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三號的詢問,姜宇笑道:“沒必要毀滅所有植物,只消滅可能發生智慧或攻擊性的植物就好。”

三號擔憂道:“萬一養虎為患……”

“這是虎麼?一群任我們拿捏的病貓罷了。”姜宇道:“不過要時常擺出它們是老虎的樣子,好讓人們一直心生警惕。

“當大家不厭其煩的時候,自然會自發地去消滅這些植被。”

他又道:“在人類危難時刻,我們要儘量讓自己殘忍,收起一切不該有的情緒。

“但當人們逐漸發展起來之後,我們就要注意精神層面的進步,這才是文明的源泉。”

姜宇又道:“這個宇宙雖然黑暗、危險,但是我們戰勝宇宙的過程,難道不是一種生命的浪漫麼?

“這樣的想法是人類逐步自信的表現,現在我們不能再去壓抑人們的這種情懷了。

“要讓大家自發地去挑戰黑暗森林,不能總是我們逼迫著大家去挑戰。”

三號又彙報了一些十幾年來,太陽系國取得的進展。

物質流發動機的發展,要比預計中快許多,大部分軍艦已經裝備上了這類發動機。

如今跟隨姜宇的艦隊,已經嚴重落伍了。

軍艦的設計壽命都在兩百年到五百年之間,大批的軍艦淘汰下來轉為民用。

畢竟核動機的飛船在民間還有很大的市場。

特別是星系內的航道,以及相鄰行星系之間的航線,核動機的飛船比起物質流發動機的飛船,還存在明顯的優勢。

其它行業和技術也有了明顯的進展,不過沒有物質流發動機這麼突出。

另外十五個行省的建設工作進展也很快,大部分行省已經可以反哺新大陸星系。

這讓太陽系國有了更多的資金可以投入到軍事和科研當中。

最後三號彙報了對三體星人作戰的計劃已經開始,星艦地球建設誘餌星系的艦隊已經出發。

姜宇突然想到:“在很久之前我就有一個疑問,三體星人為什麼那麼執著地要殖民太陽系?

“按理說他們具備了光速飛行的技術後,悄悄地殖民其它星球豈不是更穩妥?

“為什麼要冒著巨大的風險,跟人類死磕?”

三號道:“之前戰略部地猜測是,三體星人此舉是對人類的一種扼殺。

“在太陽系國突飛勐進的時候,三體星人感受到了巨大的危機感,如果不扼殺太陽系國,那麼人類很可能會在技術等層面,反超三體星人!”

姜宇揉了揉太陽穴:“我總覺得這樣的動機還不夠。

“剛才我突然有了個想法,他們這麼堅定地殖民太陽系,是不是因為太陽系的生命體比較全面?

“那裡曾經有第一紀生命體金星,第三紀生命體,還有人類這樣的第四紀生命體。

“如果我沒猜錯的話,很可能還有第二紀生命體,只不過我們一直沒有發現。

“我們知道,三體星人一直面臨著生命方面的困擾,這樣的星系會不會對他們來說有巨大的吸引力?”

三號思索了幾秒鐘才道:“有可能,畢竟智子雖然可以觀察第三和第四紀生命體,但是卻沒辦法做複雜的實驗。”

說到這裡,三號微微一愣:“我跟姜十六和三十六……當時我們整批實驗體,是不是就是三體星人在利用ETO做初步的生物實驗?

“但是三體星人又怕太多的技術流入地球,所以三體星人的實驗只進行了一段時間就停止了。”

姜宇“嗯”了一聲:“當年三體星人的毒蘋果計劃,我就覺得好像是在掩飾著什麼。

“在人類遭遇了來自基因方面的重大打擊後,我們都以為毒蘋果計劃就是在掩飾免疫系統缺陷的問題。

“現在看來,他們真正要掩飾的,是做這些實驗的目的。

“首輪實驗取得的成果,可能就幫了他們大忙。

“再聯想到從三體星人那裡得到的情報,很可能就是這些實驗的成果,讓三體星人找到了可以封閉自己思維的辦法,才有了‘地球組織’的前身。”

這些當時看上去有些突兀的細節都聯絡起來了,姜宇和三號越想越覺得應該是這麼回事。

接著三號提出了自己心中的一個疑問:“可是我們當年對太陽系的開發已經非常充分,為什麼一直沒有找到第二紀生命體的蹤跡呢?”

姜宇猜測道:“我再假設,地球上的植物,會不會就是第二紀生命體的遠親?

“雖然七號菌認為第三、第四紀生命體是完全獨立的兩種生命體,但是同在一個星球上,兩種生命體肯定會互相借鑑。

“或者後來者對先前者一定會有借鑑,姜鵲的猜測是很有道理的,第四紀生命體在最初的時候,很可能就借鑑過第三紀生命體的模式。

“可以把這種借鑑,看作是第三紀生命體,對第四季生命體的影響。

“那麼第三和第四紀生命體,會不會也借鑑過第二紀生命體的生存模式?或者第二紀生命體直接影響過第三和第四紀生命體?”

他清了清嗓子又道:“考慮到第三紀生命體在地球上到處都是,第二紀生命體會不會也是這樣?

“我們對他們太熟悉了,所以一直忽略了?

“那麼符合這種猜想的物種,就是植物。

“首先它們的細胞結構跟動物細胞相差太大,差別大到不是一個‘爹媽生的’。

“一直以來生物學方面都認為,動物細胞和植物細胞存在一個分別演化的時期。

“但會不會根本就沒有什麼分化的時期,兩個物種乾脆就是來自不同的源頭呢?

“另外,七號菌對第二紀生命體的描述是生命力頑強,就生命力而言植物比動物可是強太多了,起碼到現在大多數動物的肢體都不可再生。

“至於可以在太空裡生存這一項,我認為是宇宙的逐步變化,讓第二紀生命體也隨之發生了變化。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以地球為例,一開始地球上的生存環境跟外太空差不多,後來才逐漸變得穩定且溫暖。

“第二紀生命體為了佔領更多的生存空間,它們肯定也要放棄一些東西。”

姜宇一口氣說完自己的猜測,兩個人沉默不語了許久。

最後三號打破了沉默:“這個猜想會轟動整個生物界的。”

姜宇揮了揮手:“讓生物學家們頭疼去吧,我還是要專心準備接下來的訪問。

“實話實說生物的多姿多彩,的確是讓人大開眼界。”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