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泥塘村張燈結綵,鑼鼓喧天,比任何年份的春節都還熱鬧。

在縣委宣傳部馬軍副部長的親自指揮下,村裡大道小路、房前屋後都被清理得乾乾淨淨。男女老少盡清淨洗浴,換上最好的衣服,個個精神頭十足。

村口搭起紅綾綵棚,橫掛的“不忘初心跟黨走,凝心共建新鄉村”標語格外醒目。兩排五星紅旗、羅姓家族旗從綵棚一直延伸到鄉道,二里多路長,隨風招展,氣勢飛揚。

羅天佑等人跟在縣裡、鎮裡、公社一大群領導後面,排成數排候在鄉道旁,提前過來迎接遠道來的客人。

羅天佑悄悄地問旁邊的羅成功,“爺爺,這是不是太張揚了?”

羅成功咧著一直沒合上的嘴,笑呵呵地說道,“不張揚,不張揚,搞隆重些,這是咱們村的禮數。”

“來了……來了!“有人歡呼,接著是更多人的歡呼,人群騷動起來。

羅天佑掂起腳跟,伸長脖子,看到一排雜七雜八的車隊在氣勢非凡的紅旗轎車帶領下徐徐駛來。

馬副部長激動地揮舞雙手高喊,“大家都打起精神,不要亂,不要亂……保持好隊形。“

車上下來的人都被這盛大的歡迎儀式震住了,記者們的照相機“咔嚓咔嚓”閃個不停。

梁書記走到綵棚跟著,饒有興趣地駐足觀看,特別是看到“不忘初心跟黨走,凝心共建新鄉村“的大紅標語,細細咂摸起來味來,不停地點頭稱讚,”這個說法好啊,共建新鄉村,新鄉村、新氣象、新風貌、新活力,聽起來讓人振奮啊。“回頭問身旁跟著的馬軍,”這是誰提出來的?“

馬軍把羅天佑從人群中扒拉出來,推到梁書記面前,“梁書記,這是我們縣的大詩人羅天佑同志,口號是他提出來的。“

梁書記熱情地伸出手,羅天佑連忙上前握住,靦腆地說,“梁書記,這是在馬部長的指導下,鎮裡、鄉里和村裡的幹部一起想出來的,我個人……”

梁書記擺手阻止羅天佑繼續說下去,親切道,“你這小同志,小小年紀就學會了滑頭,這可不好啊,是你提的就是你的嘛。昨天聽馬軍同志打電話來說,你不光詩寫得好,還挺有經濟才能。個人出資幫村裡建現代化養雞場,並且還計劃建製藥廠,雄心遠大,待會可得好好地跟我說說,如實地講,可不能摻水份,知道嗎?”

說罷,又接著對青雀鎮的田鎮長說,“年輕人有想法,有幹勁,你們鎮裡鄉里都要大力支持,能方便的地方要行方便,不能不管不顧,更不能製造任何阻力。”

田鎮長盯了向陽公社劉德勝書記一眼,然後拍著胸脯向梁書記保證,“梁書記,請您放心,鎮裡是非常支援黃泥塘村建設新鄉村的。我們昨天連夜成立了專班,把黃泥塘村作為典型來抓,而且要抓持久、持久抓,抓出大成績,讓黃泥塘村這個典型立得住、站得穩、叫得響。同進還將注重跟進推廣帶動,透過典型引領、示範帶動,以點帶線、以線帶面,以面帶全,吹響全鎮建設新鄉村的號角。“

梁書記更滿意了,帶著欣賞的目光看著所有在場的人,興奮地說,“有這樣的幹部,有這樣的群眾,我相信,你們黃泥塘村一定能取得出色的成績,你們青雀鎮一定會有很好的未來,我們縣裡也會重點關注你們,為你們站臺撐腰,為你們排憂解難。”

“啪…啪…啪…“人群中自發地響起熱烈的掌聲,經久不息,大家都發自內心的高興啊。

來的人太多,記者採訪環節被放到村曬穀場舉行。各家各戶的椅子、長短板凳都搬來了。村長家的八仙桌擺在前頭。頗有後世電視臺訪談節目的樣子。

劉姓記者問,“羅天佑老師,您的詩作《面將大海春暖花開》用樸素明朗而又雋永清新的語言,飽含著積極昂揚的情感,將直抒胸臆與暗示、象徵手法結合起來,向我們描繪了一個新鮮可愛,充滿生機與活力的塵世,並在詩裡向每個人發出真誠的祝福。這首詩受到廣大讀者的喜愛,大家都很想瞭解您是怎樣的一個人?能不能先向我們介紹一下您自己和您的生活。”

羅天佑略略整理思緒,說道,“我是一個非常普通的初中畢業生,家境也非常普通,甚至有些困難。父親上過大學,母親高中文化,他們目前都在鄉下務農。但父母特別重視兒女們的教育,我很小的時候就在父母的教導下接觸文學名著,學習詩歌創作。“

討論群伍陸彡⑦④彡陸⑦伍

坐在前排的父親羅小勇感動得熱淚盈眶,這兒子沒白養。只是……只是過去家裡連飯都吃不飽,哪有閒錢買什麼文學名著啊?家裡的那些書不都是前些天才買回來的嗎?

劉記者問,“你父母都在現場嗎?請他們出來,讓我們的攝像師給你們照張全家福。”

羅天佑道,“母親和妹妹去外婆家了,父親在。”然後望向父親,調皮地眨了眨眼。

羅小勇在眾人羨慕的目光中得意走來,自豪地摟著兒子讓攝像師拍照。

劉記者接著問,“您的詩作雖然得到廣泛的稱讚,但也有少部分評論家提出質疑。詩的開頭寫道,黑夜給了我一雙黑色的眼睛。關於這個’黑夜’,有人指出其隱含的喻意,有醜化抹黑之嫌疑,請問您對此作何解釋?“

羅天佑知道海子的黑夜暗指什麼,但現在還不能說出來。於是說道,“文學的魅力就在於能給人想象。俗話說,一千個人眼裡,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不同的人對詩中的黑夜有不同的解讀,這很正常。至於這首詩有沒有問題,我想,既然你們雜誌社能將它發表,說明你們社是肯定它的。你們社都肯定了,我想絕大多數人都能正確地理解和理性對待這首詩。“

周圍坐著的領導和記者們都莞爾一笑,暗想,“這小羅老師,不光有才,嘴還特損,那些提出異議的評論家們要是知道自己被小羅老師說成既不能正確理解,也沒理性對待,不知道會不會吹胡子瞪眼睛,氣出個好歹來。”

劉記者接著說,“羅老師,我們雜誌社當然是支援您的。我還想替讀者們問問,您最近有什麼新作面世?大家都很期待。”

羅天佑說自己最近一直忙著村裡的事,還沒時間創作呢。

劉記者問羅天佑能不能現場創作一首,讓大家好好見識一下他的才華。圍觀的群眾紛紛拍手叫好,更有好事者,不失時機地起鬨架秧子。

羅天佑被弄得騎虎難下,面露難色,向梁書記投去求救的目光。

梁書記對羅天佑抱有很大的期望,存意考驗他一番,看他在複雜場面下的應對能力。所以不但沒有替他解圍,反而出言鼓勵道,“即興做詩向來是千古美談,小羅老師就不要謙虛了,好好醞釀一下,給大家來個驚喜!“

羅小勇既興奮且緊張,手心捏出一把汗來。他寄望於兒子能出口成章,人前一鳴驚人;又擔心兒子才思堵塞,下不了臺。

馬軍倒是有心出來為羅天佑打圓場,看梁書記和田部長等人興味正濃,實在不好掃他們的面子,猶豫再三,退縮了,給羅天佑拋去無可奈何的眼神。

羅天佑向在座的一個個看過去,心想,“這些人都不是善主啊,真是耍猴兒不怕人多,看熱鬧不嫌事大。”深思片刻,說道,“好吧,剛做了一首……但能力有限,恐有負大家的厚望。”

劉記者興致勃勃地說,“太好了,沒想得您真做出來了,我們大家都迫不及待地想聽到您的新作了,大家說是不是?“

“是!“大家齊呼。

“請大家熱烈鼓掌!“

啪啪啪……現場掌聲響起一片,經久不絕,不少人巴掌都拍紅了。

羅天佑清了清嗓子,念起了鄭愁予的《錯誤》。

口口五六③⑦四三陸七伍

我打江南走過

那等在季節裡的容顏如蓮花的開落

東風不來,三月的柳絮不飛

你的心如小小寂寞的城

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

跫音不響,三月的春帷不揭

你的心是小小的窗扉緊掩

我達達的馬蹄是美麗的錯誤

我不是歸人,是個過客……

現場的掌聲更熱烈了。好的詩歌就是這樣,既然是不懂的人,也能感受到它的美,被它的意境所打動。

劉記者接著說,“小羅老師,您已經成為我國詩壇冉冉升起的新星,本人受雜誌社領導委託向您表示衷心的祝賀,同時希望您繼續支援我們。剛才聽說您個人出資建村集體養雞場,要帶領大家脫貧致富。據我們瞭解,您今年只有十五歲,十五歲的年紀就做出這般壯舉,非常的了不起。請問是誰影響了您,您又經歷了怎樣的心路歷程?”

羅天佑答道,“要說誰影響了我,我可以列出許多人,我的父母,我的老師,我們的羅成功……當然,對我影響最大的是我的父親,他經常教導我要做一個對集體、對社會有益的人。我爺爺奶奶去世早,當時年幼的父親和叔叔孤苦伶仃、投親無門,是純樸善良的村裡人敞開胸懷接納了他們,才使得他們飢時有食、寒時有衣。“

劉記者道,“我們非常同情您父親幼年時期的遭遇,您現在這樣做,是為了報恩是嗎?“

羅天佑點點頭,應聲答道,“您說得對,也不全對。我這樣做,其實抱有兩個目的:一是為了報恩,其次是為了個人的理想……首先當然是報恩,大家當年扶傾濟弱的善舉,給了父親和叔叔第二次生命。幫助全村人擺脫貧窮走向富裕,是父親多年的夙望,也是我今生必須承擔的責任和義務。“

說到這裡,羅天佑故意停了下來,朝人群中的曾令智使了個眼色,曾令智立即起身離開。

劉記者同周圍所有人一樣,聽後眼睛發亮。

她追問道,“小羅老師,知恩圖報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充分體現了您個人的品德高尚。您剛才提到理想,我想在座的所有領導和廣大讀者們都迫切地想知道,我們的天才詩人究竟擁有怎樣的理想?請您在這方面多給講講。“

羅天佑一副經過深思熟慮而胸有成竹的樣子,環顧四周,然後說,“我的理想就是將黃泥塘村打造成美麗富饒和諧安寧的新家園,讓全村老有所養,幼有所教,貧有所依,難有所助。”

“為了實現理想,我們制定了遠期目標和近期目標,近期目標就是充分利用現有資源,用一年時間,興建現代化的養雞場、製藥廠和茶葉廠。說到茶葉,千山裡有上百株古齡茶樹,它們生成在懸崖邊、高山角落處。”

“我們剛剛推出了”千山靈茶“,由孫儉和吳昊兩位製茶大師精心製作,現在請大家品嚐。我特別說明一下,由於季節問題,用的是夏末葉芽,對茶的品質有較大影響,要是明年雨前茶和明前茶,味道會更好。”

原文^。@來^自於塔讀小說.

羅天佑話音剛落,數位精心打扮的半大姑娘奉上素雅的茶具,為大家斟上才泡好的千山靈茶。

茶剛端上,一股清香撲鼻而來,讓人神清氣爽,暑氣頓消。

梁書記向來自稱茶中仙,光憑茶香,便知道這絕非凡品。迫不及待輕輕啜了一口,微閉雙眼,感受著舌尖與茶湯的碰撞,苦澀與甘甜的纏綿。突覺化身為身輕如燕的舞者,白雲之巔,廣袖輕揚,高處不勝寒。

大家看到梁書記一副陶醉的樣子,紛紛有樣學樣,淺酌慢品,這個世界突然安靜下來,彷彿只剩下茶霧升騰、氤氳,繚繞、飄揚。

梁書記良久睜開眼,大喝一聲“好茶!“

田鎮長對羅天佑責備道,“有這樣的好茶,非得等大家口乾舌燥才拿上來,你小子安的什麼心?“

羅天佑笑靨如花,解釋道,“田鎮長,您這是錯怪我們了,這茶才剛剛炒好,你們是第一批品嚐的客人,還請多多賜教。“

梁書記關心地問,“你們這茶產量如何?我看你們的茶比起西湖龍井、黃山毛尖、廬山雲霧等不逞多讓,甚至還在其之上。“

羅天佑答道,“目前只有七八斤左右,我們正打算近期將茶場擴建到15畝,這樣每年能產茶兩到三千斤。“

梁書記想了想,對田秘書說,“你回去落實一下,我們縣委的招待茶,今後只從黃泥塘村採購。“

塔讀-小<.。說,無廣告在-線免費閱-~>讀!

其他領導也下定決心,自己的單位或部門也要緊跟梁書記的腳步,紛紛向羅天佑拋出示好的眼神。

劉記者問,“你們的遠期目標呢?”

羅天佑此時打起哈哈,說道,“至於遠期目標,請允許我們暫時保密。”

眾人聽罷,恨得牙癢癢,真想將眼前這個故弄玄虛的小家夥胖揍一頓。

採訪結束,羅成功和羅小勇帶大家去參觀建好的養雞場。養雞場那建在村子的下風口,群山環抱,綠樹成蔭。

剛到場區,大家被引進口門口的清消室,分批透過鋪滿石灰粉的甬道。

羅小勇介紹說,“將來這裡會採用紫外線消殺,到時只要在室內呆上一兩分鍾就可以了。“

走進高大寬闊的雞舍,一排排標準化的鐵製籠架齊齊整整,從省城雞種繁殖場採購的雞苗已經到位,近五千只雞快活地住在層層雞籠裡,兩個工作人員緊張有序地往彩色的雞槽裡添食。

羅小勇抓起一把雞飼料向大家展示,“這些飼料都是我們自己研製的,與傳統飼料相比,不但雞更喜歡吃,吃得多;而且前期實驗資料表明,母雞的產蛋率能提高百分之二十點七,肉雞的增重速度提高約百分之四十。”

梁書記問,“成本增加多少?”

討論群五六③⑦四三陸七伍

羅小勇答道,“大約增加百分之零點五。”

梁書記聽了很是高興,說道“成本增加不多,經濟效益明顯,不錯的成果,你們可以考慮建個飼料廠,面向社會供應你們的產品。”

羅天佑向前解釋道,“梁書記,目前大規模生產還不具備條件,暫時沒解決飼料的長期儲存問題,而且原料的供應也難以保證。”

梁書記不以為然地說,“這些都不是太大的問題。技術方面,我讓人聯絡省農科院的同志來幫助你們。至於原材料,就讓田鎮長來解決吧,你們要爭取早時大規模投產。”又問田鎮長,“你們有問題嗎?”

田鎮長連連搖頭,說“沒問題,回頭就組織相關部門研究,儘快拿出可行的實施方案。”

劉記者拉著羅天佑好奇地問,“養殖密度這麼大,我們怎麼沒聞到什麼異味?”

羅天佑指著雞舍裡的一些電動裝置說,“這得多虧向陽中學的物理老師,我的班主任易千尋,他可是四十年代清大畢業的高材生,搗鼓的這些東西可幫上了大忙。你們看,這些裝置分兩層:一層是自動飲水裝置,雞嘴只要一碰那個水管頭,泉水就會自動流進雞嘴裡;另一層是坡狀的轉輸帶,母雞產蛋後,雞蛋落到轉輸帶上,就會被送進撿蛋室。產生的糞便則會被送進糞便處理室,糞便經過發酵製成有機肥,不僅能防止病菌滋生,還能保證雞蛋的產量和質量。“

梁書記讚歎道,“你們這是真正實現了養殖的高度規模化、集約化和工廠化,讓傳統養殖業成了高效的現代產業。今天黃泥塘之行,真是大開眼界,也倍受鼓舞啊。天佑,你們要好好幹,未來是你們的。“

劉記者又問道,“小羅老師,聽說黃泥塘村這些可喜變化都是由您主導的,我們對您更加欽佩了。但還是有些擔憂,你是學生,將來很長一段時間都會在學校裡度過,這樣會不會對黃泥塘村的未來造成一定的影響呢?“

羅天佑坦蕩而肯定地回應道,“可能您還不知道,我中考落榜了,已經決定不再上學,而是牢牢紮根農村,紮根黃泥塘村。大家也都看到了,我們黃泥塘村還很窮,很落後。貧窮不是社會主義,我要帶領大家富裕起來,現在有了領導們的支援,更加信心百倍,自然不會放棄剛剛開始的事業。

站點:塔^讀小說,歡迎下載-^

“當然,我一直堅信知識的力量,知識是第一生產力。雖然現在我的知識還很有限,但會持之以恆地從社會大學汲取,並用所學的知識改變黃泥塘村的命運。我要將黃泥塘村打造成初升的紅陽,衝出山澗的激流,鱗爪飛揚的潛龍,咆哮山谷的猛虎,金翅大展的鷹隼,矞矞皇皇的奇花,讓黃泥塘村前途似海,來日方長。”

梁書記聽完這席話,陷入了深思,良久才對羅天佑說,“關於你讀書的事,確實是個問題。萬事難兩全,我一時也想不到好的解決辦法,先試著向前走走看吧。“

接著對縣委宣傳部的田文軍部長說,“你們對黃泥塘要加大宣傳力度,組織相關單位特別是基層的同志們前來參觀學習。“

羅天佑連忙勸住梁書記,說道,“梁書記,我有個不情之請,還請您考慮暫時不要組織大家過來。“

梁書記迷惑了,“這是為什麼?提高你們的知名度,對你們將來推銷產品有很大的好處啊?”

羅天佑誠懇地說,“梁書記,大家能過來指導,是領導們對我們的關愛,我們非常感激。但黃泥塘村現在只是一棵幼苗,大家都過來施肥澆水,這個幼苗就可能因為溺愛而夭折,莫如等它長成大樹,我們再開門揖客也不遲。”

梁書記心想,“這小家夥,是怕人來多了,把黃泥塘累垮了吃垮了吧,還說得這麼文縐縐的,冠冕堂皇。”又想想,現狀就是如此,懊悔自己一時考慮不周。於是說道,“也罷,我們就等你們這棵幼苗長成大樹,長成一片森林,但要給我一個保證,你們大約需要多長時間,我可不能等太久!”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羅天佑當著眾人的面,信誓旦旦地表示,只需再給黃泥塘村一年半的時間,甚至只要一年,他就會讓黃泥塘村大變樣。

客人們轟轟烈烈地走了,正如轟轟烈烈的來,揮一揮衣袖,只帶走一包大約五六斤重的千山靈茶。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