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關的高牆之上,陰森的炮口之側,數百面各色旗幟迎風招展。

城內,一眾滿清大臣正在開會商討進攻北京的路線,為首的自然是滿清朝廷的攝政王多爾袞。

幾乎所有人都沒想到入關會如此簡單,順軍會如此不堪一擊,想來派去追擊的軍隊應該已經掃清了前路的一切障礙。

正如李自成估計的那樣,滿清朝廷之所以會全軍出動,是因為他們的目標是取代大明,成為中原之主,而不僅僅是簡單的劫掠。

正因如此,北京必然是他們的下一個目標,那座城市是中原皇權的象徵,佔領了北京城,才能名正言順,才會被漢人承認,才算是繼承了所謂的王朝大統。

原本會議進行得十分順利,所有人都信心十足,所謂的會議其實不過只是眾人在敲定運輸紅衣大炮這一戰略武器的路線罷了。

其實也沒有什麼好敲定的,要運送紅衣大炮,無非就是走大路經過昌黎,灤州,開平,然後朝通州方向直抵北京。

但是潰敗而歸的吳三桂餘部和數百名清兵徹底打亂了這一理所當然的安排。

當多爾袞,多鐸,阿濟格,范文程,洪承疇等人聽到一萬八旗主力在碣石山遇伏,幾乎全軍覆沒,順軍裝備了大量的火炮,火銃並且可以熟練運用這些訊息之後,震驚之餘都不免陷入了沉思。

“山海關之戰”輕鬆取勝後,多爾袞便極其自然地以為順軍,明軍不過都是一路貨色,面對大清的百戰精銳之師,都不堪一擊,所以心中早已定下了奪取北京後,分兵兩路,一統中原大地的戰略。

如今卻得知順軍的潰兵居然能夠全殲一萬精銳旗兵,居然還能熟練地使用火器,一時間根本無法接受。

“王兄,依如今的情況來看,之前所得的關於順軍的情報恐怕是有誤的,直取北京的事還需慎重考慮啊!”多爾袞的弟弟,大將多鐸第一個提出了異議,他向來謹慎,思慮周全,面對如此巨大的損失,自然是想摸清狀況再做決定。

毫不誇張的說,這是滿清朝廷自努爾哈赤建國以來第一次承受如此巨大的損失,若不是現如今明朝廷已然崩潰,李自成不過是一群流寇,清軍又攻下了山海關,機不可失失不再來,大軍早就退回關外了。

“洪承疇,這件事你怎麼看?”多爾袞面色嚴肅,扭頭看向了當初的諮詢物件。“當初可是督師你說的,順軍軍備不齊,甲冑不足,多是些流民農夫,根本不足為懼。若是那樣,為何會出現如今的情況?”

“王爺,是卑職的錯,卑職實在是沒能想到短短兩三年,順賊就如此勢大,還組建了火器部隊。”洪承疇先是承認了自己的失誤,畢竟當初是自己信誓旦旦順軍戰力低下,攜家帶口,不足為懼的。如今出了這樣的狀況,他就是想逃也逃不掉了。

但是他明白多爾袞的心思,想要藉著入關奪取中原皇權來鞏固攝政王的權勢,所以他只要順著這條路說下去,表明自己的立場,就不會出事。

“但是王爺大可不必擔心,順賊本就擅長伏擊和逃跑,如今組建的火器部隊想來也不過是收攏前朝降兵而來,打伏擊或許還能有些許戰力,但要是直面大清的百戰之師,恐怕依舊難改潰敗之勢。”

“所以洪督師的意思是……”多爾袞的面色稍稍溫和了起來,假意問道。

“此次進攻受阻應該只是意外,大軍疾行,輕裝進攻,又受火炮襲擊與數倍之敵輪番進攻,若不是順賊人數眾多,應該也不至於此。”洪承疇拱手攏袖,繼續解釋道。

“我大清一萬好郎兒豈是一群流寇所能擊敗的?此事不可如此輕斷,一定要先摸清順軍的實力,若是還像之前,輕敵冒進,又如何能成事?”多鐸再次發言反駁,態度似乎十分堅決。

洪承疇就是他俘虜的,他不是不信,只是對方身在關外,又哪裡能清楚關內的情況呢?不過是依據以前的經驗罷了。

多爾袞見自己的弟弟,軍中大將多鐸如此反對,一時也不好再直說什麼,又轉頭看向了狼狽逃回的吳三桂:“吳三桂,此事你最有發言權,你怎麼看?”

“王爺,雖說我等此次是受了伏擊,可只要大軍一進攻,順賊便搖搖欲墜,幾欲潰散。若不是依仗著幾倍於我軍的人數優勢死死支撐,我軍根本不會敗。“吳三桂頓了頓,又接著說道:“而且,我軍此次輕裝前進,甲冑甚少,也並未攜帶火炮,日夜奔襲,大軍疲憊不堪,而順賊似乎是早有準備,於山口設伏,僅僅是大炮便有上百門,火銃更是多達三五千支,兩軍的火器實力懸殊,我軍是因此大敗的。”

“可是順賊怎麼會有如此之多的大炮,又怎麼會有三五千支火銃?關內的明軍裝備會好到這個地步?”多爾袞眉頭緊皺,十分不解。

在他看來,明朝的邊軍裝備都遠不如大清八旗,更不要說腹地的二線部隊了,順軍繳獲的這些的東西又何足掛齒?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大清之所以能百戰百勝,除了嚴格的紀律,優秀的組織,更多的還是部隊的火器更強,甲冑更足,是精良的裝備大大提升了軍隊的戰鬥力,使得戰場之上,將士的損傷遠低於對手,戰鬥力遠高於敵人。

“王爺,依卑職的瞭解,順軍極有可能動用了前朝北京城的最後一批火器裝備,甚至已經把北京城的城防大炮拆了下來,若不是如此,絕不可能能有此裝備!”洪承疇再次出身發言,除此之外,他確實找不到其他合理的解釋了。

“吳三桂,你覺得洪督師說得對嗎?”

吳三桂是前明的邊軍大將,對於前明軍隊的裝備情況自然是更加瞭解的,所以多爾袞才會向他求證。

“回王爺的話,洪督師說得沒錯,順賊能有此火器裝備,應該是取自北京火器庫或者是繳獲京營的。但是諸如火藥,炮彈等物資,用完即無,順賊一群流寇,應該難以組織工匠製造。”吳三桂信誓旦旦道,他此次雖然從順軍手下逃脫了,但要是滿清不伐順,不南下,他就幾乎沒有價值了,這顯然不符合他的利益。

而且,從多爾袞屢次問詢以確認順軍疲弱,不足為懼來看,對方是想要借他們這群漢人之口說服多鐸和阿濟格兩位大將同意繼續進攻北京,他自然是樂意順水推舟的。

“嗯。”多爾袞點了點頭,“你說得不錯,順賊一群草寇,確實難以維持火器的使用。”

但是他還是有些難以定奪,若是估計有誤,直接進攻北京無疑是一場惡戰,之前多次攻打北京城都是無功而返,若是此次直撞上順軍的兵鋒,那後果更加不堪設想。

“王爺,北京城必須立即攻下,否則便再也沒有機會了!”一直站在一旁,沉默不語的范文程終於開口說話了。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