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受封命令傳達了之後,朝堂上安靜了好一會兒,直到劉備深吸一口氣,高聲呼喊謝恩之後,滿朝文武才反應過來。

剛才,皇帝似乎拜劉備為涼州牧了,對吧?

這是什麼情況?

之前滿朝所有的主流猜測都在猜測劉備會升任九卿高官,再不濟的也會認為劉備可以在三河之地出任郡守之職,把自身等級提到二千石以上,這樣才對得住他的軍功。

但是沒有一個人,注意,是沒有一個人提出過劉備成為涼州牧的可能。

沒有一倜人在事前有過這樣的猜測。

古文學派沒有人這樣想,就連今文學派也沒有人這樣想,大家都預設劉備會在中央系統裡打轉轉,獲取高位,繼續和今文學派爭權奪利,然後執掌最高權柄,一拳把今文學派打趴下。

所以今文學派一度非常擔憂。

可是現如今,劉備得到了很高的軍階、爵位,但是在具體職位的安排上,卻是涼州牧。

確實,州牧很不簡單,州牧是軍政全權掌握者,一州主宰,太守的頂頭上司,實打實的封疆大吏,權力極大,朝廷一般是不會任命的,目前天下唯一一個州牧就是劉備的老師,盧植。

可是當這個州牧疊加了涼州這個字首的時候,情況就又有些不同了。

涼州牧。

涼州,是大漢十三個州裡面人口最少、最荒涼,也是戰亂最頻繁最不好治理的州,更是兩度差點失去“漢籍”的“天選之地”。

在這樣一個地方出任權力極大的封疆大吏,滿朝威武一開始都有點錯亂,一時半會兒根本搞不清楚劉備這算是得到了重用還是被排擠到了國家邊緣。

每個人都沒能揣測出這個任命的背後到底是什麼用意,每個人都為此感到萬分的不解。

朋友如此,敵人亦是如此,沒人知道這個任命到底是怎麼回事。

天子到底是如何看待這位優秀的漢室宗親的?

他們全都混亂了。

唯有劉備一點都不混亂,相反,他正在竭力抑制自己的喜悅。

正兒八經的獲封州牧,不僅意味著涼州的軍政全權,更意味著他有資格正兒八經的營建自己的麾下勢力,給他們正兒八經的從屬地位,確立正兒八經的第二重的君主關係了。

原先,所有的一切都是情感上的,實際上的,缺少一個名義,而這個名義,卻恰恰是不可或缺的。

而這一切的問題隨著劉備獲封涼州牧這個職位,得到了全部的解決,以涼州目前這個半崩潰的現狀,劉備有極大的空檔可以鑽,他甚至可以在規則漏洞中間肆意跑馬車。

只要給劉備超過一年的時間,他就能夠為自己打造一個高效率的軍政系統,他有自信能夠在涼州搞好這個局面。

能把涼州的問題解決掉,那麼未來雒陽的問題也就不是什麼大問題了。

不過劉備的想法只是他自己的想法,關於這件事情,不管是他的朋友還是他的敵人,都是非常震驚的,震驚之後,情感上就非常復雜。

家人對這件事情多少是不太情願的。

母親就非常不高興,回到家裡就握著劉備的手不停的抱怨,說什麼朝廷不體恤劉備,總是讓他到最危險的地方去,不講情面之類的。

韓榮就非常糾結。

因為州牧的確是非常重大的信任和受到重用的標誌,但是問題在於這個州牧是涼州的州牧,就算涼州沒有戰亂,那也不是什麼好去處,更何況現在涼州就處於一個半癱瘓的狀態。

這個時候去做州牧,不就等於是去當救火隊員嗎?

這真的好嗎?

難道不該讓劉備升任九卿高位,在雒陽享受榮華富貴嗎?

韓寧和韓小蝶倒沒什麼太多的感觸,因為劉備會帶她們一起去,他們三個還是能夠長相廝守的,只不過孩子的問題略有些為難。

家人如此,朋友們也多是如此,對劉備懷有期待的長輩也是如此。

曹操和袁紹這幫人就幫著劉備一頓分析,分析出來這肯定是今文學派幹的,今文學派利用劉備的功勞和聖卷,讓皇帝認為劉備是個可以解決涼州問題的合適人選,所以要讓劉備留在涼州。

就和他們當初一通操作阻止盧植回來升任三公的手法是一樣的,他們就是不想讓立下大功的古文學派精英留在雒陽以增加古文學派的力量。

這一定是今文學派的陰謀!

袁紹對此義憤填膺,表示應該讓大家一起上表,反對劉備去涼州任職,用奏表攻勢讓今文學派感受風暴的威脅。

袁紹可不希望劉備去涼州,劉備去了涼州,他就覺得自己會失去近距離拉攏劉備的機會,無法使劉備成為自己未來登上高位的重要臂助。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曹操也差不多有這樣的想法,不想劉備離開雒陽,當然他就沒什麼太多的想法了,純粹是看不過去。

他想要發動曹氏在宦官群體當中的人脈關系,為劉備奔走說情。

劉備費了很大的功夫才勸說他們不要這樣搞。

你們這樣搞,我很為難的。

我是真的想去涼州啊。

無獨有偶,古文學派的長輩們對劉備出任涼州牧的事情也是一樣的看法,一致認定這是今文學派的陰謀,一定是今文學派看不得古文學派的好,所以才暗箱操作,推動了劉備就任涼州牧的事情。

這一手明升暗降幹的漂亮啊!

表面上是給了重大權力,實際上是把劉備調離中央,讓本來可以出任九卿高位幫助古文學派振奮狀況的劉備離開雒陽,不能幫助古文學派繼續衝鋒陷陣,好讓他們得到喘息之機。

而皇帝和宦官那邊出於某種卑劣的意圖,肯定也是樂見其成,所以就順了今文學派的邪惡心思,讓劉備離開雒陽。

好狠毒的心思!

蟲豸,全都是蟲豸!

近來一直脾氣不好的袁隗在鄭玄府上開會的時候火氣十足,對著宦官、今文學派就是一頓雒陽粗口,就差沒有提著刀去找宦官和今文學派的人算賬了。

荀爽的情緒稍微好一點,但也沒有好到哪裡去,也挺不爽。

服虔、鄭泰、賈喜、蔡邕等學派大老也是一樣的看法。

鄭玄當時看了看劉備,猶豫片刻,還是開口了。

“玄德,你如果覺得這樣對你並不公平的話,咱們可以嘗試著上表,向朝廷申辯。”

劉備當然不願意讓他們摻和進去。

“天子既然已經下詔,吾輩繼續申辯,只會讓天子心生不滿,天子心生不滿,對學派沒有任何好處,涼州牧雖然艱難、偏遠,但是對於備而言,未嘗不是一種磨練,備並不打算拒絕任命。”

袁隗一聽就急了。

“玄德,涼州兇險,你千萬不要以為成為州牧是一件多好的事情,你還年輕,並未有過執政地方的經驗,更不知地方險惡,留在雒陽才是最正確的做法,更何況,學派需要你。”

“我古文學派人才濟濟,並不僅僅只需要備一人。”

劉備搖頭:“而且眼下的情況,備不去是不行的,天子既然已經下令,備如果抗命,今文學派一定大做文章,最好的結果,也不會比現在備主動前往涼州要好,您以為呢?”

袁隗張張嘴巴,想想皇帝和宦官的德行,想象今文學派那群混蛋的德行,頓時一臉不甘之色。

袁隗如此,其他很多人也是如此。

唯有鄭玄好像挺看得開,沉默一陣子之後,就主動表示自己支援劉備前往涼州。

“其實此時此刻,玄德離開雒陽未必不是一件好事,他年輕,功勞又高,貿然留在雒陽,必然成為眾失之的,此時此刻遠離雒陽,低調行事,積攢經驗,待得時機成熟,再返回雒陽,或許更好。”

鄭玄都這樣說了,其他大老也沒什麼更好的辦法,只能無奈的“吃了這個虧”,然後在心底裡把楊賜罵了一萬遍,詛咒他早點去死。

但是出乎所有人的預料的是,劉備將出任涼州牧的訊息傳遍雒陽的第二天,楊賜的死訊就傳出來了。

據說原因也和劉備有關。

楊賜之死說起來挺搞笑的。

朝堂上劉備接受任命之後,楊彪帶著濃濃的喜悅上朝回家,把劉備莫名其妙被任命為涼州牧的訊息告訴了楊賜。

病重的楊賜聽聞此事,眼睛一亮,大喜過望。

“哈哈哈哈哈!天助我也!天助我也!劉備小兒,只要他不能留在雒陽,大勢就還在我們手上!哈哈哈哈!真以為天子和宦官站在他們那邊?哈哈哈哈!他們不過是天子和宦官的玩物罷了!士人的未來,在吾輩!在吾輩啊!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接著楊賜繼續狂笑,笑的聲嘶力竭,笑的根本停不下來,楊彪正想勸老爹別那麼用力的笑,突然就聽楊賜“額”的一聲,不笑了,眼睛直愣愣地盯著屋頂,一言不發。

然後就是渾身抽抽。

楊彪和其他楊家人大驚失色,趕快命人喊大夫給楊賜診治,但是沒等喊大夫的人跑出家門,楊賜已經咽了氣,癱在床鋪上一動不動了。

這一波啊,這一波可不簡單咯,簡單概括一下,就是一一

劉玄德謀國圖萬世,上任涼州。

楊伯獻病塌聞喜訊,當場去世!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