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讀小說,無廣>告^線上免。費閱&讀!

陳直已知曹幹想說的是什麼,說道:“曹小郎,你是不是想問糧械既已將備,募兵何時開始?”

曹幹答道:“回陳君的話,我想問的就是這個。按方才劉從事所言,力大率已決定二月底攻打沂平郡,即是距離用兵,只剩下了一個來月。現如今,費縣地界的可募兵源,多已被力大率和各部從事搶走,若是咱們再不及早開募,就不說新募到的部曲沒辦法當即便拉上戰場,怎麼說也得先經過初步的整頓與操練,恐怕就連這兩個新曲的兵額都招不滿了啊。”

沒等陳直回答,劉昱說道:“今兒個把你們叫來,一個是為了向你們轉達力大率上午下的幾道備戰軍令,再一個也是為了此事。曹君,募兵這個事,你不用擔心,我和我阿姊、姑丈已經商量好了。我先把力大率的軍令給你們轉達一下,隨後再與你們說此事。”

曹幹應了聲諾,坐回席上。

劉昱打住話頭,學著力子都的樣子,顧視眾人了一遭,停頓了片刻,這才又開口說話,說道:“力大率上午召我等各部從事去,主要說的就是打沂平這事兒。我剛已經提及,他和徐宣已經商定好了,待至二月底、三月初時,就和樊大率那廂聯兵共打沂平!這是一場大仗,力大率為此下了三條備戰的命令。這三條命令,簡言之,分為籌糧、操練,及打探沂平虛實和聯絡響應之士。這最後一道命令,是下給家在沂平的從事們的,咱們不是沂平郡人,這條軍令與咱們無關。亦即,需要咱們奉令執行的,共是籌糧和操練這兩條命令。”

孫盧本是劉家的門客,是劉昱的心腹親信;陳獲是陳直的從弟,亦是劉昱的親近人,力子都的這幾條軍令,他倆都已提前知道,兩人坐在位上,沒有說話。

曹豐、曹幹、戴蘭認認真真地聽了。

戴蘭說道:“操練這條軍令,我聽陳君大略說過了,……籌糧是個什麼意思?力大率要叫咱們出去籌糧麼?”

“對。全軍目前所儲之糧,僅夠全軍半年之用。沂平這一仗,不能確定需打多久,因而糧食這塊兒,力大率的意思是‘多多益善’。他給各部從事下了不同的籌糧額度任務。咱們的部曲最少,下給咱們的任務也最少,要求咱們在半個月內必須籌夠、上繳五千石糧。”

曹豐問道:“籌繳五千石糧?敢問從事,這五千石,指的是大石,還是小石?”

當下的計重單位有大、小石之別。

一大石一百十二斤,等若後世的六十斤左右;一小石七十二斤,等若後世的三十六斤左右。——之所以會有大、小石之別,是為計算粟出米的比例,一大石粟,正好可以舂出一小石米。

劉昱說道:“指的是小石。”

曹豐稍微松了口氣,可眉頭還是皺著,說道:“小石的話,還好一點,可是從事,即使是小石,五千石的糧,半個月內,只怕也是難以籌夠吧?縣裡府庫的儲糧,力大率早就扣下了;城中百姓家的糧食,也早被力大率和各部從事搜略得差不多了。縣外各鄉里的百姓們,我前些天,雖因傷勢未愈,沒有出過營,而我聽阿幹給我說過,與城內百姓的情況相仿,各鄉各家的存糧,也基本上都已被搜略殆盡,這五千石糧,咱們從哪裡籌集?”

五千小石的糧,看來數目不小,摺合後世的計重,十八萬斤,然斤數再多,擋不住人多。用作軍糧的情況下,依照漢制,每個士兵每月的口糧,以小石計時,乃是三石或三石三鬥三分少,——摺合成大石,是一石八斗或二石,又以後者的此個標準為多。

這即是說,五千小石的糧,照此標準,只夠一千五百來的兵士吃用一個月而已。劉昱部的能戰之士,現下共有千餘,又即是說,五千小石的糧,實際上只夠供給他的部曲吃一個月。

當然,劉昱他們現在還不是正規軍,戰士們多是出自貧寒,能吃口飯就知足了,無須按照官家的制度執行口糧之配額標準,但縱使再省,至多也就是只能再多吃十來天到半個月。

從這個方面來講,力子都下給劉昱部的這個籌糧五千石的任務,並不算多。

——他給其它從事所下的分別不同的籌糧數額,也都是如給劉昱下的這個額度比例一樣,照的俱是夠各部從事部曲吃用一月到一個半月的限度。那些部曲多的從事們,他們的任務更重。

劉昱說道:“你說的這些,我和我姑丈、阿姊都考慮到了。在費縣地界籌糧,大概是不能在半個月內籌夠五千石的,因此咱們只能到外縣去籌。”

曹豐說道:“到外縣去籌?從事說的是南成?”

“南成可去,郚鄉、開陽、臨沂也都可去。”

郚鄉三縣都是費縣周邊的縣邑。實則除此三縣,還有兩個縣也在費縣的周邊,且比郚鄉三縣離費縣更近,便是南武陽和華縣。不過,這兩個縣皆屬於泰山郡,南武陽在西北,華縣在東北,泰山郡的情況不太熟悉,因而劉昱、劉小虎並不傾向於去這兩個縣籌糧。

曹豐說道:“從事,郚鄉三縣,力大率的兵馬未曾去過,去那裡籌糧,籌得到麼?”

陳直笑道:“咱們連克南成、費縣,擒殺龐彩,力大率的聲威現今遠震,雖然兵馬未曾去過郚鄉等縣,但咱們派兵去籌些糧,料彼等幾縣的強豪、縣卒也定是不敢出阻的!”

這話沒錯。

不止連克南成、費縣,使得力子都聲威大振,並且近日以來,在費縣地界,力子都及其帳下的大多數從事們,又無不大肆地招募流民、裹挾壯丁,部曲都得到了很大的擴充。其餘各部從事不論,單隻力子都的本部部曲,拿下費縣到今的十幾天功夫,就已新增了千餘。遠震的聲威,加上更多的部曲,較以此前在東海郡西南地方盤踞之時,力子都而下的威風是更加軒盛。因而,費縣周邊的這些縣,儘管季猛派人去招降的時候,大多不肯獻城,可若打著力子都的旗號去它們的地界掠糧,這些縣肯定亦是不敢遣兵出阻之的,最多緊閉城門,自保而已。

費縣地界的糧食已不夠籌,料之其餘各部從事也都會想到去鄰近各縣搶糧,可能劉昱部和各部派去籌糧的隊伍,限於人少和分散,沒辦法殺入城內搶掠,但各縣縣城外的鄉里,卻是完全可以隨意進出,隨意擄掠,而毫無危險的。

這些天裡,為能加深了解時下的民情,曹幹時而會出營,往去鄉里轉上一轉,所見所睹,已是讓他不忍,費縣已被禍害得村村殘垣,男女百姓的屍體道邊常見了,現而下,因了力子都的這道軍令,包括劉昱部在內的各部,又將要去禍害鄰近諸縣,愈是令曹幹黯然。

“賊過如梳,此言不差!”曹幹暗歎一聲。

本書~.首發:塔讀*小@說-APP&——免<費無廣告無彈窗,還能*@跟書友們一<起互動^。

可雖不忍,又有何法?

遊寇部隊和有根據地的部隊最大的區別之一,即是遊寇類的部隊只能以擄掠為存在的基礎。

這種事情,是現在的他沒辦法改變的,只能也“動心忍性”罷了。

戴蘭想起了一事,他說道:“從事,前幾天打下郯縣後,大率不是給董憲下了一道軍令,叫他不許動郯縣府庫的儲糧麼?郯縣是郡治,儲糧當是不少,應也足夠咱們全軍用些時日了,卻是為何又給咱們下了這麼大額度的籌糧任務?”

劉昱說道:“戴軍侯,你來問我,我去問誰?力大率既已下達籌糧此令,我等只有遵行。”

曹幹若有所思,心道:“郯縣的儲糧雖不知會有多少,可既為郡治,老戴說的也對,儲糧定不會少。不敢說夠力子都全軍萬餘人吃用太長時間,吃上一兩個月,總該是沒問題的,加上已有的夠半年之用的儲糧,已足夠供應打沂平這一場仗了。卻力子都為何還令各部籌繳糧?……想來只能是一個原因,郯縣的儲糧,力子都看來是想把大部留為己用!”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越琢磨,越覺得是這麼回事。

擴充部隊,需要兩個前提,一個是軍械,一個是糧食。

費縣武庫的軍械,已為力子都所得,現在能夠限制力子都擴充本部部曲的唯一障礙,就是糧食了。再把糧食這個短板補上,他就能更快地擴充本部的部曲。

曹幹順著思路,往深裡想道:“一來是能更快地擴充本部部曲,此外還能藉著把大部分的糧食掌握在手,加強對其餘各部的控制!也正因此,他這次下給各部的籌糧任務,才會是不但規定了不同的籌糧數額,且還得把糧交給他!……嘿嘿,這與劉昱、陳直欲將三部老營合併,倒是異曲同工。老營合併,是把婦孺扣做人質;掌握糧食,是將口糧作為控制手段。”

曹豐問道:“那敢問從事,若去外縣籌糧的話,郚鄉三縣,咱去哪個縣?怎麼籌?是都去麼?”

劉昱說道:“我剛說過!曹軍候。力大率的備戰軍令,還有操練此條。籌糧此務,怎能咱們三曲都去?我意是三曲各出部分部曲,你和戴軍侯兩曲,各出五十人,我本曲出百人,以此二百部曲往去籌糧即可。地點選擇上,臨沂近些,咱們就去臨沂。”

劉小虎補充說道:“費縣本地咱們也得再試一試。本地的籌糧,無須你兩曲出人,由我帶人來辦即可。”看向戴蘭,微笑說道,“往臨沂籌糧此任,戴大兄,交你如何?”

戴蘭楞了下,說道:“交給我負責?”順嘴就想說“我的腳傷才好”,以作推脫,好在念頭轉得快,他腦中靈光一閃,趕忙把快說出口的那話咽了下去,爽快應道,“好!這差事就交給我吧!大家、從事,你們放心,我一定盡心盡力辦好,不耽誤半月後繳糧。”

五千小石糧食,斷非是輕易可以籌得,要想籌夠,非得吃些苦累不可,但換個角度,這樁差事亦是個美差,可以趁此機會,到臨沂搶掠一番。

費縣此地,力子都、各部從事和他們的部曲都在,戴蘭部沒怎麼敢亂搶,有時見到別部戰士從城內、各鄉里滿載而歸,唯有眼紅。現不意天上掉餡餅,居然得到了往臨沂籌糧的任務!

戴蘭一面慶幸自己腦子轉得快,沒再犯上次沒及時想到軍假司馬不如曲軍侯有實權如此混賬的錯誤,一面口中答應著,心裡惡狠狠想道:“他娘的!定要搶個痛快。”

籌糧系力子都的軍令,這是大事,只交給戴蘭去辦,劉昱、劉小虎不能放心。

劉昱說道:“五千石糧,不易籌得,陳公,勞你與戴軍侯同去。”

“陳公”,稱呼的是陳獲。

原文來自於塔&讀小說~&

陳獲應道:“諾。”

曹豐問道:“敢問大家、從事,要不要我也同去?”

劉昱說道:“曹軍候,此去臨沂,來回三四百裡,你的傷才好,不勞你去了。你便留在營中,好好地把身體養好,同時,協助下我姑丈按照季軍師的章程,操練咱們三曲的部曲。”

曹豐應諾。

劉昱端起碗,喝了口湯水,說道:“籌糧此令,咱們說完了,底下來,說一說操練此令!”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