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3章 世俗化的政治道路

除了核心政治理念的改動之外,關於之前慣例的其他部分,嘉德殿會議並沒有太多的改動。

比如三綱六紀的問題,嘉德殿會議做了一番討論和宣言,對於其中的一些表述做了一番微調,但是沒有觸及根本,而是承認了這一套從中央到地方、從天子到庶人的禮法制度。

還有家族制度,婚姻制度,納妾制度,嫡庶制度之類一系列關係到人們的政治、生活方方面面的內容,嘉德殿會議都予以了進一步強調和認證,而沒有進行什麼改變。

這套漢代社會實際構成、也同時深入人心的基礎理念並未被嘉德殿會議質疑,對於大部分態度較為保守的官員來說,這是讓他們感到欣慰的事情。

保守,才是大部分人的理念。

變革,是少部分人的追求。

本來一些中立派成員和外部聲音擔心劉備會藉著自己的權勢在嘉德殿會議上大規模更改漢代社會運轉的邏輯,由此造成一些社會上的動盪與不安。

但是他並沒有,除了在讖緯迷信方面提出了改變之外,大部分的情況下,劉備處處表現出了一個保守主義者的政治傾向。

這一傾向讓大部分人感到輕鬆、寬慰。

其他的層面上,最關鍵的就是嘉德殿會議並沒有質疑關於天子的一系列問題,反而是推高了天子的地位,進一步承認的天子的神聖性質,確立了天子代天的基本規則。

但是這一推高也在某種意義上使得天子本人和日常行政事務的距離越來越遠。

因為天子是天的意志體現,天然擁有至高無上的地位和權力,天是漢代政治邏輯的最頂層存在,絕對正確,絕對權威,作為它的意志體現,天子自然也不需要承擔任何責任。

當然在執行層面,也沒幾個人敢讓天子來承擔責任。

而實際上,嘉德殿會議前後,整個朝廷的政治運轉邏輯已經被劉備改為【欲登高位,需承其重】。

朝廷需要有人承擔責任,需要有人負責,掌握權力的人需要代替鬼神承擔責任,那麼反過來推論,不需要承擔責任的人,也就沒有什麼實際權力了。

這不是架空,這是“保護”。

這一決議在當時沒有什麼人覺得不對,反而覺得這是【古文學派新政】不同於今文學派舊制的體現,是未來越來越好的象徵。

今文學派模式被證明是失敗的,也犯了眾怒,是不能持續下去的,如果持續,就等於否認了古文學派執政的根基。

那麼古文學派針對性的做一些改變,也沒什麼不可以,反正對不知道正確與否的事情,試試就是了。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但是在更深層次的意義上,很少有人當即就意識到天子在這一環節中被隱秘的推離了實際負責、執政的位置。

嘉德殿會議的最重要的改動結論,就是天子遠離庶務,越來越接近高高在上的“天”。

所以,實際狀況之中,東漢朝廷的政治結構和權力結構距離當初漢章帝所設想的【聖天子模式】越來越遠了。

儘管大部分人只是感到了這場會議那濃厚的保守主義傾向,但是這一次的嘉德殿會議確實在某種意義上把漢章帝構建成功的神聖東漢帝國給終結了。

在劉備的推動下,雒陽朝廷從嘉德殿會議開始掉轉了方向,緩緩從【神化儒學經典】主導一切的步調中轉移了道路,事實上結束了【儒家經典神聖化】的程序。

雒陽朝廷在劉備的推動下走上了世俗化的政治道路,儘管在當時,並沒有幾個人看到了這條道路的不確定性。

嘉德殿會議總體來說的氛圍還是比較友善和諧的,因為該解決的問題大家其實已經解決的差不多了,能拿上檯面的都是已經解決好的,拿不上檯面的……也都埋到墳裡了。

而對於皇室來說,眼下只有一個小天子劉協和一位只想著過舒服日子的太皇太后。

那該說不說,劉備給太皇太后伺候的那是真的不錯,不單單是送錢送禮物,送各種民間雜耍、好玩的東西,還給送吃送喝。

尤其是他自己開發出來的油炸食品選單也都給董太皇太后送過去。

他把自己府上最擅長搞這些菜式的廚子派過去,炸雞腿炸雞排什麼的都給老太太安排上,讓吃了大半輩子宮廷菜式的董太皇太后體會到了全然不同的感覺。

也就是鐵鍋的技術點眼下還沒有點亮,要不然劉備非要把八大菜系給老太太安排上,讓她每天一睜眼就想著今天能吃什麼,其他什麼都想不到。

這舒服日子不就等於上天了嗎?

這種情況下,嘉德殿會議就更加沒什麼好說的了,皇室對於嘉德殿會議的結果是全盤接受的,也願意配合劉備和古文學派執行全新的一套治國措施。

而這個最初的執行,就從太學裡面開始執行。

古文學派為了全面清除今文學派的印記,那是不遺餘力的,把各種今文學派相關的經書著作全部從太學裡面搬走,把古文學派的學術專著全都請進了太學。

從此以後太學內的教學內容就和今文經典沒有任何關係了,大家都是古文學派的好弟子。

而這些被搬離太學的今文學派相關的東西被劉備全部笑納,劉備把這些東西也都給搬到了雒陽城外的小院兒裡,交給凋刻師傅們凋刻複製,準備留下備份,用以儲存。

誰也不知道這些東西會不會在今後的歲月裡消失不見,但是作為曾經存在過的文明的印記,劉備希望這些東西可以留給後人,讓後人知道文明的印記,知道文明是如何一步一步演變的。

今文學派的博士們全部都被解職,相關弟子高足也都被趕走,失去了繼續留在太學內的資格,古文學派各大家族在劉備和盧植的主持下,選拔出了屬於他們的五經博士。

然後,所有太學內的學生都可以根據自己的追求選擇博士追隨,學習古文經典,拋棄掉之前今文經典的東西,全面擁抱新時代。

接著,劉備又傳達了一個命令,傳令大漢十三州各州長官,在州治所辦理州學,用以招納各州有志進學的學子。

太學方面會選派優秀的經師前往各州州學展開教學,然後每三年一次選拔,優秀者可以被選拔進入太學展開進一步學習,再經過三年的學習之後,於太學內部展開選拔。

選拔所依據的教材與考試所出的題目全部都是古文經典相關,與今文經典沒有任何關係。

劉備的意思是用這個方式儘快從地方上清除乾淨今文學派的影響,讓人們都知道學習古文經典的好處,從而主動拋棄今文經典,把今文經學派的根都給刨掉。

只在雒陽搞是不行的,在地方上也要搞,以免地方上還有一些今文學派的餘孽繼續搞事情。

他的這個建議在嘉德殿會議上得到了認可,大家一致認同大漢十三州的長官都需要在州治所辦理州學,吸納全州的優秀學子進入州學學習,然後由雒陽太學親自派遣優秀的古文經師前往教學,以此把控教育系統,確保大漢學術思想的“純淨”。

很多人其實對於辦理教育這個事情是沒什麼太大興趣的,但是一旦涉及到學派的利益,涉及到自己的利益,他們就變得非常支援這個事情了。

與此同時,在劉備的建議下,雒陽朝廷再一次向鄭玄釋出了“返聘”的命令,希望鄭玄可以響應大家的需求,重返雒陽太學,成為太學祭酒,專門負責太學的教育建設工作。

人事安排的差不多了,劉備又宣佈要擴建太學。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