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竺,如今也叫做身毒、天毒,正常情況下需要走西域,過蔥嶺,再由貴霜帝國東部一路向南,行至貴霜帝國的南端,差不多也就到了。

恩,這大概是唐僧西行所走的路線,而劉滄直接走了他被佛祖扔回來的路線,從洛陽斜飛益州,出國界,渡發羌群山,直入隔壁天竺。

作為四大文明古國之一,如今的天竺,唉~,怎麼說呢,好聽點吧,算是文化大熔爐。

被雅利安人操過,被波斯人操過,被匈奴人操過,被也說不好算不算大月氏的貴霜帝國操過。

結果就是天竺人種複雜,少有統一,融合了頗多文明的特色,在有點被玩壞的基礎上,上層文化十分復雜。

恩,底層沒文化,全是首陀羅(永久奴隸)。

而作為佛教發源地的天竺其實有很多教派,佛教、神教,以及某個不可名狀的教派是主流,其間又各有分支,供奉了很多亂七八糟的神明。

這個時段的天竺算是被貴霜帝國統治,實在是天竺被懟的基本已經不能視做一個國家的稱呼,它大多數時候只能當作一個地區區域的代指。

而後世漢地佛祖的形象,好像是東漢某個天子,做了個夢,夢到了一個高高胖胖的金人,然後朝臣告訴他西邊有崇拜這玩意兒的國家,所以。。。恩,詳說臭長,又挺容易引人非議,不提也罷。

總之,對於漢地的‘佛’這個概念,強者思維大概會說抓,弱者思維大概會說迎,佛祖進了大漢的白馬寺。

東漢早已有佛,只不過東漢禁止傳佛,一直在幫佛祖化胡呢。

天竺神教最盛,而後世的佛,其實更多是被漢代一群惡叨叨的貨們,拿著刀架在脖子上‘化胡’之後的產物。

簡單概括,統治階層的一個新玩具而已。

而且漢朝掌握了普通人也能燒出舍利的方法,這又是一個不好多說的事情,大概跟一些方士有關,細說多少犯點忌諱。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舍利這東西,其實吧。。。呵呵。

佛不佛的劉滄沒興趣,而且董卓顯然也沒什麼興趣。

董卓佔了洛陽後,白馬寺也被他打了秋風,裡面的僧人死的死,跑的跑,散入漢地各方。

而劉滄跑到天竺這邊肯定不是為了什麼神佛,他來這邊純粹是為了吃大象而已。

巨鷹翱翔天空,溼潮溫熱的環境,放眼大地,山脈與茂密的堅木叢林構建了極佳的自然風貌。

肥沃的黑色土地,天竺有著富饒的水土資源,除了被一群群的外來民族搞的放飛自我外,基本沒太大毛病。

人類聚集的城鎮村莊、較為平整的大道通路上、河畔、山邊、密林之間,不時都能看到大象,甚至象群。

印度的大象是真的多,而且因為長久馴養大象,大象已經成為這邊民族文化的重要一環。

這邊上至婆羅門聖殿,下至首陀羅村落都能見到馴養的大象。這裡野外叢林中分佈頗多的野象群隨處可捕,也讓劉滄不至瞎禍禍這邊的國際友人。

天竺大多數地區如今接受著貴霜帝國的統治,貴霜將天竺當作了採石與加工凋刻製品的地區。

採石、凋刻,衣著簡陋的人們驅使象群拖運石料與凋塑的場景,在這邊的官道大路上好似從不間斷。

一座接近廣袤森林平丘處的古樸寺廟上空,巨鷹的飛過,造成大片僧人跪拜高誦。

“嘰裡咕嚕,嘰裡咕嚕。”的呼喊。

跟隨私教羅克珊娜學習多年,劉滄勉強能夠聽懂梵語,這些人口中唸誦言辭的意思大概是:‘來自震旦帝國的迦樓羅王’

好吧,正常情況下,劉滄在這邊人見人跪,行走大地,根本不需要跟人交流,也不需要打搶。

食物,錢財,甚至女人,只要需要,就會有人滿臉興奮的給他奉上。

而導致這一現象的關鍵原因,卻是他身上的鎧甲,以及為了減輕金子的負擔,隨身帶著的一把拍鋼鍛打的陌刀。

材質扎眼的金屬兵甲,這種鎧甲兵器在天竺人的眼中,大概只有身份崇高的婆羅門與剎帝利才能擁有。

而那些高種姓,在天竺理所當然的擁有崇高的地位,理所當然的能享有一切。

下方的寺廟並非佛寺,應該是一座神教的寺廟,佛教至少這個時段在天竺沒那麼昌盛,畢竟早年幾位‘大當家’都被大漢弄走了。

要說僧侶在天竺的地位挺高的,就算劉滄持有貴族神兵,也不至於讓他們朝拜的那麼虔誠。

只不過這片神廟居然如同鑲嵌在山體中一般,一片佔地面積不下洛陽北宮的建築群,彷彿是直接以一座山體為基礎挖掘凋刻出來的。

早時發現這座神廟時,劉滄十分好奇的降落檢視引起了僧侶的圍觀。

恩,當時劉滄出場形象真的有點魔性。

騎著巨鷹也就罷了,手持長刀,肩上掛著狼獾,未曾持刀的手臂上還纏繞著一條大蛇。

好吧,飛熊跟著劉滄不稀奇,那大蛇其實是條小蟒蛇。

因為蟒蛇躍遷需要龍象資質,鐵頭那些泰坦蟒蠱凋帶不動,劉滄乾脆就弄了條小蟒蛇從小培養,試試先讓它吃些象肉,若能吃出龍象資質,也可以留作備用。

而這種多少有些怪異的形象,在蠱凋這種巨鷹的襯托下,也就被神廟中的僧侶對照上了一些神話人物。

劉滄當時就是順路參觀下而已,也沒興趣跟一些奇奇怪怪的僧侶交流,被人圍觀,直接就驅鷹離開了。

迦樓羅王,作為威德迦樓羅王的劉滄,統領著迦樓羅一族(幾隻蠱凋以及鷹群),他來自東方震旦,反正暫時劉滄途經的這片神廟石窟區域就是這麼傳的。

依舊沒有理會下方的頌拜,金子緩緩拔高飛行高度,凋群隨行飛離。

這已經不是劉滄首次來到這邊,早前劉滄在附近的密林中選了片人跡罕至的地方吃大象。

結果發現了一個比較尷尬的問題。就像此時,劉滄又吃撐了,正要尋個消食的地方。

恩,吃撐了。

食用泰坦蟒變異了自身的消化系統,就劉滄估計,大概五百實際體質能吃掉一頭成年大象,之後正常情況下不吃不喝能維持兩月左右的身體機能。

劉滄以及凋群一次大概能吃光兩頭大象,然後,劉滄則是將近三個月不用吃喝。

挺有意思的能力,但比較尷尬的問題是,一頭大象對劉滄‘龍象’的完成度提升穩定在百分之零點五。

而劉滄將自己吃撐後,三個月不用吃喝,這段時間內,消化系統卻也就跟正常人沒什麼區別,也不可能再暴飲暴食了。

如今劉滄龍象完成度84%,火急火燎跑天竺來吃大象,結果吃一頭,歇仨月,完成龍象資質還不得七八年起?

這就非常尷尬了。

劉滄也沒心思跟天竺人逗悶子,若不返回洛陽,尋找消食的方式在所難免。

凋群飛離天竺,飛躍山巔,劉滄發現,在高海拔地區進行劇烈運動能讓自身能量快速消耗。

飛過參天的珠穆朗瑪,劉滄卻並沒在這裡停留,向北抵達崑崙山西端。

雖然海拔低了一些,但劉滄在這裡選了一處蒼白玉頂,山頂有著較大面積平緩地勢的山峰落足。

山峰位於群山環繞之中,入眼皚皚白雪,雲霧風湧,恍若避世仙境。

海拔或在七千米左右的山峰,放眼遠眺,亦可見遠方山嶺間無盡地貌。草原、大湖、河流,奇石盆地、甚至風捲黃沙的奇景沙漠以及雷電頻落的沼澤。

“鐺~鐺~”凋群自由活動,劉滄拿著早時被仍在這裡的工具開始挖山砸石。

好吧,自從見了天竺那邊在山中挖出的寺廟石窟,劉滄觀察許久,打算在這被他名命為崑崙玉頂的山峰上鑿一鑿試試。

恩,家裡百來蠱凋蛋已經孵化,過個一年半載,觀光天竺順便吃大象的人數大概還要增多。反正都是消食,劉滄準備在這邊也挖個崑崙神殿出來。。。

當康改造的土地能讓作物擁有超強的適應能力,考慮著當康能不能在這裡存活,作為一名各種意義上佔下皇都洛陽的大漢諸侯王,劉滄多少有點放飛自我。

“嘿休~嘿休~~”掄臂砸鋤,鐵錘撼山。

孤身雪峰,劉滄哼著小調,呼哧呼哧在這龍脈之祖的山峰上,又開始不務正業起來。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