漠東開發公司的債券發行大獲成功,第一期發行的債券被商人和普通百姓給一搶而空。

大量的真金白銀存進了王府銀行的賬上,而隨著賬戶上的金錢充裕起來,隴右這座戰爭機器動了起來。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王府銀行購買了大量的糧食,接著又向武威城開始轉運糧草。

火炮、炸藥、手榴彈等武器裝備,也開始向漠東草原上運輸。

除此之外,打贏了河西之戰的大軍,在休整完畢後也開始集結,向著漠東草原上集結。

李炎所構建的這座戰爭機器,開始瘋狂運轉起來。

在武威城的李泌也感覺到了氣氛似乎緊張了起來。

武威城變得更加的熱鬧,來往武威城的車輛也多了起來。

李泌還能看到不少軍人模樣的人,在清晨集結,然後向著北面而行。

李泌也向張天倫求證是不是河西要有大事發生,但是玩家們都已經被下了禁口令,不允許向土著透露大迂迴戰略的事情,所以張天倫只能裝傻湖弄了李泌。

但是李泌這樣機敏的人,還是看出了張天倫話語中的前後矛盾,看來建寧王真的有大動作。

難道建寧王要東進中原?

一想到這裡,李泌更加難安。

見識到了河西繁華,李泌管中窺豹,自然也看到了建寧王的野心。

這並不是建寧王個人的野心,而是整個隴右河西集團,自然會架著建寧王奪嫡的野心。

任何一個政治集團,都不僅僅是領袖一個人的聲音。

臣下也有自己的想法,也會推動著上位者前進。

當今皇帝在馬嵬坡遭遇兵變的時候,也沒有想到靈武登基的事情。

但是當時隨行在李亨身邊的杜鴻漸力勸李亨留在中原,主持平定叛亂的大局。

從李亨決定留下來,前往靈武領導平叛大軍的時候開始,一個圍繞在李亨身邊的擁立集團就已經成型了。

而後在靈武勸進的時候,李泌就全程參與其中。

想要領導平定偽燕的叛亂,皇太子的身份是不夠的。

只有登基為皇帝,才能給臣屬帶來最大的利益。

誰也不能拒絕擁立之功!

而如今隴右河西的巨大發展,也不僅僅是建寧王一個人的力量。

那些主政一方的官吏,那些帶兵打仗的將軍們,也絕對不會只願意縮在隴右河西。

李泌憂心忡忡,如果建寧王真的想不開,進軍中原可要怎麼辦?

平叛的主力依然是朔方邊軍,要是建寧王進攻朔方,那麼自己苦心經營的平叛局勢就要崩潰了!

李泌對著張天倫說道:“張天師,我們還是快點出發,我想要儘快去沙州!”

李泌決定要儘快抵達沙州,面見建寧王陳述利害,一定不能讓他這個時候出兵中原!

張天倫看到李泌的態度堅決,也只好答應下來。

詹亞光的木軌鐵路工地上,正在進行並軌的儀式。

整個鐵路是多段一起開工的,沿途的村裡提供勞動力,鐵路公司購買工具和木材。

因為玩家早就已經在系統內留下了詳細的地理資料,詹亞光才能如此迅速的建造這條鐵路。

這是最後一段木軌鐵路的並軌儀式現場,只要這一段鐵路合併,時長一百五十公裡的威張鐵路就正式竣工了。

詹亞光有些激動,雖然是木軌鐵路,雖然是馬拉火車,可這依然代表了大唐科技的一次進步!

在爆竹聲聲中,最後一段並軌成功。

接下來就是鐵路正式執行了!

一輛專門打造的三節車廂,被赤膊上身的工人們推到了鐵軌上。

接著工人爬上車廂,將三節車廂連線在一起。

燕小北是這第一列火車的“駕駛員”,他要操縱四匹駿馬,拉著三節火車從張掖城開到武威城。

這三節車廂的後兩截是運輸車廂,放滿了從張掖運往武威的糧食和軍械。

第一節車廂是客運車廂,車廂裡放了二十個稻草人和沙袋,來模擬真人乘坐。

燕小北坐在第一節車廂內的駕駛座位上,他要控制拉馬車的駿馬,完成這第一次鐵路運輸。

和詹亞光一起完成並軌儀式的崔濤看著馬拉火車,對著詹亞光問道:

“老詹,不是已經有玩家發明蒸汽機了,為什麼還要實驗馬拉火車?”

崔濤這下子又覺得步子邁的小了。

既然有了蒸汽機,當時就應該一步到位搞蒸汽火車!

而且崔濤聽說自己的對頭秦川,已經開始投資建設當金山口的鐵路,而且秦川這一次是大手筆的投入,要建成第一條蒸汽火車鐵路!

一想到這裡,崔濤就如鯁在喉。

詹亞光耗費了這麼多人力物力,就造出了一條木軌馬拉火車的半成品出來。

蒸汽火車的成就要是被秦川摘走了,那麼崔濤肯定更加的鬱悶。

詹亞光說道:“蒸汽機車頭太重了,會把我們的木頭火車壓碎的。”

“這三節車廂除了底盤和輪子是鐵質的,其他部分都是木質的,就是為了減輕重量。”

“如果要用蒸汽機車頭,不僅僅鐵軌要換,車廂也要換的。”

詹亞光說完,崔濤就更加鬱悶了。

他說道:“早知道就一步到位製造蒸汽火車了,一步到位多好!”

崔濤渾然忘記了當年詹亞光找他投資的時候,他那股吝嗇的樣子。

詹亞光卻說道:“我倒是覺得木軌馬拉火車的技術積累很有意義。”

“老崔,鐵路從來不是僅僅是一個技術問題,更多的是一個管理學的問題。”

“排程鐵路,安排裝卸貨物,制定安全標準,這些都是比裝一節蒸汽車頭更重要。”

“更不要說我們在建造鐵路的時候,積累的大量施工經驗。”

“運營鐵路,維修鐵路處理故障,安排鐵路排程,這些才是一條鐵路更重要的經驗。”

“所以世界上各國的鐵路公司,都需要大量的技術人才才能玩轉鐵路。”

“我們積累的木軌馬拉火車管理經驗,同樣也可以用在以後蒸汽鐵軌火車上。”

聽到詹亞光這麼說,崔濤終於心情好了很多。

“好了,八點已經到了,準備出發!”

車站上發出尖銳的鈴鐺聲,燕小北揮舞手裡的韁繩,四匹駿馬發出嘶鳴聲,開始拉著馬車緩緩的動了起來。

一下子操縱四匹馬,燕小北集中精力,手裡的馬鞭不停的揮舞,調整四匹馬的位置和速度。

軌道減少了車輪的摩擦力,裝滿了貨物和假人的火車開始逐漸加速,火車快速的駕出了車站。

看到馬車安全的離開車站,詹亞光這才放鬆了一些說道:

“這趟車也要經停兩個車站換馬拉車,預計六個小時就能抵達武威城。”

崔濤說道:“五個小時,那就是時速二十五公里一趟往返,這速度好像也不快啊。”

詹亞光笑著說道:“你知道世界上第一節蒸汽火車的時速多少?”

“多少?”

“八公裡每小時,相比之下馬拉火車的速度已經不慢了。”

崔濤想了想,這才想起來現在是大唐。

普通的商隊一天也未必能夠走到二十五公里,一小時二十五公里的速度已經可以用風馳電掣來形容了。

兩節貨運車廂所運輸的貨物,已經抵達上一個大中型商隊能夠駝運的貨物了。

怪不得鐵路出現之後,人類物流的速度發生了飛躍。

這就是基建的重要性啊!

崔濤下了決心,只要威張鐵路真的能夠保本運營,那一定要再投資建設一條鐵路,把張掖和酒泉也連接起來!

李炎也透過系統,觀察這一次鐵路試運行。

這時候都督府記室劉宴捧著一堆文書進來,李炎首先問道:

“有沒有威張鐵路的報告,先找出來給我看看。”

劉宴一愣,不過他是神童出身,有過目不忘的能力,一下子就找到了詹亞光所上的報告。

“殿下,尉遲將軍有軍情急報,是不是先看那份?”

劉宴忍不住問道。

今天是大軍開拔漠東的日子,可是建寧王關心的竟然是威張鐵路試車這樣的“小事”。

劉宴當然知道木軌馬拉火車是什麼,可是這東西能有大軍出征重要嗎?

李炎認真的翻閱詹亞光的報告,最後忍不住連續說了三聲“好”!

劉宴更加的吃驚,就連河西大捷的時候,建寧王也只是澹澹的說了兩聲“好”。

這威張鐵路真的這麼重要嗎?

劉宴不理解的看著李炎。

李炎正在透過系統,看著燕小北穩當的駕駛馬拉火車,飛快的在鐵路上前進著。

而三十公裡外的停靠車站,也已經在準備給馬車換馬和檢修了。

這也是詹亞光的設計,長期奔跑會讓馬疲勞,更容易發生事故。

而木質車廂在執行中也會出現問題,所以詹亞光在五十公裡設立了中轉的車站。

這些車站的工作人員會換上準備好的新馬,然後檢查車廂有沒有問題。

這一樣的中轉車站還有一個,這也是保障馬拉火車能以最佳的狀態執行的方法。

這些都是詹亞光從早期的馬拉火車文獻中查到了經驗,全部都用到了威張火車上。

而這些補給站的功能,與蒸汽火車補給站添煤添水一樣,也是整個鐵路系統的一個環節。

詹亞光制定了全套的鐵路執行的技術手冊,這才是一家鐵路公司最重要的東西。

一項技術從研發到投入使用,再到平穩執行,往往是需要付出巨大代價的。

往往但都是經歷了一場場慘痛的事故後,才會反推管理學跟隨技術進步。

詹亞光這份詳細的技術手冊,可以讓隴右在盡量少出事故的情況下,讓管理學配套技術進步。

而鐵路對於一個幅員遼闊的帝國,意義遠遠不只是物流這個方面。

這才是李炎重視威張鐵路的原因。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