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降寒霜,空氣清冷,羅天佑從熟睡中凍睡。走出房門,天邊綻露一縷絢爛的朝霞,地面堆滿枯焦的梧桐葉。

何向前和曾如月起得比羅天佑更早,正在樓下活動筋骨。

小金貓溫馴地立在曾如月的肩上,不斷用粉紅色小舌頭舔她的臉蛋,時而發出柔軟的“喵喵”聲。

真不愧為千山第一女俠,這麼快把野性十足的小金貓馴服了。

在鎮上的國營飯店用過早餐,羅天佑特意給看門大爺帶了份包子和油條,把大爺感動得眼框都紅了。

世間便是如此,一次小小的善舉,足以溫暖他人。

從小澗鎮到狼山,山道曲折崎嶇,最便捷的是走水路。看門大爺聽說三人要去狼山,熱心地帶他們去鎮上租了艘小船。

塔讀@

順渦河而下,半個小時後,便來到狼山腳下。

狼山不高,海拔只有八十餘米,歸陽寺坐落於狼山的頂峰,一路有石階可供攀登。

昨天晚上,羅天佑特意查閱了當地縣誌,歸時寺是當地聞名遐邇的名勝古蹟,記載頗為詳盡。

這座寺廟挺有意思,原本是一處道觀,名為光天觀,曾有不少道士在此修行。

大業年間,隋煬帝南巡至此,下旨改觀為寺,賜名歸陽寺。皇命之下,所有人道袍換成袈裟,一下子改了信仰,也不知當事人是怎樣的感受。

至於原因,據說是隋煬帝在此遇到一位天外來的高僧,高僧給隋煬帝開示了一些天啟。至於是什麼天啟,書上沒有記載。

光天觀改名為歸陽寺的第二年,隋煬帝就在揚州被叛軍所圍,自縊身亡。也有野史說隋煬帝其實並沒死,而是被一位高僧從行宮裡帶走了,從此隱姓埋名,不知所終。

當前的歸陽寺主持,是全國佛學界知名的懷泉老法師,懷泉老法師不僅佛法高深,同時還精通音律、國畫和金石之學。他的狼山秋景圖,被國家博物館收藏。

羅天佑等人來到寺前,歸陽寺廟依青嶂,門掛碧霄,前有放生池,兩側為鍾鼓樓,後有大雄殿、觀音閣、藏經樓、講經堂、法華泉等。

宏偉山門兩側的楹聯是“春秋最初名勝,江南第一道場”,彰顯著歸陽寺皇家賜建的顯赫地位。

原文來自於塔&讀小說~&

今天正值週末,寺內寺外,熙熙攘攘,遊人如織。

遊人中胡亂竄著一對十三四歲模樣的小孩。男孩大耳朵,黑胖黑胖的,渾身上下透著一股子愣勁。小女孩則雪白粉嫩,俊俏小臉,水靈眸子,既天真可愛又顯得精靈機警。

曾如月素來喜歡小孩,目光不由得被兩個小孩吸引住了,捨不得挪開半秒。羅天佑與和向前不得不停下來等她。

兩小孩不知是有意還是無意,左右分開,大模大樣地朝羅天佑他們走來,從他們身邊插過。轉瞬間又消失在人群中,就像泥鰍滑溜進了剛翻耕過的水田。

曾如月望著兩小孩消失的方向,悵然若失。

羅天佑說她怎麼了,她說,總感覺自己跟這兩個小孩有緣。說罷摔摔長髮,與羅天佑並肩跟在何向前後面,朝裡面走去。

經過前三殿,剛走到法堂,曾如月忽然覺得有些不得勁,一低頭,發現小挎包拉鍊不如什麼時候開了,裡面的錢包早已不翼而飛。頓時傻了,愣在當地。

一代女俠,陰溝裡翻了船,讓曾如月大感丟臉,又氣又惱。

她蛾眉倒蹙,鳳眼圓睜,“肯定是剛才那兩個小孩幹的!”

羅天佑忍不住打趣道,“你還真是跟他們有緣。”又關切地問道,“丟了重要東西嗎?”

站點:塔^讀小說,歡迎下載-^

曾如月難過地說,“錢包,我的錢包……”

羅天佑松了口氣,“就錢包啊,還好,沒丟啥重要東西就行。”

曾如月白了羅天佑一眼,“錢啦,錢還不重要啊。”心想,這小弟弟真是個傻弟弟。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何向前勸道,“算了吧,不過是一些錢罷了。”

曾如月忿忿難平,倔強地說,“她們應該還沒走遠。”拗性地要去找兩小孩。

羅天佑被她生氣的樣子逗樂了,嘲笑道,“嗨,瞧你這樣,還女俠呢,到了佛門重地,怎麼能為這麼一件小事就犯了貪戒、嗔戒,小心佛祖降罪。”

曾如月掄起小挎包往羅天佑亂砸,正好拿他出氣。但她也怕誤了大家的正事,不再堅持,氣嘟嘟地,心又不甘。

從法堂到方丈室這段路,已是寺廟深處,遊人罕至,故顯得格外幽寂。偶爾有三三兩兩的僧人擦身而過,步履匆匆,不知是在去朝佛的路上,還是朝佛而歸。

懷泉法師不在方丈室,只有他的兩名親傳弟子在練習書法。

羅天佑說,自己是來捐香火錢的,希望能見法師一面。

原文來自於塔&讀小說~&

聽說有人來捐香火錢,兩位高僧也不寫字了,請他們上坐,並奉上香茶。

談到懷泉大師的去處,高僧說,山下有家養豬場要做法事,請了師傅去,不知道什麼時候能回來。

何向前問道,“附近可有什麼名勝古蹟?我們先去轉轉。”

其中一位高僧說,“附近有禹王泉,尚可值得一觀,建議你們去逛逛。“

三人告辭出來,走到禹王泉。禹王泉又名龍王潭,自古相傳潭中有龍不可見,時聞怒吼似奔雷。

羅天佑圍著禹王泉走了一圈,傳送水源來自條水溝,水溝底下鋪滿圓潤的卵石,一直通往一個小小的山洞。

從地質學上來說,“溝床卵石多,地下潛水似暗河。”毫無疑問,這個山洞必然連線一條地下河,而且水量充沛。可知道了也沒用,洞口這麼小,人肯定是進不去的。

三人折返方丈室等候。金烏西沉,懷泉法師還是沒回來。

高僧說寺裡不能留宿,建議他們去半山的娘娘壩村。娘娘壩村離這裡大約一個小時的腳程,能在天黑前趕到。

三人向高僧告辭,沒走兩步,就聽到身後有人嘀咕,“不是說要捐香火錢嗎,怎麼不拿出來啊?”

塔讀@

順著僧人所指的方向,朝娘娘壩村走去。行到半道,遇到岔路,不知道怎麼走了。

何向前建議三人投票決定,他和曾如月選擇左,羅天佑選擇右。

羅天佑說,真理掌握在少數人手裡。所以自己的選擇才是對。

何向前和曾如月都覺得他說得有道理,於是大家向右繼續往前走,走了兩個多小時,天都黑了,娘娘壩村還是不見蹤影,倒是看到一座殘破的山神廟。

山神廟年久失修,黃土牆塌了近半,兩扇大門歪歪斜斜,似乎隨時要掉下來。

羅天佑走到前面,推開門進去,殿內神像均被毀壞得十分嚴重,看不清模樣,香爐傾倒在破舊的供案上,到處結滿了蛛絲網。

牆角一盞墨水瓶做的煤油燈亮著昏黃的光,雜亂的稻草堆上,六七個衣著單薄的小孩子圍坐在一起,手裡拿著肥肥的烤雞、烤鴨,啃得滿嘴流油。

“好啊,你們在這裡。”曾如月大喝一聲,她一眼就瞧見了白天的那對小孩。兩個小孩子比其他人都大,像是他們的頭。

“媽啊,冤大頭找上門來了,快跑!”偷東西的男孩子被嚇得趕緊跳起來,破口大喊,雞腿掉到地上。

其他人也紛紛跳起來,意圖逃竄。

羅天佑伸出雙臂擋在門口,笑嘻嘻說道,“想逃?沒門!”

五個稍大的男孩定下心神,相互望了一眼,猛地朝曾如月撲來,抓胳膊的抓胳膊,摟腰的摟腰,掰腿的掰腿,想把她制服,

可無論他們怎麼使勁,曾如月都絲紋不動。

羅天佑說,“投降吧,你們這是螞蟻撼大象,白費力氣。不過,只要乖乖聽話,就放過你們。”

動手的男孩子們洩氣地跌坐在稻草上,怯怯地望著三人。

何向前看到小孩子們可憐的模樣,早就心疼壞了,此時從包裡掏出些餅乾和糕點,分發給大家。羅天佑和曾如月也拿出部分乾糧,跟小孩子們分享。

小孩子們高興壞了,空出正中的位子,眼巴巴瞅著三人。

三人坐下來,詢問他們的來歷。

這些孩子都是師傅從各地撿來的孤兒。五年前,師傅從鎮上消失後,房子被師傅的弟弟家佔了,他們沒了去處,便來到這山神廟裡恓身。

羅天佑問道,“你們師傅是幹什麼的?”

塔讀小說,無廣>告^線上免。費閱&讀!

小孩子們,你瞪我,我瞪你,誰也說不上來。

羅天佑懷疑他們的師傅跟李會明是一夥的。正是五年前,李會明他們在黃泥塘失手後,被軍方押走,途中服毒自盡了。

李弘景也是孤兒,眼前這群孩子也是孤兒。李會明他們收養這麼多孤兒,是因為心地善良,還是別有目的?

何向前問他們,平時靠什麼生活。

領頭的孩子說,他們在旁邊種了些玉米、紅薯,還有蔬菜。山上有野果時,就上山採野果。

小女孩帶三人去看他們種的糧食,玉米又幹又癟,紅薯小小。要是尋常人家,這些東西都被用來餵雞餵豬了。

何向前不勝感慨,“造孽啊!”

曾如月問道,“你們願意跟阿姨走嗎?阿姨願意收養你們,讓你們以後不僅不會餓肚子,還能上學。”

小女孩開心地撲進曾如懷裡,說道,“願意。”其他的孩子也歡欣鼓舞,忽啦地圍上了曾如月。

羅天佑對曾如月說,“你現在就是人間天使,就差一對翅膀了。”

曾如月得意地揚著頭,滿臉的笑容,“你也跑不掉,這些孩子,我們共同撫養。”並讓孩子們叫自己乾媽,叫羅天佑乾爸。

孩子們七嘴八舌地喊“乾媽”、“乾爸”,叫得可甜了。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