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那個人的身形,看起來有點像小王啊!”張順踮著腳,仰著頭,低聲道

“別亂說,小王一個新兵蛋子,能在將軍身邊做護衛?”馬大柱也眯著眼使勁往前看,可是他眼神不好,實在看不清楚啊!

“不是,哥,我說的是那個將軍,不是他身旁的護衛!”張順忙糾正道。

“那就更不可能了,小王那慫樣,身形能像將軍?”馬大柱十分輕蔑地切了一聲,“排好隊,別東看西看的。”

因為冒充了王浩的親戚,李來亨便和馬大柱三人說自己姓王,作為年紀最小的,自然而然就被叫做小王了。

李來亨和王浩,曹雲等人站在臺上,他們身前是二十組三人一隊的軍組織成員組成的軍餉派發隊,再往前,則是整齊列隊的數萬新兵。

李來亨環顧左右,也不廢話,直接下令讓人開始發餉。

在錢面前,哪怕多說一句話都是多餘的,既然他已經站在了這裡,所有的人便就應該明白——軍中的賞賜,糧餉全都是掌握在他的手裡的,遍佈全軍的軍組織,也全部都是他的人。

隨著“李將軍發餉!”幾個字被大聲喊出來,見首不見尾的大長龍活了過來,開始急躁不安地往前挪動,在上千老兵的維持下,倒也還算井然有序。

曹雲的獎賞和兩個老兵的處罰自然不用在這裡說,就算說了也聽不清楚,也無心聽,李來亨直接賞了曹雲一百兩銀子,打了兩個老兵四十大板,罰了一個月軍餉以作警示。

非常時期,太重的處罰並不合適,點到為止即可,李來亨想要的只是新兵們看到他的態度,知道他的立場,很多事情是不能太過深究的,不然就會適得其反,這個道理李來亨還是懂的。

馬大柱三兄弟隨著隊伍緩慢的往前移動,走得越近,張順越覺得不對勁,太像了,太像了,就連肖陽也是越看越像,馬大柱這時候也不由得懷疑起來。

“難不成小王是李將軍的兄弟?”馬大柱想起了曹雲前後態度的轉變,越想越不對勁。“不然怎麼會那麼像,一定是李將軍把他的弟弟派下來歷練了。”

排在馬大柱後邊的兩個兄弟齊齊點頭,應聲道:“大哥說得沒錯,一定是李將軍讓弟弟來軍中歷練來了。”

隊伍往前移動的速度依舊還是那麼緩慢,排在隊伍後面的人心情也越來越焦躁了,什麼時候才能到自己啊!

李來亨看著不斷往前挪動的三人,故意朝另一邊走過去,背過身子不讓他們認出來。他還想給這三個兄弟一個大大的驚喜呢!

……

……

馬大柱,張順,肖陽和曹雲四人並排站在主帳裡,一個個都垂著頭,不敢直視李來亨。

馬大柱三兄弟“餘震未消”,一時間還理不清楚思緒,驚愕得像泥塑的木偶人一般,大氣都不敢喘一下。

遇到曹雲這種基層軍官,馬大柱自然是不怕的,可現在在他面前的是李來亨將軍。那個帶人殲滅了幾萬韃子,大敗了大名鼎鼎的吳三桂的李將軍,沒想到竟然是這樣的年輕。

而這,本身就是一件極恐怖的事情!因為你不知道在他稚嫩的笑臉下,存在著多少種置你於死地的法子。

這個事情已經大大超出了他們三個的認知範圍,剛剛的小兄弟,剛剛的那個小王兄弟,一下子成了深不可測的李來亨將軍,那剛剛在他面前說的那些話到底做不做數的?

曹雲則是見另外三人都垂著頭,他要是一個人昂首挺胸在那裡,就顯得太突出了,便也習慣性地隨大流了!

“怎麼一個個都垂頭喪氣的,抬起頭來看著我!”李來亨厲聲喝道。

不過,似乎並沒有什麼效果,四人依舊低著頭。

見是這般狀況,李來亨踱步上前,安撫道:“想來你們是誤會了,讓你們四個到主帳裡來,是有任務要給你們的,別都一副要赴死的樣子,是讓你們去升官發財來的,不是去死的。”

“都給我打起精神來!”

話說到了這個份上,馬大柱三兄弟不懂事,曹雲還能不懂事嗎?

曹雲第一個抬了頭,昂首挺胸,“曹雲在,上刀山,下火海,還請將軍吩咐!”

聽到李來亨的安撫,看著身旁的三人,曹雲便大致猜出了這次談話的目的,那哪裡還有推諉謙讓的道理?

見曹雲昂首挺胸,馬大柱第一個就不樂意了,也立馬挺直了腰板,昂首道:“馬大柱在。上刀山,下火海,還請將軍吩咐!”

隨後便是另外兩人洪亮的聲音:

“肖陽在,上刀山,下火海,還請將軍吩咐!”

“張順在,上刀山,下火海,還請將軍吩咐!”

“好,這樣才對嘛!”李來亨從他們面前踱過,隨後立即收起了笑臉,厲聲道:“你們也是知道的,現在全軍最重要的問題就是融合,你們這些新兵必須立即融合到遼東營裡面,無論是作為擴編補充到舊有的編制裡,還是獨立成新的部隊,都必須以最快的速度形成戰鬥力。韃子……是不會等你們的,不夠快,大家都得死。”

“所以我需要找幾個靠得住的人來幫我找人,你們靠得住嗎?”

“末將全聽將軍吩咐!”曹雲立即表態,這可是個千載難逢的機會啊,人事權是所有權利中最大的那幾個之一,到了誰手裡,誰才是真正掌握了權力的。

“屬下也是!”三人齊聲應道。

“好!”李來亨微微一笑,滿意地點了點頭:“馬大柱,張順,肖陽,曹雲聽令!”

“屬下在!”

“馬大柱,張順,肖陽,我命你們三個人全權負責新兵中隊及以上的軍官篩選,從你們認識的礦工那裡找人,特別是那些做過工頭,有管理經驗的要特別重視。曹雲,你來負責相應的對接工作,期間有任何問題,都由你來統籌和聯絡各營的將軍。”

在遷移的時候,李來亨就讓士兵將所有人按照親屬鄰居關係,整村整村的遷移,一方面是為了日後方便管理,另一方面也是以這種子弟兵的方式提升軍隊戰鬥力。

而礦工這個群體則是例外,他們獨立了出來,單獨組成了一營新軍,李來亨看中的不只是他們強悍的戰鬥力和組織性,還有這群人裡面的管理人員。

遼東營若是短時間內納入這四萬多人,僅僅依靠原來的軍官和管理體系,短時間肯定是消化不了的,必須在他們內部形成自己的管理體系。

而經手這件事的人,毫無疑問,今後將在遼東營中佔有重要席位。

差事是個好差事,可問題是李將軍為什麼要把這個美差交給自己呢?這是四人心中都不免有個大大的問號!

其實原因很簡單——李來亨無人可派了。

遼東營本來就是拼湊而成,短短兩個月的時間不可能具備如此巨大的擴張能力。

而大順軍兩年間的擴張也同樣太快,嫡系將領根本不足,同樣不可能支援李來亨。

其實這也是李來亨覺得大順政權很難抵擋得住滿清朝廷的原因——太稚嫩了!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如果大順政權已經經營了北方地區三四年,滿清韃子那十萬人根本不會是對手,二十萬打十萬,後續兵員接近無限,這場戰爭的結果不言而喻。

但是現在的情況,遼東營又不能不擴張,否則根本抵擋不住韃子的攻勢。

馬大柱,張順,肖陽的三人團隊本就是一個極佳的組合。馬大柱拿主意,張順出主意,肖陽負責唱黑臉,用“真理”服人。

而且他們三個都是獵戶出身,還挖過礦,平日裡認識的人就多,應該也比一般農民善於和人打交道,更與那些礦工熟悉,具有獵戶,農民,礦工的三重身份。

再加上獵戶本身便是一個足智多謀,善於應變的群體,張順還是個熟讀三國的文化人,他們應該是可以勝任這些事情的。

比起費盡苦心找到所謂的“人才”,李來亨一直都覺得找幾個可以做事的可靠人更實際。

畢竟人才也是練出來的,只要有足夠大的平臺,就是漢高祖劉邦的一個沛縣,就出了可以治國平天下的一眾奇才。

所以當機會出現的時候,只要馬大柱三兄弟抓住了,運用好,或許十幾年後,他們也將會是名垂千古的人物。

再不濟,也能是英勇的抗清烈士。

曹雲自然也是一個道理。這個人不夠硬,怕惹事,但是處事圓滑知道分寸,知道軍營裡面的規矩,拿來當兩個不熟悉群體的中間人自然是最合適不過的。

最關鍵的還是:李來亨和他們熟啊,只要他們答應了,那今後就是李來亨手下的人了,這是一種天然的感情屏障,或者說知遇之恩,不怕他們不忠心,不用心做事。

反正現在給的都是一些臨時的職務,若是做的不夠好,到時再換人就是了

也正是基於這些,李來亨才會決定要對他們委以重任。

交代完四人團相應的事情後,李來亨立即告別了許勇和王浩,帶著幾個親衛策馬飛馳,徑直朝城內的府邸奔。

李自成登基大典的花費還等著他來審批呢!而登基大典之後,便是整軍備戰,迎擊韃子了!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