不是後世奧運會那些“表演專案”如武術之類,建築師們在贏得競賽後也要像其他運動員一樣登上領獎臺,捧著月桂枝享受觀眾的山呼海嘯的,獎牌也是統計在榜單中的,德國就得了不少,義大利、法國、英國分列其後,但中國運動員就從沒有參與過這個比賽……

早知道這時候的奧運會有這麼多花樣,陸逐虎就該多做準備了——那麼多項中國隊沒有參與,多可惜啊,都參加了,說不定中國隊連德國的金牌數都已經超過了……(德國最終是枚金牌。)

好幾個專案中國都可以參加啊,繪畫就可以找給元首畫了畫像的杜甫老師,啊不,蔣兆和或者徐悲鴻嘛,建築設計也可以找給羅浮宮設計了玻璃金字塔的貝聿銘——不過這位大師貌似也才0歲,去年才到美國留學,然後在麻省理工學院和哈佛大學學習建築的……

至於音樂,陸逐虎簡直太痛苦了,媽蛋,這就是妥妥的送給他的一塊金牌啊,只要他拿出《披著羊皮的狼》《00年的第一場雪》《衝動的懲罰》等高雅藝術作品,還不叫這些洋鬼子們都跌破眼鏡,乖乖拱手將金牌送上啊!——就算你覺得這些歌都是在開玩笑,但起碼紅遍歐洲的《柏林之夏》沒有任何問題了,甚至這首歌都已經快成為本屆奧運會的官方主題曲了……

只能說,體協的這些人工作做得實在是太不到位!送上門的金牌都不要!(體協官員:我們也不知道你丫的會那麼多亂七八糟的玩意啊!)

要說陸逐虎雖然“興趣廣泛,涉獵多多”,但這時候這樣的大能並不少,下屆倫敦奧運會一位芬蘭建築師就憑藉某體育中心的設計為芬蘭拿到了一塊城鎮規劃專案的銅牌

而他除了建築師身份他還是一位跳水運動員,分別參加了196年和1948年的奧運會跳水比賽……

如前面所說的,陸逐虎也參加了這年的跳水比賽,所以在陸某人“向前翻騰四周半抱膝”“向前翻騰四周半屈體”等誇張動作的襯托下,這位跨界建築師也只能黯淡無光了……而此君還不是芬蘭隊中唯一的建築師,芬蘭帆船隊的雷維爾甚至還是建築大師阿爾瓦·阿爾託的助手呢……

……

回到籃球場上,中國隊憑藉此枚金牌超過美國隊,可想而知的,有中國裁判舒鴻的關係,後面肯定有不少賣弄口舌諷刺中國人的。

但舒鴻跟某些韓國裁判不一樣,他是問心無愧的,甚至在此前的判罰中,為了避嫌,一些地方還刻意沒有給中國隊放寬尺度。

歷史上的柏林奧運會籃球決賽,因為中國隊已經所有專案慘敗出局,留在奧運村都沒有多大意義了,但是決賽開始的時候,中國代表團除了足球隊之外的所有成員都到齊了,在現場為舒鴻加油(足球隊不在的原因是因為早就初發參加與法蘭克福、阿賈克斯、英國等隊的比賽,籌劃回國的路費去了。)比賽進行到一半時也像今天一般無二忽降大雨,露天的紅土球場泥濘不堪,給裁判執法增加了難度——這也是那場美國隊、加拿大隊得分都不高的原因。

與一群高大的籃球運動員相比,舒鴻還不到他們的肩膀高,但他以準確公正的判罰、揮灑自如的表現,很好地控制比賽程序。最終比賽結束後,全場歡呼,比賽因為天氣的原因談不上精彩,但他們卻為作為裁判的舒鴻喝彩——只能說,還是不帶立場才能更好地認清現實,既然如今在場的都有有色眼鏡,舒鴻得不到原本時空那樣的認可也不稀奇了。

舒鴻向老師簡單解釋了下他最後那個判罰時的顧慮,如果不做罰球的判罰,相信雙方也都更能認可,可是作為一個裁判,他必須要對自己所看到的一切都做出正確判斷,而不是兩邊和稀泥。今天如果最後被犯規的是美國隊,他一樣會做出相同的決定。

對於自己的愛徒,奈史密斯老先生自然是比別人都更瞭解了,要不然他也不會選擇在最後時刻站出來支援他。

這時候牟作雲也走過來,試探性地向他二人詢問了赴春田學院留學的事情。對於本場牟作雲的發揮,雖然沒有其他有名宿附身的球員驚豔,也不如上一場張指導附身的自己出色,但憑藉自己的能力,還是完成了多次關鍵的追分的,對於這小家夥的球技,老爺子也頗為欣賞,尤其是與其他人不同,牟作雲雖然運動能力非常出色,但也對體育理論,運動學的方面更加感興趣,並有急切改變中國人落後體質與體制的渴求和決心——這一點倒是很像鐵餅的郭潔了。

老爺子自然是笑著說歡迎他赴春田學院留學,而且他要去話,說不定我也會親自教導你的——只要我身體還允許的話。

牟作雲自然大為興奮,連連說好。

老爺子幽默一笑:可我怎麼聽說,那天打我們加拿大隊時,正是你小子的突破分球絕殺了我們啊?

牟作雲:“……”

老爺子、董守義、舒鴻師徒三人也都相視大笑。十年之後,牟作雲也加入了春田的體系,成為了他們中的一員——只可惜那時候奈史密斯老先生已經仙逝七年了……

……

原本的時空中,坐船耗時17天,牟作雲是所有運動員中受影響最大的,途中基本沒有吃東西,船上還一直嘔吐,足足瘦了18斤,等到了柏林狀態可想而知。可他又是主力球員,再難的情況也要迎難而上的。但還是無法避免地輸給了日本,使他受到非常大的打擊,被壓抑了很久甚至差點抑鬱。所以抗戰中他無論如何都不可能離開中國,留學的計劃也被耽擱,而是撤到大後方的昆明,隨著前往雲南的高校繼續從事體育教學工作。直到抗戰結束的1946年,牟作雲菜自費到春田體育學院研究生院進修,在這裡,他一方面學習大學體育行政課程,一方面鑽研現代籃球。1947年底,牟作雲應召回國,準備參加1948年第15屆奧運會,當然咯,這次是邀請他回來當教練的,執教的正是李震中做隊長的那只男籃。但那時候已經國民黨統治混亂的末世,因其內部的種種原因,讓他負責訓練籃球隊的計劃最終換了別人。於是他又回到了清華大學執掌教鞭,開始真正的教練生涯。新中國成立後他才迎來了大有作為的時代,領導全國的籃球工作,十年國慶之際,歐洲社會主義國家籃球代表隊雲集北京,在工人體育館舉行了隆重的賽事,中國籃球代表隊先後擊敗了歐洲冠軍匈牙利隊、蘇聯冠軍紅星隊,世界輿論一時譁然,評論中國隊是“睡獅猛醒”。賀老總都在國宴上向他頻頻敬酒。在他的主政的60年代中期,中國女籃位列世界前三,男籃達到第八名,這都是歷史上中國男女籃最好的成績,後世再也沒能超越了。

而中國籃球真正開始堆積“重中鋒”,穆鐵柱等球星聲名大噪,卻也是中國男籃成績相較下滑(當然別人也在進步)、拋棄他這一時期的“小快靈”打法的時候。

到底哪個才是中國籃球的正確路數?

事已至此,是非功過已經很不好說了……

說到牟作雲遺憾錯過、沒能執教的那屆奧運會,李震中領導的球隊簡直就是6年李惠堂帶領的足球隊的翻版了。李震中作為國內第一人,自然入選國家隊並任隊長。但國民政府仍然拿不出隊員的差旅費(馬上都要垮了也很正常),就連餐飲等費用都要大家一路打比賽賺取門票費獲得……運動服、鞋、襪子全部自備,訓練的一個月時間沒一個官方人員來看過一眼……

這還挺符合對蔣家王朝即將陌路的認識的,但最可怕的在於,李震中一直是打中鋒的,卻被要求在奧運會上改打後衛,因為中鋒位置上,還要照顧有關係的隊員……

呃……

還真挺符合我們的認識的……

即便這樣,李震中帶領球隊還是在奧運上戰勝比利時和韓國,最後一場打伊拉克之前,中國隊和另外4支隊伍全部是同分,隊員們盤算了一下,只要戰勝末輪對手伊拉克隊80分以上,就能小組出線。於是最後一場中國隊所有球員們瘋了一樣瘋狂砍分,最終打出了15:5,狂勝伊拉克隊100分,創造了奧運會最大比分紀錄,連BBC記者也來了報道這樁“奇蹟”,中國隊還以為進複賽了。

最後,贏了100分也沒用,中國隊還是被淘汰。

於是,在排名賽裡,中國隊54:5狂屠英國隊——誰讓你丫的BBC搞得煞有介事,讓我們白高興了一場。(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