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把這個關鍵點給點出來了。

宦官不想直接出面操作此事,顯然也是不想過度刺激士人集團,因此用許馘和張濟作為馬前卒衝鋒陷陣,試圖挑起士人內鬥。

既然如此,大家見招拆招,做了許馘和張濟,宦官又能如何?

想通了這個關節,一群人大喜過望,立刻開始熱烈討論相關內容。

如何蒐集許馘和張濟的黑料,如何攻擊許馘和張濟,如何利用輿論方式將兩人逼到死路上等等。

這方面,他們操作的非常成熟,而且可以說這樣做的危險性很低,相比於直接對宦官出手,這樣做的危險性真的非常低。

東漢的政治規則在於三公權柄盡失,沒有皇帝的支援和錄尚書事的任命,三公就是純粹的政治花瓶,沒有太多實際權力,位置高而已。

也因此,罷免三公在東漢朝野看來根本不是什麼大事,只要有什麼天地異象或者自然災害,三公被罷免就是理所應當的。

太尉,司空,司徒,隨機選一個罷免,以此作為天子對上天的回應。

以此祈求上天看在他們如此“誠懇”的份上饒過他們,不要繼續降下災禍。

除此之外,當有人彈劾三公,揭露什麼三公的黑料的時候,三公也有極大的可能面臨被罷免的局面。

更關鍵的是——三公之位可以花錢買。

這一點是劉備和曹操熟悉之後一邊喝酒一邊談論的內容。

光和元年,靈帝劉宏在鴻都門外公開開館賣官。

只要出得起錢,爵位可以買,二千石官職可以買,四百石六百石官職也可以買,連三公之位都可以買。

當然,買官也不是沒有潛規則的,是要花很多很多錢的,兩千石的職位需要兩千萬錢,四百石的職位需要四百萬錢,諸如此類。

三公價格不一,主要看購買者的人際關係和家產規模,少的五百萬就能買到,多的要花上億錢。

所以由此看來,買官者其實非富即貴,並非人人都可以。

實際情況也是如此,東漢末年賣官鬻爵的現象並非沒有現實原因。

這第一條,自然就是漢帝國當時有財政危機了。

這是任何一個帝國王朝晚期都會出現的事情,帝國的崩潰源自於財政的崩潰,這不難理解。

而這第二條,就是漢帝國早已買官賣官成風了,並非靈帝首創,很早以前就有這樣的事情,只是相關行為一直是以潛規則的形式在暗中執行,不曾公開。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高官顯貴在謀求升遷時,肯定也會花費數額不菲的公關費用給人事方面的官員請求幫助,然後再花點錢造造輿論聲勢。

這第三條,就是劉宏看的比較清楚明白的一點了。

別看那些高門士族之子一個比一個裝的清高,但在他們的家中,一定堆著大量的非法收入。

一個兩個不僅是高官,還是超級大地主,把持大量土地,擁有大量佃戶,控制著巨量的財富。

所以劉宏這一招其實也就是把東漢帝國的政治潛規則擺到了臺面上,把原先被公關給部分官員的公關費用掌握到自己手裡。

反正你們謀取官職也是要花錢的,與其給了別人,不如直接給皇帝陛下我,我明碼標價,一手交錢一手交貨,沒有中間商賺差價。

完美!

這就相當於直接從一部分權貴手裡直接搶錢,把原本歸他們賺取的錢轉移到了靈帝自己手上,等同於是【與民爭利】。

權貴大老們當然非常痛恨這一點,覺得皇帝和宦官實在是不為人子,簡直是在亂來,打擾他們掙錢,各種公開私下的場合裡就更不可能說他的好話了。

當然,這樣做也並非都是好處,壞處就在於衝擊了東漢帝國政權的神聖性和神秘感。

讓原本不得而知這部分內幕交易的人——地方豪強群體也順利得知了這部分內幕交易,知道原先在他們看來神聖不可侵犯的權勢居然可以這樣獲取。

客觀上,這促進了東漢帝國的解體程序。

至少就眼下來看,人們對於三公高官的尊敬已經不復存在了,連沒有官職的平民和微末小官都能謀劃著將三公高官趕下臺了。

“若要彈劾這兩人,我能請不少好友幫忙上書。”

袁紹首先表態:“不過這樣可能還不夠,他們到底是三公高官,且背靠宦官,我們還需要更加直接的證據證明他們枉法。”

“還不僅如此,還要有足夠高位的官員願意跟我們合作,否則單靠我們,沒有外援,很是孤立。”

張邈開口道:“在我看來,司徒陳耽就是個不錯的人選。”

“確實。”

何顒低聲道:“三公之中,兩公已經為宦官所用,就剩下司徒陳耽一人,就算他再怎麼不想生事,宦官恐怕也不想放過他,我們可以尋求他的幫助。”

袁紹點頭。

“嗯,你們說的有道理,陳耽可以試著拉攏一下。”

“還有一點,諸位,你們要知道,咱們就算拉攏了陳耽,並且上表參奏許馘和張濟,這奏表能否讓陛下知道也是個問題,他們背後是宦官,宦官可不是一次兩次摁下官員表奏不讓陛下知道的。”

許攸忽然提到了這一點。

他如此一說,倒也的確讓在場眾人陷入了沉默之中。

確實,宦官和是人的鬥爭之中,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優勢,那就是他們更加靠近皇帝,就生活在皇帝周邊,而士人官員是外臣,不直接接觸皇帝。

奏表是需要有人送到皇帝面前的,且不是每一份奏表都需要皇帝親自來看,這其中,宦官是個重要的媒介。

同樣一件事情,就有人利用和宦官的良好關係讓自己的奏表及時送到,而敵人的奏表則被扣下,於是帶了皇帝的節奏,從而獲得勝利。

現在這個權力更是完全被宦官掌握,只要他們嚴防死守,是足以讓劉宏看不到他們的奏表的。

那麼,該如何打穿宦官對皇帝的資訊封鎖呢?

一群人終於把目光投向了曹操。

曹操不由自主的直起了身子。

方才因為自己的計劃被否決,他還十分的沮喪,覺得人生了無生趣,結果忽然之間,自己的身份居然莫名其妙的又有用了。

“家父的確認識不少宦官,與他們關係還不錯,只是這件事情關係到宦官的切身根本,恐怕也不是那麼好操作的,但是我會想辦法。”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