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揮室裡落針可聞,大家都在聚精會神地看機器人發回來的實時影像。

機器人小隊貼著牆壁下降了幾米之後,就到達了這個坑道的底部。

細心的姜宇發現,只有“黑方”的外壁是純黑色的,內部就變成了灰黑色,顯然不是同一種材料。

在坑道的底部,四面都是黑漆漆的樣子,機器人外出探索了一下,才發現這是一個大廳一樣的結構。

大廳的四個方向有四條通往不透過方向的道路,這顯然是一個十字路口之類的地方。

在大廳的牆角處,有許多小型的正方體或長方體,在其中一個路口處,還有一個像是門檻一樣的長方體。

姜宇跟工作人員們猜測,這其中一定有黑方人在內部使用的交通工具,但不知道哪些才是,更不知道怎麼啟用。

用紫外線一照,不管是大廳的四壁上,還是小型的正方體、長方體上,都有些大大小小的方框,有的方框裡還有幾個文字。

文字小組研究了一下那幾個字,發現跟“黑方布文卷”上的文字有明顯的區別,顯然這才是黑方人的文字。

而“黑方布文卷”上的文字,則是演化後的結果。

文字小組的成員表示,“黑方”內部的文字極難破譯,要充分瞭解黑方文明之後,才有破譯的可能。

機器人小隊地探索還在繼續,它們選定了一個方向,進行深入地探索。

它們背後的數據線是專門定製的,因為現在早已經是無線時代,不定製的話根本沒地方生產了。

這些數據線非常細,而且很牢固,總共有五公里長,可以進行初步的探索。

有個機器人嘗試著發射了無線電訊號,發現在“黑方”內部,依舊無法實現無線電通訊。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這就非常麻煩了,或許以後的探索工作,要一直扯著這些數據線。

不過工作人員卻說,可以試試中微子通訊或者引力波通訊,不過這些裝置都比較大,沒辦法裝備在機器人身上,只能在之後的探索中再試了。

黑方的內部通道非常平坦,有五六米高,十幾米寬的的樣子。

機器人隊長,一直開著紫外線燈,在通道的四壁上有許多粗線條組成了一個個正方形或長方形。

這些長方形又組成了一個個或複雜或簡單的圖形。

而通道兩側,則有一個個房門一樣的方框,似乎兩排都是房間。

走了大概一公里的樣子,前路到了盡頭,在前方出現了兩個通道。

機器人探索小組選定了一個方向,再次走出一段距離,又到盡頭。

就這麼轉了好幾個方向,姜宇等人看到了一個大廳,在大廳的正中央從上方垂下來了幾條線。

還沒等大家驚訝,有人便發現機器人探索小隊竟然回到了入口處。

工作人員復原了機器人的路徑,發現它們行走的路徑是一個稜角分明的多邊形。

這樣的路徑很不合理,因為這樣會浪費大量的空間,但是細算一下,這個路徑對空間的利用度又挺高。

這個矛盾之處,大家沒來得及做詳細的討論,而是商量了一下,決定讓機器人開啟一個房間,探索房間內的情形後結束第一次探索。

機器人小隊,選定了一個離入口最近的房間開啟,這個房間的地面上,是一個個灰黑色的凹槽,而天花板上對應著一個個的灰黑色的銅鐘型的罩。

指揮室的工作人員猜測,這些罩之前應該是在凹槽上的,兩者共同組成了一個封閉的環境。

看著眼前密密麻麻的凹槽,黑方人是處於什麼目的,製造了這麼多封閉的環境?

好在一個目之所及的角落處,有一個罩還扣在凹槽上。

幾個機器人立即靠攏過去,灰黑色的罩竟然並沒有遮蔽大家的視線,可以看到玻璃罩中有些淡黃色的不明液體,它與石槽之間嚴絲合縫,那些液體沒有洩露半分。

淡黃色的液體中好像有東西,只是看不真切。

指揮室裡的人望眼欲穿的看了一會兒,正要準備讓機器人再靠近一點的時候,罩裡面的東西突然飄了過來。

姜宇等人嚇了一跳,淡黃色液體中的東西竟然是個人!

更準確的說那是個孩子,看那的樣子有七八歲,只是下肢沒有發育好,腿腳像是嬰兒時期的模樣。

看清楚罩裡的東西後,大家都愣住了,尤其看到那個畸形的孩子皮膚慘白,閉著眼,就跟在熟睡中一樣,大家就覺得這個房間裡有種說不出的詭異。

接著他們又看向一排排空空的凹槽,這些凹槽裡之前盛著什麼?也是人麼?那些人都去了哪裡?

緊接著,姜宇、吳錚等幾個知道內情的人立即想到,這裡可能就是黑方人當年“生產”人類的地方。

這裡面的人類在“成熟”之後,黑方人就往這些的大腦裡傳輸了自己的意識,一些披著人類外皮的黑方人就出現在了地球上。

吳錚命令機器人,看能不能開啟這個罩。

機器人努力了半天,這個罩紋絲不動,只好作罷。

第一輪探索在此結束。

在機器人探索小隊的返程途中,指揮室裡的工作人員迅速對該次探索,做了初步的總結:

1、黑方人的視覺器官絕對跟地球人有區別,它們視覺範圍內的射線,應該以紫外線為主。

2、黑方人的幾何演算法跟人類有所不同,但是效率卻很高,所以才得到了那些通道乍一看似乎很浪費空間,但是稍一計算就會發現,空間的利用度很高的矛盾。

3、“黑方”裡應該沒有智慧生物了,雖然內部的走廊裡乾乾淨淨,連一點塵埃也沒有,但是並沒有發現智慧生物活動的線索。不然長達一個多小時的探索,怎麼樣也會找到一點生活痕跡。

4、“黑方”裡的智慧系統可能已經很虛弱,起碼探索小隊在“黑方”裡轉悠了這麼長時間,並未遇到任何阻攔。

機器人探索小隊在返回途中,從大廳搬出來一個不大的正方體,算是這次探索行動的收穫。

研究人員將其命名為“1號正方體”,並立即展開了研究工作。

姜宇乾脆住在了黑方城,靜等關於1號正方體的研究成果,以及第二輪探索。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