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4章 大將軍府內的六部

這段時間,是整個雒陽朝廷狂飆突進的一段時間。

每個人都在辦事,除了辦事,他們什麼都不做了,睜開眼睛就是上班,閉上眼睛就是睡覺,連爭權奪利都沒有時間。

當然,也不是沒有閒著的人,比如四輔臣的其餘三位,還有閥閱家族的那些大老們。

董重還是一如既往的當縮頭烏龜,像死了一樣對外界沒有任何反應。

張讓和蹇碩對於這個局面倒是感慨不已,感慨於劉備以身作則的超強工作能力和帶動人們發生改變的人格魅力。

大漢真的變了,變了好多好多,變得他們都快認不出來了——因為士人們都被劉備拉去九九六加班奮鬥了,一時間居然沒有幾個人有閒心思繼續和宦官們搞爭鬥了。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他們都在辦事,都在緊張的奔跑著、揮灑著汗水,而隨著他們的變化,漢帝國從雒陽開始,也切實的發生了變化。

最明顯的,便是一個又一個農莊聚居點的建立,是一卷又一卷新戶籍人口的登記工作的完成和累積,是一戶又一戶人口的安居樂業。

六月底,劉備召集全體官員聯席會議,把堆滿了一整個倉庫的新人口戶籍冊展示給他們看,告訴他們,這就是他們的辛苦工作的成果。

三年以後,僅僅是田賦和算賦,這些戶籍冊上的人口就將為大漢帶來上億錢的實實在在的稅收。

而這筆稅收又能養很多士兵,建設很多城池和基礎設施,修繕很多道路和橋樑,能把整個河南尹地區的基礎建設翻修一遍。

大家吐槽的破爛道路、危險橋樑、破舊城池和房屋,都將得到全面的翻新,大漢將煥然一新。

這一切都是建立在雒陽朝廷全面轉向的基礎之上,建立在他們的辛勤工作之上,這讓他們意識到,他們的辛勤工作,是真的可以帶動整個漢帝國的變化的。

這一點,已經成為了官員們的共識,而他們也幾乎是第一次意識到正兒八經的辦事而不去想別的什麼東西是一件多麼愉快且輕鬆的事情。

正兒八經的辦事,是真的比勾心鬥角爭權奪利輕鬆多了。

這是劉備帶給他們、帶給漢帝國的重大變化,是無論如何都無法忽視的重大變化,他一掃漢帝國數十年來的政治弊端,讓一個朝廷迴歸到了它最本源的工作事務上,並且做出了成績。

所以,毫無疑問的,所有人都意識到,劉備是這一體系當中的那個最為重要的存在。

但是劉備自己是清楚的,朝廷其實還是那個朝廷,並不可能這麼快就發生實質性的改變,或者說永遠也不會發生實質性的改變。

只不過透過劉備的主掌和其他勢力的配合,劉備以天降勐男的姿態,一個人帶動了一群人,在這一特殊時間段內,讓這個朝廷變得和過去不一樣了。

但是事情也就那麼多,就算是堆積起來的事情也就那麼多,以當前的速度和狀態,甚至都不用一年時間,該處理的就都能處理掉了。

說到底,現在是漢帝國時代,是古典時代,交通和生產力限制之下,每天產生的事情其實並沒有那麼多。

一如劉備的行政團隊在涼州歷練出來之後,很快就超出了涼州發展天花板,從忙的要死到閒的無所事事,該做的事情其實也就那麼多。

客觀的發展規律擺在那兒,以年為發展單位的時代,劉備卻以天作為辦事效率的單位,對官僚們大加鞭撻,一直下去,二者遲早會發生衝突。

總不能沒有問題還要創造問題吧?

當然了,一整個漢帝國的事務遠遠超過涼州範圍內的事務,但是以當前劉備舉著鞭子逼迫大家的速度來看,也不用很久,這個朝廷的行政效率也就要超出漢帝國的發展天花板了。

一旦超出,很多情況就又和當下完全不同了。

所以劉備覺得自己要提前為漢帝國思考後路了,總不能就那麼順著走下去,總要走點別的路試試,這是他作為大將軍、實質統治者的責任。

就當前來看,漢帝國的實質執行已經是處在大將軍府的統轄之下了。

因為成年天子的缺位,劉備在實質上以大將軍、首席輔政大臣的身份取而代之,在太皇太后董氏的支援下,實質上掌控了皇權,成為了另類的霍光。

大將軍府在這一階段成為了漢帝國實質上的最高決策機構,所有朝廷部門都不是對皇帝負責,而是對大將軍府負責,和大將軍府對接。

而在這一階段,劉備也把大將軍府做了一番機構革新,使大將軍府能夠承擔起漢帝國的各項中樞事務。

簡而言之,劉備在大將軍府內採用了六部制,革新了原先的所有機構——因為實際上的很多權力都掌握在他的手裡,且大將軍府完全屬於他自己,他這樣做是完全行得通的。

首先是最重要的財政權力。

原先,財政權力實際上是劉備和董重分領的,劉備掌控了少府,董重控制大司農,一個掌控皇帝私人財政,一個掌控名義上的國家財政。

不過在實際執行中,甄儼控制的少府明顯能幹的多,而董重那邊安排的大司農則在財政事務上非常拉跨,以至於需要從少府借調一些財政人員前往幫手,以應對日常財政事務。

劉備當然也不客氣,尤其在董重流露出對劉備的戒備和不滿之後,劉備就更不客氣了,指示甄儼滲透大司農府,用少府的人掌控大司農府的重要職位,架空大司農。

因為董重麾下的那些廢物們過於無能,甄儼都沒費多少功夫,花了幾個月的時間就基本上把董重安排的大司農給架空了,掌控了大司農的實際職權。

到董重自閉的時候,劉備已經實質上控制了大司農府,由此將少府和大司農的權柄一起掌控,控制了漢帝國的全部財政權。

皇帝私人的財政和國家的財政,自此全部掌握在了劉備手裡。

因此,劉備在大將軍府內設戶部,以戶部專門和負責朝廷民政和財政事務的部門對接辦事,然後處理這些事情,最後把處理結果和大事彙總到劉備這邊,由劉備做最終的決策。

朝廷收入多少錢,花多少錢,官員的俸祿支出,朝廷的辦事支出等等一切的權力,實質上全都掌握在了劉備的手裡。

而透過戶部,劉備還能掌控國家的民政事務,正大光明的將集體農莊作為基本國策推行到縣以下的地區,並利用縣府直接管理集體農莊事務,以增加東漢帝國的基層動員力。

東漢的基層動員能力是真的挺差勁的,自己親自掌控了雒陽朝廷之後,劉備才意識到這是西漢可以執行兵役制度的基礎,也是東漢轉用募兵制度的原因。

一個政府的權力有多大,取決於它對基層的掌控能力,權力不是自上而下的,而是自下而上的。

所以何進最初當大將軍的時候任人搓扁搓圓,是宦官走狗,直到五六年後才逐漸起了威勢,能夠反過來壓制宦官。

因為他的權力最初是別人給的,而不是他自己爭取來的,別人給又能給多少呢?

自己沒有底層基礎,就是跪著要飯的,有了底層基礎,才能站著把錢給掙了,一如當前的劉備。

除了財政權之外,最重要的兵權不管名義上還是實際上都掌握在劉備的手裡,他這個大將軍本來就能掌握全國軍事,所以在大將軍府內建制軍部是理所當然的。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