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天李宏深帶著十來號人沿著溪流拽著打造好的兩個木舟向海邊走去。

南邊的沙灘上的出海口,有幾根插入溪流裡的木樁,上面已經簡單的鋪設好了木板,這是之前李宏深安排部落裡的人打造的簡易碼頭。

站在碼頭上望向遠方,一望無際的海面上波光粼粼,李宏深知道那裡有大量的魚群在相互嬉戲。

利用漁民知識和經驗,他知道今天的天氣風和日麗,陽光明媚,多雲且無風,是個出海的好日子。

隨後他和5名族人一起乘坐木舟,上面擺放著趕製出來的漁網,石矛,木頭,以及一根長長的棍子,他們划著船槳往魚群的方向趕去。

這五個人是被他之前挑選出來的漁夫,之前透過技能書和李宏深的指導,他們早已成為一名出色的漁夫,這次他們是陪伴著李宏深出來打漁罷了。

而剩下的人則是繼續在修建碼頭並等待著他們的豐收。

他們一邊划船一邊使用那根長長的木杆探測水深,根據測量結果,整個沙灘在百米呈現斜坡的樣式,逐步有淺到深,最深不超過3米。

超過百米後會有一個明顯的斷崖,這裡根據測量和漁民下潛後的發現,大概八米的深度,有珊瑚等在下方生長。

慢慢的他們劃出有將近千米,魚群就在眼前不遠處,這裡的水深已經沒辦法測量了,但是根據透光的程度,李宏深預測水深最少超過15米。

其實正常來說,在海洋裡捕魚應該使用的是垂釣的方式,撒網捕魚應該是在淺水地區。

但現在李宏深也沒辦法製作足夠量的釣具,而且真的釣上大魚怕不是被搞翻船或者被拖拽到超過萬米的海域,那就非常的危險了。

漁船滑到魚群附近,周圍全是遊蕩的魚兒,在陽光的照射下銀光閃閃,非常的兩眼。

李宏深掃了兩眼,開啟屬性面板檢視這魚兒的資訊。

“名稱:羅非魚

型別:魚類

效果:其生成快、產量高、食性雜、疾病少、繁殖力強,肉質鮮美,少刺,蛋白質含量高。”

李宏深並不吃驚,這片海域他之前已經探索過了,也是他做出規劃,讓漁民們在這片海域進行打撈,就是因為這裡有羅非魚群的存在。

李宏深隨後帶領其他漁民一起撒網,整個漁網是用劍麻纖維編織而成,塗抹了橡膠樹的汁液,又經過雞血的浸泡和陽光的暴曬。

漁網周圍捆綁這六枚石頭充當墜子進行壓重,隨後兩個木舟在相隔三十米的位置撒網,然後相繼拉網把捕撈上來的漁獲放入木舟的船艙內,裡面有專門放置漁獲的空間。

幾網下去後整個船艙已然裝滿,隨後眾人齊力划船,他們要在正午時分趕回岸邊,要不然再晚些就沒辦法在日落前趕回營地。

回到岸邊後眾人透過纜繩在岸邊拉著木舟順著河道逆流而上,往營地走去。

“我們回來啦~~~~”

今天回來的時間剛剛好,頭頂的天空被下落的太陽染成橘紅色,營地內的篝火已經被留守的婦女們點燃了起來。

伴隨著迴歸的呼喊聲,整個營地沸騰起來,在房屋裡的人也走了出來,幫助漁民把木舟拉入營地內。

漁民出海打漁全靠天氣和運氣,而整座島嶼環境身處於亞熱帶,刮風下雨是個常見的事情,所以每週能出海三次以上就算不錯的了。

有些時日就算出海也沒有辦法打到漁獲,所以漁民們回來後也並不會大聲呼喊,只有像今天這樣打到充足的貨物後,漁民才會在迴歸時大聲的呼喊。

一是大聲的炫耀自己,二是叫部落裡的人們出來幫忙處理打撈上來的漁獲。

夕陽下,一些空閒的人聚在木舟的旁邊,他們手裡拿著石刃,骨刃和鐵刃處理著漁獲,他們需要趕在晚課前把漁獲處理好。

除了今晚用來食用的魚,剩下的魚肉魚皮魚骨都要進行分割。

魚皮被固定在模板上,留著製作皮衣,魚骨會用來熬湯,魚肉會被進行醃製處理,然後放入山洞中進行熏製,最後放入糧洞內進行儲存。

小鱷魚們也在這時圍聚在一旁,因為人們會把魚的內臟扔給他們,那些不要的內臟就是他們相互爭搶的食物。

李宏深沒有和他們一起處理漁獲,也只有在初期為了教導那幾位漁民時,他才會頻繁的帶人出海打漁,而現在教會他們後,李宏生已經很少出海了。

雖然好像他的運氣非常的好,有他在的時候總能打撈到充足的漁獲,但是身為領主的他還有很多事情要忙,今天只是心血來潮想要再度測量一下海底的深度罷了。

待到部落裡的人們把漁獲處理完後,幾個人抬著竹筐,裡面裝著滿滿的魚肉往營地內靠山的地方走去,這裡有著一座煉鹽坊。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鹽坊裡面有五口鐵匠打造出來的大鐵鍋,裡面正在煮著海鹽,每天都會有人從海邊的鹽田中運送初步曬好的海鹽結晶過來進行熬鹽過濾。

鹽對部落裡的人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存在,靠近海水的地方倒是並不太缺鹽,不需要像一些進行試煉的領主飲血補充鹽分。

李宏深依靠主世界老師的教導的知識和經驗,帶領著領民們在南邊的海灘上使用鹽田法開出了三片大鹽田。

鹽田總共有10畝左右,鹽田依靠地勢從下至上類似於鳳棲谷中的梯田,但是落差卻要小的多。

在鹽田中用石板鵝卵石等平整的鋪在地面上,這裡每個月有四次大潮。

在當天漲潮到最高峰時都要從大海中引入海水進行納潮,然後在鹽田的最高位進行儲存。

儲存時間從半個月到一個月不等,這是為了制滷,這需要透過李宏深自己做的一個簡易測滷工具進行測量,待滷水達到一定濃度後會被灌輸到下方的鹽田中進行曬鹽。

海鹽的出貨量全靠天吃飯,渡過了頭一個月的困難期,後面除了下雨天鹽田無法進行結晶,剩下的幾個月來每天一畝地都大概能出兩三百斤的粗鹽結晶。

這些鹽會被運送到部落裡的鹽坊進行二次蒸煮過濾去除泥沙,然後再經過研磨,這樣才能獲得較好的精鹽。

鹽田的產能讓李宏深的部落並不缺鹽,除了日常使用和囤積的,李宏深還教導部落裡的人們使用鹽對雞肉漁獲進行醃製。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