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劉備來說,抵達雒陽之後的第一件事當然是拜見老師盧植。

盧植的住處之前已經告訴了劉備,劉備讓張飛、劉惠等人去他們在雒陽的住所安排,自己帶著韓寧,兩人一起乘車前往盧植的住所拜訪。

得知劉備前來,盧植特意從官署裡提早下班,買了雒陽的好酒好菜招待劉備,師徒兩人吃喝一陣,敘舊聊天,閒話家常,非常愉快。

酒過三巡,盧夫人帶著韓寧去到後院說些女人間的話題,盧植和劉備在一塊散步消食,順便說說近期雒陽發生的事情。

聽得出來,盧植對於當前雒陽的政治是很不滿意的。

“陛下對朝政諸事是越來越不上心了,你可知道,不久之前陛下居然在後宮中開設商鋪,讓宮人、后妃做商賈,偽裝成集市的模樣,叫買叫賣,一國君主,居然打扮成商賈的模樣。

更有甚者,陛下在西園內弄狗,還給狗穿上高官名士的衣服,以此取樂,公然辱沒名士高官,又在宮中駕駛驢車,四處遊走,引得宵小之輩競相效彷,結果,你猜怎麼著?”

劉備猜到了。

“雒陽的驢價飆升?”

盧植有些驚訝。

“你知道了?”

“上好是物,下必有甚者矣,故上之所好惡,不可不慎也,是民之表也。”

劉備嘆了口氣:“皇帝喜歡什麼,臣民必然追捧什麼,若是能買到的,必然爭相購買,則價格必然飆升,所以上位者喜好的東西才必須要慎之又慎啊。”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盧植站住了腳步,微笑著開口道:“玄德好學啊。”

“弟子不敢不好學。”

劉備躬身行禮。

盧植呵呵一笑。

“玄德,你的天資是非常優秀的,為師甚至覺得你應該多學一些經典,或者由為師為你介紹,拜入其他名師門下,未嘗沒有繼承學問開宗立派的可能性,屆時,你的成就將不可限量。”

對此,劉備只是搖頭。

“老師,大漢天下不需要更多一位的經學家了,經學家再多,能讓大漢天下變得更好嗎?弟子以為不會的。”

盧植愣了愣,良久,終於長嘆一聲,搖了搖頭。

“今人早已忘卻了吾輩讀書人苦學經典的原因,把苦學經典變成升官發財的法門,為了成為經學家為成為經學家,再沒有其他的目的了。”

“所以,經典讀得再多,學問再深厚,懂得再多的微言大義,他們當中,又有多少人能夠讓飢餓的人吃飽肚子呢?又有多少人能夠讓天下盜賊銷聲匿跡呢?”

劉備長嘆一聲,開口道:“老師,弟子以為,今人讀經已經讀到了一條死路上,成為了讀經的器械,而不再是一個真正的人,他們的眼裡只有經典,只有經典能為他們帶來的利益,再沒有其他。”

“讀經的器械……”

盧植喃喃自語了一陣,嘆息道:“玄德說的對啊,尋字逐句,死摳字眼,為了一個字到底有什麼意思而爭的面紅耳赤,有些時候還要頭破血流,為師修石經,那些不同學派的學子多有大打出手的。

玄德,你是不知道,近年來因為研習公羊者日趨減少,以至於有人喊出了要罷公羊博士而立左氏博士的口號,這樣的呼聲日趨激烈,乃至於修訂石經時都有學子要求以左氏代替公羊。”

盧植嘆了口氣,搖了搖頭,伸手拍了拍劉備的肩膀,又長嘆一聲,開口道:“聖人的本意根本不是如此,可為什麼士人都成為了讀經的器械呢?玄德,為師想不通啊。”

劉備知道原因在什麼地方,但是他不想說,也不能說。

是這個社會,這個體制,這個大環境,讓人異化成了讀經工具,他們把工具屬性發揮到了極致,那麼人性就被擠壓到了邊緣。

千軍萬馬過獨木橋式的選拔方式必然會選出一幫優秀的工具人,指望他們辦事是可以的,指望他們把事情辦好也是可以的,但是指望他們讓這個世界別那麼冰冷,難度就大了。

這套體制執行的越完善,越緊密,這個世界就越冰冷,越看不到出路。

可是儘管如此,又能怎麼辦呢?

這個世界不會因為多一個人瞭解到它的本質而發生什麼改變。

所以就算把這些事情告訴盧植,也沒有意義,只是徒增他的煩惱而已。

而且,為了混下去,為了在這個體制中混下去,如果走不出別的道路,那麼他劉玄德早晚也會成為一個工具人。

僅此而已。

盧植,是整個體制中一個少見的人性大於工具屬性的人,這也是劉備佩服盧植的地方。

在這個官僚體制的社會當中,一個人若想讓自己的人性大於工具屬性,就必然要付出一定的代價。

以盧植那麼大的聲望卻只能止步於一介區區尚書,始終不得封三公,或許,這就是他為了保持人性而付出的代價。

而他劉某人在未來的雒陽旋渦之中,又該如何堅持人性呢?

亦或是徹底放棄人性,為了追求至高的權柄而不惜一切代價?

現在的劉備無法回答這個問題。

他只能著眼於更加實際的問題。

“之前老師來信,說六月的時候天子下詔,令公卿舉能《古文尚書》、《毛詩》、《左傳》、《穀梁傳》諸經者各一人,受舉者皆拜為議郎,此事,是否別有深意?”

劉備提起這個問題,盧植也只能收起思緒,著眼於眼下。

不過談及這個問題,盧植頗為不屑。

“若是有深意,倒還好了,不過是閹豎賊眾操縱所為,為某些人重返朝堂而行,所有待選者早就有了所屬,哼!”

表面上看,此事涉及到今古文之爭,實際上看,這件事情也的確涉及到今古文之爭。

但是從結果上看,更像是某些不學無術的傢伙利用今古文之爭給自家貼金,渾水摸魚,順便試圖挑動起今文學派和古文學派之間的大戰,試圖得到一些好處。

可是今古文之爭的雙方雖然學術利益不同,且古文經師在政治上面對今文經師處在不利的位置上,但是面對宦官,好歹還是能夠勉強統一路線的。

大家都是正兒八經的男人,與那群殘缺的陰陽人又怎麼能夠混到一起去呢?

劉宏頒佈詔令,針對四本經典搞特招,而四本經典中除了《穀梁傳》是今文經典之外,其餘三本都是《古文經典》。

看起來,頗有些皇帝要利用皇權來扶持古文經學派並且打壓今文學派的意思了。

不過事實並非如此。

被公卿舉薦的通曉古文經典的【古文經師】是誰呢?

曹操。

被選中拜為議郎的人裡頭,曹操的大名赫然在列,理由是他精通《古文尚書》,是個優秀的古文經師,所以被拜為議郎。

劉備得知的時候都想笑。

這用意還能再明顯一點嗎?

你們這幫宦官真就裝都不裝了,是吧?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