扣扣563743675

當全國人民在尋找羅天佑時,羅天佑到底去哪了呢?

時間得回到三天前。羅天佑發現山洞的蹊蹺後,想起曾在一本千山天坑遺書中看到過類似圓盤上的圖案。

這本書講的全是道家的陣法,所謂的道家陣法,其實就是人們常說的機關術,只是被神話了。

據書裡記載,這種圓盤的機關術是遠古一位名叫琴的人傳授下來的,它由聲音控制。圓盤旁邊的平整石條就是它的開關,按照特定的樂曲敲打它們就能開啟隱藏在圓盤下面的機關。不同的圖案對應不同的樂曲,也就是它的聲音金鑰。

這種機關極其複雜,建造成本非常高昂,而且需要大量的人力和時間,非重禁密地不用。

幸好羅天佑記下了控制這種機關的聲音金鑰,那就是一首《穀神宴賓曲》。

他用手先摸了幾遍石條和圓盤,熟悉它們的位置,然後用地上撿來的石頭,輕輕敲打,反覆試了幾遍。

忽然,山洞內回響起一陣低微而清晰的摩擦聲。他用手摸向圓盤,感覺它在緩緩下降,便毫不猶豫地爬了上去。

羅天佑透過脈搏的跳動計算著時間,大約半刻鐘後,圓盤戛然而止。

眼前赫然出現一個自然形成的巨大空洞,自己所處在位置靠近空洞頂部,腳底踩著一塊經過人工精心打磨過的石板,懸挑在半空。一條從石壁上鑿出來的旋轉滑道連著地面,滑道平緩,裡面積了不少灰塵。

口口五六③⑦四三陸七伍

四壁是奇形怪狀的熔岩峭壁,錯落鑲嵌的碩大夜明珠發出的明亮的冷光,將洞內照得纖毫畢現。洞內迴盪著簌簌風聲和潺潺流水聲。

從發光原理上,夜明珠大致可以分為兩種:一種是需要透過外部光源(比如太陽)的照射,激發自身的激活劑才能發光;另一種自己能激發,隨時隨地都可以發光。

前者只是普通的螢石,只有後者方可稱之為寶石,個中珍品價值連城。石壁上的夜明珠顯然屬於後者,而且價值連城的那種。

地面貼壁是一圈約五十米寬、深不可測的暗溝,暗溝陡然下垂、深不見底的,溝底閃爍無數光點,似那璀璨耀眼的繁星。

滑道下方落腳處的石面與洞底中部區域,有一座單孔敞肩型青石拱橋飛架其上,橋面兩側各有六十四,共一百二十八根祥雲青石圓柱,每根柱子上蹲著一隻神獸:夔、犼、鳳凰、白澤、麒麟、檮杌、獬豸、重明鳥、畢方、饕餮、腓腓、諸犍、混沌、慶忌…

這些石像無不刻工精湛,比例勻稱而氣質渾厚,說不出的精美典雅。

自家別墅裡正缺這些。羅天佑曾找了當地不少名氣較大的石匠,但他們做出的東西總無法讓羅天佑滿意,一定要想辦法將它們搬到黃泥塘去。

洞底中央,一尊年輕漂亮的女身蛇尾青銅像,形象端莊豐滿,體態優美,細小精緻鱗片覆蓋的光滑蛇尾更具不可言說的誘惑,特別符合大眾對女神的幻想。

銅像高高聳立在青石須彌底座上,周身幽光瑩瑩,綠如純潤鋪翠,堅朗似九天頑石,厚重若日月星辰。被九根貫頂的圓形石柱圍著,彷彿遠古洪荒時期起就立在那裡,任如潮歲月,痴心千年,一點點抹上撐傘騎馬滄海桑田的記憶。

“這會是誰呢?”羅天佑心想,“會不會是黎母啊?從相貌特徵來看,就是典型的黎族女孩。直形鼻子、眼神深邃,唇部像偏蒙古族,面部輪廓又與維吾爾族類似。傳說中,黎母不就是從蛇卵裡走出一個美麗的女神嗎?”

本書-首發^>:塔-讀小~。說A~P-P——免費&.&無廣告*無彈窗,還能跟-~書友們-一^*@@起互動*。。

女神像旁邊巨大方形祭臺上擺著許多物品,羅天佑急於知道是什麼東西,急忙從滑道溜下去。越往下,腥臭味越重,讓人窒息。

落地地面,羅天佑就知道這腥臭味因何而來了,石橋上數不清黑黃相間的金環蛇,它們或單獨繞在欄杆上,或兩兩糾纏於橋面。理論上,這些蛇是很怕光的,通常只在黑暗中行動。洞內亮如白晝,這些蛇怎麼還會如此全無忌憚,然道是因為夜明珠的光是冷光嗎?

明明那麼好看的女神,卻被這麼一群醜陋的生物守護著,真是大煞風景。也不知道那些建造這處祭祀之地的人是怎麼想的,然道不會在洞裡放些可避蛇蟲的藥物嗎?說不定他們是有意將女神的家打造成蛇窩,畢竟女神本身就是從蛇蛋裡跑出來的。

有群蛇的地方,自然還會有別有生物存在,羅天佑又看到些竄來竄去的蜥蜴。對眼前這些毒蛇蟲蟻,羅天佑只是在心裡上有些習慣性的恐懼,倒也不是特別擔心。

早就知道黎山上蛇多,羅天佑在上山前就做了精心的準備。衣服在雄黃水裡泡過,全身塗滿了雄黃粉。還為了防止被山上突來的降雨破壞,又在貼的身衣服裡藏了好幾包雄黃。這些都是剋制蛇蟲的最佳法寶。

果不其然,羅天佑一踏上石橋,那些剛才還搖晃身軀吐著長信子的長蟲們紛紛逃竄,隱到不知哪些陰暗石縫裡去了。

來到石洞的中心部位,終於能將祭臺上的所有陳列品看得清清楚楚。高高低低呈幾何圖形擺著上百件青銅器、象牙器和金器。無論是青銅器、金器,還是象牙器,它們的形制與中原大相徑庭,而且不少器物上鑲嵌著珍稀名貴的翡翠、碧璽、祖母綠、紅寶石和藍寶石等。

這些造型奇特的物件,羅天佑太熟悉了,後世三星堆博物館裡全是這些玩意兒。眼球突出象兩根圓棍的千里眼,耳大似獸的順風耳,還有棲息著九隻神鳥的所謂的青銅神樹。海省離四川有點遠吧,而且跟中國內陸,還隔著常年狂風駭浪的瓊州海峽。古時候兩地就有來往了?

羅天佑想不通,也乾脆不想了,得想辦法拿回家後慢慢研究。以前還自認為藏品豐富而且精品較多,一直沾沾自喜。現在看來,缺的東西多了去了。他開始為過去“小富即安”的小農思想感覺到羞愧。天地之大,物華天寶,自己怎麼可以不思進取,鼠目寸光。

這些器物蒙著厚厚的塵埃,已經看不到原本的珠光寶氣。但羅天佑能想象出,它們剛被擺放到這裡時,是何等的華麗堂皇、璀璨奪目。

塔&讀.小。說,-無廣-告線上-*免^費。閱讀!>

祭臺旁邊是長長的供案,除了蛇形香爐,還有一個黑黝黝的長方形盒子。羅天佑小心翼翼地將沉甸甸的盒子捧下來,轉動著觀察。

盒子無論是頂蓋,還是四面,裝飾著精巧玲瓏的花紋浮雕,看起來就是女性用品。只有女人才會在這種無關緊要的東西上花費如此心思。

盒身似木非木,似石非石,他這個經驗豐富的珠寶鑑定師,愣是沒看出究竟是什麼材質,只模糊覺得是某種自己不知道的特殊合金。

取下上面的長蓋,裡面躺著三方玉質盤蛇鈕印,還有厚厚一疊金冊。鈕印和金冊上的文字頭粗尾細,沒有一個字是羅天佑能認識的,很像嶽麓山頂禹王碑的碑身上鐫刻的蝌蚪文。

蝌蚪文都失傳了,到哪找人辨認去。即使印上文字刻著“黎母之印”,也不能說明黎母真正存在,給神仙刻印的事又不是沒人幹過,自家還有一枚祖傳的“伏羲之印”呢,那印章經常被小妹拿來砸核桃。

羅天佑此時成了不折不扣的小偷,脫下上衣脫,將盒子仔細包好,緊緊綁在腰上。一雙賊眼又盯上了祭臺,挑了兩件較為輕小的金像塞進包裹,然後拿起一尊青銅馬,用它尖銳的角在石壁上撬出一顆夜明珠。

這時,羅天佑對蘇茂青的怨恨更深了,要不是被蘇茂青掠走了揹簍,那該可以裝多少東西了。只是他沒想到,或者壓根兒不願意去想,要是沒有蘇茂青,他怎麼可能來到這裡呢。人啊,就是容易想起別人的壞,忘了別人的好。

東西不能拿得再多了,該想想怎麼出去了。原路返回應該也是可以,但他不知道吳昊爺爺和曾如月是否已經擊潰蘇茂青那群土匪,要是沒有成功,上去豈不是自投羅網。

那就別找出路吧,他盯著女神琢磨著,這麼高大沉重的女神像,不可能是透過自己來時的途徑運送進來的,必定還有別的通道。又聯想到不絕於耳的流水聲,猜測這山洞極大可能連線可以行船的水路。

好在呆了有段時間了,感覺腥臭味沒開始那麼刺激,他踩著不知道是什麼的髒物,在地面上仔細尋找,那些倒黴的銀環蛇,剛剛找好藏身之處,又不得不四處逃亡。

塔~讀.小說,無廣*告在..線免*~^。費閱讀@&!&

沒多久,他在女神像背後發現有一道寬闊的石階,石階很長,通向藏在地下很深的大湖。

走下臺階,他似乎走進了一個如夢似幻的世界。

廣闊湖面上,黑黝黝的水體裡飄浮著一大片驚人的藍色光芒,由近及遠,星星點點,有如顆顆藍寶石在隨波輕漾,最後消失在無邊無際的盡頭。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夜光藻!羅天佑一眼就認了出來。夜光藻的出現,表示這裡直通大海。黎母山地處海島腹地,山底居然跟大海相連,這可是驚人的大發現。

碼頭附近沒有船,又不知道出口在哪裡。羅天站在水邊,佑躊躇不決,不知道是不是該跳下水遊出去。

忽然耳邊傳來嬰兒般啼叫聲,幾隻白海豚在身前調皮的探出頭。羅天佑沒有絲毫猶豫,縱身一躍,爬到一隻大海豚的背上。海豚馱著羅天佑,在夥伴們的隨行下,遊過藍色的熒光帶,遊向漆黑的未知的遠方。

《重活了1978》讀者交流群:762570966,歡迎大家加入。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