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崔濤請求滅佛的時候,賈思順只是摸著鬍子說道:“不可不可。”

李炎看著他問道:“為何不可?”

賈思順說道:“百姓多愚信,這佛寺可不比豪強地主,這幫和尚表面功夫做的好,貿然禁佛恐怕適得其反。”

李炎也沉默了,賈思順說的沒錯,禁佛確實只要一紙政令就可以了,但是要禁佛寺容易,要禁掉百姓心中的佛陀困難。

很多叛亂都是打著宗教名義的,可見在這個時代宗教聚攏人心的能力。

如果想要禁佛,必須要找一個好的理由,而不是直接用霸府命令禁佛。

李炎也點點頭說道:“賈刺史這是老成持重之言,崔司馬,這禁佛的事情要慢慢來。”

這時候旁聽的江倫說道:“殿下,刺史大人,想要禁佛,還要先從經濟上開始。”

賈思順最近和玩家接觸多了,也聽懂了玩家的一些名詞。

江倫是判鹽鐵事,專門負責沙州和瓜州的鐵和鹽的專營,用賈思順的評價江倫是一位聚財的好手。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雖然賈思順沒有看過沙州刺史府的賬本,但是靠著鹽和鐵的專營,加上瓜州鐵廠低價又高質量的鐵,建寧王控制沙州後,迅速扭轉了刺史府收入不足的問題。

大索貌閱出來的大量土地和丁口,大大增加了刺史府的收入。

而鐵器專營的錢則落入了建寧王的霸府手裡。

江倫所說的經濟就是賈思順理解的財賦,只聽到江倫說道:

“佛寺的財源有三,一是百姓佈施,就是之前所說的捨身錢也算在其中,這是百姓自願給的,官府也管不著。”

李炎點頭,佈施這種事情本質上這也都是你情我願的,百姓出錢求死後入佛國,這也算是一種交易,想要禁止是最困難的。

江倫繼續說道:“二是佛寺的免租庸,唐律疏議中對佛寺定有佛田,可以免去租庸調,有度牒並在僧道司備桉的僧人,可以免除租庸丁役。”

“但是這條日漸鬆弛,本來佛寺的佛田是有定數的,但是佛寺逐漸侵吞附近破產百姓的土地,或者為了免去田稅百姓把土地掛在佛寺下,還有男子為了免除丁庸和徭役,剃頭住進寺院的。這些都是可以清查的。”

賈思順也點點頭,這個江倫說的也沒錯,如果能從這些和尚手裡奪回一些土地,釋放一些假和尚,也能打壓一下佛門。

江倫再次說道:“三是放貸了。”

李炎好奇的說道:“放貸?”

江倫點頭說道:“百姓佈施的都是現錢,所以各地現錢最多的不是商人也不是官府,而是這些佛寺。”

這倒是李炎沒有想到過的,江倫說道:

“佛寺手裡的現錢多了,不能留在賬上發黴,所以放貸也成了佛寺的主要工作之一,不過利息高低這就全憑這些大和尚的良心了。”

賈思順點頭說道:“雷音寺的和尚確實也會放貸,而且利息可不低,借了雷音寺的貸款家破人亡的有也不少。”

沒想到這群和尚竟然這麼黑心,李炎捏緊了手中的玉佩,突然聽到了刺史府門口有冬鼕鼕的鼓聲。

一名小吏腳步匆匆的走進院子通傳:

“殿下,刺史大人,刺史府外有人擊鼓鳴冤。”

“擊鼓鳴冤?”賈思順疑惑的說道:“竟然有人擊鼓鳴冤?”

刺史府門口有一面“風聞鼓”,百姓有冤情的時候可以敲響此鼓,那刺史府就必須要升堂處理。

但是敲響這面鼓也不是沒有代價的,按照唐律疏議,無論所告是不是有冤,只要敲響風聞鼓就要苔杖十下。

這個苔杖可不是輕輕敲十下屁股,苔杖是用竹製的木板敲打犯人的背部、腿部和屁股,如果行刑的衙役用上了全力,那麼這苔杖十下就足以讓身體弱一點的百姓送命。

賈思順站起來說道:“殿下,開衙升堂吧。”

李炎還是拒絕了賈思順請他主持升堂的請求,依然請賈思順坐在正印官的位置上,他只是坐在側面旁聽。

就看到一個熟悉的面孔被帶到了大堂之上,李炎一看這不是個玩家嗎?

李道源,就是那個著名風景黨玩家。

如今李道源已經是一個百分粉絲的up主了,他的莫高窟系列影片已經成了網站熱門中的熱門,無數人反覆觀看,體會大唐時期的敦煌之美。

讓李道源出圈的,是幾個歷史學教授,敦煌研究權威,在網路上盛讚李道源影片中完全還原了敦煌的大唐風貌,解決了很多歷史研究中的疑難問題。

這下子更是讓李道源和《大唐風雲》這款遊戲出了圈,也因為李道源的宣傳,大唐風雲的論壇也被看熱鬧的網友給擠爆了。

如今在李道源影片的催更留言,和遊戲論壇裡催著遊戲不限號公測的留言一樣的多。

這個傢伙不在莫高窟拍影片,怎麼來刺史府敲風聞鼓了。

賈思順也看著這個書生打扮的人,這傢伙感覺和建寧王身邊那群奇怪的牙兵一樣,根本不像是普通的百姓。

本來賈思順是準備先行苔刑再審問的,但是看到李道源這個樣子,賈思順直接問道:“堂下何人,何事敲響風聞鼓?”

李道源拱手一拜說道:“在下李道源,是殿下麾下牙兵。”

果然是建寧王麾下的牙兵,賈思順早就知道建寧王麾下人才濟濟,普通牙兵都尋章作詩,精通算學和各種雜學。

既然是建寧王牙兵,那就問清楚了再打吧。

賈思順問道:“你有何冤情?”

“非是為了自己鳴不平,我是為雷音寺旁的農民石家十二郎鳴不平。”

“石十二郎為何自己不來?”

“石十二郎已然身亡,我是告雷音寺的和尚謀財害命!”

聽到李道源的狀告,李炎和堂上的賈思順對視了一眼。

剛剛還在討論怎麼對付這些和尚,就有人過來遞刀子了?

一想到這個李道源是建寧王牙兵的身份,賈思順立刻給李炎投去了一個“殿下籌謀深遠”的目光。

不過“籌謀深遠”的當事人李炎卻一頭霧水,竟然又這麼巧的事情?剛想對付這些和尚,李道源就敲風聞鼓狀告了?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