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 Be No.1,飛奔彩晚星!

雖比並,合作踢走冷冰, Oh Yeah!

不必分西東,

只知彼此眼睛,當中有個夢,

名叫做和平……“

在義大利之夏經典旋律的迴旋下,陸逐虎施施然寫好歌詞,倦意上頭,也沒有用小燈了,自然入眠。

次日一早,時鐘走到五點鐘,陸逐虎準時醒來,雖然因為昨天跑累了,他睡得很香,但還是感到沒睡夠,肌肉也仍然有酸漲感。

看來那小燈起到的作用可不止讓人及時入眠,像安眠藥,確實在身體恢復上也有奇效。

要不然今天開燈再睡一小會兒?

側臉看向原本自己床的方向,大龍哥已經失去了蹤影。

不會吧?召喚一個人一天的時間,過了1點就把人送回去了?

別看陸逐虎嘴上說對方話多,嫌煩,可如果他不在,又有點不捨。好容易來一回呢……

下樓晨跑,往常也會有李惠堂他們加入他的行列,不過今天卻沒有看到一個人,反倒是籃球隊王玉增他們一起在鍛鍊。有的人都已經穿上陸逐虎昨天“送”的新球鞋了,陸逐虎一看,好傢伙,科比詹姆斯羅斯杜蘭特庫裡……各種球星AirJordan、耐克、阿迪同款齊上陣,稍遜一點的也是李寧的“韋德之道”,真的是鳥槍換炮,非同凡響啊!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陸兄弟早哇!也來鍛鍊呢!“

“別說哈,值錢的鞋就是好啊,軟乎乎,輕彈彈的,一腳踩下去,那感覺,就像是――就像是――“

“踩了屎!“

“對,踩了屎!“

陸逐虎:“……”為毛連“踩屎感”這麼高技術含量的東西你們都知道呢……又不是慢跑鞋……

不過這些大牌球鞋能在水泥地籃球場上發揮多大作用也難說,反正陸逐虎在國內的時候打籃球的那些學生正牌球鞋很少捨得上塵土飛揚的硬地球場實戰的……

鍛鍊歸來,陸逐虎準備收拾一下繼續去游泳中心虐虐別國運動員的,卻看到周賢言正在找他,來到他們預設當會議室的李惠堂房間,卻發現終隊友都在,被圍在中間的,不是大龍哥又是誰?

“哇,龍哥,原來你沒走啊!“陸逐虎高興道。

“你很想我快快點走麼?“寧驍龍道。

“當然是希望你在這邊留的時間越長越好咯。“

“嗯,這話我愛聽。“

“你們這都是在幹什麼呢?“陸逐虎看看這一個個都像是非法”集會“似的。

“寧兄弟正在給我們講技戰術呢!“

“是啊,聽他這一席話,勝踢一百場球呢!“

陸逐虎疑惑不解地看向大龍哥,寧驍龍指指桌子上的手機:“夜裡醒了沒事情幹,把你們前幾場比賽看了看,有些地方我還覺得還是可以做得更好的,乾脆把大家都叫過來談談……“

陳鎮和高興對陸逐虎道:“本來我覺得破虜你的水平已經很高了,結果你這妻兄好似更厲害的樣子,著實叫人意外又佩服啊!“

眾人都是溢美之詞,陸逐虎心道:論忽悠龍哥確實還是有一手的。

又有人慨嘆:“不愧是我國第一位拿到歐洲職業聯賽教練資格的人啊!“撲通!第一個拿到歐洲職業聯賽教練資格的不是李惠堂麼,什麼時候也變成他了!

寧驍龍只一本正經地衝他點點頭,儼然高人風範,以職業聯賽教練自居了。

要是聽他科普科普現代足球的發展還是不錯的,陸逐虎對眾隊友道:“那諸位哥哥們先聊著,小弟先行一步,下午比賽見……“就準備告辭。

寧驍龍眉頭一皺:“你要去哪裡?“

“游泳中心。”

“去游泳中心幹什麼?”

“參加游泳比賽,拿金牌啊!”

陸逐虎現在在泳池可就是菲爾普斯般的存在,更不要說在跳水上還能做出轉體翻騰三週半加一個月那種超高難度動作……

“不準去。”寧驍龍不高興道:“今天要踢半決賽,沒事攪和那些幹什麼?”其他隊友們解釋說陸逐虎各專案實力都超群,已經為中國隊拿下快十枚金牌了。

寧驍龍擺擺手:“游泳那些怎麼能跟足球比呢,陸逐虎就你自己說,中國隊得五十枚金牌,能跟世界盃出線比麼?”李惠堂等人倒是也聽說過世界盃的名號,不過也才辦了兩屆,還是世運會名氣更大一些。

“再說了,你一個足球運動員,安安心心踢好球不就行了嗎,就這麼說了,不許去,金牌誰願意得讓誰得去吧!”

陸逐虎噤若寒蟬,只能唯唯諾諾,被眾隊友看在眼裡都很稀奇,平時李惠堂跟陸逐虎說話也都和和氣氣地商量呢,這位寧兄弟卻把他吃死死的。

應該是女方家裡很有錢又權勢大吧……

其實是因為驍龍哥哥不僅是大舅哥,現實裡還實打實是他國家隊教練,能不“哄”著他麼。

是的,陸逐虎將自己的“懦弱無能”解釋為都在“哄”對方。

寧驍龍強行停止了陸逐虎繼續在泳池爭金奪銀的想法,留陸逐虎下來參加上午的有球訓練。龍哥說的也對,足球最多就兩場比賽了,是該收收心了。

因為寧驍龍“姿勢“水平最高,連之前”姿勢“水平最高的陸逐虎也服氣,眾人自然也就願意在排兵佈陣上多聽他的意見了。搞得寧驍龍儼然已經像是這支球隊的高級顧問了。

上午寧驍龍觀看了中國隊日常的功放演練,不時地寫寫畫畫,眉頭擰得越來越緊,就快要說出來:

“進攻不行!防守也不行!“

的確,好歹他也是帶隊實打實地透過了世界盃亞洲區的預選賽的,以他的眼光自然很難將此時的上古中國隊高看一籌――輸奧地利兩隻球隊那麼慘,可想而知。中間休息的時候,陸逐虎詢問了他的看法,寧驍龍嘆道:“人盯人的戰術太死板了,不行啊。我看了奧地利的錄影,球員實力上差距很大……不過……”

“你們能把李惠堂這種實力的球員,用成這麼平庸的水平,真的是很有能耐了……”

陸逐虎很是羞愧,不過說的也是事實,雖然他還是隊裡表現最好的之一,但聯想他剛剛從巴達維亞回來時神勇的狀態,又或是以前在南華的驚才豔豔,確實遜色了不少。

被我們把水平拉低了?

陸逐虎開口問:“那龍哥覺得該給他什麼位置?我們隊下午應該採取怎樣的陣型?”

寧驍龍沉吟片刻:“這個嘛……我覺得……可以使用――”

“44!”

“噗!”陸逐虎覺得這尼瑪也太激進了吧!

我們一共就只有4個後衛……

早先陸逐虎也不是沒想過把中國隊改造成現代化的球隊,但大家都已經熟悉了原本的踢法,他自己在--5的右前衛也是鋼刀一把,好容易用上了“WM”陣型吧,發現這些球員在中後衛上都不如小董好使……

龍哥這可以,直接就上44上了!

“WM之後還有44,44後還有4,4之後才是44好不好!“都是4後衛,可在後世光是從觀感上,這三個就是截然不同的的陣容了,4,進攻?44,防守?44……嗯,除了進攻特別狂拽吊的,很少能再看到有球隊用了……

“區別很大麼?“寧驍龍反問:”這時候的人沒發現,只是還沒有那麼有心而已。平心而論,哪個不是前一個稍微改改就成了一個引領時代潮流的東西了?“

陸逐虎想想也是,就像他自己吹噓了那麼久的WM,也就是一個中衛的位置動了而已。

要回到足球陣型的發展上去,44可以算是最後才出現的那幾個了,也被許多人奉為最經典的足球陣型,權威的《44》就是以此為名。

從早期的金字塔,到WM,到後來巴西隊奪冠大放異彩的44,算是都引領了時代潮流,也見證了足球的發展。1958年巴西隊用他們獨創的44陣型奪得世界盃冠軍陣型後,引起了後面眾球隊紛紛跟風,1958年的時候還只有巴西人自己打44,到了196年世界盃的時候,全部球隊,一共16只,都打起了44,當然咯,這時候的44也還是人盯人的打法,面對4前鋒的攻擊4名後衛人盯人。後衛越來越多,球隊的打法當然就是更趨向於保守了。儘管都是44,電巴西隊其實是不怕的,既有貝利,又有加林查。可第一場比賽上來,貝利就被對手踢傷了,第二場比賽貝利帶傷上場,肌肉拉傷中途下場告別了這屆世界盃。小組賽影響還不大,到了半決賽踢東道主智利就有些吃力了,這時候巴西隊主教練發揮了很大的創造力,把左邊鋒後移到了中場,一方面可以增強中場的防守能力,另一方面可以讓兩個邊後衛在進攻時候助攻。其實就是小小的改動,但經典的攻擊陣型4就此誕生,而且這種踢法,可以在前場給作為邊鋒的加林查更多的機會直接威脅對方大門,而不是只是扮演一個邊路突破傳中的角色。巴西隊在沒有貝利的情況下,衛冕了世界盃冠軍,加林查成就霸業。以那時候國際足壇的尿性,誰贏了就都跟風,於是都改4――完全不理會巴西隊其實是臨時變陣才有這一出的。(等4、44都發揚光大了,到70年,巴西隊又打回他們最經典的44去了,牛就是牛,落伍的陣型仍然橫掃無敵。)

來到1966年英格蘭世界盃,已經是4的天下,英格蘭隊其實也一直在打4,但英格蘭隊當時就沒有出色的邊鋒,其中一個邊鋒在不斷地換人,誰踢誰不行。英格蘭主帥的解決辦法是增加一名攻擊型中場,後面一個防守型的球員,前面三名攻擊型球員,有點類似後來“菱形中場”的意思,除去調整了中場,最大的調整是在前鋒線上拿下了一人,兩名前鋒全是中鋒――也就是雙中鋒了。在進攻時,英格蘭人發揮了自己長傳的特長,儘快把球傳向前場的兩個中鋒,中場的四個前衛也會在第一時間壓上進攻。英格蘭隊不僅順利的打進了決賽,並且在門線世紀懸案下戰勝聯邦德國隊拿到了世界冠軍。

是的!這就已經到了1966年了!可是現在才196年!整整0年後啊!

可陸逐虎自己一琢磨,大龍哥提議用0年後的44也不是沒有一點道理,在14年世界盃上,作為主帥的“阿蘭`佩林”給中國隊排得最多的是“4---1”, 41的兩個邊鋒進攻時一上去就是4,防守時退回來就成為了邊前衛。可攻可守,遊刃有餘。(用這種詞形容中國隊真是諷刺呵!)

寧驍龍主要考慮的不僅是進攻的火力,還有面對奧地利強大的進攻實力時的防守質量。4後衛已經有了人數優勢,4人中場又增加了一堵牆――他在原本--5的陣容中詬病的肯定是防守人數不足,現在是0年代,就算到了60年代,邊鋒也是不用防守的,這一時期前衛與前鋒的主要區別就是需不需要參加防守。

其實就是個文字遊戲,告訴你你現在不是邊鋒,是中場了,所以你要防守――

行,大龍哥這一手果然玩得妙,調整全沒有,防守全靠騙:“我是後衛!我是後衛!我是後衛”

“我是邊前衛!我是邊前衛!所以我要防守!我不是邊鋒!”

似乎兩後衛改成四後衛,中場的防守人數也增加了……

但是……

特麼的五個前鋒拆得只剩兩個了啊,喂!

“沒事,”寧驍龍自信道:“兩個前鋒,只要實力足夠,夠爆破奧地利人的了!”用欣賞的目光看著他構思的全新“44”中的一對““。

戴麟經和李惠堂!

是的,這兩人巔峰重疊,又都是中鋒位置,就算一起上場,也不得不犧牲一個人的發揮。他倆在國家隊踢得好的時候都是獨自擔任中鋒比賽,戴麟經是190年遠東運動會,李惠堂受傷,所以他踢主力中鋒;末代遠東運動會,戴麟經因故沒有參加,李惠堂任箭頭……

這兩個算是國內足壇如今的大小王,誰歇著,或者讓一個遷就另一個,都是一種損失。

聽他的話,或許真的能激發出最強的李惠堂,最強的戴麟經?

當陸逐虎將大龍哥領先時代0年的構想說給眾人聽的時候,大多數人既是驚奇,又是將信將疑,還能這樣踢麼?

怪事怪,也有值得一試的理由。

訓練繼續開始的時候,中國隊第一次嘗試了這個看起來荒誕不經的變陣。就像寧驍龍說的,對球員來說只是一個文字遊戲的欺騙,可實施起來確有改觀。有人因為原來踢法的干擾,踢著踢著又回去了,寧驍龍就在一邊大聲糾正提醒。

陸逐虎看著看著,心想:怎麼感覺又像是回到國家隊裡訓練比賽的感覺了?

龍哥,你注意下,你還只是我們的顧問,不是正牌的主教練啊,喂!(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