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新科進士,王成偉這幾日好不風光。

如果正常的科舉考試,在放榜之後就會進行殿試,皇帝說幾句勉勵的話就會讓考生們去參加吏部的銓選考試。

銓選考試需要考察的是四個專案,分別是相貌、人品、字跡和公文處理能力。

透過銓選考試的考生,就可以被授予官職。

但是這一次的科舉考試和以往不同,再加上如今大唐官職空缺嚴重,所以皇帝下令在殿試之後直接授官。

不過也因為皇帝還在迴鑾長安的途中,所以本來應該在殿試後舉行的瓊林宴,到現在也沒有舉辦。

不過這幾日新科進士們依然不斷地互相宴請,趁著大家都在長安的時候互相聯絡感情,等真的步入官場之後,大家天南海北就很難見面了。

至德二載的進士還有一個特點,進士年齡都不大。

狀元王成偉二十二歲,顧況和韋應物也不過是二十四五歲。

年紀最大的也不過四十歲,凡是對官場有所瞭解的人,都很清楚這一科的含金量有多高。

同科的同榜本來就是很親密的關係,天然就是一種政治上的同盟。

王成偉的提議下,他在明月樓多次宴請同榜進士,更是拉近了大家的距離。

王成偉出手闊綽,每次宴請都是酒菜豐盛,原本對他這個狀元還有些不服氣的,在吃了他幾頓宴席之後都立刻心悅誠服。

今日又是王成偉宴請同科的時候,三十多名進士包下了明月樓的頂樓。

籌備這樣的古代宴會也不是簡單的事情,所幸有韋應物和顧況這兩個同榜幫忙。

韋應物出身於京畿韋氏,雖然他這一房已經衰落了,但是依然是世家子弟,接受了完整的禮儀教育。

每次都由他出面迎客,在禮儀上無可指摘,所有人都對他這個第三名心服口服。

而顧況師從李泌,李泌雖然功名心澹,但是在上皇時期就出仕擔任重臣,在皇帝口中更是被稱作布衣宰相。

顧況跟著李泌,待人接物都禮數周到,所以每次的請帖都是請顧況發出去,召集大家參加宴飲。

新科進士們隔三差五在明月樓聚會,也成了長安的熱門話題。

本來王成偉準備拉著其他科的考生一起宴會的,可是剛提出就被顧況和韋應物聯合反對。

“進士科最貴,要是請了明經科的,怕是同科會覺得我們不尊重他們。”

“明經科也在舉行宴會,狀元郎還是不要硬湊吧。”

總結下來,兩人的意思就是“圈子不同不要硬融。”

王成偉也只好打消這個想法,每個圈子都有自己的規矩,王成偉這些玩家也沒強大到可以打破長安的規矩。

等日後建寧王入主長安再說吧。

做東的王成偉說了祝酒詞,接著眾人開始喝酒吃菜,一些消息靈通的進士,開始談論自己最新打探到的朝堂訊息。

之所以王成偉舉行這樣的宴會,除了聯絡感情,就是為了這些訊息。

要知道大唐一科進士最多也就是三十人,而且他們這次是肯定要授官的,本來不少也是權貴子弟和地方上的望族,這些進士們的訊息可要比長安普通官吏的消息靈通多了。

科舉也是為了做官,所以選官的話題是宴會永恆的主題。

一個消息靈通的進士說道:

“我聽說這一次陛下會依次接見所有的中舉考生,會出一道實務策的題目,要求當場口答。然後陛下會按照自己的評分,列出一個新的順序來,再按照這個順序授予職位。”

另外一名考生問道:“也就是說殿試第一名可以自己挑選職位?”

“就是這個意思,名次越是靠前,能夠挑選的職位就越多,越是靠後,能選擇的職位就越少。”

這下子眾人眼睛都亮起來。

還有這等好事?

要知道以前考中進士參加吏部銓選試,可由不得你挑三揀四,往往是有什麼職位就趕緊去赴任。

要是運氣不好,這一次銓選試拿出來的職位都是偏遠地方的職位,那要麼放棄功名要麼去這些偏遠的州府上任,和發配邊疆也差不多了。

這一次竟然還可以選?

這名消息靈通的進士又說道:

“而且這一次殿試的成績,和之前的成績都無關,只是按照殿上那道實務策來排名!”

這下子眾人更加激動了!

如果算上之前考試的成績,那麼王成偉這樣的狀元優勢最大。

可按照這個辦法,只算殿試的成績,大家就又回到同一個起跑線上了!

本來就是文無第一武無第二,雖然大家關係不錯,但是眾人都覺得自己可以,心頭更加的火熱。

這時候又有人問道:

“不知道朝廷這次會拿出什麼樣的官職?”

這句話問到了大家的心頭上。

新科進士進入官場的起點是諸科中最高的,起步就是從七品或者正八品的職位。

可同樣是從七品,這職位上也有高低貴賤之分。

最清貴的自然是御史了,從七品的殿中侍御史,就是進士們初入官場最夢幻的職位。

御史這個職位歷史久遠,在早期御史很少,算是位卑權重,在漢代號稱繡衣使者,能讓百官聞風喪膽。

大唐的言官有三個機構,分別是御史臺、殿院、監院,殿中侍御史就是屬於殿院的御史。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不過從武周朝開始,三院基本上就是合署辦公,御史臺御史、殿中侍御史、監察御史都被統稱為言官。

雖然是從七品的職位,但是御史可以彈劾百官,進諫皇帝,如果遇到特殊的事情,還能朝廷委派為欽差,去地方督查工作。

御史臺御史是正七品,殿中侍御史是從七品,監察御史是正八品,進士理論上可以從殿中侍御史開始做官,不過之前朝廷很少會出現空缺的御史。

這時候那個消息靈通的進士說道:

“聽說這一次朝廷足足拿出五個御史名額!”

眾人倒吸一口氣!

同樣是從七品,下州的縣令雖然也是百里侯,但是和御史權力不可同日而語。

以往就是有背景的進士,也要在外面歷練好幾年,才有機會調入長安擔任御史!

而這一次只要殿試前五,就能一步登天!

“剩下的還有好幾個下縣的縣令,上縣的縣丞,大郡的縣尉,以及六部各寺監的職位。”

眾進士紛紛歡呼起來,這一次朝廷是真的拿出誠意給進士選官啊!

就在這個時候,這時候店老板領上來一個琵琶女,身後跟著一個句僂著身子的年老伴奏。

只看到這個琵琶女臉上畫著濃妝,但是粗糙的手指和脂粉蓋不住的皺紋,說明了這個琵琶女的年齡,早已經是芳華不再了。

明月樓這樣的酒樓都是有樂手、琵琶手或者說書人常駐的,他們和酒樓都是合作關係,演出的賞錢上交一部分給酒樓,酒樓也會給他們介紹生意。

酒樓老闆是個伶俐的人,每次王成偉宴請進士的時候,他都會做些雅緻的菜式,或者請來一些水平不錯的樂手,這也進一步打響了明月樓在讀書人中的聲望,生意好了不少。

老闆笑著說道:“這位紅娘在天寶年間可是名滿長安的琵琶聖手,今日她剛返回長安,我就請來給諸位貴人彈奏一曲。”

“紅娘的賞錢就由小店出去,還望各位貴客盡興!”

看到老闆這麼上道,眾人紛紛叫好。

王成偉看著紅娘,只看到她穿著一件素色長裙,頭上也只插著一支木頭釵子。

可手中的那把琵琶卻是上等的貨色。

王成偉向老闆道謝,對著紅娘說道:

“紅娘,請為我們彈奏一曲吧!”

紅娘對著眾人行禮,看樣子這琵琶手也不過三十歲的樣子,不過現在遭遇了戰亂,大戶人家都要逃難自保,這種風塵中的女子自然是更受摧殘。

紅娘連忙應了下來,臉上滿是諂媚的笑容。

她身後的伴奏老者也坐下來,擺出一副要演奏的架勢。

在場的進士們紛紛搖頭,只覺得這女子太過於諂媚了。

王成偉知道這幫傢伙的德行,聽個曲兒還想過要琵琶手雍容典雅,清冷高貴,這些傢伙都是那些才子佳人的故事看多了,這賣唱的女子能有幾個是出淤泥不染的。

不過這些日子王成偉的音樂鑑賞能力也提高了不少,如果只是普通的琵琶手,讓她彈奏一曲給點賞錢就可以打發了,下次就不要讓老闆再介紹她上樓了。

沒想到這個紅娘一出手,就讓王成偉驚訝到了。

只聽到一陣撥絃的聲音,如同鳳凰雛鳴,驚得眾人都停住了觥籌交錯的酒杯!

緊接著優美的旋律從紅娘手中的琵琶中飛出來,所有人都屏住呼吸,生怕漏掉了一個音符。

舒緩的節奏慢慢進入緊張的節奏,王成偉緊張的抓著手中的酒杯,彷彿是面對暴風驟雨一樣。

等到一曲完畢,眾人都沉浸在美妙的樂曲中。

王成偉在餘瀟瀟的琵琶行聽的多了,最先恢復過來,他帶頭喊道:“好!”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