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大家聽不懂中文,要不然肯定要簇擁上來狂扁他一頓。

洋洋得意、不以為恥的傢伙自然就是陸逐虎了。只不過環顧一週,他所挑戰的“巴塞羅那”球員們大部分是十八九歲,二十出頭的小年輕——

好吧,那沒啥可驕傲的了。

雖然他自己也不過才二十出頭。

他來的目的自然就是要給巴薩的青年球員們展現中國球員的實力與素質,只有他們認可了你的能力,才不會因為你來自一個落後的國度而輕視你。

接連展現出自己強勁的進攻能力後,陸逐虎略有所收斂,不再單幹,尋求為隊友們創造進球的機會。雖然這時候沒有克魯伊夫的影響而極致傳控,不過巴薩的球員確實自一開始也有選材瘦小球員的傳統,拉丁足球的風格還是可見一斑。因而陸逐虎沒有過多地展現自己身體素質方面的優勢,硬碰硬對方應該不會很喜歡,所以儘量多來一些後世出現的簡潔有效的技巧,這讓巴薩的青年軍們大感新鮮,這個亞洲人的路數看起來跟他們很不同,說句誇張的話,似乎比他們平時所學的還更加現代——

難道在遙遠的東方,人們都是踢這樣的足球的嗎?

也難怪阿爾坎塔拉先生能進那麼多球了——雖然他只是有東方血統,本質上仍然是巴塞羅那全權培養的基因。

其實覺得開了回眼界的何止他們這些大小夥呢,阿爾坎塔拉自己也禁不住駐足觀察了好一會兒。這個亞洲老鄉所展現的意識,技術,射門選擇——都堪稱出色。而且,他還擁有自己都不具備的出眾身體素質。

年輕,真的令人羨慕啊!

巴塞羅那是陸逐虎登陸歐洲的第一站,選擇這裡,也算是種種機緣巧合了。

陸逐虎來到亞洲老鄉,保利諾·阿爾坎塔拉的身邊,笑道:“今天要謝謝您的幫助了。”

“舉手之勞而已。”阿爾坎塔拉衝他點點頭:“何況,如果可能的話,我也樂見於你這樣的青年才俊為巴薩效力。”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陸逐虎大笑:“不是沒這個可能,關於未來,誰也說不好。”(然後,轉臉就去了皇馬……)

關於阿爾坎塔拉與李惠堂,誰才是0世紀上半頁亞洲最好的球員,在中國論壇上有時會被球迷們熱心地聊起來。阿爾坎塔拉除了1916到1917年回過菲律賓踢過兩年球,其餘時間都效力於歐洲聯賽。而李惠堂軌跡基本在東亞,至多時不時到澳洲遠征一下,兩屆奧運會是他為數不多在歐洲的經歷了。

很多人以此為契機,認為阿爾坎塔拉完爆這位亞洲老鄉無疑了。履歷根本無法比,何況阿爾坎塔拉不但是效力歐洲聯賽,而且是豪門巴塞羅那,並且還是歷史射手王——孰高孰低,不很明顯嗎。

不過這兩個人職業生涯重合部分不算多,年齡差好幾歲,而且阿爾坎塔拉197年就退役了,此時李惠堂正在上海逐步穩固在滬上足壇的地位。

公正地說一句,巴塞羅那也不是一開始就是巴塞羅那,是因為今天夢一夢二夢三的成績才將其推上宇宙隊的寶座,連帶著讓一眾上古大神們也擁有了崇高的地位。而因為當代中國隊的緣故,基本上認為這個國家出不了什麼像樣的足球運動員,連帶著自己出品的FIFA副主席亞足聯秘書長兩屆亞運會冠軍打進1800球的傢伙也淪為“踢野球”的。流傳已久的所謂西德評選的”世界五大球王”自然是某一家媒體心血來潮的瞎扯,不過也用不著矯枉過正,畢竟還有人願意瞎扯呢.

……

阿爾坎塔拉的大名,對於陸逐虎可謂是如雷貫耳了。他其實也一直很好奇,此君實力究竟如何,這個年代的巴塞羅那實力又如何——畢竟得了第一屆西甲冠軍後,巴薩可是有多年的聯賽冠軍空窗期的。他也曾性質勃勃地詢問過李惠堂,對這位亞洲老鄉的技術與成就怎麼看,拿哥哥你與他比,誰要更勝一籌。光梁老大卻撓撓頭,想來想去憋出來一句:

呃……不認得這個人……

陸逐虎:“……”

好吧……

阿爾坎塔拉僅參加過的一屆遠東運動會是1917年在日本舉辦的那次(出場資料存疑),那時候中國隊的代表人物還是第一代球王唐福祥與李惠堂膜拜的偶像張榮漢,李惠堂自己還是個半大小子呢!

不過中國隊裡卻有一個人對陸逐虎說:“阿爾坎塔拉?是菲律賓的那個嗎,這人——我認識。”

……

拿著那位大俠一揮而就寫成的英文引薦信,陸逐虎來到歐洲後直接找到了阿爾坎塔拉。在加泰羅尼亞能遇到亞洲老鄉投奔,還有舊相識來信,阿爾坎塔拉是非常意外的。對於陸逐虎的請求,阿爾坎塔拉也頗感興趣:獲得一次為巴薩試訓的機會,如果可能,希望能聯絡一次巴塞羅那與中國隊熱身的機會。

即使是名宿,跟誰比賽也不是他能做主的。不過阿爾坎塔拉還是痛快地同意了陸逐虎的第一個請求。

“不用我向您稍微展示下自己的技術嗎?”既然是來推銷,陸逐虎自然也做好了一些準備。

“不必了。”阿爾坎塔拉笑著把信件折起來收好:“‘老朋友’說,閣下是當今中國最好的兩名球員之一,亞洲最好的足球手,只會出現在菲律賓和中國。我信得過。”

……

對於菲律賓足球老對手的中國隊,阿爾坎塔拉也是有過深刻的記憶。

那個年代的亞洲人,看著殖民地半殖民地區域的母國,不少都懷著夢想,在歐洲學習先進的科學技術與文明,回去改造那個古老卻落後的地方。阿爾坎塔拉也不例外,他想當醫生,畢竟菲律賓也是個充滿疾病、貧窮與毒·品的國家。二十歲,他從歐洲回到菲律賓,算是實現最初夢想的第一步。他也加入了當地的俱樂部,憑藉著巴薩青訓營出身的技術與實力,他同樣贏得了菲律賓當地球迷的認可與喜愛,還加入了菲律賓國家隊。亞洲的比賽很少讓人感到壓力,強度也比歐洲小,畢竟當時遠東各國的現代足球起步都晚,基本就是中菲兩國在玩,日本都是後來才加入這行列的。促使他重回歐洲的,是那一年遠東運動會中菲在日本的決戰。(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