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9章 你是老張,還是張讓?

這樣的淘汰制度的執行,對普通出身的官員沒什麼影響。

他們本就是卷王出身,且也沒什麼家族利益,顧好自己就可以,其他的不重要,正是所謂光腳的不怕穿鞋的。

但是對於家族出身的官員來說,很多特殊渠道進入官場的家族官員根本談不上能力。

他們打嘴炮很熘,但是真的上手辦事,沒有人幫忙根本辦不了。

新制度一旦確定執行,這些人就會面臨嚴峻的考驗,御史臺的那些牲口絕對不是在開玩笑,劉備讓他們咬人,他們真的會咬人。

之前在幷州和幽州,就有不少當地官員被咬了下去,被雒陽朝廷換上了一批新的比較可靠的官吏。

這一波在中原四州,又有不少官員被咬了下去,已經在一定程度上損傷了地方性大家族的利益。

一個大家族很容易出現人才,但是也很可能出現庸才和飯桶,過去,人才、庸才和飯桶都能當官,現在,人才和運氣好的庸才能當官,飯桶就無法當官了。

而就具體數量來說,庸才和飯桶的數量遠超人才的數量,一旦後面兩個群體的官位不穩當了,對高門大族來說,他們的政治利益會受到很大的影響。

所以這一波,古文學派內部和宦官集團都有很大的阻力,不想讓劉備透過這個政策。

古文學派是在會議上公開和劉備說的這個事情,說他們不支援,認為這個制度可能只適用於涼州,在其他地方是否適用還不好說,貿然推行可能會帶來的一些意想不到的麻煩。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鄭泰和賈喜為代表的古文學派老學究們對此是強烈的不支援。

“玄德,這件事情上你就欠了考慮了,凡事不能總按照你說的做,而且有很多人都是為大漢立下功勞的,如果全都用你這個法子,一個為大漢立下過功勞的人被罷官了,那天下人豈不會為此寒心?”

“玄德,你有好的想法是很好的,我們也很願意支援,但是你總要和我們商量一下,別總是突然的就拿出來一個政令讓我們知道,這樣我們也不好提前和你商量不是嗎?”

“玄德,有些事情我們可以支援你,但是有些事情,你還是三思而後行比較好,涉及到官員和官職的事情,我認為你多少還是應該冷靜一些,多做考慮才是。”

古文學派內部對這件事情也是矛盾重重,顧慮重重,以鄭泰等人為首的保守勢力在這件事情上持消極態度,認為引入這個淘汰機制會極大的損傷他們的利益。

畢竟他們幫助劉備打敗今文學派所為的就是成為今文學派,甭管劉備之前說的多麼危言聳聽,事到臨頭,他們最在意的還是自己的地位和利益。

以及家族的利益。

他們和家族一起做了那麼多,付出了那麼多,等待了那麼多,所需要的就是一些穩定的持久的政治利益,比如雒陽朝廷內某個職位的掌控權,或者某個州某個郡國的郡太守、國相的掌控權。

和劉備對雒陽以西地區的絕對掌控權一樣,他們也想要這樣的絕對掌控權。

他們想要的是實實在在的東西,是可以讓子孫後代和家族獲利的事情,他們想要一起把這些權力給瓜分掉,讓他們的家族長久的把持這些要害的職位,以獲得長久的利益和尊榮。

成為更加強大的今文學派。

而不是在全新的淘汰機制下和那群沒能在今古文之爭中幫上忙的傢伙一起內卷——他們就是為了不想內卷才奮戰的,而現在劉備卻要引入新的內卷機制?

這讓他們情何以堪。

今文學派在的時候我卷,今文學派沒了我還卷,那我不是白白打了今古文之爭這一仗了嗎?

不答應!

而宦官集團方面,他們不敢和劉備正面對抗,所以請和劉備關係接近的張讓出面,與劉備協商這個事情,說他們這一派系的人在政治能力上實在沒有那麼優秀,但也是有原因的。

鴻都門學培養不出來幾個優秀的人,真正優秀的人也不願意和他們玩,他們只能靠一群中人來維繫他們的利益,看在那麼多年合作的份上,宦官集團希望和劉備達成私下裡的合作。

他們知道很難阻止劉備,但是政策推行之後,他們願意用一些經濟上的利益交換政治利益,希望劉備可以答應。

可以說這一波和之前限奴令的頒佈不同了,劉備雖然沒有明確對大家下刀子,還是扛著政治正確的大旗,可是所作所為已經有點擦邊的意思了,這引起了古文學派和宦官集團的一致警惕。

他們開始警惕,開始擔憂劉備會不會做什麼損害他們利益的事情,而對於這種警惕,劉備是有所預料的,所以並不覺得奇怪。

劉備認為比起古文學派的明面反對,宦官集團這種暗中反對也是試探的一種,而對於這種試探,劉備很不喜歡。

他殺了那幾個大宦官之後,宦官集團算是被他壓服了,但是當核心利益受到威脅的時候,再怎麼畏懼劉備,他們還是要站出來表明自己的態度。

如果劉備要他們死,他們絕不會坐以待斃。

他們就是要讓劉備明白這個道理。

所以張讓的意思就很明確。

“你要是真的推動了這個政策,還要嚴格執行,那對於宦官來說,就是很大的威脅,他們請求你,不要這樣做,或者對他們網開一面,他們可以用你想要的東西來交換,只要他們給得起。”

劉備打量著張讓,打量了一會兒,然後笑了笑。

“你這話是站在老張的立場上和我說,還是站在中常侍張讓的立場上和我說?”

“嗯?”

張讓愣了一下,隨後便意識到了劉備這話裡的意思。

劉備需要確定的是,當前,張讓是站在他的朋友的立場上和他交流這個事情,還是站在宦官的立場上和他交涉這個事情。

這可能會決定劉備對他的態度,以及具體的要價。

這個問題讓張讓非常的謹慎,他之前以一個宦官的身份考慮問題,感覺劉備可能要做一些可怕的事情,本能的有些擔憂。

但是劉備現在的一番話讓他意識到可能自己思考問題的角度有點問題。

如果不以一個宦官的身份考慮問題,而是單純的以劉備的盟友來考慮這個問題,或許會更加有意義一點。

劉備需要的並不是宦官,而是……朋友。

他思來想去,得出了一個結論。

“我是站在老張的立場上和你說這話的。”

於是劉備點了點頭。

“既然如此,對老張的話,我的回答就是你最好別參與到這個事情裡面,跳出來,什麼都別做,或者說儘可能的勸說一些你看得順眼的人不要和我作對,對其他人,你就別管了。”

劉備笑眯眯的走上前,拍了拍張讓的肩膀:“老張,送你一句話,用在這裡非常合適,放棄助人情節,尊重他人命運。”

——————

PS:月末最後一天,求月票咯~~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