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8章 董卓的調職請求

新的執政團隊,新的執政氣象,需要一次乾脆徹底的展示。

除了帝國的本質無法動搖之外,大家也都認同可以用一次正兒八經的於國家有利的功績來彰顯古文學派的能力。

今文學派解決不了的事情,今文學派給大漢帶來的恥辱,我們古文學派要徹底解決,一雪前恥。

所以劉備提出的這個建議沒什麼人反對,支援的人倒是不少。

而且幷州問題確實嚴重,確實到了需要解決的時候,沒人可以忍受一支不受朝廷控制的武裝部隊能把勢力蔓延到黃河邊上、距離雒陽只有一百多公裡的地方。

巧的是,在這個比較關鍵的時刻,劉備接到了董卓的私人信件。

大意是董卓希望劉備可以幫他調回雒陽出任職位,而不是繼續留在幷州,董卓覺得幷州局勢不太穩定,自己的能力有限,怕搞不好幷州讓劉備生氣,所以希望劉備另請高明。

這個並州牧,董卓不太想做了,他更想在安全的地方做官。

看完這封信,劉備想了想,覺得董卓這邊也是有點意思,於是給他回信。

大體意思就是說想回來可以,但是需要功勞,這一波建功立業的大有人在,沒回雒陽的也大有人在,而你原先是袁氏故吏,我是希望你可以避避風頭才把你放在幷州的,現在回雒陽對你來說不是好事。

如果你實在是覺得幷州兇險待不下去了,也不是不行,我可以幫你調職,調任徐州,去做徐州刺史,解決掉徐州目前尚未解決掉的叛亂,然後靠這個功勞再給你調往雒陽,你看如何?

或者說如果你願意,可以留在幷州,朝廷正在規劃對幷州用兵征戰的事情,如果你願意,完全可以以並州牧的身份發起第一輪進攻,建功立業,不也是很好的選擇嗎?

董卓接到劉備的信件之後,做了一番考量,權衡利弊之後,很是糾結。

能在幷州立功當然好,他想答應,但是想了想公孫瓚的事情,又覺得心裡沒底。

袁氏作為曾經的靠山被他放棄掉了,劉備看上去很可靠,但好像又不是那麼完全可靠,他不敢確定萬一出了什麼事情,劉備會不會和放棄公孫瓚一樣放棄他。

當前,董卓在政治上相當的敏感,無法承受更多的政治風險。

所以董卓思來想去,還是決定放棄這個並州牧,選擇了第一條路,去徐州,做徐州刺史。

他已經不在乎什麼州牧什麼刺史了,反正主要是去徐州打仗的,打完仗直接去雒陽,孬好能撈個九卿,以後熬熬資歷,混個三公未可知,留在幷州,職級更高,危險係數也直線攀升。

眼下,還是求穩比較好。

大半輩子冒險求生存的董卓現在上了年紀,也不再追求刺激,而開始追求穩定了。

而他的這一選擇讓劉備有點意外,不過還是沒有拒絕董卓,答應了他,讓他主動上表請求調職。

建安元年十一月初,雒陽朝廷接到了並州牧董卓的調職請求,經過一番研究,雒陽朝廷——主要是劉備決定答應董卓的請求。

於是他對外宣佈,調任董卓出任徐州刺史,專門負責徐州剿賊事宜。

而原徐州牧劉焉則因為剿賊不利、不經請示更換郡國太守、國相等等罪名而直接去職。

看在漢室宗親的份上不治你的罪,但是你也別做官了,回家抱孩子去吧!

是的,這倒不是劉備沒事找事兒給劉焉穿小鞋,實在是劉焉這傢伙辦事兒不講規矩,自己露出了太多的問題,只要一抓,立刻就能處理。

從中平六年開始,劉焉就開始跟一群徐州黃巾軍打仗了,打了快兩年都沒有結果,打得徐州沒辦法安心生產,自個兒的架子還非常離譜,使得徐州很多地方官員與士族豪強都對他很不滿。

結果這傢伙打黃巾軍不行,打土豪倒是有兩手。

琅琊國、東海郡、彭城國等幾個郡國有不少豪強家族因為和他關係不好、沒有聽從他的命令,反而和他對著幹,於是被他以通敵的罪名滅族了。

第一次滅族三個家族,第二次滅族六個家族,第三次更狠,直接把彭城國十個規模不等的家族一鍋端,理由是洩露軍情、通敵。

劉備其實有點好奇這傢伙怎麼敢就這麼跳,雒陽朝廷還在,自己還在,徐州也不是益州那種交通閉塞的地方,徐州可是四戰之地。

他吃錯藥了?

後來劉備才注意到這傢伙大規模收拾徐州地方家族的時候,正是雒陽之亂和二袁作亂的時候。

那時候雒陽局勢不穩、袁紹袁術滿天下鬧事,劉焉大概是以為天下將要不穩了,要出問題了,想要一個安身立命之所來確保自己的利益,於是在徐州開始排除異己,任人唯親,不經朝廷允許就撤換了一個國相一個太守。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雖然說州牧的確有這個權力,但是你好歹也要和中央說一下,大家走個流程,給中央一點面子。

結果他完全不在乎,根本不給中央發消息。

此番劉備北伐大勝歸來,二袁之亂被平息,雒陽朝廷聲威大震,劉焉那邊開始慌了。

而此時此刻,地方勢力也不和他虛與委蛇了,全面向雒陽朝廷靠攏,很多徐州人都託關系到中央來找劉備說這個事兒。

他們走張昭、張紘的門路,請他們帶話,希望中央可以親自出手,把這個事情解決掉。

要麼換個人把黃巾軍幹掉,要麼您大將軍親自來征討黃巾軍,總而言之,請中央幫我們把劉焉這個混蛋弄走,咱們徐州實在是承受不起這個混蛋一而再再而三的折騰了。

徐州地方勢力聯起手來,給劉備送了一份相當厚重的見面禮,讓劉備無法拒絕。

劉備對劉焉是無感的,不管這傢伙怎麼辦事兒,他不熟,只要別鬧出事情來,劉備也不想針對他,奈何這傢伙搞得實在不像話,把徐州人折騰的夠嗆,以至於民怨沸騰,本身打黃巾軍還不行。

甚至這件事情在朝堂上公佈之後,有官員懷疑劉焉有不臣之心,不剿滅黃巾軍是有養寇自重的心理,所以建議雒陽朝廷問他的罪。

在朝堂上形成共識之後,劉備也就不手軟了,但是也沒把事情做絕,說看在漢室宗親的份上,把他革職,貶為庶民,問罪就暫且不要了。

天子剛剛登基不久,因為這些事情問罪宗親,難免有點讓天下人看笑話的意思,也容易讓天下人覺得漢室內部不和,這不是好事。

於是雒陽朝廷很快達成共識,把劉焉的徐州牧職位革掉,爵位啊俸祿啊也全都沒了,赤條條一個庶民回家去吧。

董卓的調職也得到了透過,董卓被允許攜帶五千本部前往徐州就任徐州刺史,並且以前將軍的身份專司剿賊,地方國相、太守需要配合董卓,不得造次。

董卓的調職允許透過之後,幷州長官的職位空缺。

這個時候,就有人開始要求朝廷委任得力人手出任幷州長官、全權負責幷州剿匪和恢復幷州的事情了。

不過這個幷州長官的職位確實是個燙手山芋。

董卓這種老軍人都搞不定,隨便換個誰過去肯定行不通,各方勢力誰也不願意接下這塊燙手山芋,最後的決定權自然而然落到了劉備手上。

劉備思考片刻,給出了自己的建議。

破格提拔大將軍長史滿寵出任幷州刺史。

又調任金城郡太守、涼州兵馬從事司從事、天威中郎將關羽駐防幷州,並擔任幷州兵馬從事司從事,讓滿寵和關羽打配合。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