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7章 糟糕的幷州

不得不說,此時此刻的幷州問題已經相當嚴重了。

董卓這權力慾望那麼強的一人卻不想當並州牧,情願去當徐州刺史,那也不是沒有原因的。

幷州一直以來都是漢帝國的戍邊區,地廣人稀,一個字,窮。

東漢初年,匈奴內部為爭王位發生動亂,再次分裂成南北二部,南匈奴依附東漢稱臣,被光武帝安置在河套地區,南匈奴王庭就設在西河郡的美稷,又置使匈奴中郎將率兵保護其安全。

與此同時,內附的烏桓則被安置在幽、並二州,置護烏桓校尉,幽州且不論,幷州的雁門、太原、朔方三郡都屬於烏桓人的活動區域。

劉秀希望的是這些內附的遊牧民族能為大漢戍守邊疆,從而減輕漢帝國的財政負擔,一開始,這確實是有效果的。

但隨著時間的推移,以及東漢政府本身的不當人政策,南匈奴和烏桓對朝廷的頻繁徵召和壓榨越發不滿。

當這種不滿積累到一個峰值之後,他們就開始反叛了,連同境外不曾臣服的鮮卑人、羌人,一起鬧事,一起打仗,不斷蠶食幷州的土地。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東漢政府自漢羌戰爭爆發以後,幾乎全部的金錢和精力都砸在了涼州,根本沒有多少精力能顧及到幽州、幷州。

尤其是窮得蕩氣迴腸的幷州北部,在朝廷眼裡基本上沒有價值,只是賠錢貨——當時的朝廷連整個涼州都想放棄,更別說已經有大量胡人活動的幷州了。

於是到了劉宏當皇帝的時候,幷州的情況進一步惡化,定襄、雲中、五原、朔方、上郡五郡,已經在實質上脫離了東漢政府的把控,只是在名義上保留統治。

河東危機之前,連西河郡的一部分都被侵蝕了,實質上不再是漢帝國的領土。

所以說是幷州刺史、並州牧,實際上能控制的,只有太原郡、上黨郡和西河郡、雁門郡的一部分,滿打滿算,三個郡。

按照原先的歷史走向,幷州因為可供掌控的部分太少,一度被曹操撤銷了幷州的建制,併入冀州,後來才由曹丕恢復了幷州建制。

但是重新恢復的幷州,在陘嶺以北的土地基本被放棄了。

而在這個被改變的世界裡,因為沒有經營的緣故,幷州的情況並沒有變得更好。

隨著張燕為首領的幷州山匪的起勢,以及他們和南匈奴的結盟,幷州的反朝廷勢力更強了。

河東危機爆發之後,漢軍無法戰勝叛軍聯盟,雁門郡那是別想了,連太原郡北部都被南匈奴佔據,董卓這個並州牧的活動範圍實在是小的有點可憐,只有兩個郡多一點點。

其實真要打,董卓至少能拿下太原郡和西河郡的全部,劉備對董卓的戰鬥力還是有最起碼的認同的,奈何之前的情況實在不適合在幷州再起爭端,所以朝廷在幷州的政策一直都是防禦、穩妥。

但是你穩妥,不代表其他人想要穩妥,幷州境內生活的各路胡人那是想方設法的要進一步侵蝕幷州的領土,而董卓對此無可奈何。

所以也難怪人家不願意做這個勞什子的並州牧。

只是現在情況不同了。

隨著朝廷和天下局勢的逐漸穩定,劉備主導的四輔臣體制也漸漸穩定下來,第一波改革已經在勐烈的進行之中,而為了獲取更多的功勳以建立更強大威望的目標,劉備自然而然把目光投向了幷州。

就算是從實際上的角度來說,恢復幷州全境,對於三河地區的保護也是很有必要的。

否則就當前這個情況,雒陽以北的防禦幾乎全靠河東郡,只要敵人打穿缺少防禦支點的河東郡,就能兵臨黃河,威脅雒陽,這對雒陽的軍事安全是非常不利的。

不客氣地說,劉宏時期的東漢帝國就像是失去了燕雲十六州的北宋帝國,在軍事態勢和地緣政治上處在不利的地位,只不過現階段的草原勢力還遠遠不能和宋帝國時期的遼、金相提並論就是了。

所以恢復幷州,從任何角度來看都是很有必要的。

劉備提出了這個計劃,以當前朝廷抄家滅族搞度田所獲取的大量錢貨為底氣,自然可以發動一場乾脆徹底的幷州光復戰爭。

不過這場戰爭不能一口氣展開,而要循序漸進。

這一次,劉備面對的敵人有很多,有張燕主導的幷州山匪,有於扶羅主導的南匈奴部族,有中部鮮卑一部,還有一批居住在幷州的烏桓人。

敵人的總人口數不少,根據估計,不下百萬,其可戰之兵不下十萬,想要消滅他們,恢復朝廷對幷州的統治,難度很大。

而且對付這些敵人,總要有個先後次序,不能一口氣把他們全都當作敵人一起開戰,那就需要劉備再一次重新上陣、把雒陽中央漢軍全帶到幷州大打出手。

那影響就太大了。

而且從名義上來說,幷州山匪現在是朝廷中郎將張燕統治,算是朝廷治下的一份子,南匈奴單于於扶羅也是朝廷冊封的,名義上也歸順朝廷。

所以朝廷貿然興兵討伐他們,沒有一個合適的大義名分,是不太合適的。

就算是天子出兵,也需要一個大義名分不是?

所以劉備定下了一個先後次序。

這一次討伐,要先把目標放在上郡、朔方郡、五原郡、定襄郡和雲中郡等地,要將這裡的鮮卑人和烏桓人清理乾淨。

至於主要活動在西河郡和太原郡北部的南匈奴以及活躍在雁門郡和幽州部分地區的幷州山匪勢力則應該放在後面解決。

他們擁有朝廷的大義宣稱,只要沒有做出造反的事情,朝廷不能討伐他們,以免損害朝廷的信譽。

而且,他們也並不一定非要討伐,也可以用各種方法利用他們,使他們成為這一次幷州大作戰的“助力”。

既然享受著朝廷大義宣稱帶來的庇護,又怎麼能不為朝廷出力呢?

朝廷需要討伐賊人的時候,你們自然應該出力才是,否則,你們就是抗旨不尊,就是忘恩負義,就是背信棄義。

那我打你就有理由了。

劉備的計劃很全面。

他要調動南匈奴和幷州山匪的力量,一邊對鮮卑勢力發起進攻,一邊對烏桓勢力發起進攻,驅虎吞狼,讓他們互相征伐,朝廷可在之後坐收漁翁之利。

當然了,這幫傢伙也不是蠢貨,無論是張燕還是於扶羅,都是有腦子的人,經歷過河東危機的鬥爭,鬥爭水平應該也都不差,不可能看不出來劉備的驅虎吞狼之策。

但是這對他們來說是個正大光明的陽謀。

聽命令,那就要做出實際行動,付出傷亡和代價響應朝廷的號召,這樣,朝廷就沒有對他們動武的可能了。

不聽命令,可以保全自身的實力,但是相對應的,朝廷也能以此認為他們忘恩負義,便有了興兵討伐的藉口,開戰將沒有顧慮。

劉備的名聲和戰鬥力,這幫傢伙應該都是清楚的,到底是遵從劉備的命令,為朝廷辦事,還是不遵從劉備的命令,頑抗到底,他們自己會做出自己的選擇。

而劉備只需要等待就可以了。

關羽和牽招的軍隊抵達雒陽之後,在雒陽休整了半個月,劉備給他們換了最新的裝備,給他們好吃好喝養了半個月的精神,於十二月初讓關羽和牽招隨著滿寵一起北上。

大軍北上之後,於十二月初八抵達了太原郡。

在太原郡,滿寵和董卓做了交接。

隨後,董卓便帶著直屬於自己的五千親兵離開了太原郡,按照朝廷規劃的路線,穿過冀州、渡過黃河,取道兗州、青州的一部分,進入徐州。

董卓將在徐州展開自己的“雒陽迴歸戰”。

剩下的幷州軍隊約有兩萬多人,董卓老老實實把這些軍隊交接給了關羽和牽招,沒有做任何小動作,十二月初十就忙不迭的離開了太原郡,奔向自己的前程。

而滿寵則整頓了董卓留下來的資源,配合關羽和牽招,對董卓留下來的軍隊進行了一番整頓,也對目前幷州的一些事務做了處理。

說是幷州,其實能讓滿寵處理的也就是太原郡、上黨郡和西河郡一部分的事務,董卓還算是個有點能耐的,也對這三個郡做了一番打理,大體上沒什麼問題。

主要幷州地廣人稀,這三個郡也不是什麼人口稠密區,農業生產也好,商業貿易也好,都挺貴乏,所以並州府庫也沒什麼錢。

賬目核查之後,滿寵也確定這些賬目都沒有問題,董卓沒有貪腐,他的部下有些打秋風的行為,但是整體來說,並沒有影響到幷州的財政。

如果幷州還算是有“財政”的話。

幷州是真的窮,不是被貪窮的。

所以就目前來說,若要征戰,並州府庫能提供的軍費和資源只能佔到兩成,甚至兩成都不到,需要朝廷提供另外的八成多。

這個資料在十二月中下旬被滿寵提交給了劉備,讓劉備對即將到來的幷州大作戰有個基本的規劃。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