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說什麼?“李自成只以為自己聽錯了,驚愕不已。“北京,天津兩座大城,你那一萬多人如何守得住?“

“大王,請儘快登基稱帝!“李來亨單膝跪下,拱手抱拳請求道。”大王若是在北京登基,便是天下正統,人心歸向。藉著登基的大好時機實行新政,才可在這個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挽救大順,一統天下!“

李自成一時聽蒙了,在北京登基稱帝本就是計劃之中的事情,可這個突然間就冒出來的新政又是從何說起呢?難不成又是自己這個義孫的策略之一?

李自成也明白,所謂“四分天下,最後決戰“的策略是當前局勢下的最優解,除非能和韃子議和,使其主動退兵。可問題便在於如何才能守得住宣府-北京-天津的防線,從哪裡調動大軍才能不影響大局。

他本以為李來亨會給他一個滿意的答案,沒想到對方卻說他的遼東營新軍便可以,簡直就是狂妄自大。如今又說要實行新政,這到底是哪和哪啊!

“亨兒,你到底在說什麼?什麼新政?“

李自成眯著眼,開始懷疑了起來,這小子和李過到底揹著自己在搞些什麼?又是如何得到那麼多關於天下大事的情報的,難不成是揹著自己……

“大王,雖說是四分天下,但我們也是四面受敵。山西-直隸要應對滿清韃子。山東-河南要應對南明朝廷,陝西-襄陽要應對大西和西套蒙古,青海土司,若是不能將轄區內所有的力量都動員起來,咱們還是很難最終贏得天下!“李來亨言辭懇切,看起來不似作偽。

“繼續說下去!“說到底,李自成還是要聽一下的,他起事那麼多年,從未遇到如此奇才,雖說心中不免懷疑,但畢竟是自家人,終究還是信任多一些的。

“可若想動員轄區內的所有力量,安撫前朝的投降將領和官吏化為己用還只是第一步,如今天下未定,這些人未必會為大順死心塌地,咱們能依靠的,終究還是自己人。“李來亨從後世穿越而來,對於現在還表現得忠心耿耿的那些投降官員和將領到底是什麼貨色自然一清二楚,那些人終究是靠不住的。

“自己人?“

“對,大王,大順二十萬將士和他們的百萬家屬是自己人,北方五省千百萬剛剛分得土地的百姓是自己人,那些深受地主壓迫剝削的佃農,深受軍官盤剝的投降士兵也是我們自己人。但若沒有組織,他們便無法幫到我們!“

李來亨清楚,那些分得土地的百姓若是沒有組織,是無法支援大順政權的,他們雖然是自己人,但卻也是會趨利避害的,也是有小心思的,必須將他們團結起來,組織起來,有序的進步,才可以為抗清大業,為一統天下動員出足夠的資源來。

“大王,您也是見過遼東營新軍的厲害的,這群降兵降將之所以能在短短一個月內有如此戰力,很大一部分原因,便是有組織,有紀律。“

“亨兒,你說的組織要如何搞?又如何全面推廣?“李自成對李來亨嘴裡所說的組織並不陌生,碣石山上的那個晚上問起遼東營新軍的戰鬥力時,李來亨便和他解釋過了。

“大王,若是要將組織搞起來,首先就得藉著登基封賞和舉國抗清這一大好時機實行兩個新政。其一是設立大軍區應敵,藉機重整軍隊,打亂幾十萬降軍原本的軍隊隸屬關係,分出野戰和衛戍部隊,獨立軍隊財權,軍餉一律由朝廷發放,然後在中央成立軍組織部,在全軍推行軍組織制度,將所有軍隊牢牢掌握在朝廷手裡。其二則是在鄉村成立村組織,建立基層組織制度,為農民和地主發放土地證,由此掌握人口和土地,利用老本兵的家屬,衛戍部隊和當地鄉紳成立村組織自衛隊,負責農村的糧餉人力徵集調運。“

“可姜鑲,唐通這些人又怎麼可能會讓我們動他們的軍隊?“李自成之所以一定不動這些人,便是考慮到了這一點,他哪裡能不知道這些軍頭靠不住,但也不過只是手裡有幾萬人,幾個總兵,將軍罷了,也翻不起什麼大浪來。

“所以大王要藉著登基封賞之名,內部分化降軍,以高官厚祿引誘一部分,多兵的劃給少兵的,好兵壞兵分開,只在降將內部轉移權力,避免將矛盾引到我們自己這邊,讓姜鑲,唐通和之前投降的陝軍將領以及他們手下的人不能團結一心,大王再率軍北上山西,親自壓制,清兵又在眼前,他們哪一個敢不肯?“

李來亨雖說不是什麼權謀大家,也不能運籌帷幄,但是他也是學過毛概的,知道統一戰線,知道分而治之,知道主要矛盾,次要矛盾,知道師出有名。所謂政治便是要朋友多多的,敵人少少的,用利益交換利益罷了。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李自成點了點頭,似乎已經認可了李來亨的想法,隨後又饒有興趣地問道:“可那些兼併了大量土地,還不肯按實納稅的地主又怎麼會乖乖配合,來領土地證呢?他們難道會想不到這樣做的後果?“

李來亨笑了笑,依舊恭恭敬敬道:“村組織也不是要一步到位,只要河南,陝西,以及直隸,山東,山西的那些無主荒地上的農民能夠被組織起來,所得的人力,財稅,糧食便足以應對滿清韃子了。至於那些鄉紳地主,可以開出其他條件引誘他們加入,讓他們和順軍家屬一起組織起村組織,將他們納入咱們的陣營也無礙大局。“

十七世紀,華夏大地的條件,還沒有辦法進行一場真正的**,所謂的大順天下,不過是換了一群統治者罷了,剝削壓迫自然少不了,也不可能少得了。

李來亨還不至於傻到覺得大順軍就會不貪,大順政權就會清廉,他要做的是先贏得這天下,再謀求改善人們的生活,自上而下推行經濟改革。

“如此倒是可以!“李自成聽罷,似乎很是滿意,親自彎腰將李來亨扶了起來。“不過,咱們可否與韃子議和,就算賠個百萬兩銀子,換個幾年時間,待我們統一了全國再興兵北伐,豈不是更容易?到時還可以全部一起都拿回來,怎麼也不虧!”

很顯然,李自成不想冒險,他雖然對李來亨的想法很贊同,卻還是覺得和滿清韃子打太吃虧了,忍一時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到時新賬舊賬一起算不是更好?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