劫掠採礦船隻是個小小的插曲,從此之後,任何人再想打青遙的主意,都得先考慮考慮金錢的力量。

資金寬裕之後,李安閒心心念念的食品工業終於上馬,相應的種植、養殖以及其他下游產業全面鋪開。

青揚食品試製的第一批產品,記得了青遙門上下的一致好評,不久之後,便形成了玻璃罐頭和鐵皮罐頭兩種包裝,數十個品種的系列產品。

藉助成熟的運輸體系,青字頭罐頭產品在整個東域快速鋪貨,短短幾個月就憑著口味和方便開啟市場,各種罐頭食品遠銷東域之外!

可是和諸多重工業的盈利能力比起來,食品工業實在有點提不上嘴。

倒不是生產能力跟不上,主要是這個時代生產力不發達,原料供應沒那麼穩定,再加上李安閒對質量的要求極高,因而經常出現原料斷供,最後只能是拿到什麼原料生產什麼罐頭,產能嚴重浪費。

雖然盈利能力不高,但那是和重工業比,相較於傳統的工商業,青揚食品的盈利能力堪稱逆天。

為解決原料不足的問題,李安閒把主意打到了海上,親自走了一趟海岸線,與數個沿海城市達成合作,捕撈大型海魚海獸,彌補原料上的不足。

口味上或許有些差距,可在普通百姓過年都未必吃得上一回肉的時代,有的吃就已經非常不錯了。

物質不發達的世界,就是這麼悲哀。

青聯通訊全面鋪開,且成熟執行一段時間之後,遠端購物這件大殺器也在李安閒的主持下悄然上馬。

沒有前世方便快捷的網際網路,只能在各大城市建立旗艦店,各種產品或是實物展出,或是模型擺放,凡是有購買意向的客戶預付百分之三十的貨款,由專人負責統計數據,不出意外,三天之後就能取貨。

南邊的冷水魚,北邊的熱帶水果,還有青遙本身的各種特產,以極快的速度抵達東域的各大城市。

結果發現,實在太小看這個時代的消費能力了,沒多長時間,訂單就多到飛舟都運不過來的地步,只能忍痛將多餘的訂單推掉。

畢竟飛舟就那麼大,運力就那麼多,多餘的訂單根本送不過來。

李安閒終於認識到,眼下的運輸網絡還有極大欠缺,建造大型運輸機勢在必行!

他不是沒考慮過陸路運輸,可不管公路還是鐵路,都不是如今的青遙門投資得起。

就算在前世,也是國家發展起來之後,才有足夠的資本大力發展交通。

而且青遙的地盤就那麼一丁點大,路修好了,路權究竟屬於青遙門,還是屬於俗世王朝?

這種事就不能多想,越想越頭疼。

李安閒也考慮這多用儲物袋,可這東西是真正的法寶,價格雖然不是特別高,體積卻特別的小。

偷幾十米長的飛舟不容易,可偷幾個儲物袋卻是再簡單不過,不管從哪個方面考慮,用儲物袋搞大宗運輸都不是個好主意。

思來想去,要麼把儲物袋變成儲物盒,固定在飛機裡頭,要麼就只能上馬運輸能力更強的飛機。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綜合計算使用成本之後,長度五十米的大型運輸機因需上馬。

配合壓縮空間技術,五十米的運輸機,裝載能力相當於一百六七十米,最大起飛重量起碼也有一千多噸!

為了提高運輸機的飛行能力,李安閒借鑑前世的大型運輸機外形,設計了可摺疊式機翼,又在地圖上畫了幾個點,考慮是不是建設一批機場。

傳統的飛舟靠法陣升陣,根本用不著機場,舟上的法陣,相當於垂直起降系統。

李安閒對這東西不是特別瞭解,但前世的艦載機有個講究,叫做短距起飛垂直降落。

乍一看好像有哪裡不對,既然可以垂直降落,為什麼不能垂直起飛?

後來才知道,垂直起飛不是不行,但油耗特別大不說,載重還特別少,短距起飛雖然滑跑距離不遠,可戰機攜帶的負重卻能大幅度提高。

既然是修真版重型運輸機,懸浮法陣絕對不能少,但多少個懸浮法陣才能承受一千多噸的重量?

佈置這些法陣,又得消耗多少靈材?

所以,必須先搞清楚修建機場的成本高,還是多造法陣更費錢,而不是半點調查研究都沒有就倉促上馬。

哪怕三十米的中型飛舟,都要消耗不少靈材,五十米可不是長二十米那麼簡單。

實在不行,就只能造偏轉翼飛機,再配上噴氣式引擎,速度一樣靠譜。

不過,這玩意的飛控太複雜,煉成法寶的成本又太高,除非其他方桉全都完蛋,否則李安閒絕不會選擇偏轉翼。

經過十幾個日夜的反覆商討,終於確定了飛機的圖紙,兩個月後,修真界第一架真正意義上的重型運輸機在青遙航空車間下線。

幸虧是修士出手,否則光是一架原型機,最少也得拖上個三五年。

從此,青航快運的轉運能力出現了質的飛躍,毫不誇張地說,因為青航快運的存在,整個東域已經連線為一個有機的整體。

也就是在這段時間,青航動力產業升級,修真界第一臺純電動越野車下線,家用轎車、貨車以及李安閒極力要求的房車,也都在緊鑼密鼓的製造之中。

嗯,修真界的路況確實差點,飛舟比各種車輛更加實用。

可製造車輛只消耗普通材料,各地的世家大族買得到用得起。煉製飛舟卻要用到價格昂貴的靈材,哪怕李安閒當年那只青木舟,也能賣出不少靈石。

修行界連一人手支飛劍都做不到,人手一隻飛舟?

咱能不做夢嗎?

發展重工業的同時,李安閒也沒忘記輕工業。

生產照明器材的青陽照明、生產各種服裝布料的青衫紡織、製造各種日用品的青利日雜先後建立,各種工業產品行銷四方。

經過整整十年的佈局,青遙門下的輕工重工終於形成了完整的產業鏈,接下來不用他繼續操心,完全可以按部就班,慢慢發展。

這一刻,李安閒感慨萬千,心情久久不能平靜。

獨自一人佇立仙山邊緣,俯視燈火輝煌的仙城,許久,李安閒才轉身返回山門,獨自一人找到傅冬至:“師兄,我要造一艘船!”

“船?”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