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自成最終還是將他的三千標騎營給壓了上去——這支可以最後護他安全的精銳部隊。

事已至此,他也別無選擇了。

“山海關一戰”敗了,若是這一戰再敗,北京就呆不下去了,那新近佔領的那些地方,因為自己佔據北京,得了皇位而投降的那些前明官員,說不得就會紛紛反叛,到那時,就算有十支標騎營也無濟於事。

李自成看得明白這些東西,他也知道退出北京,回到陝西之後他依舊可以東山再起。

可是,他不想再敗了,更不願意中原置於韃子的統治之下,漢人世代為奴。

而且,他闖王可不是這麼好欺負的。

清軍只顧追擊順軍步兵,猝不及防之下,先是被標騎營從中間鑿成了大小兩段,一下子方陣大亂,然後又被標騎營將士藉著馬匹前衝的慣性從後方擊殺,死傷無數。

張鼐則是趁著清兵還未來得及反應之際,親自率領一千標騎營將士朝清軍直衝了過去,又是這種自殺式的騎兵對沖!

張鼐是李自成的養子,是李自成最信任的人之一,甚至還有可能是大順王朝的第二任皇帝,就算不是,也絕對是世代鎮守邊疆的異性王公。

他手下的三千標騎營,毫無疑問是大順軍中最精銳的存在。如今勝敗在此一舉,父王的大業在此一舉,就算是為了報答父王,就算他張鼐因此身死又有何懼?

而且張鼐親眼見著大順將士們拼死搏殺,無數兄弟的性命喪於此地,劉爺傷了,賀錦死了,如今廢了百般力氣才誘敵深入,他又有何畏懼可言?

於是,就連以英勇著稱的清軍,以敢戰勇戰聞名的滿八旗這時候面對著這種自殺式的對沖時,也不免猶豫了起來。

其實新進入戰場的那六千主力部隊是沒有這種心理的,他們心中依舊是大清必勝,大清無敵,可剛剛經歷了苦戰的那千餘殘兵就不一樣了。

他們很清楚這群漢人的恐怖之處,若是他們發起狠了,博起命來也絕非等閒之輩。

於是,清軍的騎兵方陣突然間亂了起來,不少士兵開始勒緊調轉馬頭,扭頭後撤,受此影響,原本還呈排山倒海之勢的清軍瞬間亂作一團。

這個時候,外側戰馬四散,前方戰馬減速,後方騎兵又根本收不住馬勢,甚至更後方還有人在繼續歡呼怪叫,奮勇衝鋒,又在軍中造成了一定踩踏之勢,使得清軍的戰力大大受損。

而不等清軍反應過來,重新整合部隊,組織反擊,標騎營早已經衝殺了上來。

張鼐手持”闖”字大旗,衝在了隊伍最前面,單手拿刀,左右劈砍,連下兩人,隨後將手中的長刀向前一扔,直直劈開了一個韃子將領的腦袋,緊接著又從緊緊跟隨的心腹手中接過長槍,一挑,一掃,再連殺兩人,一番操作可謂神勇。

標騎營士氣大振,清軍從未見過如此神勇之人,一時間竟都不敢再上前搏殺,前軍被標騎營大軍直接衝散。

此時兩翼的數千遼東營新軍也開始發起了衝鋒,迂迴包抄,火銃射擊,將清軍遊離在軍陣之外的散兵一掃而光,開始了合圍之勢。

山口之後,兩千標騎營對戰幾乎相同數量的清軍,出其不意,從後擊殺,佔盡了先機,再加上有接近一萬的步戰士兵加持,清軍只有被動挨打的份,根本佔不到任何便宜。

但是山口之內的一千標騎營對戰四千清軍,雖然張鼐神勇,雖然突然襲擊,但是人數畢竟懸殊,單兵戰力畢竟相差不大,遼東營將士還在掃除清軍散兵,關寧軍遊勇,還未來得及加入戰場。

慌亂之下,清軍固然死傷慘重,若是換作其他軍隊,早就已經潰敗了……

但是清軍主將在憤怒之餘卻依然保持了鎮定,他環顧一週,很快便猜到了李自成的計劃,當機立斷,依靠著嚴密的軍法,親舉大旗,引導騎兵,開始重整部隊,組織反擊。

畢竟,在這個不知名的清軍將領看來,漢人此番計策雖然絕妙,但任何計策在絕對的戰力面前都不堪一擊,更何況如此懸殊的騎兵人數,一個突然襲擊算得了什麼?

毫無疑問,一場精銳騎兵間的血戰在所難免。

清軍兵鋒三路,小股部隊暫時抵禦兩翼的遼東營新軍,最重要的是集中優勢兵力殲滅正面衝擊的敵人。

而那個清軍將領更是毫不惜命,雙腿一夾,持槍御馬,親自朝著張鼐的方向衝了過來。

而剛剛還在襲擊得勝的喜悅之中的標騎營將士很快便本能地察覺到了地面的震顫,隨之面色大變。

剛剛還潰敗不成軍,亂作一團的清軍現在居然又重新組織起了衝鋒。

火炮轟炸,火槍射擊,三面包抄,誘敵深入,突然襲擊,再三面包抄,所有的計策都用遍了,可是,不過萬人的滿清韃子居然還有一戰之力,這簡直不可思議,簡直不敢想象!

而此時,張鼐即便是再勇猛,標騎營即使再能戰,再自以為大順軍之傲,也不敢再鬆懈一分半毫了,實際上,他們驚訝之餘,也沒了任何時間,戰場上容不得半分猶豫。

山谷狹小,清軍很快便衝了上來,標騎營將士雖然震驚於對方的戰力,卻也都毫不猶豫地衝鋒上前,他們也不是孬種逃兵,他們可是大順標騎營,闖王的親衛!

只聽見一陣震耳欲聾的嘈雜聲,騎兵衝擊的轟隆聲,重物墜落聲,踩踏聲,戰馬嘶鳴聲、喊殺聲、兵器摩擦的刺耳聲……

山口之外,廝殺聲漸漸止,面對著兩千騎兵,一萬步兵的前後夾擊,兩千騎兵清軍就算戰力再強,也不可能在抵擋得住。

他們也不過是人罷了,只不過軍法嚴密,信心十足,可是在絕對優勢面前,也只有一死。

而山谷兩翼,遼東營將士很快清除了周圍的散兵遊勇,由於一千多關寧軍毫無鬥志,只是佯裝抵抗便收縮後退,清軍分出的兩股五百餘騎的阻擊部隊也很快就被擊敗,三面合圍之勢,就此形成。

張鼐仍然在和做最後一搏的清軍死戰,他被那個清軍將領死死纏住,兩人殺得難解難分,但是由於人數上的巨大差距,面對清軍的進攻,標騎營漸漸處於下風。

若不是低估了大順軍步兵的戰力,若不是忘記了關寧軍在這種時候根本不靠譜,若不是以為突襲而至的就是前鋒口中的順軍騎兵,以為兩翼只是些毫無戰力的步兵,炮兵。

待這支接近四千騎的清軍解決完這裡的千餘標騎營後,再與山口之後的清兵會和,前後夾擊,又是一輪大勝。

畢竟,經過襲擊之後,清軍尚且剩餘近七千,大順軍不過三千標騎營,三千餘遼東營新軍,不到一萬多步兵,甚至在清軍眼裡,那三千餘遼東營新軍是不存在的。

那,哪裡還有不勝的道理,哪裡還有恐懼退縮的道理,這一戰,如何能不勝?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可是,沒有這些如果,沒有這些若是,這個世界多了一個李來亨,多了遼東營新軍,多出了改變這一切的五千新軍。

這是吳三桂的的情報裡沒有的,這是洪承疇的建議裡不可能提到的,這是清軍萬萬想不到的,這是改變了戰爭結果的決定性力量。

張鼐苦苦支撐,標騎營損傷慘重,勉強維持下,終於等到了遼東營新軍的兩面夾擊,等到了三面合圍,等到了山口之內的標騎營兄弟,等到了劉希堯,劉芳亮手下的上萬步兵馳援。

這一次,清軍沒了任何優勢,不足四千人對戰五千多大順騎兵,一萬多大順步兵,雙方都已經是疲憊之師,都已經鏖戰了一天。

剩下的,只是或者投降,或者死戰了!

李自成,李來亨在山腰上的指揮所裡,透過望遠鏡看著山谷裡的大好局勢,懸著的心終於放了下來。

但是,就在同一時間,戰場東側,隔著大概二十裡路的距離,山頂上的偵察兵卻發現了一支不明身份的軍隊,大概三五千人。

難道,韃子真的有援兵?

【作者題外話】:票票,收藏什麼的最喜歡了!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