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若望,德國科隆人,天主教耶穌會傳教士。

二十四年前,即1620年來到澳門,為了傳教,輾轉到北京為明王朝效命。

在原來的歷史中,明王朝敗亡後,他又為清王朝效命,得到了順治帝的賞識,在中·國整整生活47年之久,是繼利瑪竇之後最重要的來華耶穌會士之一。

李來亨進入北京城後,便派人將湯若望抓了起來,動之以情,曉之以理,用“真理”使其認識到了大順王朝即將成為中原正統,要求其為大順王朝效力。

不得不說,在這個時代,湯若望可是一個不可多得的人才。

當歷史的車輪滾到了這個時期,中西方的科技水平其實已經出現了不小的差距,在近代科技的很多方面,西方都已經開始領先,大順若想迅速發展起來,必須藉助傳教士的力量,將西方的科技文明成果在短時間內化為己用。

湯若望曾經受崇禎皇帝的命令,成功造出了大炮,還寫出了一本《火攻挈要》,記錄了歐洲16世紀的火炮製造知識,是這個時代有關西洋大炮的最權威的著作,作用十分巨大。

不止如此,湯若望還翻譯了德國礦冶學家阿格裡科拉的《礦冶全書》,中文名叫做《坤輿格致》,裡面涉及到了礦業和相關冶金工序的每個階段,是一本不可多得的科技寶書。

只不過在原來的歷史中,由於戰亂頻繁,該書未及刊行,便在戰火中遺失了,實在是華夏的一大損失。

不過,這些歷史都不會重現了,李來亨早就安排人把《坤輿格致》印刷了數百本,為了預防不測,還將其中幾十本交給了回長安建設火器司的隊伍。

“李,好久不見啊!”湯若望此時已經五十二歲了,受明朝官員的影響,也留著一摞長長的大鬍子,手上提著一個箱子,身體看起來十分健康強壯。

“哈哈哈,湯,你這麼晚還來找我,是不是有什麼好消息啊!”李來亨心中竊喜,想來應該是造出了新型火炮,不然湯若望不至於大半夜過來找他。

李來亨說服湯若望效忠大順王朝後,便立即安排他到火器司去造火炮了,一方面是因為湯若望的技術和能力,另一方面也是為了藉助他的人脈和身份招攬更多的洋人加入火器司,提升火器司的製造能力和水準。

“哈哈哈,李,你真是太聰明了。”湯若望大笑起來,然後神神秘秘的問道:“猜猜我給你帶來了什麼好東西?”

李來亨眼前一亮,激動地問道:“炮,是新炮造出來了嗎?”

“不不不,李,不是這個。”湯若望笑著搖搖頭,他顯然不能感受到李來亨的迫切希望。

作為一個外國人,若不是為了傳教,他根本不會來到華夏大地,所以李來亨看得比命重要的國戰,在他看來其實並不算什麼,反正憑他的本事,誰贏了跟誰就可以了,只要可以傳教。

“那……那是還有好東西。”李來亨臉上不見了剛剛的激動,神情有些低落,但為了不掃湯若望的興,還是勉強問了問。

“李,我知道你在憂心戰爭,很需要大炮,但是,戰爭不只是大炮有用!”湯若望看出李來亨的異樣。

“哦,湯,你這句話是什麼意思?”

“你看。”湯若望將箱子放在桌上,開啟後從裡面取出了一個望遠鏡。

“這,這是望遠鏡?”李來亨有些驚訝,他萬萬沒想到湯若望手裡還有這種東西。

湯若望心中一驚,李一個農民,怎麼會知道這個叫做望遠鏡,而且不止如此,李還知道上帝,知道天主教,知道東正教,知道聖經,李真的是太博學了,這絕不是一個簡單的農民。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李,你居然知道,噢,上帝,李,你居然知道!你果然是我見過最聰明的中國人!”

“這個真的是好東西,湯,你可是幫了我大忙了!”李來亨笑了笑,又連忙問道:“你現在有多少望遠鏡?”

“十八套,李,我這裡有十八套!”

“太好了,謝謝你,湯。”

“不用謝,湯,我願意為大順效力。”湯若望面色虔誠道,他也知道若是要在新朝順利傳教,必須要有些功勞。

“好。”李來亨點了點頭,又說道:“湯,大順也願意為了宗教傳播提供便利。”

兩人正相互吹捧,說著客套話,李來亨突然聽見營帳外大車的聲音,想著應該是王浩派去購買油脂和牲畜的隊伍回來了,眼神示意湯若望有要事處理後,立即轉身從營帳中踱步出去,卻只見一輛輛大車上空空蕩蕩,什麼都沒有。

“將軍,我們遲了一步。”阮森低著頭,有些不甘心地說道,“我們趕到太原的時候,晉商已經把物資運走了,那裡的倉庫什麼都不剩了。”

“運去了哪裡?”李來亨微微蹙眉,又問道:“運到了長城外嗎?”

“嗯。”阮森點了點頭,“我們把人抓了起來,打了一天一夜,那人才招供,是運到大同外去和蒙古人交易了。”

李來亨心想,雖說大明朝敗亡的主要責任不在晉商,但是在國家如此危急的時候,將各種軍用物資賣給敵人,這算什麼?

不過,除了要賺錢,這些人還在乎什麼呢?家國對他們來說根本就是毫無意義的存在。

這樣的大明商人,這樣的大明,哪裡有不亡的道理?

他一邊感嘆,一邊看著空蕩蕩的大車,極失望地低下頭,擺了擺手:“你們去休息吧!”

李來亨走回營帳內,心情有些低落,心裡算著時間,不時向外張望,他記得王浩前前後後派出去了三路人馬,各一個中隊,現在還有最早出發的一隊沒回來覆命,萬一真的有奇蹟發生呢?

李來亨來到這個時代後,從來沒有過這樣彷徨,可是不久之後的守城之戰,真的要靠這些物資啊!

雖然現在火器司已經恢復了正常運作,可是北京城裡製造槍炮的原材料並不充足,前明工匠的製造出來的東西質量也還待商榷,這也是李來亨要王浩去找晉商購買物資的原因。

如果能把晉商賣到關外的鐵器和火藥買過來,那便有充足的物資來守衛北京城了,而且這也是削弱滿清後勤的有效手段。

但事情總是這樣,越是想,它越是不來,湯若望早已經回城,李來亨卻一直睡不著,一直等到了後半夜也沒發現一點動靜,那隊人馬是最早出發的,現在好沒回來,難道是出了什麼事嗎?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