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許是劉備抑揚頓挫的語氣和激昂向上的言辭讓人激動莫名,話音一落,眾人紛紛大聲稱讚,點頭叫好,面露激動之色,顯然是非常認同劉備所說的話語。

他們,古文經學派,才是孔門真正的傳承者,才是聖人衣缽的真正傳承者!

今文學派,土雞瓦狗罷了!

時代走到如今,今文經學派已經不再符合時代的潮流,已經不再是可以引領大漢繼續往前走的學派,而可以引領大漢繼續往前走的,是吾輩古文經學派!

他們振奮了。

這對於參與集會的大部分人來說,是開天闢地第一次感受到自己歸屬於古文經學派這個大團體的感覺。

這種有所歸屬的感覺,十分特殊。

一群莫名激動的人中間,盧植依舊保持著冷靜,他微笑著看向劉備。

“玄德,你說的都很對,但是你需要知道,這個機會不是王莽或者光武皇帝給我們的,而是宦官,若是把握住這個機會,你覺得今文學派的人會怎麼做,會怎麼說?”

莫名激動的人群瞬間冷卻,再次齊刷刷看向劉備,似乎正在期待他有什麼精妙之言。

然而劉備只是笑了笑。

“老師,事到如今,早已不是當年的狀況了,當年就算是王莽和光武帝相幫,吾輩也是少數,而現在,吾輩是多數,放眼大漢,研習古文經學者才是多數,研習今文經學者已是少數!

他們故步自封,僵化而不自知,越發封閉學派,以至於從者日少,而吾輩廣開學派之門,廣納天下豪傑,如此,吾輩早已佔盡上風,所缺者,無非就是一個承認,一個機會。

他們若是認為吾輩是與宦官同流合汙,那麼,就等於開罪了天下大多數的士人,他們本就封閉,不得人心,若是再一口氣得罪整個古文學派,他們只會自尋死路!”

盧植捏著鬍鬚,露出了笑容,緩緩點頭。

現在,他可以確定,劉備是合格的他的衣缽傳人了。

劉備看得很清楚,顯然,當前社會上研習古文經學的人才是多數派,研習今文經學的因為他們自身的封閉,成了徹底的少數派。

你一個少數派要把多數派汙名化?

多數派的怒火,你能承擔多少啊?

這個道理,想必就算是那群思維僵化的政客們也是可以明白的。

所以,他們才那麼著急的想要拉攏古文經學派的人,讓他們不要接受宦官的條件。

可是事到如今,古文經學派想要奮起、取而代之的心,難道還能遏制嗎?

值此新舊交替激烈爭鬥之際,怎麼著也要有人站出來,給這場隱隱將要爆發的全面鬥爭添一把火,讓這場鬥爭徹底的炸裂開來。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炸出一個全新的未來。

於是劉備站了出來,堅定了古文經學派的信念,點燃了古文學派手裡掌握的炸彈的引線。

當然,就算劉備不說,古文經師的領袖們心裡也清楚。

漢帝不可能接受今文學派為他打造的禮學體系,漢帝不可能接受自己成為一個最高等級的“士”而不是超脫一切的皇帝。

今文學派的禮終究不是皇帝的禮,且至今不打算變通,或者說,他們也失去了變通的能力。

但是古文學派不一樣,古文學派有著靈活的學術底線和政治底線,如果統治者需要,古文學派可以進行相對靈活的調整,把學派宗旨調整為統治者所需要的。

他們的身段足夠柔軟。

反正西漢末年的第一代古文經師們就是這樣對抗今文學派的,所以我們繼續無恥一點也算得上是告慰先人。

古文經學派空前的統一了他們的想法,拒絕了今文經學派的拉攏和某些毫無意義的承諾。

同時,古文經學派也在精神上第一次展露出了古文經學派的烙印,自新莽王朝覆滅以來,展露出了集體意識。

古文經學派這個鬆散而龐大的虛無概念體從此時此刻開始,漸漸凝聚成了一個實體,一個切實的存在。

而在劉備看來,這次集會,更像是宣佈了一個原始黨派的誕生。

是的。

一個原始但卻擁有明確的共同利益的黨派。

盧植等人還共同寫信給此時尚且遠在青州的鄭玄,讓鄭玄務必要接受皇帝的徵召來雒陽做官,他們需要他。

值此古文經學派空前團結的時刻,古文經學派需要一個能夠服眾的掌門人,需要一個可以號召他們帶領他們發起衝鋒的領導者。

而主修古文經學的經神鄭玄,就是這個人。

這封信送出去之後,被提拔的古文經學派計程車人們紛紛接受了朝廷的免費任命,免費上任去了。

而隨著隨著被提拔的古文經學派士人的集體上任,古文經學派和今文經學派那微妙的政治平衡被徹底打破了。

在朝廷刻意為之的手段操作之下,古文經學派和今文經學派之間的界限前所未有的清晰的出現在了士人們眼中。

一切溫情脈脈的面紗都被揭開了,血淋淋的事實擺在了士人們眼前,告訴他們,今古文之爭還沒有結束。

形式上的結束並不是真正的結束,皇權一旦出手,國家最高層的理論指導禁區一旦鬆動,就是牽一髮而動全身之時。

“戰爭”開始了。

今文經學派計程車人們終於不能接受這個讓他們感到憤怒的現狀,他們大規模向皇帝劉宏上表,要求改變這一現狀,要求一視同仁,既然解除黨錮之策,就應該解除到底。

從來只有我們才能享受特權,古文學派怎麼敢享受我們都得不到的特權?

而古文經學派士人雖然沒有公開表態,但是任職方面卻沒有絲毫的滯後,很快就紛紛任職,開始掌握權力、辦理公務。

他們越是不說話,今文經學派士人就越是抓狂,越是驚恐。

他們非常擔心這是皇帝要全面扶持古文經學派、改變東漢帝國國家指導理論的預兆。

一旦古文經學派被扶了起來,以他們當前在民間的巨大體量,很有可能總爆發,把今文經學派的利益吃的一乾二淨。

這太可怕了。

事關整個派別士族共同的利益,既得利益者們急了。

他們急了,他們真的急了!

今文經學派所構成的頂級士族和一流士族的掌門人們終於不能繼續這樣坐觀成敗了。

一些居住在雒陽的大家族進行了緊急會晤,這些高門士族聚在一起進行商討,對於當前情況進行了一波意見交換,分享一下大家的看法。

最後總結一下,他們得出了幾個比較重要的結論。

第一,宦官一定在這件事情當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對於這件事情,宦官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第二,一定有古文經學派的人和宦官合作,並且把士人內部的矛盾捅給宦官知道,讓宦官和皇帝掌握了分裂士人的正確密碼。

第三,古文經學派長期被壓制的憤恨使得他們不可能拒絕皇帝和宦官給出的誘惑,未來的政治局面,對今文經學派極度不友好。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