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道源則說道:“月盈而卻,盛極而衰,此自然之理也。”

“只有居安思危,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這盛世才能長久啊。”

第五琦咀嚼李道源這兩句話,“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妙也!”

第五琦對著李道源拱手問答:“不知道這句話是哪位先賢所說?”

李道源不喜歡做文抄公,他說道:“這是隴右學堂大門上的楹聯,應該是越王殿下所做的。”

越王?

第五琦驚訝的看著李道源,越王竟然能夠說出如此的話?

第五琦陷入到了沉思中,看來到了長安之後,要想辦法瞭解一下這位越王了。

既然已經將侄子派往了隴右,第五琦決定寫信讓第五原蒐集和越王有關的訊息。

兩人各自懷著心思,在知客僧的帶領下進入了大明寺後的塔林。

“小友看,這就是棲靈塔了。”

順著第五琦的手指,李道源看到了一座高大的佛塔,這就是大明寺內有名的景點了,據說這座棲靈塔中存放著佛祖釋迦摩尼的舍利子。

李道源也對這座佛塔十分感興趣,和後世被列為保護單位,完全看不到面的佛骨舍利,現在這個時代大明寺對佛骨雖然也是嚴加看管,但是看到第五琦和李道源器宇不凡,知客僧帶著兩人走近了棲靈塔。

佛骨供奉在棲靈塔上,知客僧又取來鑰匙,帶著兩人登塔觀看。

白色的佛骨放在一座純金打造的佛龕之中,李道源有些失望,怎麼看就是一顆普通的舍利子,沒有什麼佛光普照,這方世界果然是一個沒有超凡的世界。

第五琦對於佛骨也興致不大,在看完了佛骨舍利之後,拋下了一些香火錢,第五琦對著李道源說道:“小友,明日我就要啟程返回長安,老夫第五琦,如今是戶部度支郎,你若是去長安可以去找我。”

說完,第五琦給李道源留下了名帖,帶著管家揚長而去。

李道源也沒想到,自己來大明寺參觀,竟然能夠遇到如今帝國計相第五琦,只能感慨自己的運氣實在是不錯。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李道源從口袋裡掏出一包玻璃珠,遞給知客僧說道:“有勞大師傅陪我參觀。”

知客僧看到袋子裡五顏六色琉璃一樣的玻璃珠,呼吸都要急促了,他連忙合十說道:“阿彌陀佛,施主和我佛有緣,這也是小僧應該做的。”

李道源接著說道:“我想要求見貴寺住持鑑真大師,不知道此刻方便嗎?”

知客僧心中咯噔了一下。

是的,大明寺就是鑑真和尚東渡扶桑之前所在的佛寺。

自從從扶桑前往大唐的北方航線斷絕之後,扶桑的遣唐使只能從南海前往大唐。

大唐和扶桑的兩條路線,北線的缺點是冬季港口會結冰,每年通航的時間只有半年,而且要繞道新羅。

可是北方航線海面平穩,而且可以沿著半島的海岸線前進,幾乎不會遇到太大的風浪。

在安祿山叛亂之前,扶桑遣唐使都是從北線進入大唐的。

可是安祿山叛亂之後,北線航路斷絕,那就只能從南線進入大唐。

南線要走太平洋,這是一條深海的航線,途中雖然有琉球和某省島可以停靠補給,但是經常給會遇到颱風。

南線非常的危險,十艘譴唐的船隻只剩下一艘抵達大唐,這樣可怕的傷亡,讓上皇下令禁止唐人私自前往扶桑。

歷史上赫赫有名的,促進了中日交流的鑑真東渡,在這個時代的大唐是妥妥的私自出境行為,和唐玄奘前往天竺取經是一樣的犯罪行為。

只不過這個時代的大唐僧侶,頗有西方世界傳教士的精神,熱衷於不遠萬里的傳教。

鑑真一共六次東渡,才在三年前成功抵達扶桑。

而大明寺為了隱瞞鑑真已經東渡扶桑的事情,一直都對外宣佈鑑真在閉關修煉。

江淮的名士求見鑑真,知客僧都用這樣的言辭打發,甚至之前淮南節度使高適要見鑑真,都被大明寺用同樣的理由拒絕了。

李道源似笑非笑的看著知客僧說道:“出家人不打誑語,鑑真大師不在大明寺吧?”

知客僧愣住了,他冷汗流下來,驚恐的看著李道源。

沒想到李道源繼續說道:“鑑真大師如今是不是在扶桑國?”

這下子知客僧更是驚駭莫名!

鑑真東渡的時候,帶走了大明寺內大部分親傳弟子。

只有寥寥幾個弟子留在大明寺,他們嚴格保守著秘密,知客僧就是其中之一。

難道寺內有人洩密?不會吧?

李道源說道:“帶我去監寺,我有話要說。”

知客僧被李道源的氣勢鎮住了,他低著頭帶著李道源來到了後寺的僧房中。

留在大明寺的是鑑真的弟子法瑜,如今他已經代替了鑑真出席了大唐各種重大的佛事活動,法瑜原本計劃等到幾年後,宣佈師父閉死關修煉,就徹底澹化鑑真東渡扶桑的事情。

可沒想到李道源在這個時候找上門來。

法瑜能夠成為大明寺的監寺,自然是精通人情世故的。

他微笑著迎接了李道源,直接問道:“施主來大明寺是想要什麼東西嗎?”

李道源沒有大肆宣揚,也沒有報官,說明他是願意幫助大明寺隱瞞鑑真東渡的事情的。

既然如此,恐怕這個書生是為了錢財而來的,大明寺是律宗祖庭,是江淮規模最大的寺院之一,香火鼎盛,也不缺這點錢。

只要李道源不是獅子大開口,法瑜都準備滿足他的要求。

果然還是和聰明人說話舒服啊。

李道源讚許的看著眼前的中年和尚,他也不願意繼續和這些和尚繞彎子,直接說道:“我想要謄抄鑑真大師的海圖和海志。”

法瑜驚訝的看著李道源,師尊東渡的事情他知道,就連師父留下海圖海志的事情他也知道?

難道寺院真的有內鬼?

這傢伙到底是什麼人?

扶桑最後一次派遣遣唐使,十艘船走南線,最後一艘到岸的扶桑遣唐船隻中,就有兩個扶桑和尚。

他們是奉了扶桑國主的命令,來大唐請一位德高望重的戒律僧,返回扶桑重整扶桑僧侶戒律的。

其中一個扶桑和尚就叫普照。

鑑真大師就是在普照和尚的勸說之下,才決定和他們一起東渡扶桑的。

為了能夠返回扶桑,鑑真大師詳細記錄了普照航行的經歷,同時也繪製了一副航海圖志。

鑑真六次東渡扶桑才最終成功,前面幾次失敗的經歷也都被記錄在海圖和海志上,可以說是這是一份如今大唐東南海域水文航行資訊的重要資料。

遺憾的這份資料早就已經遺失了,但是李道源很確定如今大明寺就有副本!

法瑜疑惑的看著李道源,這個書生不是勒索錢財的,只求謄抄一本海圖海志?

看到法瑜疑惑的樣子,李道源說道:“我也想要東渡扶桑!”

什麼!?

法瑜驚訝的看著李道源,沒想到他竟然說出這樣的話。

他是瘋了嗎?

師父有佛祖保佑,第六次才東渡扶桑成功,這個書生也想要東渡扶桑?

而且鑑真東渡扶桑,得到了大明寺財力支援,還有不少信佛的官員也睜一隻眼閉一隻眼,這個書生連船都沒有,怎麼東渡扶桑?

李道源看到了法瑜的樣子,直接說道:“小生只想要謄抄海圖和海志,出去之後鑑真大師的事情,我就會忘得一乾二淨。”

“如果我渡海失敗,那業力也和大明寺無關。”

聽到了李道源這麼說,法瑜喊來剛剛那個知客僧,讓他將普照留在大明寺的海圖海志副本交給李道源謄抄。

李道源迅速的開啟遊戲內的攝像頭,將海圖和海志記錄下來,然後拱手向法瑜道別。

東渡扶桑,是李道源早就已經計劃好的。

鑑真就是從揚州出發,經過舟山群東一路向東北方向航行,最終抵達的扶桑。

鑑真東渡的船,就是在揚州花錢租的海船。

既然鑑真這個老和尚都能東渡扶桑成功,那李道源這個玩家自然也行!

李道源想要東渡扶桑,也不是因為他喜歡扶桑文化。

如今的扶桑是文化荒漠,是地地道道的唐吹。

李道源只是想要出海看看。

作為一個在內陸長大的人,出海冒險是李道源一直以來的夢想。

而一名旅行家,肯定是要出海航行的。

相比其他航程,東渡扶桑已經是最安全的旅行了。

李道源看到揚州碼頭港口上高大的海船,就起了遠航扶桑的想法。

不過前往扶桑需要海圖,李道源想到了大明寺中藏有海圖,於是才有了今天之行。

接下來就好辦了,李道源只需要買下一艘海船,僱傭幾個水手,就可以起航前往扶桑了!

一想到能夠在公元七世紀就能出海,李道源身上的冒險者熱血又沸騰起來。

就在李道源準備出海,大部分玩家的目光都聚集到了長安上!

正旦大朝會,就要開始了!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