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孫堅的引薦,劉備面見朱儁的事情沒什麼波折,很輕鬆就達成了。

對於劉備的來訪,朱儁表現出了極大的善意和歡喜。

他親自出門迎接劉備,並且拉著他的手進入了他家的客堂,還親自給劉備斟酒。

“哈哈哈哈哈哈,不管怎麼說,還是要感謝玄德,為文臺謀取個一官半職,這份恩情,也不知道該如何才能償還啊。”

朱儁舉起酒杯敬劉備。

孫堅雙手舉起酒杯敬劉備。

“君侯恩遇,堅感激不盡!”

劉備哈哈一笑。

“我與文臺兄一見如故,謀取個一官半職也不過是舉手之勞,若能幫到文臺,自然最好,文臺勇武英豪,就算沒有我,也一定可以出人頭地,我不過是錦上添花罷了。”

劉備舉起酒杯,一飲而盡。

朱儁和孫堅也一飲而盡。

喝完酒,孫堅放下手中酒杯,搖頭感慨。

“君侯所為,分明是雪中送炭啊,我在雒陽也有些時日了,除了君侯願意親近我,其餘人等並無此想法,終究以我江東寒門子,還是入不了他們的眼,數次想要拜見大將軍,也不得門路。”

這倒是實話。

孫堅抵達雒陽之後,也多次想要自己謀取門路,便備下禮品前往拜見大將軍何進,但是大將軍何進自黃巾之亂以後身價陡增,很多沒有門路的人都想拜見他、巴結他。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說難聽點,就是當狗都有一大群人排著隊等著做他的狗,家庭出身比孫堅更好的人一抓一大把,不差孫堅這一隻。

何進現階段也的確有些春風得意的架勢。

黃巾之戰打贏之後,作為在後勤方面主要負責的人,他也算是立下大功,這個大將軍的位置算是暫時坐穩了,於是就開始有人上門巴結他,想要依靠他青雲直上了。

這種情況下,孫堅這個江東寒門出身的軍人在他面前實在是沒有什麼競爭優勢。

要不是劉備出手幫忙,孫堅還真不知道要等到什麼時候才能謀取個一官半職,從而在雒陽站穩腳跟。

事兒是這麼個事兒,話卻不能這樣說。

劉備於是緩緩搖頭。

“文臺何必妄自菲薄?英雄不問出處,我從來不認為出身就能決定一切,十年前,我也不過是織蓆販履之徒啊,同是寒門,那時的我,又如何能想到今日呢?”

談起這一點,朱儁和孫堅都要為劉備鼓掌。

朱儁對劉備挺有好感,一方面來源於同為寒門出身的同病相憐,一方面則來自於劉備喝酒的豪爽,而在劉備幫孫堅謀取職位之後,這種好感便加深了不少。

“文臺,玄德說得對,英雄不問出處,高祖皇帝開創大漢基業的時候,天下沒有誰覺得高祖皇帝可以戰勝項羽最終獲勝,但是最後的勝利者同樣是高祖皇帝,吾輩何須妄自菲薄?”

朱儁安撫了孫堅。

孫堅笑了笑。

“您說的是,蒙君侯相助,堅終於可以在雒陽站穩腳跟,接下來便要恪盡職守,不負您和君侯的期待了。”

“哈哈哈哈,文臺客氣了。”

劉備笑了一陣,便把目光轉向了朱儁:“朱公可曾聽聞近來雒陽民間所傳唱的民謠?”

朱儁心道劉備說了那麼多,可算是說到了正題上,便呵呵一笑,放下了手裡的酒杯,笑道:“那是自然,這民謠在整個雒陽都傳唱的開來,想來也是非常符合人心的。”

“尋常庶人大字不識一個,哪來的能耐編造民謠並且傳唱呢?”

劉備不動聲色的戳穿這顯而易見的窗戶紙,笑道:“依備來看,無非是一些唯恐天下不亂之輩眼看大漢天下要安穩了,急了,便跳著腳編出了這些民謠,再花些小錢讓人傳唱開來。”

朱儁心裡頭當然明白這裡頭的道道,不過劉備的表態讓他很感興趣。

“這民謠誇讚的可是盧公,玄德身為盧公弟子,難道不高興嗎?”

“老師的功績自有天子誇讚,何須這些唯恐天下不亂之輩四處傳唱,更何況平定太平道賊人之亂乃是諸將同心協力之功勞,老師建功立業,卻也並不是唯一浴血奮戰的那個人。

朱公也曾浴血奮戰,文臺也曾浴血奮戰,皇甫將軍也曾浴血奮戰,大將軍統籌四方,這些人只誇讚我老師一人,卻忽視其他功臣,分明就是把我老師架在火上烤,用心之險惡,難道我還要感謝他們嗎?”

劉備把話說的很直白了,孫堅便覺得很贊同。

“這情況的確不正常,這很明顯是有人刻意為之,故意讓盧公成為眾失之的,用心之險惡,不可不防。”

“文臺所言極是。”

沒等朱儁反應過來,劉備立刻接過話茬看向了朱儁:“此等用心險惡之人,讓人傳唱民謠,只是第一步,接下來肯定還有很多用心險惡的事情要針對老師,作為弟子,我必須要維護老師之聲譽。”

朱儁頗有些無奈的看了看孫堅,暗暗嘆了口氣,少頃便收拾了一下心情,笑了出來。

“玄德看得通透,既然如此,也不需要我做什麼提點了,本來還想倚老賣老,現在看來卻是毫無必要的,玄德如此有才華,盧公一定很高興,既如此,我也能放心將文臺拜託給玄德幫忙提攜了。”

把孫堅拜託給我提攜照顧?

此話一出,別說劉備愣住,孫堅自己都有些意外。

“朱公,您這是?”

“前日我才接到了家鄉傳來的訊息,言及我那老母病逝,我心亂如麻,正準備向朝廷請命回鄉為母親辦理後事,並且守孝了……”

朱儁低著頭,眼中流露出哀傷之色,連連哀嘆。

“我那老母因為擔心我征討太平道之戰事,擔心我受傷,日日憂心,不能安寢,遂生病,久病不愈,藥石無救,便去了。

身為人子,忠孝不能兩全,母親生病時不能侍奉母親,不能見到母親最後一面,實屬不孝,如今如果還不能回去,又如何算得上是人子呢?

所以無論如何,不管朝中發生了什麼,我都必須要回去為老母操持後事,再守孝三載,送老母最後一程。”

啊這……

這劉備還真沒想到。

看了看孫堅意外的神色,顯然,孫堅也不知道此事。

朱儁要為母親守孝?

他要離開雒陽這個政治大漩渦了?

誠然,這不是朱儁有意為之。

對於朱儁來說,這當然是他不願意看到的事情。

可這件事情的發生的確帶給了朱儁一個無可指摘的跳出漩渦的機會,沒人會因為這個事情而認為朱儁是刻意的。

所以,在古文學派和今文學派刺刀見紅的爭鬥之中,他可以安然無恙了。

不過,這並不是朱儁本人刻意想要跳出漩渦兩不相幫的目標,相反,朱儁很明顯已經做出了選擇,他把他的江東小老弟孫堅推薦給了劉備,拜託劉備照顧提攜,這意思很明顯了。

江東武人更加青睞古文學派,而不是今文學派,他們看出了今文學派的暮氣沉沉,看到了古文學派內部那勃勃生機萬物競發的狀態。

他認可古文學派最終可以勝過今文學派。

劉備還想最後確認一下朱儁心中所想。

“朱公所言,備惶恐,備自身不過尚書僕射左丞之職,又如何能夠提攜文臺呢?備區區微末之吏,恐有負朱公所託啊!”

朱儁笑了笑,一臉瞭然的看著劉備。

“玄德今日來找我,所為何事啊?”

劉備頓時也明白了一切,便也露出了笑容。

“朱公如此坦誠,備自當遵命,朱公不在時,文臺兄的事情,便是備的事情,能幫到的地方,備一定不會推辭,必將竭盡所能。”

(本章完)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