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開挖

67年的冬天對於在鹽鹼灘挖河和墾荒的人們來說,是一個熱火朝天的冬天。WWW.tsxsw.COM

因為地處中部,確切的說是中部偏南且靠東,再有著波瀾的大海調節,所以臨海的冬天是暖冬,田野基本是不上凍的,所以原本作為農閒的冬季,卻正是墾荒大軍出動的好時機。

蕭寒從來都沒有看到過如此多的人聚集在一起勞動的場面,這種場面給人的感覺就是兩個字,震撼!

看吧,整個河道的規劃線上,密密麻麻的都是灰色的身影,號子聲,召喚聲已經攪在了一起,嗚啦啦的傳過來,讓你聽了都覺得熱血沸騰。

蕭家集裡,所有的閒置空房,現在已經被徵用一空了,這還只是解決了九牛一毛的住宿問題,剩下的人,則只有在蕭家集南面的空地上搭起了帳篷,這年月可沒有那麼多帆布帳篷給人用,好在勞動人民的創造力是無窮的,於是,一種特殊時期的特殊產物就在蕭家集南邊狹長地帶誕生了。

用了也不知道多少張席子了,搭建了一個拱形窩棚,席子連席子,一直搭建了足有幾百米,上面在覆蓋上草簾草把,最上面再壓上一層油氈,一個巨型的住人長龍就在半天的功夫形成了。

“怎麼不再中間的地方開幾個進出的口子?這樣也太不方便了吧”!真是難以理解的創意,蕭寒追著問這個巨型窩棚的設計者和組織者。

“嘿嘿,不方便?不方便就對了,要是方便了,那這麼多人也就方便方便啦”!組織者是臨海革委會的一位副主任,據說還是臨時任命的,因為那些正版的主任是不會來的,於是這個老實人就被派了過來,誰知道這個老實人卻心中自有小九九。

“你看啊,我就在兩頭搭了廁所,要想方便,不管你是幹大的還是抖落小的,只能在廁所這塊兒解決,要是開多了口子,嘿嘿,那窩棚外邊肯定就熱鬧嘍”!原來如此,你想方便只能往外跑,縱不能在帳篷裡就地解決吧,那樣,會被人給扁的很慘的!

這人一說,蕭寒頓時對這人騰起了敬佩之心,想的周到啊,如不這樣,分開來得搭建多少窩棚啊,你縱不能每個窩棚都配備一個廁所吧?真要是大家圖方便隨地解決,不用多久,這萬八千人稍微拉一下,這裡就會成為一個大個兒的糞坑,味道難聞在其次,主要是容易傳染疾病。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不管是挖河也好,還是墾荒也罷,自然沒有了小孩子們的用武之地,於是蕭寒抱著一種近乎朝聖的心思參觀了整個施工的場景,因為在後世,有多少初期的大型工程,都是這麼生生的用人的力量來完成的呀!

因為是灌渠,所以並不是越往下挖越好,若非是無處取土,那麼地上河卻是最合適的。

所以,經過了工程技術人員的測算之後,確定可需要開挖的寬度和深度,挖出來的土便在灌渠的兩邊修起了兩道土壩,看著土壩一天比一天高,一天比一天長,下面的溝渠也是一天比一天深,蕭寒真佩服這年月人們的幹勁兒!

在這裡,像一些地方動工程的那種獨輪車是行不通的,因為鹼土很粘,推著車子,走不了多遠,那車軲轆就會粘的一摟(一人合抱)粗,根本就推不動,所以,只有用二人抬筐。

這種用柳條或者是竹條編織的抬筐,直徑大約一米半,三十釐米深,看樣子是裝不了多少土的,可是,這裡都是粘土啊,社員們用的又都是那種瓦狀的挖鍬,一鍬下去,拿起的伐土都能搭到胳膊上,蕭寒端詳過,就這麼一鍬,怎麼也有上百斤,而二人抬的這一筐,得裝五鍬!

看著抬筐的兩個人費力的穿過扁擔(中間的土堆的太高了,可抬筐的繩子卻不能放的太長,怎麼也得低語肩膀能抬起來)然後一聲號子抬起來就往坡上跑,對,就是用跑的!蕭寒暗中直咂嘴,這年代的勞動人民,力氣真足也真實在啊,這要是在後世,得給多少錢?

在那個時空,蕭寒是八歲的時候跟著母親回到平京的,所以諸如這等勞動場面他根本就沒能看到過,這一次,他才真正的感受了一把,什麼叫幹勁!

蕭寒感受了這年月勞動人民的能幹,隨即,又感受了一把這年月壯漢們的能吃,他親眼見到,一個身材並不是很誇張的漢子,幹烙卷大蔥,再夾上幾根手指粗的鹹菜條,整整的吃了八張!論乾麵都有二斤!

他旁邊的鄰村漢子,手裡舉著的物件讓蕭寒大驚又好笑,也不知是哪位能人,竟然蒸出了枕頭大小的饅頭,而且,這漢子手裡舉著一個在吃,那邊的手裡,還抓著一個……

還有一個叫常樹美的漢子,這個也真是個壯漢,一米九還掛零的個子,二兩半的饅頭,這漢子整整的吃了一扁擔,這一扁擔說的是他吃的饅頭,緊緊的挨著,排了一扁擔長!

這塊鹽鹼地距離小江最近的地點也超過了五十公裡,而要想使這條灌渠起到最大的作用,那麼這條灌渠最少得修七十多公里,蕭寒雖然沒有經歷,但也知道,這年月最缺的就是大型的施工裝置,在蕭寒意念中,要想挖成如此寬度又這麼長的一條輸水灌渠,怎麼也得兩年三年的,沒想到的是,不管是設計者還是組織者,都異常堅定的確信:趕到明年春天,一期工程結束的時候,這條灌渠要向墾區輸水達到七成的灌溉能力!

“看樣子,真的能夠修通的“!蕭寒服氣了,因為就目前的進度,蕭寒私下計算了一下,趕到明年初春,這條灌渠真的能夠修通!於是,蕭寒對於奔跑在河底和堤壩上的人們,產生了衷心的敬意——沒有這代人的志氣,一個舉世皆仇敵的新建國家,怎能頑強的渡過初期的困境!

輸水灌渠這裡是熱火朝天,墾荒區現在則是濃煙滾滾,深秋近冬之際,荒灘上高可過人的茅草、蘆葦被墾荒的大軍給點燃了,這把大火,映亮了整個天空,而且是整整燒了三天三夜,這才逐漸的熄滅,等濃煙散去的時候,已經是一週後了,待燒荒結束,帶隊的領導一看這一望無際的鹽鹼灘,當時就笑了:如此平坦的一大片土地,只是中間有幾個水坑而已,這荒,開的是何等的省力!

“我看啊,這把大火一放,這墾荒也就完成了一多半了“!這位臨時的領導笑著對身邊的人們說道。

“是啊,剩下來,咱們幹什麼,也就剩下休整土地了,這活兒,真沒想到是如此的簡單,至於以後的除草,那得種植的過程當中才能做了,這地方,真是白白的浪費了幾百年呢,要是早就找到適合種植的作物,這地方能養活多少人啊,別說噸糧田了,就是產量減半,那也是80來萬噸的稻穀啊“!技術人員也感嘆的說道。

“嗯,咱們開荒的工作量也就是這些了,最重要的,還是來年春天的種植啊”!墾荒負責人心中想著:“這荒灘改農田倒是不費功夫,看起來,需要向上面打報告讓上面考慮的是,整個鹽鹼灘開墾結束之後,該如何經營呢”?

這人想的還算是長遠一些,不過,他不知道此時此刻,中央的領導人們已經對這片廣沃的土地做了安排了。

在總理的案頭,放著一份剛剛印出來的檔案,標題就是《關於墾豐農場建設的若干問題》

歷史的詳細過程,蕭寒是不知道的,但是他知道結果,也正是因為這個結果,他才將水稻在鹽鹼灘種植成功這一過程整整提前了十年。

在這片荒灘開墾出來之後,國家很快就下來檔案,將這片荒灘從臨近的三個縣裡面劃了出來,成立了墾豐農場,行政上直屬於臨海市,而整個農場則施行的是企業經營,從全國各地調來農科人員,也從各大城市送來了成千上萬的下鄉知青,到最後,大部分的知青都徹底的紮根在了這片土地上,落實政策迴歸城市的,相比之下卻是少數,這在全國的知青下鄉中,也是個異數吧!

“這麼一來,中央肯定對墾豐農場更加注意,那麼,這塊土地很快就將成為一片熱土吧?”!蕭寒喜滋滋的想到。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