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宇記得齊光祿今年已然七十多了,但看上去比起八年前好像還還年輕了一些。

趙昀微笑道:“人逢喜事精神爽,齊教授的項目組取得了這麼大的成就,讓齊教授看起來都年輕了不少。”

齊光祿這裡的成效是顯而易見的,上次姜宇來的時候,這裡雖然種了新品種的小麥,但是周邊的環境還是比較荒涼。

現在卻已經是一片綠油油的景象,遠處還能看到稀鬆的樹林。

齊光祿微笑著給姜宇介紹道:“其實綠茵計劃也沒有什麼新突破,在這裡創造綠色空間的方法,我們之前早就想到了,只不過最近幾年技術上才取得了足夠的進步。”

他帶著姜宇等人:“請跟我來。”

這片在沙漠裡的綠色,最外面是草地,往裡走了幾十米才是小麥、玉米等北方的主要農作物。

一進入農作物的區域,姜宇感受到這裡的空氣溼度似乎有了些變化。

齊光祿走在前面介紹道:“其實很多人嘴裡天天喊著水土流失,卻都不知道水土流失的含義和危害。

“一顆白楊樹,在雨季一般可以儲存幾百公斤的水,一片白楊林幾乎就可以把能釀成洪水的多餘雨水吸收。

“沒有了洪水,就能保證樹林裡的土地資源不會流失,而且樹木吸收的水分,會逐漸釋放到周圍的環境裡,保周圍環境有足夠的水分。

“可是當沒了樹林之後,土和水就都留不住了,水土流失的併發症也會跟著出現。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沒有吸水的樹木,就容易釀成洪水。沒有了持續釋放水資源的樹木,就容易乾旱。”

姜宇一邊聽著齊光祿講這些知識,一邊看到了不遠處有一座高高的白塔。

這座白塔是金屬制品,從底部到頂部,好像有一圈圈小孔。

齊光祿正帶著他們去白塔的方向,他微笑:“在這裡,你們肯定已經感受不到沙漠裡的乾燥了吧。”

他神秘一笑:“以前我們一直認為,不管我們在沙漠裡費多大的力氣,一陣乾燥的風吹過來,也能把空氣裡的所有水汽都帶走。

“可是我們的成果改變了之前的認知,當沙漠裡種植了足夠多的植物之後。

“它們的呼吸作用能在一定程度上,改變沙漠的氣候環境。

“就像我剛才所說的水土流失的例子,當可以調整一個區域水資源的植被回來了之後,整個區域的氣候會越來越健康。”

魯清風好奇道:“可這也是個‘雞生蛋蛋生雞’的概念,怎麼才能讓沙漠裡有足夠多的植物?可以產生讓沙漠的氣候變化的呼吸作用?”

齊光祿指著前面的白色高塔:“就是它,我們稱其為小型生態調整系統,雖然還有待完善,但是你們也看到了,它創造出了一片綠洲。”

姜宇看著白塔好奇地問:“它的工作原理是什麼?”

齊光祿微笑著解答:“您還記得十二年前,我們的運水小組提出的那些方桉嗎?”

姜宇點點頭:“大致記得。”

“在太空建氣候調節器的方桉,五年前就廢除了。”齊光祿道:“這個計劃太超前,理論和技術上的阻力太大。

“於是我們就把全部的精力,放到了水合成系統的計劃上。

“這是從人工澱粉那裡得到的靈感,運水雖然困難,但是運送構成水的氫和氧卻相對容易。

“這多虧了月球城的鉅額投資,為我們設計了抗壓和製冷的專列,還建了十幾公裡的鐵路,讓液態氧和液態氫,可以直接從海邊運到這裡。

“這趟專列一天一趟,一次就能運來幾千噸液態氫和液態氧。”

姜宇等人看著白塔的一圈圈小孔,大致明白了這個系統的運作方式。

齊光祿繼續解釋道:“如果是一千多噸水,杯水車薪,可是液態氫和液態氧分別運輸就不同了。

“它們在液態的情況下,等於是被壓縮過的氫氣和氧氣,密度較大,一次性的運載量也大,而液態的水卻難以壓縮。

“我們在秦皇島有一個制氫廠和制氧廠,直接用海水制氫和製氧,然後運到這裡。

“給小型生態系統按比例加入液態氫和液態氧以後,先是將兩種液態氣體氣化,然後透過反應合成水蒸氣。

“再把水蒸氣從這些小孔裡釋放出來,均勻地散落到周圍的植被上。”

姜宇點了點頭,他到比較關心:“成本怎麼樣?”

齊光祿微笑道:“運水小組做了相關的技術攻堅,特別是制氫技術,因為現在在太空進行的核試驗,需要大量的氫。

“這讓制氫產業效率提高了許多,同時成本也下降了許多。

“而我們用到的液態氫,不需要做進一步的提純,製氧的工藝也早已經很完善。

“試驗田這邊利用風能和太陽能發的電,足夠讓液態氣體轉化成液態水的能量。

“總體上來說,這個成本普通的農作物是難以回本,所以現在我們正在培育一些經濟作物。

“但是這個系統的意義確是非凡的,徹底終結了自上個世紀以來,我國治沙難,成本大,容易反覆的難題。

“如果有足夠的資金,國內將不再有沙漠,甚至世界也將不再有沙漠!

“人類可耕種的土地漲了一倍,而且將再也沒有沙塵暴!

“我們掌握了改造地球的方式!這是人類文明的一個巨大進步!”

齊光祿開玩笑道:“到時候我們倒是要注意,不能讓全球的氧氣含量整體增加。”

姜宇蹲下身,摸了摸白塔邊上的綠草,綠草長得非常厚實,讓下面沙地都變得緊實起來。

綠草遮擋了下面的沙地,生機遮擋了荒蕪。

他問:“現在的試驗田有多大。”

“將近六百畝了。”齊光祿回答道:“這邊是比較早的一批試驗田,多以農作物為主,往北還有些根系發達的樹林等。

“我們發現五百畝大概就是個改良區域性氣候的分界線,以下區域性氣候改觀不大,以上就會有明顯的改觀。”

姜宇微笑道:“這個系統還有一個巨大的用處,當它進一步成熟後,可以改變行星的環境!”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