鏡頭的背景是無邊的星幕,深邃、黑暗。

太陽佔據了鏡頭的一角,在太空裡它看上去有些刺眼,一號水滴反射著太陽的光芒,讓它看上去神聖無比。

姜宇觀看了這次實驗的直播,除了有四十分鍾左右訊號延遲的鏡頭畫面,還有姜十六同樣延遲了四十分鍾地解說:

“我們項目組第一個解決的難題,是如何讓控制系統抵抗強烈的電磁干擾。

“好在沒有遇到技術性難題,就是試驗設備的成倍高了十幾倍!

“好,JY101(實驗裝置編號)最後的除錯已經完成,三二一,發射!”

姜宇看到鏡頭前方有一小片空間突然有些扭曲,這個扭曲的空間迅速朝一號水滴飛去。

這時候又出現起了像是背景聲音一樣的解說:“大家看到扭曲,是引力使光粒子的運動軌跡發生了變化,並不是真正的時空扭曲!

“這裡要科普一下,有很多人認為只有黑洞才能干擾光粒子的運動,其實只要具備一定引力的天體,都會干擾光粒子的運動軌跡,比如太陽……

“好,大家看到,小型引力場跟一號水滴接觸啦!”

姜宇忍不住皺了皺眉頭,不知道該怎麼來形容姜十六的蹩腳解說。

另外姜十六雖然一口一個“大家”,不過全世界觀看這場直播的人不超過十個,其中有一半是太陽系國的人。

畫面裡,小型引力場接近一號水滴的時候,一號水滴的尾部明顯被引力場攪動著發生了偏移,只是一號水滴大大腦袋卻紋絲不動。

姜十六嘆息道:“哎呀!有作用,但是作用太小了!我們再試一試到更近距離發射,會不會有效果。”

緊接著鏡頭開始推向一號水滴。

在推進過程中姜十六又解釋道:“可能有人擔心胡亂發射這樣的引力場,會不會影響天體間的運動,或者對人類的飛船造成威脅。

“這裡要解釋一下,由於對金星的幾次探索均以失敗告終,在地球內側到太陽間的航道只有兩條,而且每年只有幾艘飛船從這兩條航道上起降。

“現在這幾艘飛船的起降也取消了,原因麼,我就不解釋了。

“另外這個引力場存在‘力場消耗’的現象,發射出去一萬公裡左右力場就消耗沒了,造成‘力場消耗’的原因……”

姜宇心說:你乾脆說這個力場很快會被消耗掉不就行了?扯這麼多有的沒的做什麼?

可是姜十六的聲音還在忘姜宇的耳朵裡鑽:“……原因是,力場中的暗物質很不穩定,揮發……

“呃,這個詞可能不太恰當,不過我沒有找到更合適的詞。

“總之暗物質會很快不受控制地消散,從而讓力場消失。

“所以我才說要離得近一點再發射一下試試,因為力場在剛剛形成的時候是最強的。”

耳中聽著姜十六囉嗦了半天,鏡頭終於離一號水滴很近。

姜宇這還是頭一次如此近距離地觀察“水滴”,它光滑的表面,就像是在詮釋著宇宙的純粹,讓人很想伸手去摸一摸。

隨著姜十六再次喊了一聲:“發射!”

被扭曲的光線現象再次出現,這回一號水滴的尾部隨著力場的掠過,猛地晃動了一下。

可以一號水滴的頭部還是屹然不動,小型引力場只能“含恨離開”。

緊接著一號水滴的尾部突然亮了起來,讓鏡頭一黑。

很快畫面重新出現,不過是另一個角度了。

一號水滴尾部的光芒來得快去的也快,在它尾部的不遠處,多了一坨融化了的金屬廢料。

姜十六嘆息了一聲:“現在我們再來試一試JY201,該裝置的原理是,從分子層面瓦解一號水滴的強互作用力。

“我們都知道四種自然力中,電磁力、弱核力、強核力很容易出現互相抵消,或者在一定的環境下出現斥力的現象。

“強互作用力屬於對強核力的一種應用,如果我們能在微觀層面瓦解強互作用力的生成,那麼一號水滴也就不攻自破了。”

JY201在一號水滴的不遠處停住,從裝置的內部伸出來兩條細長的機械臂。

機械臂的最前端有一片厚厚的,連結這不少線路的長方形金屬片。

當金屬片貼在水滴上之後,姜十六大喊了一聲:“開始工作!”

長方形金屬片上,急促的亮光一下接著一下地閃動起來。

一號水滴毫無反應,不知道為什麼,姜宇似乎看到了來自一號水滴的嘲諷:沒吃飯麼?使勁兒啊!

很像是一個在按摩店裡,嫌按摩師力氣不夠大的顧客。

姜十六又是一聲嘆息:“我突然很想揍三體星人一頓。”

此時一號水滴的尾部又閃過一道光芒,幾秒鐘之後,JY201也步了JY101的前塵,被高溫瞬間液化,緊接著又被冰冷的太空冷卻下來,變成了一堆廢料。

姜十六感嘆道:“十個億就這麼沒了。”

他頓了頓又道:“我讓大家看看……等等!”

鏡頭裡突然出現了一張從遠處拍攝的一號水滴照片,姜十六把一號水滴的部分放大,在它的尾部看到了一處模糊的地方。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姜十六趕緊道:“拍一張尾部的清晰照片!”

照片很快拍好,又出現在了姜宇面前。

這回不用姜十六說,姜宇也發現水滴光亮的尾部出現了三個粗糙的小點。

看到這裡姜宇激動地站了起來:姜十六的裝置起作用了!

姜十六卻沒有姜宇這麼興奮:“白高興一場,最後大家看看剛才這兩個裝置的威力吧。”

接下來的影片背景發生了明顯的變化,比剛才一號水滴的鏡頭暗淡了許多,不過前面那顆土豆形狀的小行星還是清晰可見的。

螢幕上有介紹,這是一顆直徑超過了百米的小行星。

一開始它似乎在不緊不慢地前進,但是當JY101的引力場從它的不遠處略過的時候,小行星就像是被風吹起來的樹葉一樣,被引力場輕鬆地改變了軌道。

接著鏡頭一轉,出現在地球上的一間實驗室裡。

實驗室的金屬桌面上,放著一塊新型的納米材料。

JY201的那塊金屬板在納米材料上一閃而過,納米材料以及一部分桌面,都迅速崩塌,只用了幾秒鐘的時間就變成粉末狀。

姜十六介紹說,這塊納米材料起碼被粉碎到了分子級別。

可就是這麼大威力的東西,多次使用後,才在一號水滴的外殼上留下了那麼一點痕跡。

姜宇看過整個影片,立即給姜十六發了通訊影片:“能不能再把這兩個儀器的威力變得大一點?”

兩個小時後收到了姜十六的回覆:“我能造出JY101和201,就是託愛因斯坦和霍金的洪福了,如果再想進一步,除非是可以做粒子對撞實驗。”

姜宇嘆了口氣,一切又回到原點了。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