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論壇上轟轟烈烈的討論國族認同,民族主義的帖子,崔若韻只是微微一笑,就關閉了論壇。

自從江倫去了長安之後,簡夏終於想起了崔若韻這個閨蜜,三天兩頭的來她的實驗室玩。

崔若韻好不容易放鬆一下,逛一下論壇,就被簡夏在耳邊聒噪。

她忍不住說道:“要不然你也去長安好了,省的天天來煩我。”

簡夏頗有些意動,但是她很快說道:“不行,我的實驗室在這邊,去長安又要重建實驗室,那要花多少功夫!”

“那就讓那個渣男回來。”

“也不行,這可是極好的機會,你可不知道王府銀行裡的那幫人,每天為了經濟路線都要把狗腦子打出來了,阿倫能有這個機會可不容易,我不能拖他的後腿!”

崔若韻忍不住扶住額頭,自己也是嘴賤非要給她出主意,又吃了一嘴的狗糧。

“你實驗室沒事忙嗎?”

簡夏微微一笑說道:“你也知道的,材料學的實驗需要觀察時間長,反正這些檢測實驗助手也能做。”

崔若韻無奈的看著自己的閨蜜,合著你自己等實驗結果,就跑過來騷擾我。

“你剛才看什麼帖子,這麼入神的?”

“就是最近爭論的民族主義帖子,從方老在報紙上發了《華夷之辯》後,如今整個大唐都在爭這個。”

簡夏撇撇嘴說道:“現在長安也都在討論這個呢,上次江倫還和我討論這個問題的。”

崔若韻說道:“沒有工業化生產,哪裡有什麼民族主義思潮,什麼家在國上,那是不是因為在農業時代國家無法提供社會福利,依靠家族報團取暖才能生存下去。”

崔若韻繼續說道:“農業時代,大宗大族可以更好的抵抗天災,就是我們剛進入工業化時代的時候,農村地區依然要多生兒子,有兒子才有勞動力,有勞動力才有人手種田,才能不被人欺負。”

“其實宗族的衰退,是因為工業化導致的城市化,原子化的家庭出現後,大宗族自然就解體了。”

簡夏驚訝的問道:“現代社會不是也有什麼大家族嗎?那個什麼娛樂明星,不就是某個宗族的子弟嗎?”

崔若韻笑著說道:“他那個能算什麼宗族啊,頂多算是同姓的人辦了一個交流會,你沒看到大唐那些大家族嗎?他們生產生活都聚集在一起,這才叫真正的宗族。”

“不是說了嗎,城市化是最好的避孕藥,城市化也是最好的剷除宗族的辦法。”

“城市生活水平提高,人們不需要抱團在一起,就能生存下去,教育、醫療這些服務,也不需要透過宗族互助解決,那大型宗族自然就解體了。”

“你自己家能活下去,你願意和你家的親戚住在一起嗎?”

“不談親戚一起住,如果你和江倫結婚了,你願意和他父母住一起嗎?”

簡夏立刻搖頭說道:“不願意不願意,我可以請保姆!”

“這不就是了,如果不是為了生存,誰願意和家族聚居在一起啊,你看紅樓夢裡,大家族之間的矛盾有多少。”

簡夏連連點頭,她覺得崔若韻說得很有道理。

“原來城市化這麼多好處啊。”

“這是當然了,城市人口密度大,能夠容納更多的人口,能夠提供更多的崗位,能夠更低成本的提供教育和醫療服務,當然要比鄉村更高效。”

“而更高素質的城市人口,也能夠從事更高階的崗位,創造更高的價值。”

“雖然工作沒有高低貴賤,但是一個產業工人能夠創造的社會價值,肯定是高於一個農業人口的。”

簡夏又問道:“這和民族主義又有什麼關係?”

崔若韻答道:“當然有關係,工業時代,傳統的家族關係解體,人們自然要尋找更高的認同。”

“最早的民族主義,往往是從一座城市開始形成的,比如倫敦人會歧視外地人,倫敦就是一個層次的認同實體。”

“對外的時候,倫敦人取代了家族姓氏,成為了另外一個符號,最早的身份認同就出現了。”

簡夏疑惑的問道:“大唐也是如此啊,比如我們自稱隴右人,長安自稱長安人那樣。”

崔若韻搖頭說道:“不一樣的,在工業時代,城市和城市是競爭合作的關係。倫敦的商品賣到巴黎,整個倫敦所有人都能從中收益,商人有錢賺,工人有工作,城市就有更多的錢進行市政建設和基礎設施建設。”

“這個身份認同擴大了整個國家,英國人透過殖民主義享受低價的方糖和咖啡茶葉,英國的海盜艦隊掠奪商船給英國增加海軍軍費,從這個時候開始英國人這個概念才開始真正凝聚成功,也才有了民族主義或者愛國主義這個詞。”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近現代的愛國主義,不是少數精英階層的道德追求,而是一個國民身份能夠帶來的認同感和身份實惠,這不是單方面的愛,而是一種付出和回報的關係。”

這下子簡夏說道:“江倫也這麼說的,如今隴右更像是一個經濟概念,而不是地理概念了,隴右人反倒是看不起長安人了,啊哈哈。”

“隴右商人每到一個地方,都會建立隴右會館,免費讓其他隴右人居住,各種冠以隴右名號的特產也暢銷全大唐。”

崔若韻說道:“確實如此,這就是初步的身份認同了。”

簡夏突然提起頭盯著崔若韻說道:“沒想到你竟然認同殖民主義?”

崔若韻倒是澹定的說道:“工業黨都是需要資源、勞動力和市場的,如今這個時代,殖民自然是獲取這些最好的辦法了。”

“不過也別著急,還有大唐這個龐大的市場可以發展,我們隴右最近的商品不是又好賣了嗎?”

隨著戰後的經濟復甦,需求也開始恢復,隴右的商品又開始暢銷起來。

前段時間過剩的產能得到了消化,隴右的商人們將商品帶到了更多的地方。

轟轟烈烈的隴右機器再次加足了馬力,同時玩家也在將更多地區拉入隴右的經濟圈中。

山丹牧場,這座大唐最大的牧場,如今已經成了隴右最大的畜牧業基地和奶業基地。

經過兩年的培育,鄭和也在西域傳來的奶牛品種中,和本地雜交出了一種產奶量大的奶牛品種,這種奶牛可以長期穩定的產奶,而鄭和又拜託崔若韻搞出了一條巴氏殺菌的灌裝生產線,經過巴氏殺菌的牛奶可以儲存更長的時間。

透過火車運輸,這些牛奶送到了更多的城市,奶製品的加入讓隴右新一代的個頭有了顯著的提高。

山丹牧場如今在整個西域都打響了旗號,鄭和談下了一筆大生意,現在坐在前往可汗城的馬車上。

這輛馬車是定期從張掖發車的班車,每天上午下午各有一輛向可汗城出發。

因為最近還在修路,原本只需要一週時間的旅途變成了十天。

不過沿途都有休息的客棧,而且減震馬車又舒服又平穩,旅途中可以逛逛論壇,對鄭和來說也算是休息了。

承包這馬車的是個張掖本地土著,名字喚作鍾大,他原本是做張掖和酒泉之間的馬車車伕的,在酒泉張掖之間的鐵路通車之後,就改成了跑草原可汗城的長途車。

馬車內可以坐六個人,除了鄭和之外另外五個都不是玩家。

出發之前鄭和就買了一份報紙,他上車看了一會兒報紙,因為暈車合上報紙閉目養神。

身邊年輕的男子忍不住問道:“這位郎君,能將報紙借給我看看嗎?”

鄭和睜開眼睛,這年輕的男子一副讀書人的打扮,倒是和另外四個商人樣子的乘客不一樣。

鄭和將報紙遞給對方,這個男子如飢似渴的讀了起來。

等到男子讀完了報紙,臉上還是一副意猶未盡的樣子,鄭和忍不住說道:

“這位小郎君去草原城是要常住嗎?”

年輕男人嘆息了一聲說道:“是啊,就是不知道這一次去了,要什麼時候才能回來呢。”

男人補充說道:“這次聽說回鶻上可敦要招募一批漢學教師,我想要去碰碰運氣。”

鄭和看著男人的打扮說道:“既然捨不得離開故土,如今隴右的官職缺口也很大,為何郎君不去報考吏員選拔考核?”

崔濤帶領了兩千多官吏去往長安,隴右的職位缺口一下子大了,能寫能算的土著很容易就能進入官府。

年輕男人說道:“方大儒前幾日的《華夷之辯》您看了嗎?”

“已經拜讀過了。”

“方大儒說,草原也是我華夏支脈,同宗同源,只是在遊牧中失去了道統。如今上可敦招募漢學老師,就是想要在回鶻重立華夏道統,在下不才,願意去貢獻一份力量。”

鄭和看著這個年輕土著堅定的目光,讚歎道:“善!”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