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宇沒有掩飾自己的驚訝:“這是怎麼回事?”

“在三顆恆星引力的拉扯下,讓這個星球‘躺下了’。”楊冬解釋道:

“不得不承認,這是個很奇特的現象,不過並不是沒有,太陽系裡的天王星就是在‘躺著’公轉,一副‘懶人’的樣子。

“天王星很可能是在很久之前,跟木星交會的時候才‘躺下的’。

“而在這個有三顆恆星的星系,這個現象不難理解。

“應該是三體星受到三顆恆星來自不同方向的引力,在機緣巧合地下把三體星‘放倒了’。

“從那以後,三體星的自傳如常,不過它的‘屁股’就一直朝向太陽,‘腦袋’卻幾十年見不到太陽,這情景就好像是有人在地上打滾。”

姜宇有些意外:“不是因為恆星潮汐力的影響?”

“不是,”楊冬肯定地道:“如果是因為潮汐力,讓星球只有一面朝向太陽的話,就不會有這條‘黎明帶’了。

“只要產生了影響星球自轉的潮汐力,就說明已經離恆星太近,那麼這裡將是一顆充滿著輻射和高溫的星球,根本就不會有生命存在。”

姜宇看了看天邊的“朝陽”:“雖然太陽只露出了一角,但是它好像也比較正常的太陽要大。”

“確實是這樣,不然也不會有這麼長時間的恆紀元了。”楊冬又解釋道:

“正因為三體星離這顆太陽夠近,才形成了一個穩定的發展期,這個文明比之前我們經歷過的後漢時代的科技還要發達。

“其他兩顆恆星有時候也會把三體星拉遠,不過三體星運氣很不錯,每次都能漸漸回到這顆太陽身邊。”

姜宇不禁感慨:“真是奇妙啊!”

楊冬又道:“我從他們的歷史文件中得知,在遙遠的過去,這顆行星的環境發生過劇烈的變化。

“在那種全球性的災難下,竟然依舊有人堅持把當時的情況記錄了下來。”

說著話她改變了飛行器的飛行方向:“我猜測,那時候應該是這個星球剛剛開始‘躺下’的時候。

“因為自轉軸發生了大幅度變化,讓整個星球的磁場和力場跟著發生了明顯的變化,所以才造成了那場災難。

“如果那個級別的災難發生在地球上,我敢打包票人類是肯定會滅絕的。

“跟這個星球的生物比起來,我們就像是溫室裡的花朵,只要地球一旦發生劇烈地變化,肯定得玩完。

“候鳥們會死得更慘,它們的導航會在第一時間失控。

“當然最大的災難,還是磁場的方向發生了變化後,立即讓大氣層跟著發生明顯地變化。

“紫外線直射、氧氣含量變化、鉅變的氣候,等等等等,想想都覺得沒希望。”

姜宇長舒了口氣:“不過三體文明還是得以延續了下來。”

“是啊,”楊冬道:“真是一個偉大的文明。”

姜宇趕緊提醒道:“再偉大也都是假的,你可不要入戲太深。”

楊冬點了點頭:“我有數。”

她的口氣稍稍歡快了一些:“我帶你在三體星來次一日遊。”

說話間飛機已經開入了永夜的一面,在幾分鐘之間,外面的景象就從清晨變成了黎明,又從黎明變成了凌晨。

看著地上的綠色迅速變少,最後在飛機的探照燈下,只剩下了光禿禿的冰冷地表。

姜宇心中不由自主得有些失落,命運對這個星球和文明的確太苛刻了。

正想到這裡,姜宇看到地面有好像有小片的燈光。

楊冬解釋道:“那是在永夜面的考古隊,之前你都沒注意到吧,三體星上最活躍的學科和行業就是考古。

“因為接收之前文明留下的遺產,往往比自己開發技術更划算。

“當然,這也有一個巨大的問題,就是上個文明的技術路線不一定是正確的。

“在這個文明中,我沉住氣讀了很多史料,發現三體星的每個文明都會用大量的精力,想盡辦法保留自己的歷史。

“彷彿在這個朝不保夕的星球上,要有關於自己文明的一筆記載,才能能證明他們曾經存在過。”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姜宇沉默了幾秒鐘之後才道:“也許這就是三體星人的生存之道。”

說話間外面突然飄起了鵝毛大雪,楊冬看著外面白茫茫的大雪道:“永夜面這邊很寒冷,不適宜人們居住。

“永晝面又很熱,能達到上百度的高溫。

“星球的大氣層把空氣裡的熱量送到了這邊,同時送來的還有大量水蒸氣。

“在永夜面這邊,氣態水凝結成為雪花,然後飄落到地上。”

姜宇笑道:“這麼說來,星球上的水豈不是都會落到永夜面這邊?”

“沒錯,”楊冬微笑道:“據文獻記載,這個恆紀元開始沒幾年,永晝面和‘黎明帶’曾經因為特殊的環境喪失了大量的水。

“一度‘採雪業’超過了考古業,成為了三體星人的支柱行業。

“可是他們從永夜面帶回去的雪,也就夠居民飲水用,對氣候起不了多大的作用。

“直到他們在航天工程方面取得了巨大的進展,他們開始從太空裡往三體星帶水。

“‘黎明帶’才漸漸恢復了生機。”

這一波三體文明所遭遇的一切,完全超出了姜宇的想象:“從太空帶水?”

楊冬反問姜宇:“你知道地球上的水是怎麼來的麼?”

姜宇回想了一下:“我記得在什麼雜誌上看到過,是在地球形成之初,從宇宙裡來的。”

“不完全是,”楊冬道:“我們的航天業漸漸發展起來之後,相關領域的學者們發現,地球上很大一部分水,是日積月累而來的。

“每天都會有很多直徑幾米,甚至十幾米的冰進入大氣層,加入到地球的水系當中。

“由於冰塊太小,所以以前一直沒有發現。”

姜宇“哦”了一聲:“三體星周邊,也有很多這樣的冰塊?”

楊冬猜測道:“應該每個星系裡都有,甚至整個宇宙中最多的就是小天體狀態的冰塊。”

接著她又道:“三體星的情況比預期裡更好,雖然有三顆恆星,給人一種很炎熱的感覺。

“但奇怪的是,冰塊卻要比太陽系密集得多,周圍也有很多大面積的冰塊小行星。”

楊冬不解道:“按理說如此密集的小天體,常見於巨氣行星的周圍,比如土星寬達28萬公裡的光環。

“為什麼在三體星這樣的固態行星周遭,會存在這麼多小天體?”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