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晚回到營地裡時, 一行人肩上全扛得有南瓜。每人肩上扛著南瓜一到到三個不等,那片地裡的南瓜全被摘了回來, 整幫子人像大掃蕩一樣,一個都沒有留下。布庫手裡抱著一個十幾斤重的大家夥, 兩隻手臂得努力伸直,十分勉強才能合圍上攬住它,頗像年畫上抱鯉魚的那個招財童子,整體形像看上去很有喜感。回到營地後的晚餐更是以南瓜為主,孫志新下廚做南瓜,讓留下來吃飯的哥本和隊爾法吃了一頓南瓜大餐。

南瓜其實是好東西,味道甜美, 肉質細膩糯軟, 風味十分獨特。而其享調方法也多,可蒸、可煮、可炸、可醃、可拌,用來做主食,做蔬菜, 做新增料, 製成零食或是糖吃,甚至用來當成天然的染色配料,都有它獨特的魅力。

眾人摘到的那種和現代墨西哥南瓜一樣的南瓜品種不是很經放,不像中國北方的倭瓜,儲存得當的話,一口氣放上幾個月都問題不大。這種品種的成熟後放上個把月沒問題,久了以後就容易爛, 所以趕緊吃掉才是真。反正孫志新覺得最大的收穫不是這些南瓜,而是它們成熟透了種子。種子留下來明年拿來種南瓜,瓜肉則趕緊趁沒壞前吃掉。

近三十顆碩大的南瓜分得整個營地都喜笑顏開,儘管大家夥兒並不知道怎麼吃南瓜,但孫志新打著手勢說它能吃就能吃。本來孫志新還想細說南瓜的做法,讓大家夥別好不容易發現點好東西就當豬食一樣的煮了。可他現在是個啞巴,手語的發展還沒有詳細到可以讓布庫來當翻譯解釋清楚南瓜要怎麼做才好吃,乾脆懶得說,讓大家愛煮就煮,愛炸就炸,反正南瓜這東西無論怎麼弄味道都不壞。只要不像那句俗話說的那樣,牛啃南瓜不知道如何下嘴就行了。

當晚,整個營地都飄蕩著一股子南瓜的清新甜香味兒,孫志新帳蓬裡的味道當然更濃厚。孫大廚燉了一鍋南瓜湯,炸了一些南瓜餅,做了一個南瓜盅粉蒸肉,最後專門給布庫做了一個甜點,撥絲南瓜。

南瓜湯做法最簡單,南瓜切塊加水燉爛乎就行了。有些人喜歡煮的時候放一點點鹽,加點薑片調味。有些人喜歡直接清水煮,吃得甜的還喜歡加點糖。孫志新煮的就是不放鹽那種,不過也沒加糖,就是吃它那種本味。南瓜很容易煮爛,屬於低熱量高營養的保健食品,現代是極受人推崇的。煮熟了後吃著時又香又軟又甜又糯,極易下肚。吃幾口軟乎乎的南瓜,喝一口香甜清爽的南瓜湯,在微涼的深秋無異是一大享受。

南瓜餅的做法因為沒發現小麥,孫志新就將它改進了一下,弄出一個衍生版本的。就是用芋頭磨成粉,加桄榔粉,加南瓜磨成的南瓜濃漿,三者以芋頭二分之一,桄榔和南瓜合佔二分之一的比例混合,再加入桄榔裡提取的糖汁揉成餅狀。最後用油炸透,就得到金燦燦的史前版南瓜餅。

它的賣相極佳,沒油炸之前是明豔的橙黃色,待得用油炸透以後就成了帶著褐色的深金黃色,散發著一股子香甜的氣息。雖然沒有加入發酵過的熟粉或是糯米粉,但由於由芋頭粉在,一炸之下還是能把它炸得圓嘟嘟的發泡膨脹,像個圓滾滾的小氣球似的。

其實這個時候吃最好,又甜又軟又香,微微有些黏牙,咬下一口嚼著的時候一邊燙著舌頭,一邊又能吃出那種密實且味道層次豐富的混和口感。每當在嘴裡嚼爛成一團的南瓜餅肉掠過口腔在裡面翻卷攪動時,獨特的甜香味道一層一層的釋放出來,美得難以描繪。再過得一會兒放涼些,它就會蔫下去,不再是個炸脹起來的小胖子模樣,而是變成一個凹坑樣的凹餅,吃起來更結實,卻又要更香濃一些。

和現代加入了麵粉或是糯米粉的真正南瓜餅比,這種史前版的南瓜餅沒那麼有嚼勁,也沒有那麼酥。但它更軟和,桄榔粉的作用還使得它呈現出一種半透明的質感,更柔韌一些,口感更偏向綿軟,吃起來照樣不錯。反正布庫和阿爾法極喜歡,孫志新在炸的時候這兩個人炸一個就偷吃一個,一邊被燙得使勁吹燙紅的指尖,一邊又要大口的咬了嚼著往肚裡吞,惹得孫志新很想拿筷子抽他們。

南瓜盅粉蒸肉也同樣是改進版,用桄榔粉和前一段時間煮制的幹芋頭粉用陶鍋幹炒,直到炒幹,炒成熟粉。再加入其它磨成粉的調料,繼續炒至微焦,做成蒸肉粉。然後取半肥半瘦的肉切片,將蒸肉粉倒進去拌勻,並調入一些油使蒸肉粉能很好的吸附在肉片上。

然後選擇一個中等個頭的南瓜,先削去皮,將頭部上段整個兒圈切下來備用。挖掉內部的瓤後將先頭拌勻的肉片放進去,再把頭一個步驟切下來的那一段當成蓋子蓋上去,就可以入鍋蒸了。為了好看,孫志新還將蓋子與下部接合的部份切成鋸齒狀,這樣一揭蓋的時候有著鋸齒狀的南瓜盅會非常可愛。

將完成以上部驟的南瓜盅放進鍋裡蒸大約一小時,就得到了香噴噴,色香形俱全的南瓜盅粉蒸肉。中途不要去碰它,因為南瓜很容易蒸熟,一碰即爛。在現代時菜館做這道菜一般都是先用常規方法蒸粉蒸肉,待肉被蒸熟以後再裝進南瓜盅裡接著蒸,蒸至用竹筷去捅南瓜一捅即穿就可出鍋。而自家做的話不用那麼麻煩,連肉帶瓜一塊蒸就行,其實這樣味道還好一些,南瓜的味道和肉的味道溶合得更緊密,缺點是火候很不好掌握。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由於蒸的時候南瓜的香味全蒸進了肉裡,肉的肥油側倒過來被南瓜吸收了。因此那肉吃起來就爛軟易嚼,不僅有獨特的粉蒸肉的味道,還有南瓜的香甜,在嘴裡化開時的感覺肥而不膩,味道很是醇正。肉香、蒸肉粉的香味、南瓜的香味和那種微甜的味道和肉溶為一體,怎麼吃都不厭。就算吃膩,直接捅被蒸軟的南瓜吃,那甜甜軟軟的味道很解油膩,吃完了後會繼續想吃粉蒸肉。南瓜盅一但用這種辦法蒸熟後,既是容器,又是食物,還很美形,橙紅豔麗的色澤十足討喜,整道菜就成一道葷素搭配得宜,形、味、色都獨具匠心的獨特菜式。

粉蒸肉本是湘菜,但因為味道甚美而廣泛的流傳開,到了現代時幾大菜系都有自己獨特的粉蒸肉做法。像這種以南瓜為盅來蒸粉蒸肉的,卻是湖南的特色,孫志新只吃過一次就沒忘記,這會兒把它改版了還原出來。

撥絲南瓜做法也沒有太大的講究,跟其它用炒糖上汁用濃糖漿形成的拉絲的撥絲系甜點菜式大同小異。整道菜的製做全在糖汁的製做上,火候不到撥不起絲,火候過頭糖又很容易焦煳,特別是用陶鍋還不是鐵鍋來做,難度就更大些。事實上孫志新沒有做成功,火候不到位,吃的時候僅能拉出一點點絲,距離一長就會斷。

不過史前時代誰吃過這種撥絲系的甜點?牽出一點點絲他們就覺得很趣了。反正布庫是吃得很高興,上嘴唇、下嘴唇,還有下巴上全沾得有糖,跟個偷糖吃的小偷似的。那一盤子撥絲南瓜他一個人幹掉一大半,速度快得別人都不好意思跟他搶。未了他竟還沒吃過癮,又抱著盤子舔了一陣才作罷。

自那次探險以後,由於互相照顧共進退結下的情誼,阿爾法與哥本這兩人跟孫志新的感情越發的好。兩人是知道孫志新做菜有好藝的,可是一般他都被納魯和泰格佔著,別人根本很難吃到他的手藝。這陣子那兩個傢伙被孫志新拒之帳蓬外,阿爾法和哥本才有了來打秋風的機會,頭一頓就吃到了南瓜大餐,簡直讓兩人爽到了極點。孫志新的手藝確實不會讓任何人失望,整頓南瓜餐好吃得十足過癮,兩個傢伙便一個對準南瓜吃,一個對準粉蒸肉吃,筷子使不慣就五爪齊上,被燙得唉呀連連的那速度竟也不慢。

過得一陣之後奧格也來了,從布庫包裡拿了自己的筷子出來勐吃――他的筷子很詭異的放在布庫那裡,這是孫志新一直都沒想通的怪事。

和別人吃得很爽相比,孫志新自己就比較倒黴,他喉嚨疼,就算肉已經蒸得很爛軟他咽著都費勁,只能學阿爾法去捅南瓜肉吃。南瓜肉蒸進了粉蒸肉的味道,吃著也不錯,油孜孜的吃在嘴裡是南瓜的爛軟口,味道卻是粉蒸肉的味道。然後他發現這玩意兒有些燙嘴,吃這個也不容易下嚥,最後只能光喝南瓜湯。至於油炸的南瓜餅,他根本就咽不下去,只得衝它們乾瞪眼。

布庫一邊吃一邊偷偷藏東西,孫志新瞧見了也只作沒看見,任他去藏,知道它肯定是被藏起來帶給納魯吃的。待得吃完了布庫臨走的時候孫志新才叫住他,重新給他炸了一盤子南瓜餅,還讓他將沒吃完的南瓜盅粉蒸肉端走,打手勢讓他一半分給納魯,一半分給泰格。

那兩個傢伙最近不能在這裡吃飯,也不知道去哪家混吃混喝去了,有沒有像在自己這裡吃一樣快活。一起吃飯吃了一陣都吃成了習慣,吃飯的時候突然少了這兩人針鋒相對的小型區域性戰鬥讓人很不習慣。可孫志新一時半會又理不清那複雜的關係,只得把這兩人統統拒之帳蓬外。

好吧,他這種行為就叫做自欺欺人,一邊不想搭理那兩隻,一邊又忍不住想對那兩隻好,其矛盾的心理真不好形容。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