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此刻,數位作曲家協會,鋼琴家協會,小提琴協會,室內樂協會的相關成員已經來到了江洲作曲家協會處。

他們要對這一首作品進行稽核。

不僅僅是對這一首作品本身的稽核,更是對這一首作品的權威錄音稽核。

他們想要看看,這一首作品究竟是否可以達到名作堂的最低水平,成功入選名作堂。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想要入選名作堂,並不僅僅只是需要作曲好,更多的是音樂的每一個地方都沒有特別多的瑕疵。

只有幾近完美的作品,才有資格進入名作堂。

眾人來到一間會議室坐下,會議室的兩邊已經放著茶水飲料以及一些小食。

這並不是給他們這些人吃的玩的,而是給他們補充體力,提神醒腦用的。

他們接下來要聽無數首一模一樣的作品,並且需要從這些作品之中挑選出最好的一首,將其選定為最佳詮釋作品。

眾人坐下,看向舞臺最前面的錢塵,微微點頭。

“錢塵,人齊了,什麼時候開始?”

“等下就開始……”

錢塵翻看著手中的名冊,眼睛微微眯起,隨後看向眾人,緩緩開口道。

“依舊是根據之前的規定,在判決一首錄音是否適合這一首作品之前,我們必須對這一首作品進行分析。”

“每個人將你們的單聲部分析報告交上來!”

眾人沒有任何意外,從自己的口袋中掏出已經準備好的報告交給前面的錢塵。

他們從一開始錢塵宣佈嶽理這一首作品有機會進入名作堂的時候,便已經開始準備。

因此,他們這些東西很早就已經準備好,再加上嶽理對於這一首作品的分析,讓他們能夠很快找到音樂之中的重點。

每個人的手中都是厚厚一沓子,差不多幾十頁的報告。

從作品曲式分析,到演奏技巧,再到音樂性詮釋法。

他們從最起碼十個角度去分析這一首作品,儘可能地讓自己對這一首作品之中的某個部分特別清晰。

他們是負責作品單聲部評分的人。

而錢塵,則是負責作品總評分的人。

錢塵翻看著手中收上來的作品,微微點頭,目光看向一直站在一邊的工作人員,伸手示意。

“小李,你把我的分析報告給他們看一眼,等我們能夠完全確認這一首作品的全部內容後,我們直接開始!”

“是!”

邊上那人立刻點頭,從邊上拿出同樣無比厚實的論文分發到眾人的手中。

一時間,整個會議室內只有眾人翻閱紙張的聲音,並沒有其他任何多餘的噪音。

音樂在現代社會,已經發展成了一門實用科學,音樂中所有的一切都是有跡可循的。

它與眾人所想的那種,一整首作品完全都是靠腦子想,便能想出來不同。

一首作品是從一個最簡單的樂思開始。

這一個樂思,可能只是一個詞,或者一個字。

然後這些職業作曲家將這個樂思擴充套件成一個樂句。

隨後,便是一個樂段。

按照音樂之中隱藏的邏輯,將這一切擴寫成一整首作品。

樂思,所有人都能想出來,每個人都有可能想出堪比貝多芬的樂思。

但是不是每個人都可以讓樂思成為一個完整的樂句,並且讓音樂本身,變得無比恢弘。

就跟數學一樣,一道題放在那邊,可能會有幾十幾百種解法,甚至一開始應該怎麼做都已經提醒你了。

但是對於音樂不夠敏感的人,該不會,還是不會。

而現在這些被邀請過來稽核錄音的人,他們對於音樂足夠敏感。

而他們看面前作品分析,實際上正是看這一道題目的出題思路,脈絡骨架。

所有的一切全部都統合在一起後,讓他們對這一首作品更加的熟悉,更加的清晰透徹。

他們也更能夠篩選出更適合這一首作品的錄音。

眾人沒有發出任何聲音,過了將近一個小時左右,眾人才差不多抬起頭。

“錢塵,差不多好了,可以開始聽錄音篩選了!”

“好,所有工作人員注意,分發錄音!”

“是!”

邊上的工作人員在得到錢塵許可後,立刻給予每個人一個專門的耳機,將其中的音樂作品隨機播放。

純粹的隨機,不會提醒任何一個人這個是那個人的作品。

有的,只有一個最簡單的編號。

甚至某些編號下還有可能是同一個人的作品。

複雜,麻煩,讓人看了第一眼,便感覺到頭疼。

而這一切,只是為了兩個字。

公平。

公平,公平,還是特麼的公平!

儘可能公平,儘可能的透明。

即使說還有人能夠從中找到漏洞,將自己的錄音刷到名作堂。

但是他們也會為此耗費大量的資源能力,甚至可能得不償失。

當進入名作堂錄音的成本比收穫要多上幾倍的時候,眾人便不會那麼傾向於找關係,走後門,而是選擇直接正面硬剛。

會議室內依舊是無比的安靜,所有人都在聽著自己耳朵內的錄音,按照上面提示的編號,將扣分標準寫在上面。

只是之前翻書的聲音,逐漸變成了用筆刷刷刷寫字的聲音。

而這用筆寫字的聲音,正在變得越來越慢。

很累,非常累。

他們這些評委聽這些錄音跟那些普通人聽音樂碼字,打遊戲,睡覺不同。

他們要時刻緊繃自己的精神,讓自己的注意力儘可能在音樂上。

每一顆音都是一樣,每一個節奏,都是一樣,只有音量,連貫,以及速度之類很細微的差別。

而這些差別,則是造成錄音與錄音之間的差距所在。

最頂級的演奏者,他們的細節會做到儘可能地多,甚至會注意錄製的場地,演奏的樂器。

細節,決定成敗!

為什麼很多觀眾在聽這些頂級作品錄音的時候,只是感覺這一首作品很厲害,聽著感覺很舒服。

原因很簡單,首先是演奏者自己的第一道篩,他會篩出自己最好的作品。

其次,便是這些最頂級的音樂人幫你篩,篩選出最合適的版本。

過濾掉一切殘渣,最終剩下唯一的精華。

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在會議室內感覺不到外面時間的變化。

他們讓自己的精神保持極致的冷靜,儘可能不要被音樂之中的情緒影響。

一天,兩天……

一首作品將近40分鐘的時長,如果沒有出現大的問題,他們需要全部聽完。

終於,在第二輪觀眾公式比賽前一天半夜凌晨之時,也就是第二輪比賽結束的第六天,嶽理釋出論文的第五天。

這些評委,他們將所有的作品全部聽完。

等到最後一首作品結束,再也沒有任何作品出現的時候,所有人相互看了一眼,不由得同時長舒一口氣。

錢塵起身,揉了揉自己無比痠痛的腰背,掙扎著起身,笑道。

“終於結束了,資料已經上傳了吧,讓我們看看這一首作品最終獲勝者是誰?”

錢塵將作品列表開啟,按照成績順序依次排列。

隨後,他的目光中充斥著茫然。

第一名……有兩個?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