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幸劉氏!蒙蔡大家不棄,且受小老兒一拜!”

夕陽西下,劉滄小院中傳出一聲中氣十足的蒼老呼聲。

桑村族老他來了,他琢磨了一下午的小心思,當來到劉滄家中,卻是遭遇蔡邕坦言自己的身份。

族老,有些懵逼。

大神,這是一個能讓樓桑劉氏整體實力大幅提升的大神。

不是虛頭八腦的形容,也並非習文傳教那麼單純,其中涉及範圍頗大,族老心驚之餘,腦中所思全剩怎麼將蔡邕留在桑村,如何好生伺候了。

而緊接著,蔡邕謙虛的詢問族老對劉滄與蔡琰定親的態度,也就有了族老此時的高呼。

“長者萬萬不可!”蔡邕慌忙攙扶族老,卻是不敢受拜。

蔡邕年齡不足五十,雖然也能稱老,但是比族老小了將近一輪。

漢時敬老可沒個三六九等,兩人沒有明確的上下級關係,放在平時,族老這般,還真能算是折煞蔡邕。

東漢平均壽命不高,但長壽的人也算不上少,之所以有這種矛盾的狀況,卻是因為如今孩童的早夭率太高。

婦女生育算是一關,尤其是對產婦本身。不過這一關多在民間,並非民間比上層接生差了多少,而是民間有不少尚未及笄便出嫁的低齡產婦。

東漢女性體質比現代真的強上不少,而且,人家生孩子都是站著來的。只要年齡達標,通常問題都不會太大。

生下的孩子,十歲之前容易傷於風邪,也就是染病而亡。但只要度過了較不穩定的童年期,壽命方面通常也不會有什麼缺陷。

至於那些年輕早死的,幼時體弱的機率少有,虛勞羸疾的更多一些,再有可能就是該吃不該吃的亂吃,吃出毛病的。

酒肉上桌,肉香酒濁,一頓也能算上席面的豐盛晚餐,不過族老此時已經完全不顧的那燉的軟爛的老雞了。

“大夯有福,劉氏之福啊。”

“蔡大家放心,我樓桑劉氏定將著訂婚之儀辦的風風光光,絕不上小姐受半點委屈。”拍著自己胸脯,族老卻是忍不住打量桌旁蔡琰,怎麼看怎麼歡喜。

對於自家之事劉滄各種任性,這家中同桌通常村人也不怎麼講究,焦家幼女直接變成了蔡小姐,族老的臉上差點沒笑出花來。

蔡琰早慧,但這早慧算不得早熟,這也是蔡邕比較頭疼的地方。

說起來好似什麼都知道,但細論時很多關鍵點卻是懵懂,很容易鬧出些貽笑大方的事情。

論起跟劉滄定親,蔡琰初是還有羞澀。可這也就一個下午,如今族老加入,談論這個話題,小丫頭已經頗不含蓄的一臉高興了。

定親就是劉家人,就可以跟劉滄一直住一起了。

嗯,小蔡琰就是這麼想的,定親這個詞是應該羞澀一下的,但羞澀完了,可不就開開心心唄。

面對缺了矜持的閨女,平日放飛自我,對閨女也不怎麼上心的蔡邕多少有些無奈。

“族老莫慌,此事暫時不宜操辦,邕為人所惡,莫要再為劉氏引來禍患。”族老那邊興奮的要與蔡邕討論定親流程,蔡邕這邊遙敬族老一碗濁酒,出聲勸道。

“惡賊端是可惡,蔡大家放心,我樓桑劉氏青壯不下百人,都是可上陣殺敵的漢子。”族老豪飲一口,酒碗彭的一聲放在桌上,頗有拍桉怒斥之意。

東漢沒什麼資訊管控,遠走塞外的遊商都從來不缺。別說蔡邕的事蹟,朝中大小瑣事,十天半月便可傳遍大漢境內,若是再趕上有心人刻意傳播,流傳速度那才叫快呢。

大儒應該算是東漢時期的明星了。嗯,流量明星那種。所以蔡邕的情況就算細節不詳,族老也知道個七七八八。

“蔡大家且在樓桑安住,我樓桑劉氏定不讓蔡大家埋名。”族老豪爽之時,看向劉滄。

“大夯,你與那縣中張家之子相熟,明日去那張家詢問,我桑村欲購置鐵石,打造兵刃,若有惡人敢來我樓桑尋事,定讓他有來無回,有死無生!”族老頗具大將之風,底氣越發厚重。

“。。。”劉滄沉默,果然,他就知道會這樣。老家夥精明的一逼。

簡單來說,族老要武裝全族,化民為兵。以鄉勇拱衛大漢之儒。

嗯,沒毛病,正常情況下,劉虞都不能打小報告那種。

“族老且慢,且讓皓軒與你詳說。”蔡邕苦笑搖頭,反對意思明顯,族老微不可察皺了下眉頭。

好吧,這種趁勢化兵的情況,正常情況下沒毛病。

東漢確實對地方私兵有著明確的限制,而且漢時民風彪悍,尤其是接近邊關的北方,一把殺伐兵刃,便可完成農與兵的轉變。

所以如今對兵器在民間同樣有著比較嚴格的管制,而管制的基層環節,就是透過族老、鄉老、國老之類負責。

漢人抱團排外,而且他釀的好鬥、善鬥。

沒錯,漢人從來都不是什麼老實善良的主,從世界層面來說,漢人的好鬥善鬥也絕對是出類拔萃的。

好鬥銘刻在漢人的基因骨髓當中,只不過後世將漢人的善鬥磨滅,將好鬥的性情各種扭曲之後,就有些扯澹了。

嗯,這些說之無意,不提也罷。

卻說漢時,漢人抱團善鬥,這種抱團又分層次,同族同村排斥外人,但升到郡縣層次,不同村族又能抱團排斥外者。

再升便是州郡,之後便是南方北方,最終當面對塞外之敵時,南北之人又能抱著膀子,一起懟他丫的。

而話題扯回,像族老這種基層幹部,心中放的最重的也定然是族人家園。

哪個不想自己家園兵強馬壯,漢時之人,可不是你說兩句好聽的,就會甘心將自己的家園寄託在他人身上的。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國家要管制,沒問題,但國人的關係學卻是一個非常奇妙的東西。

民間地方限制私兵,哪怕你是地方豪族,觸了禁忌,同樣也會被摘了腦袋。

但有一種情況比較特殊,皇帝也不能亂下禁令,那便是——大義。

非武俠小說那種被各種吹逼的大義。

受人敬重者自該護持,國之驕傲者自該護持,為民務實者自該護持。

此為大義,當受世人推崇。

而蔡邕這種歷朝大儒,又恰恰屬於這大義護持的範疇之內。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