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輪論功行賞之後,大家大體上還是滿意的。

就是徐晃憤憤不平,找到劉備說了戰場上的囧事,指責龐德不該搶他的人頭,認為那個功勞還是應該有自己一份的。

龐德對此表示自己很是無辜。

他當時又沒看到徐晃,他就看到了那個死鬼在他眼前,敵酋在前晃悠,作為將軍,怎麼能不挺矛把他刺於馬下呢?

只能說徐晃還不夠快,或者說徐晃沒他快。

龐德一臉得瑟。

徐晃氣的咬牙切齒,很想給龐德臉上來上一傢伙。

劉備對此哈哈大笑,讓龐德不要再得瑟,然後拍了拍徐晃的肩膀,對他說他還年輕,以後有的是機會,一時半會兒不算什麼。

斬獲的確是龐德拿下的,隨後劉備還和徐晃說起了自己曾經和他一樣的經歷,就是之前被關羽搶人頭的事情,當時是很不爽啊,後面也覺得無所謂了。

都是自家戰友,只要敵人死了,成果拿到了,別的無所謂,看開一點就好。

徐晃吃了這個虧,雖然還是不滿,但是劉備的話他不能不聽。

於是徐晃只能狠狠瞪了龐德一眼,就此作罷。

內部問題解決了之後,劉備便把戰爭成果向雒陽朝廷彙報,把一些拿的上檯面的戰利品裝車給劉宏送了過去,準備給自家集團換取更多的賞賜。

接下來直到二月初一之前,劉備都在處理安置這一次抓住的十四萬戰俘。

還是彷照之前處理鮮卑人的方式,壯丁都拉去編入官府奴僕序列,由工匠從事司統一管理,負責代替涼州戶籍人口從事徭役等重體力勞動。

適齡女子該賞賜的賞賜,有人申領就發給申領者,以此促進涼州的人口增長。

這一波編入涼州戶籍的羌女約在四萬之數,加上之前一段時間各郡彙報的重新進入涼州戶籍的流失漢民約四萬餘人,到中平五年一月底,涼州戶籍人口正式突破八十萬大關,達到了八十一萬多。

再加上涼州工匠從事司編冊之中的官奴人數,涼州官府整體能使用的人力也因此突破了百萬大關,且隨著時間推移,這個數字還在上升。

目前來看,隨著鼓勵生育等諸多福利政策的強力推動和落實,涼州流散人口的迴流趨勢明顯,各郡縣彙報的重新編入戶籍的人口數量還在增加,涼州人口工作有了長足的發展。

於是劉備提筆寫了一份涼州人口與長遠發展的計劃報告提交給皇帝劉宏,將自己的治理成就告知劉宏,顯擺一下自己在治理地方方面的能力。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要做事,也要說自己做了些什麼。

戰功輝煌是一方面的,治理地方的成功是另一方面的,將自己的能力擺在明面上,對今後掌控雒陽朝廷只有好處,沒有壞處。

而除了治理涼州的成果之外,販鹽的事情在三輔之地的推廣也初步獲得成功。

在劉備解除了最大的阻礙馬氏之後,馬氏果然以十分靈動的姿態加入了這個販鹽大聯盟之中,還充分運用自身在右扶風乃至於京兆尹的人脈關系,幫助販鹽大聯盟打通了不少關節,算是交了投名狀。

於是在劉備、天子、宦官、馬氏等多方面的協作下,三輔之地的地方勢力和官府稅收系統都得到了一定的教訓和打點。

並且涼州細鹽也悄悄的成為了皇室“貢品”,一路運輸是以貢品的身份,而不是商品的身份。

經過官府設定的關卡和渡口的時候,涼州細鹽不需要繳納一成到三成的高額過路費,可以無傷透過,以此最大限度的降低了成本,迅速在地方上原本就有的鹽鋪裡站穩了腳跟,並且快速席捲了市場。

販鹽只需要向地方鹽官繳納鹽稅就可以,能夠省掉大量沒有意義的關卡稅收,提高販售者得到的利潤。

同時,限制住了成本,就能夠壓低銷售價格,也有利於普通民眾購買。

涼州細鹽的口感遠遠好於之前大家吃的鹽,現在價格還比較適中,那麼想要獲得人們的歡心、征服人們的味蕾,就是一件很簡單的事情。

沒人喜歡過去的鹽的那種口感,只是過去為了獲得鹹味,不得不去吃帶有苦澀味道的鹽,而現在有了全新的涼州細鹽,誰還會去追尋那種不良好的口感呢?

家家戶戶改吃涼州細鹽的速度非常快,而且想不快也不行,因為舊有的食鹽已經不發售了。

使用涼州細鹽搶佔市場的同時,原有的那些已經製成的食鹽還被打包裝車、上船,集體運送到涼州交給劉備。

由劉備在漢陽郡新設的“涼州細鹽加工工場”進行“回爐重鑄”的操作,祛除雜質,完成華麗轉身,然後繼續發售,繼續賣錢。

中平五年正月中旬開始,涼州細鹽就先後在右扶風、左馮翊和京兆尹成功席捲食鹽市場。

三輔之地不聽話的鹽戶和背後保護傘被宦官們連消帶打吞併之後,這一份食鹽的利益就徹底在三輔之地穩固下來,被參與進來的各方勢力瓜分。

販鹽的利益有多大,參與進來的人們都略懂,所以一點都不擔心自己的利益會得不到保障,倒不如說,他們開始發愁賺的錢太多了,該怎麼花。

尤其是劉宏,他將佔有最大的一份利益,這份利益給他帶來的具體收入將是一個他做夢都要笑醒的天文數字,靠著這筆天文數字一般的財富,他能夠為所欲為。

所以他就開始設想要為自己建造一個全新的宮殿群落,在裡頭擺滿天下奇珍異寶,納入天下最美的女人,引入最香醇的蒲桃酒,然後他要和最美的女人在蒲桃酒池裡肆意玩樂。

他還有一個更加宏偉的夢想,就是在自己的宮殿內重現傳說中的酒池肉林,雖然不知道商紂王搞沒搞過酒池肉林,但是一聽那種描述,他就覺得“大丈夫當如是”。

想想未來能在酒池肉林中奢侈享受、愉快度日,他就覺得自己的心情高興的快要飛起來了。

而劉備的想法就沒那麼多,他主要是想要利用這筆錢在交通方面對涼州做一些改良,尤其是運輸食鹽的道路,需要做一番整頓。

從青海湖到冀縣,再從冀縣到長安,這兩段路途都是有水道可以利用的,水運遠比陸路運輸要更加便捷高效,所以古人無論搞什麼長途行動,都會優先選擇水道,而不是陸路。

劉備規劃的運輸路線也是充分利用了湟水、桃水和渭水這三條水系,能用水運儘量用水運,以此大大減少食鹽的運輸成本。

而在不得不使用陸路運輸的地方,劉備則規劃了道路修繕,要把水運不能抵達的地方都給修上結實耐用且平整的道路,進一步縮減運輸成本。

這一部分的規劃,正好可以交給那批被俘獲的羌人戰俘去做,讓他們好好的為自己的所作所為付出代價,修橋鋪路去吧!

做完了一系列的規劃之後,中平五年二月初一,劉備辦設的涼州州學順利開學。

涼州州學首批招生一千五百二十七人,然後州預備學校還有五百多人,加在一起總人數超過了兩千人。

劉氏門生的群體一下子就變得好大好大。

開學之後第一件事,就是進行進一步的考試,將學生們分成普通班和精英班兩個群體。

為了節約竹簡和筆墨,考試多以面對面問答形式進行,劉備手底下具備一定文化素養的官員都被拉過去當面試考官,一個一個的面見這些考生,詢問他們一些稍微有點深度的問題,很快就能判斷出這些考生可以進入精英班還是普通班。

最後的結果顯示,涼州被稱作文化荒漠不是沒有道理的。

(本章完)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