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色植物的地下部分,則由於它有足夠的自重,所以沒有生長主根,只有一些像是菌絲又像是鬚根的很細小的根絡。

這讓它看上去,就像是一塊長出了些小根絡的石頭。

探測器還在這些根絡周邊,發現了大量的微生物。

這些微生物是多細胞生物,體積都非常小, 最多不過八九個細胞組成。

根據探測器地觀察,黃色植物把光合作用產生的能量注入到根絡,然後用這些能量為誘餌,把微生物吸引過來。

那些微生物需要啃食黃色植物的根部,而黃色植物則需要微生物的水分,兩者在根絡進行了“等價交換”, 兩者各取所需。

根據銀河三號地分析, 微生物應該是從深層的地下, 帶來了足夠跟黃色植物交換的水分。

雖然該行星存在地下水,不過應該在地下幾十米,甚至幾公裡的位置。

由於探測器沒有專業的鑽探工具,只能推斷這些微生物可以往返於幾十米的地下,與黃色植物形成了一個共生關係。

專家組的組長裡克斯不僅感嘆:“沒想到這麼荒涼的星球,竟然還存在生物,它們的生命力實在太頑強了。”

想到多細胞級別的微生物,在艱難的環境中為了生存,可以往返幾十米,甚至幾公裡,他都覺得頭皮發麻。

姜宇的臉上終於有了些笑意:“這就對了!陀螺就是來找這個的!”

許多專家卻更納悶了:“陀螺們找這種低階生物幹什麼?”

姜宇正色問:“低階麼?按照陀螺的理論,這些微生物非常高階!”

裡克斯以及一眾專家一臉不解,完全沒有明白面壁者的意思。

姜宇繼續解釋說:“想想宇宙的演化史,想想地球生物的演化史,想想我們人類。

“原子已經存在了上百億年,他們不需要任何的外力就能‘生存’, 並組成了萬物。

“地球上的單細胞生物已經存在了38億年,他們只靠光合作用就能生存, 並且在38億年來,從沒有滅絕。

“而從多細胞生物,到魚類,到爬行類,最後到我們人類。

“這期間各類生物已經滅絕了好幾輪,而單細胞生物、原子,卻依舊存在,並會在很長時間裡一直存在。

“他們才叫高階,因為他們對生存條件的要求很低。

“而我們費了九牛二虎之力,來到離家鄉幾十光年之外的陌生領域,我們製造巨大的星際戰艦,我們建立複雜的社會,我們所有作為,只是為了彌補我們生存能力的不足而已。

“就好像原始人用自己的大腦就能過好自己的日子,我們的大腦比原始人也不過稍微強了一點,而我們所有行為的目的,也不過是為了過好自己的日子。

“只不過我們現在思考的問題,遇到的困難,比起原始人複雜了不知道多少倍!”

裡克斯不太認同姜宇的言論:“司令官, 我們可以輕而易舉地殺死一個單細胞生物,我們可以操作原子,讓他們為我們所用。”

姜宇抱著膀子笑了笑:“是啊,之前我也是這麼想的。

“自從遇到陀螺的文明,我突然產生了一個疑問:宇宙為什麼這麼冷清?

“難道只是因為黑暗森林麼?

“我們的發源地太陽系在五十億年前形成了,而在太陽系形成三十億年之前,宇宙中就有了恆星和行星。”

“應該有一批智慧生物,比我們提前了三十億年演化才對,他們現在在哪裡?

“就算是黑暗森林讓他們噤聲,但是黑暗森林法則的第一條是:生存是文明的第一需要。

“試問,一個有三十億年的文明,其人口是一個行星系可以容得下的?

“換句話說,一個行星系的資源,夠一個文明揮霍三十億年?”

這些問題,讓在做的專家們陷入了沉思。

姜宇繼續道:“黑暗森林法則的第二條是:文明不斷增長和擴張,但宇宙中的物質總量保持不變。

“三十億年來會形成那麼多文明,他們不斷擴張的話,還會有這麼多空著的行星系?

“三十億年啊諸位!會形成多少文明?

“三體星系那樣艱難的環境,都能誕生文明?

“光銀河系就有一千兩百億顆恆星,類地行星的數量起碼要乘以三。

“即便只有千分一的行星系發生了文明,那也是上億個文明啊!難道他們都被黑暗森林打擊沒了麼?”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他頓了頓又問了一遍:“宇宙為什麼這麼冷清?”

裡克斯愣了一兩秒鐘:“這個……”

姜宇習慣性的一拍手:“這就是陀螺所說的‘軌跡’!

“之前我們一直認為,一個文明的覆滅,是因為戰爭,因為自身操作不當,或者是因為一個文明喪失了活力。

“陀螺是想要告訴我,文明的衰落是生物的本性決定的。

“這個本性決定了文明的軌跡,宇宙中無時無刻不在上演從文明發生到繁榮,再到衰落的過程!

“各種智慧生物不停的重複這個軌跡,就像單細胞生物不停的進行光合作用,進行分裂一樣!

“我不知道陀螺文明現在是怎樣的情景,不過我們發現的陀螺衛星以及警衛陀螺,他們的製造者已經不知道有多少年沒有來維護它們。

“雖然有可能這些陀螺是被捨棄了,但是更有可能,是陀螺文明很早之前就已經開始衰落,於是他們才滿世界的尋找抑制文明衰弱的方法。

“而文明的發展軌跡,就是掌握越高的智慧,反而越容易滅亡。”

裡克斯和銀河三號都沉默不語。

姜宇給自己點上了一根煙,這就是他昨天夜裡思考的結果:“對!文明的發展軌跡,越智慧,就越靠近滅亡!

“所以陀螺文明才開始研究原始生物,因為只有它們才是能長久生存的生物!

“也只有從它們身上,才有可能找到突破軌跡的方法!”

會議室裡安靜了良久後,才有個專家道:“司令官,這違背了當代人的常識!”

姜宇揉了揉太陽穴:“常識不就是用來違背的麼!我們已經推翻了多少常識?從地心說,到日心說,再到相對論宇宙。

“我們只有不停的推翻,才能更接近真理,而更接近真理,竟然是等同於接近滅亡!”

說到這裡,姜宇自嘲地笑了笑,也不知道是自嘲自己這些古怪想法,還是嘲笑智慧生命的軌跡。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