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天佑緊急回國,打亂了羅家人的出遊計劃。他們待在舊金山的海濱別墅裡,除了吹海風、曬太陽,逛街,有時也會坐遊艇出海釣魚,小孩子們一個個曬得黑不溜秋。

為了讓自己的小嘍囉們過得更有意義,小妹求助三位嫂嫂,希望編排一場兒童舞臺劇,而且雄心勃勃地打算在舊金山藝術館演出,為哥哥的“春蕾助學行動“募集資金。

劉碧瑤說,“要論活動策劃,沒人比你哥哥更擅長了,何不先諮詢他?”

塔讀小說,無廣>告^線上免。費閱&讀!

小妹呶嘴道,“這點小事,還要找哥哥幫忙,豈不顯得我們沒腦子。俗話說,三個臭皮匠,賽過一個諸葛亮,這回偏偏不找他。”

田蘭言道,“早些年,咱們黃泥塘村劇院曾上演過天佑哥哥導演的哪吒鬧海,大人小孩都喜歡看。只是……只是,要公開上演的話,水準不能太低。製作道具,編寫劇本,聘請有經驗的導演,都必不可少……是不是太麻煩了?“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劉小露沒有說話,而是悄悄潛回房間,打電話向天佑哥哥問計。

羅天佑提供了一些建議,答應為她找出劇本,並讓千山服裝廠設計舞臺道具,給她們空運過去。

劉小露理所當然地當上了大導演,並獲得了分派角色的權利,自己演太乙真人,小妹演哪吒,劉碧瑤演老丞相,田蘭演母夜叉,外公外婆自然是東海龍王,南海龍王。

羅家人要在舊金山藝術館上演兒童舞臺劇,這件事本身就極具話題性,演出門票被一搶而空,他們的劇照不僅登上了當地各大報紙,還被邀請走進舊金山華語電視臺演播室,參加著名的《八方來風》訪談節目。

外出就餐時,曾如月發現有位華人老者,一直跟在大家後面。直至進入餐廳坐下,他還在透過玻璃外牆往裡瞧。

在曾如月的提醒下,眾人都將目光投向老者。田蘭說,“你們看,那位老人是不是跟羅穎長得有點兒像?“

聽田蘭這麼一說,大家看看老者,再看看羅穎,兩人確實長得有七八分神似,尤其是眼睛和鼻子,簡直一模一樣。

劉碧瑤吩咐保鏢將老者請進來,也不拐彎抹角,直接問他,“您為什麼一直盯著我們?“

老者禮貌地向劉碧瑤等人道歉,自稱姓肖,名殿柱。並向眾人說出了原委。

自從在電視上看到羅穎後,便覺得她跟自己當年遺留在大陸的孫女長得一模一樣。看到她,便想起了孫女,所以數天前就特地打聽著找了過來。

他不知道羅家的具體位置,這些日子就一直在街上轉悠,企圖能夠巧遇上。心裡想著,實在不行,就等到正式演出那天。

功夫不負有心人,這天正在九曲花街上走,忽然看到羅家人從身邊經過,羅穎便在這些人當中。

瞧見真人,老者更加覺得小女孩就是孫女當年的翻版,越看越捨不得,總想多看幾眼,便一路跟了過來。

曾如月問他老家是哪裡,老者說自己離開大陸前,一直住在皖省的蒙城縣城,自家是開古董行的。

蒙城?!自己就在蒙城的小澗鎮遇上羅穎的,這樣說來,羅穎還真有可能是老者的曾外孫女。

雖然如此,曾如月還是不動聲色,詢問老者是怎麼來到舊金山的。

這事說來話長。三十年代中期,整個神州大地被戰爭陰雲籠罩,再加上災荒的侵擾以及內部局勢的動盪,蒙城人心惶惶,富戶們紛紛出賣家產,奔赴申城避難。

肖殿柱一家也踏上了流亡之路,與他們同路的還有十幾戶,共兩百多號人。大家一路爬山涉水,步行到淮南,準備在這裡搭乘貨輪。

此時的淮南已經亂成一團,碼頭沿岸擠滿了驚慌失措的逃難者,以及亂七八糟被遺棄的汽車、傢俱等大件物品。

經過重金買通碼頭的工作人員,他們一家才得以上船。上船後清點人數,發現獨獨少了三歲的孫女。

當時現場極其混亂,不少人因搶搭輪船而掉落淮河淹死,不知道孫女是不是就在那些遇難者中間。此時貨輪已經開動,下船尋找是不可能的了。從那之後,孫女成了肖家人心裡永遠的痛。

老人述說時,情緒越來越激動,直至最後,泣不成聲。曾如月等人默默陪著他流淚,甚至不忍心再問他後來怎麼又來了美國。

曾如月告訴老者,羅穎是她們從蒙城帶出來的,從外貌來看,兩人確實可能存在親緣關係,旁邊正好有家大型綜合醫院,建議他們去醫院作個DNA鑑定。

羅穎能記得的最早的事情,都是到山神廟之後發生的,但心裡從沒有放棄對親生父母的幻想和對血脈親情的渴望。在去醫院的路上,她一直拉著老爺爺顫抖的手,打心底希望乾媽的猜想是真的。

親子鑑定的結果還需等七天,劉碧瑤想邀請老者去家裡住幾天,老人自然求之不得,正要出言感謝,卻被保鏢們勸阻了。他們言明,老闆有過交待,任何不明身份的人,都不能往家裡帶。

大家相約,七天後的早晨八點在醫院門口相見。羅家人回去後,保鏢頭目在向老闆羅小敢彙報時,特別將偶遇老者的事詳細述說了一遍。羅小敢出於習慣性的警惕,叫來沐雄去調查老者的底細。

三天後,調查就有了結果,情況確實如老者所說的那樣,但他沒有說出自己還有一個隱秘的身份,此人竟然是趕月教的重要頭目。

趕月教發源於清末明初的皖西北,據說跟千門有千絲萬縷的聯絡。這些人擅長幻術、製毒下蠱和銷簧機括等,專門幹一些挖墳掘墓、夜間入室盜竊的非法勾當。

民國中期,臭名昭著的趕月教遭到政府大力打擊。他們在國內待不下去了,紛紛逃到海外。其中大部分骨幹也是在那時候來到舊金山,繼續在唐人街一帶作惡。而且專挑華人下手,頗遭眾人痛恨。

羅小敢認為事關重大,第一時間通知了還在國內處理朱子文案的侄子。

此時朱子文剛好伏法,國內形勢好轉。趕月教的出現,或許真是一種巧合,但牽涉家人的安危,羅天佑絲毫不敢耽擱,匆忙趕到了舊金山的家人身邊。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