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書友517711的月票!感謝書友紅扇沫伽的張月票!後面加更下表示感謝啦!)

腳傷離場的譚江柏看著球還一邊評論呢:“這球哪是這麼頂的啊,上體向著出球方向擺一下,絕對進——”

眾隊友都是一臉無語,你不能讓所有人都按著你自己的標準來啊,也不看看張顯源身高差了你老哥十公分呢!

中國隊當然知道頭球對日本隊是有優勢的,後世的“中國頭球隊”時期,也一度以這個壓制漸漸崛起的日本隊。

問題是昨天面對秘魯隊,已經把個人高的儘可能上了,這場的球員身高就平庸了不少,沒兩個高過170cm的,即便如此,日本隊在防守角球或者高球的時候還是在身高上非常吃虧,而這幾分鐘證明了這點相當致命。雖然日本隊兩名後衛的身高還算達標,但是日本隊這方面的問題在上一輪對陣瑞典的時候就已經很明顯了,而這場比賽中國隊陣中有譚江柏的時候,更加漏洞百出,畢竟老譚一直是他們的苦主。老譚是厲害,可昨天很累了,不能再讓他再上鋒線,好在上半場後防基本沒他什麼事,平穩度過。下半場用著他的地方就多了,還是換下為好。就是老譚一離場,高度就沒法看了,陸逐虎又沒辦法上去爭頭球,只能暫時冷落下這一打法。

日本隊仍然不放棄扳回比分,在中國隊空襲警報解除之後,重新組織起攻勢,只是新換上來的右後衛蔡文禮,知道自己只需要打好0分鐘,自然毫不惜力,將日本隊幾次機會生生扼殺。

看著日本人又不安分,都準備5球之後鳴金收兵的中國隊諸將重操刀戈。第67分鐘,徐亞輝中場送出精準長傳給到禁區右側的陸逐虎,陸逐虎高高躍起胸部將球一停後將球回做,跟上的孫錦順一腳抽射被日本門將飛身撲出,拍馬趕到的賈幼良輕鬆補射破門得分!6-0!中國隊將領先優勢擴大到6個球!

球隊徹底被打崩,看臺邊的日本隊主力球員都低垂著頭不說話,主教練在場邊踱步,他考慮的不是這場比賽的比分,而是賽後如何與奧組委溝通:如果因為“落選賽”可笑的規定,真的把原本已經晉級的日本隊剝奪次輪比賽資格,那未免太欺負人了!岸也代表在比賽進行的同時也一直在與組委會的人抗議、溝通、協商,希望他能帶來好的結果。

時間進入最後0分鐘,日本隊的攻勢仍然不減,只是對球門的威脅一直無法轉換成進球,他們也忘了比分,只想打進一個球,看他們如此執著,陸逐虎都有點感動了,感動的結果就是,我們再多進兩個,打消你們的念頭吧!

第75分鐘,陸逐虎右路帶球過人被日本隊放倒,中國隊獲得一個位置距離球門稍遠的定位球,角度也有些偏。

隨後主罰的陸逐虎看看孫錦順,又看看葉北華,兩個人一米六的身高讓他打消傳球後讓他倆頭球的想法,猛地助跑後大力轟出!

這腳高射炮無論是隊友還是對手,都覺得直接要射穿雲霄了,可過了最高點之後忽然急速下墜,直接墜入球網!

戰斧任意球直接破門得分!7-0!中國隊將領先優勢擴大到七球!

日本門將張著手臂,完全不知道這球他該做怎樣的動作才顯得不那麼尷尬;原本以為陸逐虎會傳球的葉北華和孫錦順只能自作多情。

陸逐虎只在訓練時嘗試過電梯球,還試過電梯球“砸人臉”,賽場上這麼遠、下墜這麼強的,還能打進,對他來說也是頭一回,高興得像個160斤的孩子,一個我羅霸道總裁氏轉身擺臂慶祝,自己大聲叫得很開心。

兩分鍾後,在自己精彩任意球的鼓舞下,陸逐虎起了追求帽子戲法的心思,右路帶球開啟殺神模式,長途奔襲殺入禁區,日本隊別無他法,只能直接直接放倒他,倒地之前陸逐虎奮力將球撥出,跟上的張顯源得球后向前突進一腳詭異弧線旋入球網破門得分!8-0!

張顯源剛想為自己“連續”兩場對日本隊打進帽子戲法而歡呼雀躍——畢竟他上次碰日本還是兩年前那場7比1,當時還代表著荷屬東印度群島——可一看陸逐虎還倒在對方禁區裡,連忙走過去伸手將倒地上還能獻上妙傳的好基友拉起來。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是不是我不傳那球就是點球了,你看我多好,自己帽子戲法的機會都不拿……”

“可是點球的話,也不給你罰啊!”

陸逐虎:“……”

……

中國隊對戰日本隊的落選賽最終以中國隊8比0大勝而告終。上下半場都是打進8個球,坦率地說,上半場四個球的難度和下半場的四個完全不同,中國隊基本上也拿出了各自壓箱底的本事,日本隊輸得不虧。尤其是在大比分落後,被打進第八球之後,日本隊都沒有放棄,仍然奮力拼搏,讓中國隊也另眼相看。同樣是亞洲球隊,最後0分鐘日本隊大多數球員可比中國隊能跑多了。

就像後來李惠堂在《大公報》上憶及這個時期的日本隊時說的那樣,日本隊作風非常頑強,也將他們和後來的韓國隊相提並論。李惠堂認為這兩隻球隊的風格非常相似——畢竟獨立之後漸漸崛起的韓國隊,足球上也正是學習的這時候的宗主國日本。日本隊多用短傳配合,擅長跑位接應,球員在場上紀律性強,團隊合作無間,而且似乎是有用不盡的體力,肯跑又肯拼。如果不限制比賽時間,恐怕在亞洲到最後誰也踢不過他們。

也是憑著這個,日本隊才贏下了瑞典。

一直到90年代初,在作戰風格方面,日本也還是很“硬”,之後完全學習巴西技術流球風,才漸漸與韓國隊形成兩種不同的路數。

送上三計助攻打入兩球的陸逐虎、打進帽子戲法的張顯源無疑都是資料大贏家。還在跟張顯源討價還價說對方要不要請自己晚上吃飯,卻看到隊長李惠堂走向日本隊替補席,和本場同樣沒有出場的日本隊川本泰三進行了交流。川本泰三是戰勝瑞典的最大功臣和主導者,也是後世被稱為日本第一代球王的人物,他技術與傳球比起中國隊諸位名將可以說是挺一般了,但他反應快,力量足,意志頑強,是如今日本足球的代表人物了。只是他與李惠堂也僅有兩年前遠東運上的那一次交手,川本泰三沒有進球,李惠堂打入兩球,並且罰入比平之後致勝的那個點球。此後中日兩國足壇的先鋒人物就沒再交手,也算是一個遺憾。(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