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州府北面的廟島列島橫貫了大半個渤海海峽,北望金州,港灣眾多,是從山東渡海奇襲遼東半島的不二之選。

列島北面的南北城隍島如今人頭攢動,李來亨所乘的船隊繞過島的東部之後,進入了南城隍島的港口中。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港口的海面上,檣桅如林,“鄭”字大旗迎風招展,二三十艘各型各式的尖底福船就直接停泊在了港口之內,密密麻麻的徭役勞工從裡面搬出了成批的軍需和糧食。

自從兩個多月前被李自成告知自己要全權負責北伐滿清之後,李來亨便開始了各項準備工作,而這登州便是其中最重要的一項。

登州地理位置優越,原本便是渡海攻遼的最佳地方,更是海上運輸軍需糧草到遼東地區的前沿基地。

李來亨深知外線作戰的困難,更明白滿清一定會和原本歷史上對待明軍的那樣,處心積慮地破壞大順軍的後勤補給,然後利用本土作戰優勢,活活拖死自己。

所以,李來亨並不打算依照慣例,從狹窄的遼西走廊穿過,走苦難重重的陸路運輸,而是打算海陸並進,先攻下遼東半島的遼河河口和沿海區域,然後直接從海路運輸兵員,軍需和糧草。

這種時候,鄭家那些軍商兩用,裝備有大炮的船隻,便是最大的助力了,既可以運輸軍隊,出其不意攻下金州,復州等地,又能源源不斷的輸送物資,甚至是開進遼河,直接用水路運輸,大軍也可以直接沿河而上,進攻海州,遼陽,甚至是瀋陽,逼迫滿清決戰。

而南北城隍島面積夠大,港灣夠好,自然是李來亨派軍重點建設,屯糧屯兵屯民的好地方。

經過李林手下一萬五千大軍和三萬勞工徭役連續一個半月,徹夜不停的修建,大順已經在這兩座島上分別建好了一個比較完善的港口,成為了登州進攻遼東金州等地的前沿陣地。

如今駐守在登州的遼東營新軍李林部一萬五千人早在兩個月前就從四川重慶乘船出發,中途又急行軍了數次,半個多月時間才抵達登州,然後便和陸陸續續抵達的幾十萬遼東難民一起,開始為李來亨三路進攻,奇襲金州,營口的計劃做準備。

李來亨和手下的親衛從跳板上登岸,放眼望去,目光所及之處全都是成片成片的軍需倉庫和大軍營房。

從港口往南方看去,海天之中還有許多大型船隻正在朝著港口這邊使來,船上掛著的,皆是“鄭”字大旗。

在登州,順軍和遼東難民也修復了不少港口設施,而之前被破壞殆盡,人煙稀少的山東登州府實際上已經成為了數十萬遼東難民的臨時聚集地。

按照李來亨和鄭成功的約定:鄭成功回到福建之後,親自管理鄭家往日本和朝鮮的外貿生意,然後趁著季風,出海的時候多帶一些船,至少得是能夠一次性投送五千士兵和對應的裝備的規模。

然後,便是在登州府停靠補給時,被李來亨的部下強行徵用,但是仍舊懸掛“鄭”字大旗,以迷惑清軍偵察兵。

依靠著鄭家少爺的鼎力支持和幾十艘大小福船形成的巨大運力,李來亨很快就把李林手下的一萬五千士兵和巨量的軍需物資,糧草投放到了南北城隍島和南北長山島上,提前適應環境。

而登州府,則囤積了幾十萬遼東難民兩年所需的糧食和重回遼東之後開墾,修建水利,房屋所需的各類工具。

當然,這些都不是無償的,這幾十萬人將成為整場滅清戰役的民工徭役,最後活下來的,才有資格分到遼東的土地,財產。

李連杰環視一圈,忽然看到港口的東側,停泊著三艘並沒有掛著旗幟的船隻。

“那邊的船是哪裡來的,怎麼就他們沒有掛旗幟?”李來亨指著那幾艘船的方向,問當地接待的官員。

“回王爺的話,那幾艘是朝鮮那邊的船,好像是朝鮮王公私自派出了和鄭家貿易的!”

“掛不得不敢掛旗,原來是怕被發現了真身啊!”李來亨冷笑了一聲,他其實也知道朝鮮王公貴族手裡還是有東西的。“和鄭家船隊那邊的負責人聯絡一下,有什麼都買下來,大軍付錢,別讓這些東西到了滿清韃子的手裡!”

“王爺,鄭家少爺……下官那裡夠資格啊!”那接待的官員苦著臉笑道。

“噢,原來是成功親自來了。”李來亨心中驚喜萬分,停頓了幾秒之後,揮了揮手,“這件事我親自來處理吧,你不用管了!”然後就帶著親衛直接朝著軍營的方向走去。

“是,王爺!”那個接待的官員一面拱手應和,一面趕緊跟上。

如今大順已經佔據了戰爭的優勢,但是滿清依舊還有著不俗的實力,所以朝鮮的那些皇室,王公貴族們,還不敢光明正大地賣軍需貨物給順軍。萬一後面是滿清打贏了呢,豈不是又又又要簽訂一個兄弟之盟?

這個時候的滿清大軍其實壓根沒有能力在朝鮮保持軍力威懾,但是被打了那麼多次,朝鮮皇室心裡早已經明白了自己就是個廢物,就算是滿清被打殘了自己也不是對手,所以才這般卑躬屈膝,忍辱偷歡。

而隨著鄭成功船隊的到來,大順軍已經有了投射朝鮮的軍力,這就使得那些政治嗅覺敏銳的王公貴族們,立即就察覺到了商機,趕緊屁顛屁顛地跑過來賣軍需。

雖然李來亨沒有在朝鮮本土駐軍,但是鄭家的商船在朝鮮是有據點的,以前每年都會派人在漢城和宣川等地購買朝鮮的人參、貂皮和菸草等貨物,所以和朝鮮的關係非常微妙。

也正是這樣,才有了這番偷偷賣東西的奇觀,才會敢頂風作案!

李來亨很快就進入了軍營,找到了正在看地圖,確定具體後勤運輸線路的李林和一眾將官。

為了這次滅清大戰,李來亨命令軍需處準備了兩條主要的後勤線路:

一條是從登州以及登州的廟島列島出發,直接到金州和復州,然後再經由陸路,沿著得利贏城,熊嶽驛,榆林鋪所在的那條官道輸送,最終送到蓋州以南十五裡的榆林鋪。”

“另一條運輸線路則是從登州直接抵達遼河口的娘娘宮,如果大軍進展順利,趁著夏秋季節遼河不結冰,可以直接把娘娘口作為中轉站,沿河北上繼續運輸軍需,支援大軍深入遼中作戰。”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