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裡的晨霧還沒完全散開,一團團,一縷縷,飄飄忽忽。身邊的岩石和草木溼溼漉漉,遠處群峰若隱若現,如同海市蜃樓。

羅天佑踩著碎青石塊拼成的臺階一路攀爬,石階又窄又滑溜,挺費體力,不到半個鐘頭,年輕的臉龐上浸出豆大的汗珠,臉色青裡透紅。

“不行啊,得加強鍛煉,好的身體是一切的前提。”羅天佑佝僂著背,雙手叉在一高一低的膝蓋上,嘴角浮現自嘲的苦笑。

一路走走停停,太陽猛地出現在頭頂,遠近群峰被染成一片金黃,山腳的屋舍、稻田、河流卻還被濃濃的雲遮霧蓋著,一座座突兀的高峰就像浮著的孤島。

正當羅天佑精疲力竭,感覺自己再也堅持不下去時,前面山衝上出現一座半石半土壘就的茅草房。草房雖然外觀簡陋,主人卻講究地給它圍上了兩米多高的斜頂竹籬牆。

透過竹籬的間隙,可以看到院裡種著山裡常見的花草。而這在鄉下卻很不常見,土地金貴著呢,誰會花心願種這沒用的玩意兒。

“請問屋裡有人嗎?”羅天佑隔著籬笆喊。

老式雙扇木門“吱嘎”一聲,被一位臉像風乾了的橘皮樣的老人從裡面推開。老人倚著柺杖斜立著,不言不語,咧著嘴,目光柔和而溫暖。

塔讀<小^說A.PP更多&優質~<免。費小說,<無<~。*廣^告在-線-免費閱.讀.>>@!

羅天佑覺得老人似乎在哪見過,就是想不起來。趕緊上前一步,微微俯身,恭恭敬敬地說,“爺爺,過路人,討碗水喝。”

老人指了指閉著的院門,淡淡說道,“沒插栓,一推就開,進來吧。”

小屋整潔而舒適。地掃得乾乾淨淨,桌凳一塵不染,僅有幾件老式傢俱在晨曦中閃閃發亮。

老人示意羅天佑放下揹簍,並將他引到廚房的水缸前。羅天佑操起掛在牆上的大木瓢,舀了滿滿一瓢,咕咚、咕咚地往喉嚨裡猛灌,先前一直火辣辣的肺在清涼的泉水滋潤下舒服多了。

老人見狀,搖了搖頭,和藹地說,“後生崽,慢點喝,喝急了容易生病。”

“爺爺,你一個人住嗎?”羅天佑抬起頭,四下打量一番,好奇地問。

老人沒有回答,而是盯著羅天佑說道,“到山裡來採藥麼?你這麼小的年紀,可不能獨自進山,山裡危險著哩!”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是啊,爺爺,我也知道山裡危險,可家裡實在太窮啊,連飯都快吃上不了。”在老人面前,羅天佑沒有隱瞞,老老實實把此行目的說了出來。

老人又問,“那你家大人呢,他們同意了嗎?“

羅天佑撇了撇嘴,不高興地說,“家裡大人天天要出工,早晨出去,晚上才能回來,哪還顧得上我們!“

讀者身份證-五六三七四三六七五

老人皺了皺眉頭,長嘆一口氣,算命先生似的把他從頭到腳瞧了個仔仔細細,然後才問道,“那你識得草藥嗎?“

羅天佑點點頭,“爺爺,尋常的草藥認得一些,比如靈芝、草烏、假蘇、土人參、過路黃、牛筋草、鐵皮石斛……上上下下,大約四五十種吧。”

老人很是意外,“哦,識得四五十種草藥,了不得啊。“

他對眼前這個少年非常滿意。自從腿腳不靈便後,便一直想收個徒弟。這少年似乎不錯,存心想多瞭解一些,便跟少年一問一答起來。

“以前跑過山裡的單幫嗎?”

“還真沒有,但是以前跟家裡大人進過幾回山。“

“懂醫術嗎?”

“小時候跟爺爺學了點,爺爺過世得早,沒學多少。”雖然羅天佑的草藥知識不全是從爺爺那兒學來的,但也算不上撒謊。

“喜歡行醫嗎?”

“喜歡,爺爺走後,村裡沒了醫生,也就沒人教了。”

塔讀小說,無廣>告^線上免。費閱&讀!

聽罷,老人略有些動容,起身從臥室拿出一本紙張泛黃稍稍發黑的線裝古書,羅天佑雙手接過一瞧:嚯,好傢伙,竟然是宋代的《嘉佑本草》,據說此書早已失傳,沒想到在這裡看到了,就是不知道是不是原版。

羅天佑強忍住內心的激動,小心翼翼翻開封頁,版式沒錯,白口,左右雙欄。纖細秀雅的歐體,字大悅目,行格疏朗,典型的北宋風格。整書儲存較為完好,不知經過多少代人的精心愛護,才能留存至今。

“年輕人,拿走吧,或許對你還有些用。“老人淡淡說道。

這可是價值連城的寶貝,不知老人是不知道,還是心性淡泊,不求名利,應該兩者有之。可羅天佑不能收,且不論兩人才剛認識,即使面對感情深厚的長者,也不能隨便接受這麼貴重的禮物。

“爺爺,這書我不能要,要是拿到外面去賣,可值很多很多錢。“羅天佑誠懇地說。

老人樂了,“傻孩子,什麼錢不錢的,我這大把年紀了,要很多錢又有沒什麼用。給你,就拿出去吧。書在你手裡,多少還能有些用處。“

”爺爺,您看起來也很窮啊,要是把書賣了,得了錢,可以過得很舒服啊……要不我幫您賣?“

老人深深嘆了口氣,皺著眉頭,眼睛流露出少許憂傷,“人這一輩子圖啥呢,不就是圖個心安嗎?有些人為了心安,拼了命去弄錢、弄權。我呢,作個老老實實的醫生,給鄉里人看看病就心滿意足了。這書,是祖祖輩輩傳下來的,留在我手裡也沒啥用了,指不定哪天就被水泡了,被蟲子蛀了。你這孩子,我看心性不錯,交給你我放心,好好保管它,別盡想些亂七八糟的。”說罷,假裝生氣地輕輕敲了敲羅天佑的腦袋。

老人言已至此,羅天佑眼窩兒一熱,多麼純粹,多麼高尚的一個人啊。不再推辭,向老人討了一塊油布,把書細心包上,貼身藏好。

“爺爺,請問您的名諱是什麼?”羅天佑問道。

口口五六③⑦四三陸七伍

“爺爺叫孫儉,可記住了。”老人笑眯眯地答道。

“孫儉?!”羅天佑心裡突然咯噔一下。這時才想起來,自己在哪見過老人了。

孫儉爺爺還是當地的一個名人,祖上打曾爺爺起就在這大山裡行醫。醫術呢,談不上多少高明,僅限於治些頭痛腦熱肚子不舒服。

山裡人容易生病,可沒什麼錢。老人心地特別善良,看不得病人家苦,給人治好病後分文不取是經常的事。這樣一來,反正過得比普通人更窮,甚至連媳婦都沒娶上。

老人除了給人看病,有時也會採些藥材到鎮上去賣。藥店老闆看中了老人的人品,將他留在店裡做駐堂的醫生。

五十年代,藥店搞公私合營。老人又回到山裡,依然懸壺救人,行善無數。直到完全失去生活自理能力後,才被本家人送到鎮養老院,最後在養老院去世。

老人生前普普通通,死後卻得以享受哀榮。入土那天,十裡八鄉的村民都趕來送葬。也是在那時候,羅天佑才瞭解到老人的感人事跡。眼前的老人跟記憶中貼在鎮宣傳欄的畫像一模一樣,應該是他沒錯了。

在老人要求下,羅天佑正式行了拜師大禮,從此改稱師傅,拜師所需的六禮束脩則待日後補上。師傅沒有藏私,將自己所知道千山裡能採到好的草藥的地方都一一告訴了羅天佑,為了讓他更聽得明白,又拿來紙筆,畫上簡陋的地圖。

臨別前,師傅緊拉著羅天佑的手走出屋外。面對群山,又絮絮叨叨將採藥的地方指點一遍。

“孩子,有空就來看看我這糟老頭子啊,我手把手的教你。”

讀者身份證-五六三七四三六七五

“好哩,師傅。”

雖然相處時間不長,羅天佑真把老人記到心底裡去了,對老人產生了深厚的眷戀之情。路還得繼續往前走,遠遠不到停歇的時候。羅天佑依依不捨地告別老人,朝著老人指點的方向再出發,身上的力量似乎更多了,行走的腳步越來越輕盈。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