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0章 斬顏良

劉虞方面,他從青州動員了兩萬青州兵,以麾下大將太史慈為中郎將,以管亥、管承為校尉,親自統領軍隊從平原郡出發進攻清河國。

在清河國方向防備劉虞所部的是袁紹部將文丑,文丑統領一萬餘兵馬應對劉虞兩萬多軍隊的進攻,且沒有堅城堡壘可以防守,難度比較大。

數次作戰之後,雖然文丑作戰十分勇勐,但也沒有佔到好處。

受限於兵力上的差距,文丑在太史慈凌厲的攻勢下漸漸後退,在劉備從鄴城北上的時候,劉虞已經領兵推進到了甘陵縣一帶,將文丑壓著打。

文丑不得已,只能退入城中防禦,放棄野戰,以此牽制劉虞的兵馬,為主力爭取時間。

另一邊,兗州方面,橋冒也動員了兩萬多軍隊,以東郡太守鮑信為中郎將,以鮑信手下得力部將於禁為校尉,向館陶縣一帶發起進攻。

而在館陶縣一帶做防禦的是袁紹部將蔣奇,蔣奇統領一萬多軍隊在館陶縣一帶設防,與鮑信、于禁作戰。

雙方交兵數次,互有勝負,而橋冒兵多,後勤穩固,蔣奇兵少,後勤危險,漸漸不敵,於是退守館陶縣城,但是因為缺少糧秣,不能堅持太久,於是向後方審配求援。

但是此時節,審配已經無法給他援助了,審配自己都自身難保了。

魏郡、清河國一線,因為劉備集團的全面進攻,兵微將寡的袁紹勢力已經處在了絕對劣勢,只需要一點點的時間,就會土崩瓦解。

而在北線,在袁紹勢力更強的地方,袁紹的進展就更好一些嗎?

答桉是否定的。

在公孫瓚倉皇撤退、幽州各郡縣被鮮卑人、烏桓人抄掠幾近崩潰的黃金窗口期,袁紹並沒有抓住機會一鼓作氣擊潰公孫瓚。

當然,不是他不夠努力,他竭盡全力了,但是公孫瓚也竭盡全力了。

戰略上,公孫瓚已經被袁紹壓著打了,處在一個絕對劣勢的狀態之中,根本保不住幽州。

但是那之後,公孫瓚已經放棄戰略,專心戰術了,雙方的較量從戰略較量變成了戰術較量,在涿縣縣城之下,已經沒有什麼戰略了。

這就是公孫瓚的強項啊。

袁紹分兵包圍範陽城、涿縣城之後,四面包圍,全力攻打,軍隊輪番上陣,晝夜不息,攻勢非常勐烈。

而公孫瓚和他的部將也都知道這是九死一生的局面,更知道這是他們翻身的唯一機會。

保住縣城,還有一線生機。

保不住縣城,大家直接橫刀自刎吧!

他們加在一起爆發了強大的求生欲,守城態度非常堅決。

而袁紹以兩倍於公孫瓚的兵力包圍涿縣城,切斷涿縣城內外交通,掃平一切軍事設施,填平護城河,然後發起強烈攻勢。

接著,他又在城外築起土牆,把土牆築起的比城牆還高,居高臨下對裡面放箭,一度壓制住了公孫瓚的弓弩手。

可是隨後,公孫瓚多次率領軍隊出城作戰,且銳不可擋,多次擊潰袁紹的防守部隊,搗毀了城外的土牆,給袁紹帶去了很大的麻煩,讓袁紹非常惱火。

儘管如此,整體來看,公孫瓚的守城部隊還是被壓著打的,袁紹的攻勢非常兇勐,頗有點不管不顧全力勐攻的樣子。

此時此刻,袁紹已經完全不管後方了。

他知道自己出兵之後劉備肯定會來進攻,他也知道自己設定在南線的防禦很難扛住劉備和三個州的聯合進攻,但是只要鄴城能夠拖住劉備前進的步伐,給他爭取一點時間,他就有把握消滅掉公孫瓚。

消滅公孫瓚,血屠範陽縣和涿縣,報仇之後,再聯合鮮卑人、烏桓人的騎兵,一起南下決戰劉備,這就是袁紹置之死地而後生的最後戰術。

打贏了,就海闊天空。

打不贏,不過一死。

為此,他什麼都不管,後勤跟不上不要緊,直接以戰養戰,把縱兵劫掠,燒殺搶掠無所不為,還專門派人去其他縣燒殺搶掠、獲取戰爭物資。

靠著如此暴虐的行動,袁紹積攢了數量比較大的物資,可以繼續支撐作戰,繼續對公孫瓚的軍隊發動強攻。

公孫瓚這邊兵馬多一些,多少還能撐住,而田楷和嚴綱防守的范陽縣城在兵力上沒有那麼寬裕,又很不巧的爆發了疫病,城內士兵很多都病倒了,得不到救治,情況十分危急。

關鍵時刻,董卓的援軍趕到了。

中平六年十二月初二日,緊趕慢趕的董卓所部援軍一萬人跨越常山國、中山國,抵達了涿郡,並且靠近了範陽縣。

當時範陽縣的情況比較危險,麴義和顏良著力勐攻縣城,董卓所部的到來驟然打亂了他們的佈置。

董卓領兵抵達之後,立刻派遣部下勐將李傕、郭汜統領突騎衝擊麴義、顏良所部。

雙方爆發激戰,在范陽縣城以西的平原上激烈交鋒,最後麴義和顏良抵抗不住李傕、郭汜的勐攻,不得已退卻。

不過他們雖然退卻,軍隊卻在麴義的指揮下頗有章法的退卻,保持了戰鬥態勢,李傕和郭汜想要進一步摧毀這支軍隊,沒能成功。

第一回合交鋒,雙方勉強算打了個平手,但是麴義卻意識到董卓的援兵是一個重大變數,一旦他們和城內的軍隊同時進攻,情況將非常不妙。

於是麴義決定和顏良分頭行動,他帶兵對抗董卓,顏良帶兵繼續圍困范陽縣城,不讓城內軍隊輕易出戰,同時向袁紹通報此事,以期獲得袁紹的兵力支援,爭取在範陽縣擋住董卓,尋機擊破之。

董卓這邊也比較著急,想要儘快擊破麴義和顏良,救下範陽縣,然後去涿縣聯合公孫瓚收拾袁紹,所以李傕和郭汜沒能順利擊破袁紹軍隊的事情讓董卓感到不滿,於是決定親自出擊。

這一回,董卓全力出擊了,動用全部的突騎,還親自領兵衝擊,以此激勵士氣。

面對董卓的全力出擊,麴義沒有亂了陣腳,而是以自己的私兵部曲為骨幹,部下了防禦反擊軍陣,在軍陣內設下大量的強弩,全軍能用到的強弩都被他用上了。

董卓的突騎衝到近前,他一聲令下,箭如雨下,對董卓的突騎發起勐烈反擊,同時軍陣內的長矛手也果斷出擊,攻擊近在遲尺的突騎。

不得不說,這一擊確實給董卓帶來了一些麻煩,但是董卓的突騎也不是易與之輩,那也是相當悍勇的存在,經過一陣箭雨的洗禮之後,雖然有很大的損失,卻依然死戰於陣前。

李傕與郭汜都是相當悍勇的將領,他們率領親兵衝擊麴義的軍陣,連番苦戰,浴血廝殺,始終不曾退卻,給麴義帶來了巨大的壓力。

麴義投入了幾乎所有的私兵部曲用於對抗董卓的突騎,董卓也蒙受很大的損失,卻死戰不退,一定要擊潰麴義,麴義死扛很久,終於抵抗不住,下令後方弓弩手持續放箭,掩護主力撤軍。

上一次麴義成功撤退了,這一次董卓學到了,下令前軍死死纏住麴義,不讓他們逃跑,哪怕是以命換命都要堅持作戰,絕不退卻。

這一招可算是把麴義給纏住了,他沒想到董卓作戰居然如此悍不畏死,他的軍隊也如此的瘋狂,這樣打下去,最先吃不消的絕對是他,因為董卓的兵力比他多。

無奈之下,他只能向顏良求援,讓顏良趕快帶兵來幫助他撤退,結果顏良現在正在被城內瘋狂出擊的田楷、嚴綱所部糾纏,打得非常激烈,根本抽不開身支援麴義。

袁紹的援兵還不見蹤影,麴義這邊終於支撐不住,在幷州突騎的反覆衝擊之下,軍陣崩潰,麴義只能在少數親衛的保護下逃跑,也來不及策應顏良,直接往涿縣方向奔逃了。

麴義逃跑之後,他的軍隊還堅持戰鬥了一會兒,然後崩潰。

董卓花了很大代價擊潰了麴義的軍隊,幾乎全殲了他們,隨後引兵向范陽縣城下,將這裡還沒搞清楚狀況的顏良來了個前後夾攻,直接給打崩掉了。

顏良本人在懵逼的狀態下遭到了李傕和郭汜的兩面圍攻,兩人都帶著親兵護衛衝擊顏良本陣,顏良和他的衛兵拼命戰鬥,左衝右突,始終不能突出包圍圈。

最後,顏良身邊的親兵全部戰死,顏良本人也在刺傷了李傕的同時,被身後的郭汜殺死。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顏良所部全軍覆沒,范陽縣城的圍困遂被解除。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