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六八章 等待

唐雲的淡然,讓奔馳車男人卻覺得自己距離對方好遠,雖然這位女士只是站在臺階上,他卻生出一種仰望的感覺來,不禁奇怪的心道:“自己這是怎麼了?憑她有著再高的身份,難道以自己現在的成就還需要如此仰望麼”?

就在這時候,一個三十多歲的青年從照相館裡邊走了出來,一眼就看到了蕭寒,遲疑了一下,走上前問道:“您是……您是蕭寒同志”?

之所以這麼問,他是看到蕭寒好像是一家人出行的樣子,肯定不想表露身份,因此才隱晦的問了這樣一句話。吞噬小說 www.tsxsw.com

“我是,您是……方連明,對吧”?蕭寒看著眼前的青年,猛然想起這是誰了,不禁奇怪的問道:“你怎麼在遼省”?

“啊,我已經來遼省有些天了呢,這陣子,我正在追拍第二批希望工程所用的照片呢”!這個方連明,卻是為希望工程出了大力氣的,在那張黑眼睛登報之後,方連明幾乎是走遍了全國各地,就那時候的貧困地區教育現狀拍攝了大量的資料照片,這些照片中,也不乏很多精品,被選刊之後,引起了極大的轟動,那張黑眼睛甚至給國外的報紙也登載了上去,稱那雙小女孩的眼睛是悲情天使,一時之間,竟然有很多的外國友人和慈善家為之捐款!

對於這樣的人,蕭寒一向是十分尊重的,上下打量了一眼方連明,蕭寒不禁點頭誇讚道:“你呀,還是那樣簡樸”!

“呵呵,我這也是為了工作方便,嗯……明天我就要回平京了,蕭寒同志,我有個要求,不知您能否答應啊”?方連明誠懇的問道。

“哦?什麼事情,能幫的,我一定會幫”!蕭寒還以為方連明是因為工作上遇到了困難想要他幫忙說話呢,對於這樣自己看重的人,蕭寒不介意。

“是這樣的,我想給您拍張照”沒想到,方連明卻提出這樣一個不算要求的要求來。

“照相啊,好啊,以你的技術,能讓你給我牌照,也算是我的榮幸呢”,蕭寒笑道,“既然要拍照,那麼是否請您給我的家人也照幾張啊”?

“求之不得,求之不得呀”!方連明高興的連連說道,隨即,將蕭寒一家人請進了照相館,原來,這個照相館是他的一個志同道合的朋友開設的。

到了裡邊,在方連明的指點下,一家人擺好了姿勢照了一張全家福,當然,這個全家福是針對唐雲來說的,裡邊可沒有蕭國華。

不光是全家福,接下來的單人,雙人,照了許多,蕭寒和方連明還照了一張合影,在這個過程中,話題便逐漸的多了起來,等照完了照片,方連明低聲的問道:“蕭省長,我聽說老書記……住院了”?

既然他在遼省都得到訊息了,那說明這件事已經傳揚的很是廣泛,堪稱是盡人皆知了,蕭寒所性也不隱瞞,跟他說了實情。

“唉……其實,我跟老書記還見過一次呢”!方連明長嘆了一聲,說道,“就今年,我還給老書記照過一組照片呢”!

“哦?是麼”?蕭寒倒是沒有想到,這個方連明還給老書記照過照片,接下來,方連明感慨的回憶了一段時間之前,他給老書記照相的經過:“我那次,是辦公廳的同志通知我過去的,我還是第一次去辦公地呢”……

進辦公地東門,沿著硃紅色的圍牆往前走不遠,就會看見一個灰色石臺。嵌在高大的圍牆上,一扇鮮紅的門映進眼簾。

透過這扇門,就能來到老書記的住宅。

八十年代初,老書記搬到了緊靠辦公地東門的一個衚衕裡,普通的四合院和紅牆緊貼。當了黨中央的總書記後,他沒有搬進辦公地,為了工作方便,他因地制宜在紅牆上開了個門,這個門可以直接通進他居住的後院。這樣一來,他家的後門和辦公地連通,而前門一如既往開向平民百姓居住的衚衕。

在春暖花開的季節裡,方連明由他的一位老朋友引路,跨進了老書記家通向辦公地的後門。

“小方,我認識你,你是年輕有名的老攝影記者嘛!你的那張黑眼睛,我一直都擺放在我的辦公桌上邊呢”

方連明還沒有站定,手已經被老書記直率的手緊緊握住。老書記的手是那麼的熱情而又不失莊重,讓你感到你是他熟悉的朋友!一股滾燙的熱流迅速湧向心房,他來時的拘謹剎那間被這句話融化了。老書記是個爽快的人。

卻原來,老書記找他來,是想瞭解一下貧困地區這幾年在希望工程的關注下,是否有改變和當前情況的,這些,作為一個長期鑽到全國各地去的攝影記者是最清楚不過的了。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方連明連忙將自己知道的實際情況給老書記彙報了一下 ,老書記聽完連連點頭,這樣明顯的改善,讓老人十分開心,藉此機會,方連明提了一個很冒昧的請求,希望老書記能為他的攝影集題寫書名

對於方連明的請求,老書記沒有假以虛詞,爽快地答應了:“為你的攝影作品題寫書名,沒問題!”

談了一會,老書記起身,提議大家一同來到他的書房。書房不大,書架整整佔滿一面牆,他在一張寬大的書桌前坐下,鋪開宣紙,慢慢捻筆添墨,運思下筆的感覺。

一時,屋子裡靜極了,方連明和老朋友都屏著空氣,生怕出了響動,打破這寧靜的空氣。片刻,一行蒼勁有力的字型在老書記的筆下一揮而就:方連明作品選。老書記側著頭看了看,不滿意地推到一邊,又寫了一張,看看,又不理想,再寫,竟一連寫了六、七張。方連明和朋友在旁邊連連勸阻,直到要搶他手裡的筆,他才停住。他從中選了兩張交給方連明:“我這是第一次給人寫影集書名,寫得不好,見笑了。”他謙和地笑道。

走出書房,陽光金燦燦地灑滿了庭院,這時,方連明才注意到,老書記的庭院竟如此之小,只有二、三十平米,不過一間房子大小。再看看四周低矮的房子,也是平京典型的老式四合院,雖然經過裝修,但仍然顯得陳舊、狹小。

不起眼的小院子,在老書記眼裡可是大綠洲。他從不小看他的小空間,他喜歡綠色,喜歡自然,小院裡滿是花草,一片茂盛,讓人感到春意盎然。院子中央還有個一米見方,綠苔爬壁的小小魚池。一池清水,盛下了藍天和白雲。池子旁,岔出幾條鵝卵石鋪就的羊腸小徑,密密匝匝的冬青樹圍著院子四周,緊緊箍了一圍。春光下,鬱鬱蔥蔥的綠枝任意地生長,生氣勃勃,透出一股倔強的氣息。老書記站在樹前,用欣慰的眼神望著眼前的綠色世界,臉上浮現出笑容。這是一個多好的鏡頭!方連明心裡一喜,不能放過之個好機會。他向老書記提出拍半身照的要求,老書記理了一下身上的中山裝,點頭笑了。

柔和的光線均勻地灑在老書記飽經滄桑、深沉的凝重的臉頰上,他的身後是齊人高的冬青樹。“咔嚓”,老書記凝重的神情被攝入鏡頭,方連明放下相機。這時,老書記提出要換西裝再照一張。對此,方連明當然求之不得。一般來說給首長照相都是穿什麼照什麼,不會有誰中途提出換衣服的,而且大都是穿中山裝照。穿西裝?說不定還能拍出更好的片子呢?

果然,一身西裝的老書記從屋裡出來,顯得格外精神……

“老書記是那樣的平易近人……那時候我還有趣的想到,這哪裡像是一位中央首長啊,簡直和村裡的老伯伯一個樣,唉,但願老書記的病儘快好起來吧”!回憶了這段經歷後,方連明由衷的說道。

“嗯,一定會的”!蕭寒用力的點著頭,心裡卻非常沉重,索性岔開了話題問道:“你這次到下邊,觀感如何”?

“改善得太多了,像吳家溝小學吧,過去的茅草房,現在已經給新瓦房代替了,唔,所有的希望小學,都是採用的瓦房頂,因為瓦房頂的承重更好一些,節省了檁木,還不用立柱,這樣,房間裡的光線便好得多”!方連明說道。

“至於教學老師,現在更是不缺呢,有那麼多青年志願者,很多人更都是大學生,充當希望小學的教師,那可是個頂個的都超資格呢!還有就是免費和資助制度的逐漸形成和完善,這才是從最根本上解決上學難的重頭,沒有來自各界甚至國際友人的大量捐款,憑咱們國家的發展速度,即便是再快,也要十幾年後才會有力量吧”?

“最終的解決方法,也只有國家富強之後才行,希望工程,只能是一種補充,當然了,在我們的國家還沒有發展起來之際,希望工程能夠起到……一個希望的作用”!

“其實這兩年,我想到了很多問題,現在也值還是希望小學,後邊延續的希望中學和希望大學卻遠未跟上,要是以現在的情況就此不動,達到的效果連全民掃盲都抵不上”!

看得出,方連明還真的在這件事情上費了一番心神,看問題很透徹,能看清事物的根本,得知了他這一點,蕭寒的心裡便是一動,其實這樣的人才,只做一個調查員,或者攝像師的工作,是不是大材小用了?

方連明卻是不知道,自己的幾句感慨之言,卻給蕭寒留下了此人可用的印象,於是,一個一生都投注在攝影,尤其是反映民情方面的題材上的一名記者,最終成為了希望工程工作的總指揮。

從照相館出來,蕭寒接到了念祖打來的電話,按照蕭寒的要求,從美國尋找的最好的心腦專家,已經啟程了,即便是在現在,蕭寒還想著能為老書記最後努力一次!

其實,蕭寒還是懷有很大的希望的,畢竟平京醫院的裝置已經給他換上了國際上最尖端的裝置了,雖然國內醫生的水平,尤其是心腦等這些需要高科技手段才能輔助治療的部位,國內因為科技水平差了很多,但現在他請來已經熟悉了這些高科技手段的外國專家,不知能否有效?反正 是希望真的有效的!

自打聽到蕭建勇傳來的訊息,蕭寒便就此事又同鄭老通了電話,除了對治療的關心之外,對於一旦出現意外情況的應急處理,也重點談及了,要知道在那個時空中,可是發生過類似烏龍事件的!

而正是由於那次烏龍事件,才讓某些謠言獲得了市場而傳揚的越來越厲害!到最後,已經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

平京那邊的訊息和動靜他留意,對於遼省這邊的工作,也不能放鬆,與此同時,新型的合作醫療機制也正在推行之中,根據援建協議,遼省的各個農村衛生所或衛生院的改擴建,也到了最後階段,雖然是冬季施工,但那些建築工人們可是懷著猶如盛夏驕陽一般的熱情的!

僅僅三個月的時間,一共三百六十七個新型衛生所、衛生院便拔地而起,在這種熱情的感召下,隨裝置跟來的安裝除錯人員也萌發出前所未有的激情,在安裝裝置,除錯裝置的過程中,沒有誰還堅持他們已經習慣了的若干小時工作制了,除了吃飯睡覺之外,已經全身心的撲到工作上邊,有了這樣的熱情,什麼事情還不能超前的完成呢?

而且,這些衛生所的先後建立,雖然經過了系統培訓的正式醫護人員還為全部到崗,但已經產生了奇效了,很多的衛生所,衛生院都出現了搶救危重病人成功的好消息,這一下,老百姓可是真高興了,過去需要跑十幾裡甚至幾十裡的路程去縣裡才能治的病,到現在,卻只需要走上幾里路甚至幾十米,就能在衛生所或者衛生院中獲得有效的治療,這可不光是一個路程近的問題啊,危重病,有時候耽擱一分鐘都會死人的!更何況參加了合作醫療機制的衛生所也好,衛生院也罷,其醫治病患的費用都極為低廉!

終端已經建立,合作醫療的總部也已經形成,現在重要的是將這個網路怎樣連結起來,由於並沒有這方面的經驗,很多的事情,都需要蕭寒這個一省之長拍板做決定,無形中,又給他帶來了一項繁瑣的工作。

儘管做了大量的工作和預防安排,但是對於某些事情,蕭寒其實還懷有懼意,此時繁重的工作,倒也讓他能夠暫時忘掉擔心,因此,他卻是樂此不疲的,剛送走了一位常委的匯報工作,電話就響了起來,這幾天,蕭寒啟用了一個新的號碼,而這個號碼可是唯有蕭建勇才知道的,之所以這樣,蕭寒就是怕和別的事情混淆了,現在正響的,就是那只手機。

“經過全面檢查,老書記的磷酸肌酸激酶為正常人的十多倍,這表示愈後不良;病人煩躁不安,膀胱充盈卻無尿排出,這說明病情需要進一步控制。

平和諧醫院、平京阜外醫院和平京醫院有關大夫會診的意見是:1.成立特護小組,繼續搶救治療。2.嚴密觀察病情,繼續輸氧、輸液、止痛,立即導尿。3.謝絕一切探視,絕對臥床休息。會診的醫生們走後,平京醫院的醫護人員擔負起了老書記的搶救和治療工作”。

“嗯,我知道了”!蕭寒說道,其實這些情況,他記憶中隱約也是有的,除了這些,蕭寒還知道,老書記在平京醫院,還會有一個巧合

歷史的巧合竟是如此奇妙,老書記被安排在當年周恩來總理臨終前住院治療的同一間病房裡。不同的是,老書記住進時平京醫院正在修建住院大樓,老書記住的病房就在新建大樓的旁邊,挖好了的地基終日夯聲不斷。第二天上午老書記甦醒過來,透過窗戶又看見了暖融融的陽光。但嚴重的胸悶、胸痛和導尿失敗,使他煩躁不安。

這些,很可能對老書記的病情有不好的作用,不過在這這個時空卻不需要擔心了,在鄭老他們昨日探望的時候,那座正在施工的大樓,已經被嚴令停工了,蕭寒將他能夠想到的情況,凡是影響治療的,都拿出來,之後透過各個途徑解決掉,或者是預先,或者是儘速的補救。

“那棟施工的大樓停工之後,老書記的反應如何”?

“呵呵,為了這件事,很有一些人被鄭老訓斥了一頓呢,已經停工了,呵呵,這樣老書記終於有了一個安靜的治療環境。導尿也在這天上午完成了。昨天下午,老書記的病情開始好轉,煩躁減輕,並能進流食和臥床大、小便了。在醫生的一再叮囑下,老書記不再要求下床,一直老老實實地躺在病床上”,蕭建勇在那邊高興的說道,蕭寒卻不好表示什麼,他知道,直到目前,歷史仍舊沿著那一條老路在走!

“嗯,你繼續留意吧,有什麼情況及時告訴我”,每天的情況也就那麼多,其實在老書記逝世之前,一切也都是隱忍著罷了,直到老書記去世,那才是逐漸爆發的時候,所以說,在做了最壞的打算之後,在老書記病逝的那一刻以後,一切事情,都要小心運作才成!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