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9章 老部下們都回來了

劉惠離開之後,劉備靠在了軟墊上閉著眼睛,讓自己稍微休息了一下。

日南郡,是西漢,也是東漢帝國南部的疆界。

西漢的伏波將軍路博德南征百越,置日南郡,後面東漢的伏波將軍馬援徵交趾,平定當地二徵起義,接著立銅柱於日南郡象林縣,寓意【為漢之極界也】。

但是因為山高皇帝遠,加之交通閉塞,漢帝國對日南郡、九真郡等地的統治力量相對薄弱,當地土著的力量也沒有那麼弱小。

加上漢人和當地土著文化習俗衝突,以及官府的粗暴政策,當地土著常常成群結隊反抗官府的統治,每隔幾年就要來那麼一兩次叛亂。

這個時代的漢人對日南郡九真郡之地的土著是沒有正面評價的。

後來吳國的著名儒學家薛綜少年時曾在交州避難,他就評價日南郡【山川長遠,習俗不齊,言語同異,重譯乃通,民如禽獸,長幼無別,椎結徒跣,貫頭左衽,長吏之設,雖有若無……日南郡男女倮體,不以為羞,由此言之,可謂蟲豸】。

從此描述來看,日南郡在當時可謂瘴癘之鄉、蠻荒之地,當地土著也被鄙為蟲豸。

這個稱呼,是劉備用來稱呼敵人的,而日南郡的土著也被如此稱呼,可見漢人對這些人的鄙夷。

但是對於漢帝國來說,日南郡又是不應該失去的一塊寶地。

日南郡當地出產名珠、香藥、象牙、犀角、玳冒、珊瑚、琉璃、鸚鵡、翡翠、孔雀等各種熱帶特產,堪稱帝國皇室貴族的奢侈品供應地。

更重要的是,這裡從西漢開始還是漢朝對外貿易重鎮,這些熱帶特產自然也有很大一部分是來自海上絲綢之路,直達日南郡的海上貿易路線,就是後來大名鼎鼎的廣州通海夷道的前身。

東漢後期中央政府對西域的控制力不如西漢,以致三通三絕,在陸上絲綢之路相對不穩定的情況下,海上絲綢之路的作用就更加凸顯。

而且這一時期航海技術不夠發達,海上辨認方位的技術不夠,能夠抗衡風浪的尖底海船也沒有出現,大船往往都是平底,一旦遇到大的風浪極易側翻。

所以當時的船隻一般都是靠著海岸行駛,不容易失去方位,也不容易被風浪傾覆,於是日南郡這個漢帝國的最南端自然而然成為了貿易往來的窗口地區。

從東南亞、印度乃至於羅馬帝國而來的商人、交流使者往往會順著海岸線一路抵達日南郡,再從日南郡登陸,順著官道一路北上,一邊做生意交流,一邊前往帝國核心關中地區,達成各種各樣的目的。

不單單是日南郡,還有合浦郡的合浦縣和徐聞縣,南海郡的番禺縣,那都是漢帝國南部重要的對外交易視窗,一些漢人商貿團隊也會從這裡出發抵達日南郡,在日南郡和外國商人貿易。

可以說雖然是蠻荒之地吧,基礎建設不怎麼樣,但是當地的商業貿易還真的比較繁盛。

不過帝國統治核心的中原士人受限於交通和刻板印象,對此瞭解甚少,雙方沒什麼交流和來往,也不是很重視這一塊的商業貿易,對此往往不加關注,看不到重大的利益所在。

而交州地區的官僚們也不願意這份利益被中央插手,所以自己關起門來搞東搞西,除非是外國的正式使臣,他們才會放行北上,如果是外商,那就慘了。

當地官吏往往貪汙腐化,大肆收割前來日南郡貿易的外國商人,問他們要超過三成以上的利好,否則就要對他們施以壓迫,因此“諸國患之”。

當然,日南郡本地的百姓也飽受這些貪官盤剝,漢夷、官民矛盾比較突出,負面狀態加成疊滿,日南郡要是能穩定就出了鬼了。

此前,劉備對交州是沒什麼興趣的,他管不到交州,但是伴隨著他的登基和對外進取政策的逐步確立,他認為,交州將成為他必須要控制起來的一塊地區。

尤其是交州地區的對外貿易,更是他必須要控制起來的關鍵所在。

事情吩咐下去之後,貞觀元年的年節也就到了,這一次的年節,比起節日屬性,政治屬性要更加濃厚一些。

往年,只要不在戰場上,劉備都會召集部下們搞個宴會,自己做點好吃的給部下們吃,以此交流感情,要是在戰場上那就沒辦法了。

但是今年不同。

今天是他登基稱帝之後的第一次年節,也因為各種制度的推行,很多老部下都在外地做官,沒能回來參加他的登基典禮,所以這一次年節反倒更像是一次正兒八經的登基典禮。

他要為那些跟了他很久的老部下們舉行一次登基典禮,把一切都搞得熱熱鬧鬧的,讓漢帝國在喜慶和歡樂之中迎來貞觀元年,迎來大漢第三帝國的到來。

關羽、張飛、牽招、簡雍、荀攸、程昱、賈詡等核心老部下們,在之前的事件當中都有穩定地方、不讓地方作亂的重要職責,所以他們都沒有時間來參加劉備的登基典禮。

這一次他們藉著回京述職的理由前來雒陽,主要也是為了和劉備見個面,恭賀劉備登基稱帝,並且說說長久以來積累的情緒。

在地方上辦好離開之後的事件安排之後,這些地方上的老部下們就相繼啟程了,距離雒陽比較近的出發點晚一些,距離雒陽比較遠的那就出發的早一點。

比如關羽,十二月上旬就從荊州出發了,一路北上,置辦了一些荊州、揚州當地的土特產。

關羽知道劉備不喜歡奢侈的東西,但是劉備喜歡吃東西,所以就選了一些荊州和揚州當地的農產品,還帶了幾個荊州和揚州本地有名的廚子,讓他們去雒陽給劉備做菜吃。

荊州和揚州雖然經濟文化不如中原地區,但是也有一些地方特色的東西,他們做水產品很有一手,做一些山珍野味也很有一手,關羽吃過,覺得味道很不錯於是決定分享給劉備。

他知道這樣搞,劉備一定高興。

當然了,這樣想的人也不止關羽一個,靠劉備比較近的人都知道劉備不喜歡奢侈的東西,而且因為不想讓底下人亂來的原因,劉備從來不對外洩露自己的喜好。

就算是最親近的部下們,也只知道劉備是個資深老饕,之所以給外界的印象是生活簡樸的人,是因為他對於當下漢帝國的傳統美食都不感興趣,他會自己搞東西吃。

很早以前,劉備的飲食習慣就和大家夥兒略有不同。

比如喜歡吃稻米飯,還自己折騰出來油炸食品之類的東西,顯然是個吃貨,但又不是傳統吃貨,喜歡新鮮玩意兒。

部下們於是不約而同的都從本地找尋做才最好吃的廚子帶到雒陽,讓劉備體會一下他從未體驗過的船新感受。

對於部下們的心意,劉備是很願意接受的,也很高興,不過那些所謂的地方牛逼的大廚們帶來的特色手藝,以及他們做出來的特色美食,就未必符合劉備的口味了。

關羽帶來的廚子搞出來的魚鮮湯還有點意思,香濃的湯汁,劉備還是挺喜歡的。

劉成和荀攸從川蜀之地弄來的會做當地特色菜式的廚子也做得一手好燉菜,一鍋燉,味道也。

不過賈詡從徐州弄來的那個善於做魚膾的廚子就有點尷尬了,那家夥居然是用黃河裡的魚做的魚膾。

雖然說他把魚刺都給去掉了,而且賈詡也誇讚他一手去魚刺的功夫世間罕見,調製出來的秘製醬汁美味無比,新鮮的魚膾吃一口唇齒留香。

“在當地,想要吃他做的魚膾,至少要提前半個月去吩咐才能吃到,這一次臣將他帶來雒陽,徐州當地也不知道要有多少人對他魂牽夢繞了,哈哈哈哈!”

賈詡還很驕傲的樣子,對劉備說徐州當地有名豪族陳氏就特別欣賞這個廚子,陳氏子陳登在賈詡手下辦事,對這個廚子特別推崇,每隔幾天就要吃他做的魚膾。

這個廚子也是陳登推薦給賈詡的,絕對是一片討好之心。

這一點劉備是相信的,但是對於這個生魚膾,劉備感覺自己實在是無福消受。

為了面上好看,他象徵性的吃了一塊意思意思。

的確,口感挺鮮亮,不知道用了什麼辦法,或許是醬汁的原因,河魚的腥味也被掩蓋得很好,但是這東西劉備實在是吃不慣。

為了不挫傷賈詡的面子,劉備選擇宴會之後私下裡告訴賈詡,千萬別再吃這東西了,這東西裡頭有蟲,能在人體內繁殖生長,吃多了,容易嘎。

賈詡對此大驚失色,說這魚膾在當地是非常著名的美食,豪奢之家對此趨之若鶩,從沒聽說過有誰吃出毛病來,這要是能吃出毛病,那這個廚子豈不是殺人兇手?

“海魚還好,河魚不行,徐州靠海,人們吃的未必都是河魚,所以不一定都有事,但是如果盯著河魚吃,早晚出事,文和,你吃點海魚沒事,其他的東西還是弄熟了吃,千萬別吃生的。”

賈詡對此原本有些疑惑,但一想這話是劉備說的,頓時深信不疑,於是決定再也不吃這生魚膾了。

除了這個小插曲之外,牽招從草原上帶來的那幾個善於做奶製品和烤肉的鮮卑大廚也讓劉備相當難繃。

那個腥啊。

劉備自忖作為一個幽州人,年輕那會兒也沒少吃原生態烤羊肉,那對腥氣的接受力度還是挺強的,甚至還挺喜歡羊肉那股子羶氣的。

奈何這一次,估計是好的吃多了,給這過於原生態的烤羊肉和奶製品搞得有點繃不住。

別說劉備了,關羽,張飛,還有賈詡程昱他們,每個人吃了之後都是一臉想吐但是要給牽招面子而不敢吐的樣子,特別滑稽。

更關鍵的是,牽招這小子居然吃的來了個香。

劉備好不容易咽下去一塊乳酪,強忍著yue的衝動,看著牽招一臉享受的模樣。

“子經,好吃嗎?”

“好吃,真好吃。”

牽招笑呵呵的說道:“一開始還有點吃不慣,不過越吃越香越吃越香,到現在不吃都有點不習慣了,哈哈哈哈!要說這些鮮卑人,打仗不怎麼樣,弄吃的實在是有一手。”

看著牽招大口大口炫乳酪的樣子,坐他旁邊的關羽都忍不住把座位往邊上挪了挪,好像不是很想和這個傢伙有太多的交集。

這傢伙,鎮守幽州還沒多久,怎麼整個人就那麼快一身胡風了?

不過總體來說,大家吃得還是很愉快的,一群老兄弟吃吃喝喝,然後一起恭賀劉備做了皇帝。

終於再也沒有人可以阻擋劉備想要辦成的事情了。

而他們也可以放手辦事,再也不用擔心朝野上下會有什麼奇怪的言論讓他們猝不及防了。

現在,還有誰敢說劉備的閒話?

宴會上,大家吃吃喝喝玩玩樂樂,極盡歡欣之能事。

宴會之後,劉備留下了關羽、張飛、簡雍和牽招四人,在自己最喜歡的小亭子裡面邀請他們喝酒聊天,共同回憶了一下當年大家所經歷的一些有趣或者驚險的事情。

他們四人是劉備最早的班底,是最早和劉備混在一起打“江山”的老人,他們之間的情感和其他部下是略有不同的。

大家一邊喝酒一邊回憶,回憶著回憶著,就回憶起了很多有趣的事情。

比如簡雍就嘲笑起了當年第一次跟著劉備上場幹架的關羽和張飛。

他們兩個自持身強力壯,跟著劉備幹仗的時候突出了佇列,想要展現勇武,結果幹翻對方幾個人之後就被更多的人圍起來拳打腳踢棒子敲,還是劉備揮著棒子把被打成豬頭三的兩個人救了出來。

當時簡雍也在佇列裡跟著劉備幹仗,全程目睹了關羽和張飛被打成豬頭三的場面。

他是專門負責偷襲的,劉備給幹仗的小弟們分配了很多細緻的任務,誰負責正面硬抗,誰負責迂迴包抄,誰負責搞偷襲,那都有明確的分工,所以幹起仗來勝率很高。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大家都服從劉備的指揮就這兩個傢伙想表現自己,結果成了全團隊最大的現眼包,被嘲笑了好多天,幾乎在團隊內社死。

“當年你們兩個自以為兇悍,衝上去就要一打十,結果被打的,躺床上三天都起不來!哈哈哈哈哈!現在我想起來還覺得好笑!”

簡雍喝了點酒,毫不留情面的嘲笑著關羽和張飛,給這兩人嘲笑的臉色一陣紅一陣黑。

張飛氣不過,指著簡雍就罵。

“老簡!你也別笑我!就和城東頭李長刀幹仗那一次,你小子帶人偷襲,結果給人家包圍了,被揍的鼻青臉腫,是誰帶人衝過去救你的?是我!你還好意思笑我?”

關羽也瞪著眼睛看著簡雍。

“憲和,你還真別說我們,我們第一次幹仗沒經驗,你是老人了,你不是吹噓你是最早跟著大兄幹仗的人嗎?怎麼我記得你這老小子是躺床上起不來次數最多的?”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