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昂接受了大將軍一職,對於以王朗、張紘為首的徐州人士來說,乃是一場不小的勝利,可是曹昂隨之的操作,卻打了所有人一個措手不及。

王朗是徐州世家的領頭羊,他的外放對於徐州士族來說,打擊乃是巨大的。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一些附從王朗的人,當時便不幹了,要去跟曹昂找個說法,但立刻為王朗攔住。

王朗很清楚,曹昂外寬內忌,此時將自己外放,擺明了是對自己不滿,而眾人這時候去見曹昂,絕對是火上澆油。

後果怕是比現在的情況更惡劣。

對於王朗來說,最正確的選擇便是立刻收拾東西,前往沛國。

只是王朗心中,仍有心思,他著實不明白,自己哪裡觸怒了曹昂,又為什麼會被外放?卻是不甘心就此離開權利的中心。

到了傍晚,一個不速之客前來拜訪,乃是郭嘉。

王朗有些詫異,平日裡郭嘉素不與人來往,與自己交情也是一般,此時前來,他有些不解。

不過郭嘉身份特殊,王朗還是親自將郭嘉迎入堂上。

二人坐下,郭嘉便笑道:“今日景興這裡,怕是被人踩破門檻了吧?”

平日裡郭嘉都稱呼王朗為右長史,可現在再這麼稱呼,顯然不合適,叫國相怕是王朗心中也不舒服,所以便以字相稱了。

王朗不知郭嘉用意,只得敷衍道:“郭司馬說笑了。”

郭嘉並沒有在意王朗的疏離,他能看出王朗有些強顏歡笑,也不和對方繞圈子,便說道:“景興怕是埋怨主公吧?”

王朗心中一驚,立刻言道:“郭司馬此言過矣!”

“非是郭嘉這樣說,乃是主公親自有言。”郭嘉笑道,“主公知道委屈了景興,特地派我前來,向你道歉啊!”

王朗萬沒想到郭嘉前來,還有刺中緣由,更坐不住了,立時直起身子,對郭嘉言道:“主公掛念,王朗何敢。”

“主公讓我告訴景興,之所以將你外放,亦是有不得已的苦衷。

天下大亂,唯徐州新興,一片欣欣向榮,景興也有一份功勞。只是近些日子,主公發現,幕府之中,人心微動,無風竟起三尺波浪,隱隱之間,有黨爭之風起。

對此主公甚是憂慮,他對諸位景興等人,自是萬分信任,可是主公也擔心,底下搬動是非之人眾多,你等怕是會為其裹挾,受其牽連。

所以主公思來想去,暫時將你外放,讓你避開這場風波,也是全了君臣之誼。”

王朗心中大震,他當然不相信郭嘉所言,可心中卻是已經明白外放的原因。曹昂對其近日與班英等人的爭鬥不滿,這才外放了自己。

對此王朗也不得不嘆息,誰讓他比班英晚加入曹昂集團。

知曉了這個原因,王朗雖然不甘,但也清楚,不能再輕舉妄動了。這是曹昂的警告,若是自己再折騰,曹昂絕不會輕饒了自己。

王朗也暗暗後悔,自己之前有些託大,總覺得是徐州世家領袖,曹昂不會輕易動自己,現在看來,實在太過自負。

不過郭嘉此來,對於王朗來說是個好消息,這說明曹昂並沒有完全放棄自己。

於是王朗對著郭嘉一拜,朗聲說道:“是朗有罪,御下不嚴,卻是讓主公掛念了。”

郭嘉又道:“沛國,主公之鄉也,這就說明主公心中,景興的地位,依然穩固。景興此番前往沛國,切莫當作貶謫,沛國乃是徐州的屏障,也是豫州的東大門,來日西進豫州,景興當居首功。”

“多謝郭司馬贈言。”

郭嘉在王朗府上沒待多久便離去。

而王朗半夜未睡,思前想後,第二日一早,便讓人傳信張昭、張紘、童恢等人,述說自己貶官的原因,暗囑眾人,切要小心,莫再犯了曹昂的忌諱。

王朗很快離開彭城,而幕府依如之前穩定運轉,班英處置諸事,仍是有條不紊。但是曹昂發現,眾人相互之間,客氣了許多,平時議事,也少了幾分攻訐。

曹昂對此很滿意。

曹昂當然很清楚,底下人不會親如一家,而且眾人真要是關係太過親密,曹昂怕是也算不好覺。

但你也不能相互扯皮、拖後腿,誤了正事,曹昂是絕不接受的。

王朗外放不久,童恢便來尋曹昂。

王朗的離開使得徐州士人缺了領袖,至於誰能補位,眾人各憋著一股勁。

幕府之中,陳琳、張紘、張昭三人先其他人一籌,可陳琳作為曹昂的主記室,執掌要害機密,不便摻和到這些事中;而張昭作為監察官吏,更不適合做領袖,於是徐州官吏大多向張紘靠攏,使得張紘隱隱有徐州士族新領袖的模樣。

但張紘出身一般,導致有很多人不服。

至於童恢,並不在第一階隊裡,雖然他之前一直擔任曹昂的侯國相,但遠離中樞,反倒並不引人注目。

童恢見了曹昂,便言道:“夫有官必有課,有課必有賞罰。有官而無課,是無官也;有課而無賞罰,是無課也。

自主公擔任徐州牧,徐州的考課制度便漸名不副實,以至於官吏多有放縱,還請主公重啟考課制度,以察官治官,黜退昏愚,拔擢賢明。”

課者,考核、盤問也。

考課便是對官員定期進行考核,並依考核的結果進行獎懲的制度,也叫考績或考校,傳說始於舜。

自曹昂來徐州之後,也不是沒有進行過對官吏的考核,但主要是排除異己,掌控地方,與正兒八經的考課形式、目的並不相同。

之前曹昂也沒想過此事,今日童恢重提,倒是讓曹昂恍然。

漢朝的考核,主要就是丞相三公對郡國進行考課,郡國對屬縣進行考課。其中前者便是“上計”,

“計”是統計的簿冊,所謂“上計”,就是由上計吏帶上記載有當地戶口、錢糧、土地等資料的簿冊,去京城遞交給丞相府和御史府,作為考核的參考資料。

現在朝廷亂成這個樣子,自然便沒了“上計”。

曹昂看向童恢問道:“朝廷這個樣子,各郡國想‘上計’也不太現實,漢宗是何建議?”

這時童恢說道:“既然前往京師不現實,不如由州府代為行之。”

曹昂聽後,面露微笑,童恢這是有備而來。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